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代富主任医师从瘀论治慢性结肠炎

2011-01-15 20:58 楼主
林代富主任医师从瘀论治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炎症性疾病,临床以长期反复的腹痛、腹泻及迁延难愈的脓血粘液便为特征。属祖国医学“泄泻”、“痢疾”范畴,多因外邪、饮食、情绪、体虚等多种因素导致湿热蕴积大肠,腑气不利,气血凝滞而发病。临床表现多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治疗也较棘手。结肠炎的病位在大肠,传统认为多与脾肾有关,如《景岳全书•泻泄》云:“泻泄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又云:“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 《临证指南医案•泄泻》“飧濡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泻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鹜溏之澄清溺白,湿兼寒也;濡泻之身重软弱,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下不能禁固,湿胜气脱也”。脾虚邪乘,运化功能障碍,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常而泻久伤肾,肾虚命门火衰,上不暧土则脾脏更虚,下耗津液不为胃关则开阖失司,故其表现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本病的治疗多用健脾利湿、温肾涩肠、行气导滞等法。林代富老师系四川省名中医,绵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从事临床近50年,对慢性结肠炎的诊治有独到的认识,我有幸跟师临诊,感悟良多。林师认为结肠炎的这种“泻”和“痛”不但与湿有关,更重要的是与瘀有关。在结肠炎的治疗上除健脾、温肾、利湿、涩肠的法则外,还应辩证使用活血法治疗,这给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根治结肠炎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1、血瘀阻滞是结肠炎的重要环节
首先从症状上看,结肠炎病人多伴有血分受损而致瘀的表现,如面黄而带黑,腹泻而带脓血,脉细而兼涩等,特别是有明显的腹痛、腹胀、便下脓血等瘀滞现象。有文献报道结肠炎病人的腹胀、腹痛、脓血粘液便者占86%,而精神衰弱,体重减轻者仅占14%,可见,单从气虚或水湿这个角度来解释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是不全面的。所以,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既有脾虚气弱,也有瘀血阻络,而且两者是相互为害,平行存在的。
其次从病程上看,结肠炎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往往在数年之上,根据中医理论上已属“久病入络”、“久病必有瘀”的阶段。从临床实践上看,结肠炎在早期或慢性急性发作阶段确实类似于单纯腹泻,主要症状是以腹泻为主,只是随着病程的延长,才逐渐表现出有瘀的见证,这也是符合中医“初病在气,久病在血”的理论。
2、活血化瘀治疗结肠炎的机理
慢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既然有瘀的一面,治疗亦应活血化瘀,《内经》云:“病久入深,营卫运行滞涩,经络时疏,故不通”。俗话亦云:“血水、血水”,说明久病可成瘀血,瘀血可化生水湿。故唐容川谓“血与水不相离,活血即以治水”,从这个意义上讲,慢性结肠炎采用活血化瘀可谓是治本之法,能起到不治泻而泻自止的效果。
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反过来讲,气虚则血瘀,血瘀则气滞。在结肠炎的病程中,多先气虚导致血瘀,血瘀一经形成则瘀反生气滞,这时的主要矛盾已不是气滞,而以血瘀为中心了,采用活血治疗能使气行,气能正常运行,就自然不会产生血瘀,从而达到结肠炎病愈的目的。
临床做镜检时发现结肠炎病人在肠壁上附有脓血,且溃疡周围颜色暗红,说明是有瘀腐存在,对这种疮疡的治疗,采用活血化瘀,能使瘀血去而新血生,腐肉去而新肌生,即中医所谓“祛腐生新”的理论。从而可使结肠炎溃疡修复而病愈。
3、活血与益气的关系
对结肠炎的治疗,采用益气与活血法,二者并不矛盾,因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饮食起居失节,伤及脾胃,化源不足,必致气虚,气虚无力行血而致血瘀。此因虚致瘀,《张氏医通》指出:“饮食起居,一失其节,皆能使血瘀滞不行也。”《医林改错》亦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元气必停留而瘀。”这些论述,就是说的这个道理。瘀血一经形成。则瘀滞气机,阻碍运化,使气无以生化,此即“因实致虚”,故临床表现出多以“泻”为常见,治疗用益气,固涩法,仅能暂时控制其症状,不能使病全愈,这也是结肠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所在。
4、辩证运用从瘀论治
结肠炎的瘀,既可是因,又可是果:因,它是引起气虚、气滞、阳虚、湿停、毒聚的原因;果,它是各种致病因素产生的病理结果。瘀与虚可互为因果,甚则造成恶性循环。
临床审察是因气虚而瘀,因气滞而瘀,还是因瘀而致虚,因瘀而成毒等,都要明辨清楚,在治法上和用药中既要分清主次,又要兼顾因果,这样辩证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结肠炎,才有助于提高疗效。主次方面:气虚明显者当以益气为主,活血为辅,用四君子加黄芪、丹参、当归;血瘀明显者则当以活血为主,补气为辅,用活血散瘀汤(丹参、当归、红花、益母草、蒲黄、川芎)加白术、太子参。因果方面:气虚与血瘀,因脾主运化,化生气血,若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气虚无力行血所致的瘀,该当补气活血,用四君子汤加丹参、当归、益母草;气滞与血瘀,因肝藏血、主疏泄,若肝气郁滞可致血停,血瘀可加重气滞,治当调理肝气,兼以活血,用四逆散加丹参、川芎、蒲黄。血瘀与血虚,因血瘀于内,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必会导致血虚,治当活血养血,用活血散瘀加枸杞,鸡血藤、何首乌;阳虚与血瘀,因阳虚血脉失去温煦而致血瘀,血瘀阳气不能通达而使瘀更甚,治当温阳活血,用肾气丸加丹参、当归、益母草;血瘀与毒聚,因瘀血久留不去,壅遏脉道,郁久成毒,毒滞血脉,亦易致血瘀,治当活血解毒,用活血散瘀汤加紫花地丁、鱼腥草、野菊花。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1-18 08:57 2楼
这个钱花的不冤枉,绵阳的,还可以去求诊
2012-08-23 01:12 3楼
师傅的。我转走了哈
2013-05-04 10:12 4楼
看看便知
2013-07-03 22:27 5楼
看看试试,回头研究一下,谢谢作者分享。
2013-07-24 21:32 6楼
谢谢老师的指点。
⬅ 李藏山的开十二门法 老茶馆 关、阖、枢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