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的差異

2009-03-12 09:52 楼主
中西醫的差異
中西醫的差異

中西醫有不同的地方嗎?其實都是為了救人生命,沒有什麼不同的,既然沒有什麼不同的,那就不用分彼此,用心用力就是了。可是有人說是兩種不同的體系和思惟,其實那是口渴或是飢餓的不同,該喝水或是該吃飯的差異而已,而如果都是肚子餓了,也是吃飯或是吃麵食的不同。可是有那麼簡單嗎?

中醫有句話說︰思之、思之,鬼神告之。也看過一句類似的話,我抄錄放在桌墊下︰熟讀則精靈自啟,思深則鬼神可通。這有點像禪宗一直探求佛祖西來意一樣,希望有朝一日頓悟於當下,禪師的勇猛精進也和中醫的汲汲追求一樣,浩瀚的中醫如同無邊佛法。

個人覺得中醫好好玩,比西醫好玩太多,一直都以尋求趣味的心態研習中醫,不斷攀爬無窮的中醫巒峰,探險的過程有鳥語花香,也有困守絕頂的孤寂,可是中途回首,來時路已淹沒在群山萬壑之中,披荊斬棘的汗水可以澆沃枯萎的絕望,為了能拔痛離苦,才能激勵不斷的刻苦研習,每當翻越聳立高山也就喜樂湧現。佛心與醫意皆同,佛心救心,醫意救命。

中醫典籍汗牛充棟,各家說法不同,今病古書沒有的更多,我常喜歡開玩笑的說中醫很不好學,中醫治療頭痛不像給顆普拿疼就好了,要不然就用到頂級的KETO,可是用KETO就會常跑急診了,因為口服KETO壓不下來,就要急診針劑KETO,醫師用到KETO應該都會交代一句話,因為查不出原因的頭痛,就只能止痛的治標,最後結局就是洗腎。2000版常用藥物治療手冊封面就是KETO的廣告,上面寫著︰強效止痛活性、無成癮性與依賴性、無嗎啡樣之術後不良反應、國內臨床驗證,療效確實、非麻醉性,使用不受法令限制。

西醫強項在於鑑別診斷的檢查,當然這也需要經驗累積,可是西醫個人很難在理論上有所突破,如果真能突破那也是如同威爾剛的諾貝爾獎了,可想而知那是多麼困難的了。可是中醫能夠讓高三女生兩個月從154長高四公分,或是七天把96公斤減少6公斤,或是一個月滿臉黑斑掉光光,這樣的療效可以得諾貝爾獎嗎?

威爾剛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原本是開發來治療心臟病的,結果心臟病的療效不佳,可是試驗的病人卻不願意繳回藥物,因為有壯陽效果。從此泌尿科醫師期待百年的壯陽藥物終於出現,再依此深入作用機轉,才揭開為什麼錯誤卻那麼美麗,不為人知的作用機轉,原來西醫領域還存在有未知的祕密。

人類可以複製,可是卻沒辦法製造,即使單細胞生物也沒辦法合成出來,所以生命是上天所賜,或者說是上帝的意志。基因的探索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治病不像修理電腦,電腦是人造的,醫師對抗的神,所以醫師的使命是神聖的。

中醫把病因分為三種,外因、內因、不內不外因。外因是六氣外邪或是邪毒入侵,西醫謂之感染,如感冒。不內不外因如刀傷,外力所加的非感染因素。內因是人體內在的紊亂,中醫歸諸臟腑的不和諧,以五臟的五大系統宏觀的研究其中致病源由,西醫以解剖與儀器細密的追查發病起點,中西醫雖不同調,但卻是各有所長不可偏廢。

中醫老是強調要辨證論治,證是一系列的症狀組成,分析一系列的症狀來納入五大系統的生剋。辯證論治是這幾十年中醫總結出來的治則,民初以前是沒有這四個字的,其實中醫原本也辨病的,金匱要略有幾個章節就詳述病的系列變化,辨病與辨證並不相衝突,只是歷史發展,中醫並沒有得到其他學科的支援,檢查手段無法提升,所以辯證才一枝獨秀的持續發展,現在中醫有西醫基礎的越來越多,辯證過程加入辨病已是常規,中醫的發展領域會更加遼闊。

但是中醫困難百倍於前代,一方面西醫看不好才找中醫看,不是病入膏肓就是積重難返,服KETO的嚴重頭痛,腎臟一個水腫了,或是關節痛服秋水仙素一年,接近洗腎了,小病搞成大病,何苦來哉。另一方面現在最常見的癌症,一系列的手術、電療、化療,倖免不死也是災情慘重,當然應該感謝西醫所賜,能夠沒那麼快死,可是如何能夠避免遍地烽火,那就是個大問題了。

以病人而言,管他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能夠把病看好就是好醫術,管他中醫或是西醫。所以病人都是先自我評量,小問題用家裡的自備成藥就可以了,問題得不到解決,再評估問題是找中醫或是西醫比較好。我想大多中醫都已經是具備家醫科的能力,可以初步篩選問題。我都認為每個人最好都要有一位中醫師的好朋友,一方面可以讓中醫師有長期觀察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讓病人有中醫師的第二意見或是第三意見,才能臨危不亂渡過難關。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讀醫史 老茶馆 大陸中醫與台灣中醫有何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