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意外处理要点 针灸推拿

2011-01-23 14:05 楼主
针灸意外处理要点

针灸意外一旦发生,因立即进行处置,其要点如下:

1、诊断应迅速准确:针灸意外发生之后,必须尽可能迅速地作出准确判断,包括属于哪一类损伤,损伤的部位以及程度,以便进一步救治。它要求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考虑,如针刺和穴位、方向、深度及运用的手法,患者的临床表现等。由于有些针灸的意外不宜病人多作活动,以防加重症情,故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要少作辅助检查。当然,在诊断不明确时则不可因噎废食。迅速准确的诊断,对针灸意外,特别是严重事故的抢救有着特殊意义,因误诊而延搁救治导致死亡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

2、积极采取各项措施:针灸意外,从针灸损伤到出现临床症状往往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在施治过程中或治疗后即刻出现,一种则于针灸后数小时至一、二日甚至更多时间不等。对于前者,显然需要立即处理。后者则应见微知著,或留院观察,或嘱家人随时注意变化,以免贻误救治时机。

针灸意外的处理,也有二种情况,一类是诊室内即可解决,如轻度气胸、眼部血肿、晕针、过敏反应,以及一般针刺感染等。另一类则是要求在诊室作初步处理后,即刻转科救治。如中、重度气胸,重要内脏的穿孔、破裂,以及用非手术方法无法取出的折针,神经中枢部位损伤等。作为针灸工作者,主要应该掌握诊室内处理的各项措施,包括重症转科前的初步治疗。

在处理针灸意外时,既要熟悉各项救治措施,又要沉着冷静,不能在病人面前显得惊慌失措。

为应急需要,针灸科诊室内平时应配备部分救治药品和器械,如肾上腺素、强心剂、消炎软膏以及龙胆紫药水等。

五. 针灸意外预防要点

1、加强责任心:不少针刺意外的发生,往往与医务人员医德观念不强、粗心大意有关。特别是在诊务繁忙之际多见。我们所遇到的好几例针刺意外,都是在下班时间已过,诊室就诊病人尚多的情况下发生的。故加强责任心,提高医德修养,时刻保持冷静头脑,谨慎处理每一病人十分重要。这一点,《内经》中早有告诫,强调针刺时应“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针解》)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2、提高业务水平:从发生的不少针刺意外分析,很多是在基层医务人员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还有不少则是庸医导致的。提高针灸医师的业务水平,对针灸意外的预防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一个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针灸医师,不仅仅局限于有较深的针灸及中医学造诣,还须具有现代医学的多方面知识。针灸医师必须掌握解剖学,只有熟悉全身解剖情况,才能掌握哪些穴位易出问题,哪些穴位比较安全。也只有了解位于重要脏器之上的穴位的局部解剖,才可能选择恰当的针刺深度和方向。针灸医生还应掌握病理学,由于在病理状况下,一些脏器可出现体积增大,游动度减小,表面光滑改变,脆性增加等现象。在正常时,这类脏器不易损伤,当它发生病变往往可以被毫针误中而引起无法弥补的后果。所以针灸医生,除了熟悉正常情况下的脏器解剖位置和特点,还要了解在病变时的位置和特点。针灸医生尚须具有药物学知识,只有熟悉所注射的药物的药理、药性,掌握其剂量,才可避免或减少化学性损伤。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向针灸学科渗透,对针灸师的业务素质已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3、注意严格消毒:针刺消毒,应包括术者的双手,针具及患者的穴区。目前,一般对针具消毒比较重视,常常忽略术者的双手和患者的穴区皮肤的消毒。不少针灸医生,往往用一个酒精棉球擦拭多个穴区,且不等酒精挥发,即行针刺。这些都达不到彻底消毒的目的,而易于发生感染。其次,由于病毒性疾病的存在和不断的被发现诸如乙型肝炎以及目前正在西方世界猖獗的艾滋病等,对针具消毒的要求就更为严格。

4、杜绝隔衣进针:隔衣进针在大城市的医院中虽属罕见,但在一些偏僻地区仍然存在。究其原因,有的是病员或因天寒,或因怕羞,觉得脱衣不便。有的则是医者为了炫耀其针刺技术。隔衣进针,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感染,更重要的是不易准确取穴及掌握针刺方向和深度,造成意外。从我们查阅的文献看,不少严重的针刺事故多由隔衣进针引起的,如一例小儿患者,就因隔衣进针刺中心脏,造成心脏破裂死亡。所以,在临床上应该严禁隔衣进针。

5、遵循操作常规:包括医者和患者二个方面,医者在针前或穴位注射前,仔细检查针具是否有锈蚀和带钩(易引起血),药液有无变质,沉淀或搞错。针刺时,精心体会每一解剖层次的手感,动作轻柔,遇有阻力,应略略退出,稍为变换方向再刺,严禁乱捣乱插。有重要脏器部位,更宜谨慎。随时观察患者的神态表情。如有晕针史者,尽可能令其卧位针灸。患者方面,则要求其在针前尽量取舒适的体位,并嘱患者在针灸过程中不得随意变动体位。

六.针灸意外分类

针灸意外可分为反应性损伤、物理性损伤、化学损伤及生物性损伤四类。

1、反应性损伤:它是针灸过程中,由于被针灸者心理状态不稳定、饥饿、疲乏、体质过敏等因素,或由于针灸刺激量过大,时间过长等引起的患者一系列机体功能紊乱。反应性损伤包括最为常见的反射性昏厥(晕针、晕灸、晕罐),尚有过敏性反应(如过敏性皮疹),癔症样反应、激光反应等。目前尚不清楚其本质的经络反应(循经出现的功能障碍、经络皮肤病等),也应归属此类。

2、物理性损伤:由于针刺、艾灸(也包括拔罐)使用不当,过强的物理刺激(机械刺激或温热刺激)作用于机体,引起组织或器官的解剖完整性的破损,称为物理性损伤。鉴于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隔物灸,直接灸很少使用,因温热刺激造成的物理性损伤报道不多,而拔罐时间过长,虽可出现水泡等现象,但对机体损伤不大。所以,物理性损伤中最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的应是针刺机械性损伤。针刺造成的机械性损伤,涉及内脏、神经、血管等。机械性损伤的特点是,从损伤后至临床上出现相应症状的时间一般不太长,其因果关系易于确定。机械性损伤是所有针灸损伤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其严重程度又与所损及的脏器有关。一般而言,以损伤中枢神经组织和重要脏器的后果最为严重,往往导致死亡。机械性损伤也是针刺损伤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如气胸就是最多见的机械性损伤。

3、化学性损伤:它是指针刺治疗过程中,由于在穴位中注射某些化学药物而导致的机体组织的损伤。化学性损伤是伴随着穴位注射疗法的开展而出现的。由于注射部位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软组织损伤(多发生于前臂和手部的一些穴位作穴位注射时,可造成手的畸形和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损伤(常见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胫神经损伤,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血管损伤(以血栓性脉管炎的发生率最高)。导致化学性损伤的原因,除了操作不当外,往往与所注射的药液密切相关,包括药液的性质、酸碱度、浓度及剂量大小等。化学性损伤的发生率也相当高,尤其是因穴位注射导致手部畸形的病例,更居于各类针刺损伤之冠。化学性损伤后果的严重程度虽不及机械性损伤,但因其出现普遍,加之近年来不断有新药加入穴位注射行列,故对此类损伤切不可掉以轻心。

4、生物性损伤:主要是指针刺引起的继发性感染,即通过针具(毫针或穴位注射的注射针头、皮肤针、三棱针等),将病原微生物,即寄生虫、细菌、病毒等,植入被针灸者机体所导致的损伤。这种损伤又分为二类,一类是针具本身消毒不严,将外界的致病微生物带入被针者的机体,引起感染。如各种化脓性感染及由此导致的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多为细菌所致;另一类是通过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将其他患者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传播给被针者,针具成了传播媒介。其中以传播病毒性乙型肝炎最常见,也最危险,此种情况多见于病毒感染。此外,尚有通过针具移植包虫的报道。

七.针灸意外原因

造成针灸意外的原因,主要有术者和患者二个方面。

1、术者的原因

(1)选穴不准,操作不当。如不了解解剖情况,一味深刺,或针刺方向错误;未掌握准确手法,乱插乱提等。

(2)针具或穴区消毒不严而导致感染,或针有裂痕,引起折针。选用针具过粗也易造成损伤。

(3)穴位注射选择药液的浓度不当,若浓度过浓或刺激性较大,常易导致组织损伤。

(4)电针刺激过强,或选用的电针仪不合格,易引起针具电解折断。

(5)医者在治疗过程中责任心不强,也是造成针刺意外的一个重要原因。

2、患者的原因

(1)心理因素,如紧张、恐惧或情绪过份激动,容易晕针。

(2)生理因素,如饥饿、劳累等,是导致晕针等意外最常见的因素之一。

(3)体质因素,其中过敏体质者特别容易出现针灸意外。

(4)病理因素,如脏器因病变而出现体积增大,表面粗糙或组织结构变疏松时,易被针具误中。血液病病人,即使被刺破的是小血管也可引起大量出血。在针刺过程中,因患者体位的急剧变动,组织内针体扭曲而造成折针事故;患者呼吸节律或深度的变化,导致刺道变短而损及脏器。

(5)解剖因素,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体上某些部位,在正常情况下针刺,亦可发生意外,故将这些意外称之为“针刺危险三角区”,现作简要介绍,供读者参考。

a、枕下危险三角区,其中心约在成人第1颈椎(寰椎)旁开2~3cm处。皮下为头半棘肌,再下即为由头下斜肌上缘,头上斜肌下缘和头后大直肌外缘围成的三角区间隙区,区内是延髓椎动脉。

b、听诊危险三角区:其中心约在成人第7胸椎棘突旁3.5~4.5cm处,位于肩胛骨下角内侧缘。皮下系由背阔肌内上缘,斜方肌外下缘和肩胛骨的脊柱缘所围成的三角区间隙区。区中为第6肋间隙,其下便是胸腔,该区皮肤几乎直接和胸腔相连。呼吸音在听诊时最为清晰,故常作背部听诊区用,譩譆、膈关二穴正处于该区中,故不慎针刺过深,往往造成气胸,极宜注意。

c、腰危险三角区:其中心约在成人第2或第3腰椎棘实旁开4~5cm处。皮下系由背阔肌下缘、腹外斜肌后缘和髂嵴围成的三角间隙区,区中即为由较浅薄的腹内斜肌覆盖的肾脏下段,志室处在本区中,故不可直刺深刺本穴,以免伤及肾脏。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1-24 20:52 2楼
俺过来学习了,谢谢您
⬅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 针灸推拿 老茶馆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