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随意买卖医疗垃圾 巨额利润下藏利益链

2011-03-15 18:24 楼主
来源:新观察

两会前夕,一篇“医疗垃圾背后藏黑色产业链 输液袋加工制成雨衣”的报道,再次引起了媒体和公众关注,文中调查,医疗垃圾标签中显示的医疗机构和主管单位,均否认医疗垃圾的流出。


记者走进遵化市某乡镇卫生院


该男子和记者讨价还价

然而,近日科技风新观察编辑部却接到投诉,反映唐山遵化市某乡镇医院公开倒卖“医疗垃圾”,采访中,遵化市市卫生局某领导还透露:近年来,市政府对于医疗垃圾处理的投入几乎为零,遵化市没有一家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厂,卫生局的领导一直在为此事奔波……

医疗垃圾黑色利益链 反衬政府投入不足

医疗垃圾是一种污染性、危害性、致命性极大的医疗废物,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明确指出医疗废弃物为第1号危险废物,国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把推进危险废物的集中处置作为防治危险废物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措施。

这些比普通垃圾带菌量高出成百、上千倍的医疗垃圾,不仅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还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如果不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理,任意丢弃、扩散到生活环境中,就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壤和食物等,造成疾病传播,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

有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医疗废弃物按照3%至6%的速度逐年递增。为此,我们国家于2003年国务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相继两部关于医疗垃圾处理的条例和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报道称:徐州市和宿迁市的交界地带睢宁的一家医疗垃圾作坊里,带血的医疗垃圾粉身碎骨成片状后,被销往了江南地区的一家塑料厂,在那里被加工制作成薄膜,然后再对外销售,至于终端产品是什么,至少有一种雨衣是肯定的,贩卖到这里的医疗垃圾中来自全国多个省市……

发生这样的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医疗垃圾背后巨大的利润,诱使部分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像文中提到的一个小作坊,负责分 类、粉碎医疗垃圾,利润率远远超过100%,从最简单、最初环节不难想象整个利益链的黑色利益;另外一方面,医疗机构面临的处理医疗垃圾的成本:记者采访时,遵化市卫生局孟副局长介绍:“很多医疗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冬天的时候,直接把医疗垃圾扔进锅炉里烧掉了……”

记者走进遵化市某乡镇卫生院

2011年2月28日,按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记者化装成收废品的小贩,对遵化市侯家寨乡卫生院进行了暗访。

当时,卫生院由于病人不太多,医护人员皆在聊天中,他们对化装成小贩的记者,似乎早已经司空见惯。

记者问:“听说你们这里卖输液管、输液瓶、针管等塑料品,我们是来收买的,现在有么?如果有,我们就拉着”。

一位女护士直接指引说:“你们找那个后勤的老头去,就在病房的那边,护办室的里面,那卖!”看来,在这里,卖医疗垃圾并不是什么秘密。

记者按护士所指,记者很顺利地找到了一名带黑色帽子中老年男子。

该男子自称姓王,简单询问了下,顺手就拿起一个使用过的废弃针管问:“就这个,好料啊” 。

“对,这个贵,因为这里没水,” 记者忙回答说

该男子接着说:“我告诉你啊,这个我让打防疫针的给留的,啥价啊?”

记者装模作样地说:“我们就吃点亏,1块6,我们最高价都没有超过1块五,都是1块二收的,料和料的成分不一样。”(这是记者提前从收垃圾人那里问来的)

该男子接着问:“那我这个瓶呢?”

“这个也是好料,管子呢?”记者便问边回答。

“管子在那呢,” 该男子说

记者:大爷您在这是干啥的?

男子:我在这就是管后勤的。

记者:咱们院长现在是谁啊?

男子:“张丽霞。你们的车呢?

该男子一边和记者讨价还价,一边帮忙收拾,最后将一些随意置放在地上、桌子上残留黄色、绿色、污迹等令人恶心的、脏乱的输液管、输液瓶、一次性带针头的针管装进一个“普通”大袋子里。

边装还边说:“你们的价格不高,我们刚卖不久,比你们的高,如果你们给价高,那以后可以都给你们留着,我们这挺多的。”

将医疗垃圾装好后,该男子带记者到卫生院门口左侧的小店,称重量(这种事,在这里毫不背人,似乎是光明正大的事情,和老百姓卖矿泉水瓶差不多)。

在记者的一再讨价还价下,最后以15元的价格成交,最初说16元,记者将交易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和拍照。

在卫生院旁边,一个百姓讲:“卫生院院长张丽霞(音)平时感觉很忙,经常不在医院,对这些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卫生院经常有小商小贩来收购。”

采访遭遇“人为障碍”

2011年3月1日,记者就侯家寨乡卫生院随意倒卖医疗垃圾的行为,来到了遵化市卫生局。开始,办公室工作人员将记者带到了二楼的“信访代理处”,孙艳敏主任接待记者。

孙主任查看了记者的证件后说:“你们去过宣传部了么?我们这有规定,新闻采访必须经过宣传部。”

就这样,记者离开卫生局,前往遵化市委宣传部,在宣传部对外联络处,再次验证了记者的身份和介绍信后,一位自称科长的男子给卫生局办公室打了个电话,叫记者再去遵化市卫生局。

如此来来回回,不知是对记者采访提供方便,还是设置障碍,为此,记者特意询问:“遵化市有规定:记者必须通过宣传部吗?”记者得到的是否定的回答。

然而在随后采访孟副局长时,他听后略有情绪地抬高声音说:“扯淡!一会我给你们找这个文件规定,我们有‘记者采访等必须与上级汇报,与宣传部汇报记者采访的信息,这也是局里的规定’,一会我让孙主任给你们找,看看。”

就这样,记者再次来到遵化市卫生局。

这次,先前的孙艳敏主任热情接待了记者,给记者倒了水,并电话联系了主管医疗监督的孟庆生副局长、医政科宋科长、医政科张先生三人。

卫生局透露:遵化市没有医疗集中处理厂

等了有20多分钟,孟庆生副局长在会议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上来就说:“医疗垃圾,上边有条例、法规,我们的工作肯定有漏洞,以前也多次进行培训、开会,给各个院长开会,要求专人、专事,要都求他们焚烧。”

记者:这些医疗单位都有焚烧能力吗?

孟局长:有一部分医疗单位购买了焚烧炉。

记者:我们市一共有多少家医疗单位,拥有焚烧炉的占多大比例?

孟局长:25家医院,2家口腔专科医院,25家卫生院,卫生院有几家有的,卫生院这块实施“零药价”,都不景气亏损状态。我说存在的问题,有负责任的人员,在监管时会好好看着医疗垃圾的焚烧,不负责任的人,可能就不管了,要求是焚烧,但只要是烧了就行了。像今天这样的事,我以前也知道,有的地方没有焚烧 炉,就弄个土炉子烧,冬天的时候,干脆就直接扔到锅炉里边一块烧了。就是有炉子的,也反映用起来成本太大,一罐气用不了两天就没有了。

孟副局长介绍:“我决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集中焚烧,我们正在积极酝酿建一座医疗垃圾处理厂,赵局长正在向市里申请,‘集中处理’有两种方式:一是有偿处理,收取个别单位处理费,另一个就是无偿处理,这些我们都在计划当中,有计划方案的。”

记者:建医疗垃圾处理厂需要多少资金啊?

孟副局长:建立一个医疗垃圾处理厂,算上地、车、人工得需要五六百万,主管副市长已经口头同意了。

记者:你刚才说,向医疗单位收部分费用,作为下边医院,本来对这个积极性就不高,你觉得可行吗?

孟副局长:迁安就是这么做的。

记者:那目前我们全市每天大约有多少医疗垃圾啊?将来运行起来,每年需要多少费用啊,现在各个医院用于处理医疗垃圾的费用是多少……

对于记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孟局长都表示这个要调查,现在还没有具体数据。这令记者对此事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一个连基本数据都没有调查的报告,市政府 真的会批复吗?但愿相关部门能认真重视医疗垃圾处理,对现在存在的问题,和建设医疗垃圾厂做个详细规划,真心希望遵化市医疗垃圾处理厂早已落成。

话锋一转,孟局长承认:发生今天这样的事,无论如何我们的管理是有问题,说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厂,不是推卸责任,我们一定会正确对待此事。

和孟副局长一起接受采访的一位领导,诉苦说:“我们原来是负责卫生防疫的,现在划到卫生局,遵化市这么多医疗机构,监管的就我们几个人,根本负责不过来, 再说了,政府对医疗垃圾的专项投入根本没有,就说医疗垃圾处理厂吧,2003年国家规定,2005年底必须建成,可是这都2011年了。”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孟副局长的证实。

医疗垃圾贩卖的背后,固然是因为巨额利润推动的黑色利益链,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但也许正是有了遵化市这样,对医疗垃圾处理认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记者手记:

对于记者暗访过程中,买来的部分医疗垃圾,在记者要求下,孟局长勉强收下了,并给记者打了《收条》,这一细节,足见遵化市卫生部门对医疗垃圾的重视程度。

就像孟局长说得那样,即使没有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厂,也绝对贩卖医疗垃圾、医疗垃圾处理不当的理由,关键还是意识,连局长都说,医疗垃圾只要烧了就行,下边人可不就用锅炉,土炉子烧了吗!但愿,遵化市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厂能早一天建成,更重要的还是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否则这样的现象依然难以杜绝,今天媒体的报道不就是一个实例吗,武汉、连云港并不是没有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厂。

采访结束时,孟局长表示,一定会认真调查此事,随后,会给本刊一个书面答复,但是截止的记者发稿时,仍没有接到遵化市卫生局相关材料。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3-15 18:56 2楼
这种事情很常见。
⬅ 315特别调查:一针一万的天价医疗费(组图) 老茶馆 针灸甲乙经研究系列之三----络穴 针灸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