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2011-03-19 14:22 楼主
【概述】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又称腰肌劳损。第三腰椎系腰椎的中心,又是腰椎生理前凸最突出的地方,成为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活动的枢纽;其两侧的横突最长,所承受的杠杆力也最大,在顶端附着有腰肌、韧带等组织,腰部任何方向的运动,均使第三腰椎横突顶端承受反复的牵拉和磨动,故致伤的机会较多。



本病的成因多属于急性腰肌损伤未能及时治疗或诊治不当留有后遗症状。或长期不良姿势,或腰肌长时期超载负荷致腰肌疲劳,或风、寒、湿邪侵袭腰部而形成。也可因下腰部解剖结构变异而诱发等。

【临床表现】

以腰部慢性,间歇性酸胀、疼痛乏力为主症。酸痛部位广泛,但不能指出具体的疼痛点,腰部容易疲劳。单一姿势难以持久维持,劳动后腰局部症状明显加重。

慢性期无明显体征。急性发作时腰部肌张力增高,运动功能受限,第三腰椎横突的顶端有压痛,呈结节状或条索感。下肢腱反射对称,皮肤知觉、肌力、直腿抬高试验均属正常。

【诊断和鉴别】

1.诊断要声、对于本病的诊断,主要是依据上述病史,临床表现。特别是第三腰椎横突的压痛点,并且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后诊断可以确立。

腰部X线检查对本病无明显诊断意义,但可作鉴别诊断之用。

2.主要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除腰痛外伴患肢坐骨神经痛,呈阵发性加剧,直腿抬高试验受限,棘旁压痛伴患肢放射痛等。

(2)腰椎肿瘤:中年以上腰痛呈进行性加重,有夜痛症,经过对症处理又不能缓解其疼痛者,应高度警惕。若属脊髓、马尾部肿瘤的话,可伴有大,小便失禁、马鞍区(即会阴部)麻木刺痛,双下肢瘫痪等。

(3)腰椎结核:腰痛伴低热、贫血、消瘦等症,同时血沉增快,拾物试验阳性火线检查可见有骨质破坏,腰大肌脓肿。

(4)肾周围炎:腰痛伴发热,血白细胞数增高,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肾区叩击痛者。

(5)妇科疾病:女性腰痛伴周期性改变者。

【治疗】

1.治疗原则 解除腰肌痉挛,松解粘连,增强肌力。

2.常用穴位及部位 阿是、肾俞、居髎、环跳、委中等穴和下腰部。

3.常用手法 滚法、按揉法、弹拨法、拿法、擦法和热敷法。

4.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立于其患侧,先在患侧软组织的远端用滚法或掌根按揉法直至下腰部,上下往返约5~8分钟。着重是痛点周围,并在阿是穴作指揉法l~2分钟。指揉后再以阿是穴为中心向四周作分推理筋手法。

继以上体位,在腰部施滚法或掌根按揉法,沿膀胱经而下,经臀至股后上下往返3~5次。按压肾俞、居髎、环跳、委中诸穴5~10次。若有腰部运动受限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加适当的腰部被动运动。

继以上体位作第三腰椎横突弹拨法。

首先要定位,找到第三腰椎横突。



第三腰椎横突弹拨法:根据定位,医生双手拇指重叠,对第三腰椎横突的顶端作向下向内方向的按压推动,约10~15次。弹拨后辅以指揉法l~2分钟后局部再施以擦法或热敷法。

【自我保健】

1.痛点推拿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双手半握拳以拇指的指间关节或食指的掌指关节为力点,对第三腰椎横突压痛点作左右向的弹拨或上下向的推动。时间和次数可依体操8拍进行。

2.腰背肌锻炼 的1~6势分别是五点支撑势、三点支撑势、拱桥势、挺胸伸脊势、伸脊后抬腿势、飞燕点水势,其运动量和难度是逐步递增的。训练时要根据病人体力状况决定,原则上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难度由易到难,要坚持每天训练,时间长短和次数多寡,以不疲劳力度。六势不一定要每天都做一遍,可有选择地交替练习,1、2势对颈椎病患者不宜。



【注意事项】

1.对于腰部急性损伤要及时医治。

2.注意纠正不良姿势。

3.腰部可束腰带以资护腰:宜睡硬板床。

4.保暖、避免疲劳。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腰椎管狭窄症 老茶馆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