民间师承中医学理论

2011-03-19 23:46 楼主
民间师承中医学属于形神合一的整体中医学。


形就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脉肉皮骨。神就是心与思维把肾中的先天所藏之精化气后作为脾胰腺胃肝胆肺大小肠膀胱所表现的功能活动。形神合一身体健,形神分离生命终结。


精的概念:先天之精来源于宇宙生成的本源物质,后天之精来源于先天精气所转化的水谷精微。藏于肾中的叫元阴,也叫真阴,也叫精。


气的概念:气是宇宙生成前的原始物质,分清气也就是天气(轻清之气)和浊气也就是地气(土气),天地合气生成五谷蔬菜林木花卉。古人言辟谷食气就是指不食五谷,而是以五谷菜蔬林木花卉所散发的精微之气,此气温润,由口鼻而入与肺布散于百脉而颐养五脏六腑。气是精化的,精足则气足,气足则神生。


血的概念:血是先天的精也就是元阴所化之气通过胃消化再通过胆汁、胰腺液化合分解的精微物质经肝脏输送到心然后与肺吸入的清气化赤而成。


津液的概念:植物中清稀的汁液为津,浓浊的汁液为液。


神的概念:精化气,气足则神生,神是脏腑的功能活动。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肉眼无法见到,但是有一定的运行路线和聚集场所(穴),是古代的实证医学家通过返观自照而获得的。


六藏(五脏加心包络):心肝脾肺肾心包络。六脏主藏精气而不泻。


六腑: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主传化物而不藏。


六藏六腑各对应两条经脉。经脉通过十二经皮部、经筋、经络把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筋脉肉皮骨浑然联系到一起。因此疾病的发生会通过经络在一定的部位产生一些病理反应,这些病理反应会有一些特殊的症状,这些症状就会构成一系列的症候群,这些特殊的症候群就是中医的证。


通过经络反映的症候群就是《伤寒论》的六经证,这也正是六经辨证能够准确判断疾病并能够快速治疗疾病的原因所在。六经辨证只能治疗小病(形体因不能适应六气更替所产生的疾病)。而大病也就是神志病变所引起的形体病变六经辨证就显得苍白无力。


神志病变就是起心动念所引起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脉肉皮骨的病变。


神志活动包括:


一:起于心的喜悦,嗔恨、惊。喜悦则气散,气散则亡。嗔恨则气结,气结则血凝,心肌梗塞、脑梗塞。惊则气乱,仓惶失神。


二:起于肝的愤怒,怒则气上,怒气属于浊气,浊气上则头晕头胀,高血压、脑溢血。浊气上胆气不降,肝炎、肝硬化肝胆结石


三:起于脾的怨 ,怨气起于心藏于脾而口出怨言,但找他人的不是,不照自己的缺点,怨则脾伤而肌肉瘦削。


四:起于肺的恼,肺气以周流为善,恼则肺气不得宣散,咳嗽哮喘病作。


五:起于肾的烦。肾在志为智,智者精气足而正气在,心平气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求利人,与人为善。智慧不足则无明火起(烦),起心动念无不扰动肾中精气,精气亏则不能适应六气更体而出现形体病变。


六:起于胆的恐,恐则气下,我们常会看到婴儿受惊吓后便绿粪,那就是惊吓后胆汁非时而下的结果。


先天的病变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遗传病是起于胎儿时期的情志影响。


精能化气,脾胃以此而化饮食,肝赖此以藏血液,肝之余液而成胆汁。脾胃所化水谷之精气经肝脏传送于肺与大气结合而成宗气,气足则神生。


百病生于心,起心动念耗散肾精,精亏则气虚,内不能养脏腑,外不能御六气之更替而百病从生。俗人起心动念莫不自私,贪吃(香味)则伤脾胃,贪喝酒则伤肝脏,贪色则伤肾精,贪婪声乐则伤耳朵。把喜欢的物件当宝贝,宝贝是今天的,贪就是今和贝子组成的,人的习性喜新厌旧所以日后就成垃圾了。心念是疾病根本所在,恨则气结而心伤,喜则气缓而神散乏力;怨则但找人非存于心而出于口,脾气伤则肌肉瘦削;恼则肺气伤咳嗽作;怒则浊气上而不下,物以类聚乙肝病毒乘虚而寄存于肝;惊则气乱而心绪不定,恐则气下腿脚乏力,烦则不明宇宙真相为俗事所扰而精气亏损,肾病水肿。


圣贤之为人合于三纲达于五常,与天地和其气,与万物和其情,故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4-18 16:10 2楼
“民间中医师承属于形神合一医学”,这一提法有味!
⬅ 风景秀丽的肉桂之乡--六陈镇 老茶馆 从一位母亲的来信谈起!(老罗)一个医案,请仔细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