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发现---苓桂剂的秘密

2011-03-19 15:08 楼主
男,82岁,主诉毎坐起头晕、恶心呕吐,不敢睁眼,数分钟后减轻,门诊大夫予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之类一周,未减轻。病人不想再吃中药,9天前遂住院,因为发病不敢睁眼,考虑大脑后循环椎基底动脉供血问题,拜阿、西比灵、颈椎牵引、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治疗观察。昨天再次见患者,言未再呕吐,还是晕。告诉他给你开个专治起则头眩的方,患者同意,茯苓30g 桂枝15g 苍白术各10g 炙甘草6g 五味子6g,今日又见患者,患者说昨天下午吃了中药,今天没一点事儿了。 要是早几天吃你的中药就好了,少受多少天罪呀。
疗效本在意料之中,但还是给我一丝别样的欣慰,到阜外医院进修心内之后,关注心血管新进展多了,对中药关注的少了,对桂苓剂(苓桂术甘、苓桂姜甘、苓桂枣甘、苓桂五味甘)关注是很久以前了,头脑中支离破碎,不系统。
至于用方指征,仲景明言,看看仲景书就知道了,
重大发现:1、桂苓配伍来源可查到辅行决-泻肾汤。
这是仲景用药的依据。
升阳之方,黄芪为主,指的是大阳旦汤黄芪配桂枝,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指的是泻肾汤(小泻肾汤合小补肝汤变化),茯苓配桂枝优于黄芪配桂枝治疗阳虚之甚阴气逆升。阳虚复伤于寒则阳虚甚,用泻肾汤最好,这是伤寒论的理念之一。----(治阳虚阴逆不只在桂枝补肝,更需要茯苓泻肾)
2、一样的道理,依据汤液经法图这个元素周期表,回顾五脏泻方脏器互乘,每挟滞实,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之法,推论
泻心汤的黄连配人参治痞,--(治阳实之痞不只在人参补脾,更需要黄连泻心)
3、泻肺葶苈子配生地治燥,--(治迷妄之燥不只在生地补肾,更需要葶苈泻肺)
4、泻脾附子配麦冬治滞-(治阴实之滞不只在麦冬补肺,更需要附子泻脾)
5、泻肝枳实配丹皮治烦-(治气虚之烦不只在丹皮补心,更需要枳实泻肝)
2、3、4、5需要病案来丰满。
随感而发,诸位以为如何?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3-19 16:10 2楼
这个发现,牵涉一个原则问题
足以证明--虚则补其母--在这种--脏气互乘--诸损侯--情况下是错的
---因为桂苓剂--泻肾补肝、泻心汤--泻心补脾的原则---是---虚则泻其母。
2011-03-19 16:39 3楼
金匮中
仲景言
在脏腑经络先后病

---甘入脾。脾(特指土中水茯苓)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特指水中火黄连)不行,则(心气盛,丹皮)心火气(特指火中金气葶苈子)盛,则伤肺(因肺苦被火中金葶苈子克气上逆);肺被伤,则金气(特指金中木气枳实)不行;金气(特指金中木气)不行,则(肝不苦急而)肝气盛。故实脾(指用土中水茯苓益脾泻肾),则肝(虚)自愈。
这是张仲景对泻肾汤茯苓的理解,所以他爱用桂苓剂治疗为寒所伤。---这段话使仲景对茯苓的理解。

--先---为水太过---先用茯苓泻肾。
--后-为木不及---后用桂枝补肝。
2011-03-19 17:35 4楼
此病用苓桂术甘汤治疗无疑。我也有类似治验,以前用的是苓桂术甘汤加半夏。就方义来看,晕者,木曲不能直,郁而生风之象,而在下水盛,如涝地之木,风一吹即摇,故以桂枝达木郁,苓甘补土泻水,白术为固土之用。
但泻方和大泻方的区别何在呢?这个还看不太明白。泻方是泻本脏加补子脏,大泻方是泻本脏加子脏泻方去君药。这个怎么理解呢?看来或许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看具体的情况。
2011-03-19 20:13 5楼
这个帖子,对中医药理理解得很深刻~!
2011-03-19 20:48 6楼
学问辩证,有讨论价值。
2011-03-20 16:17 7楼


泻方以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补泻相参,素有子不及,今又我脏太过。泻我补子,以泻名方者泻我脏太过为主,
泻方药用:小泻方前两味+大补方后三味。
大泻方以救诸病太过之甚,
大泻方药用:克我之药+五脏乘药。
(个别例外,年代久远,可能有传抄差错。)
2011-03-21 12:57 8楼
好贴啊, 有见地,大家都这样思考中医,中医就有希望了
2011-03-21 15:03 9楼
关于茯苓我有一则病案体会颇深,今与爱好者共享:
引子;

张石顽说:“茯苓得松之余气而成,甘淡而平,能守五脏真气。其性先升后降。”《内经》言:“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知淡渗之味性,必先上升而后下降,膀胱气化,则小便利。发秃的形成,多因水气上泛巅顶,侵蚀发根,使发根腐而枯落。茯苓能上行渗水湿,而导饮下降,湿去则发生,虽不是直接生发,但亦合乎“伏其所主,先其所因”的治疗法则。。
已故名医岳美中先生曾云:“发秃的形成,多因水气上泛巅顶,侵蚀发根,使发根腐而枯落”并用一味茯苓饮治脱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虽寥寥数语但也淋漓尽致。可谓得其要者一言以尽。
本人医案:
08年3月,我侄儿二月大,额颞部无发,白睛多,目无神呆滞,时抽,查CT额颞部骨下有脑积水半厘米厚,于此说吻合。惊奇发现,无发部位与脑积水部位竟吻合!遂投茯苓颗粒剂5g日一次,数日家人电话告知精神好转,不抽了,服20日停,数月发出。
想;
1、岳老善读。故知:“发秃的形成,多因水气上泛巅顶,侵蚀发根,使发根腐而枯落,”并非是查CT而知。
2、地道茯苓生泰山之巅,碧松之下土中。泰山之巅象人之巅,碧松象发,土中象脑,观茯苓之能与碧松共生能吸山顶土中水,知茯苓之与头发共生能去发下蓄水,有症有象有理有法有效,夫复何求?
3、泰山之巅象--应天之北极,怎么走都是南下,其位最高-上浮机率为零,下降的势能最大。茯苓者“浮零”代表耶?古人苓假做零此意乎?茯苓一用,阴气逆升机率---为零乎?
2011-03-21 17:27 10楼
刘渡舟教授评价苓桂术甘汤:“药仅四味,配伍精当,大有千军万马之声势,临床疗效惊人”。

这个苓桂术甘汤,用茯苓就是仲景的“拨云见日法”,譬如正值冬天,阳光素少,复加阴云,就出现问题,用这个拨云见日的思路,用茯苓把体内潮湿的浮云化去,使得太阳重新出现,阳光明媚,再加桂枝--保暖-则身体组织自然恢复常态。

拨云见日也很形象。
2011-03-21 17:35 11楼


⬅ 张锡纯&龙眼肉 老茶馆 关于中医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