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五行模式与中医学之河图五行模式与脾胃学说

2011-01-08 19:06 楼主
河图五行模式与脾胃学说
脾胃之论肇自《内经》,发展于仲景,而成于东垣。脾胃学说乃中医药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东垣论述脾胃的代表著作首推《脾胃论》。从学术渊源上来看,东垣对于脾胃的认识,源自《黄帝内经》及仲景是无疑的,如其书中曰:“著论处方已详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无所考据,复以《黄帝内经》、仲景所论脾胃者列于左。(《脾胃论·<内经>仲景所说脾胃》)”观东垣对脾胃的见解,简言之大约有两方面:一以脾胃为一身之本;二以脾胃为升降之枢。《脾胃论》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一种看法,就是因为其秉承了《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中广泛采用的河图五行模式。
《内经》对脾胃的认识与河图五行模式
《黄帝内经》中虽然没有专门论述脾胃的篇章,但散见于各篇的关于脾胃的内容却十分丰富。中医藏象学以五行学说对人体进行归类,把脏腑、形态、情志与季节、气候、方位、时间等相联系,并试图以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五脏生命活动,脾胃于五行比附于土,因此在《内经》中对于脾胃的认识,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五行学说中对土的认识。
我们在这里所要着重说明的是,此处所指的五行学说,主要是指的河图五行模式,而非生克模式。《内经》中借助了河图五行模式认识与论述脾的生理功能的痕迹非常明显。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又曰:“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再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nbsp;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通过这几条经文我们很明白的看出,河图五行模式中土居中控四方王四季的特点,被用来认识和解释脾藏。后世以脾胃本的思想恐亦源于此也。
再者如《素问·刺禁论》曰:“如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从这段文字里可以明白的看出,这是一种河图五行模式下,对脏腑位置及功能的安排。另外使市二字在此不仅形象的描述了,脾胃的受纳运化水谷的功能,其实还隐含了脾胃中土阴阳和合总理一身的意思,从此亦可以引申出转枢之意,这大概可以看作是脾胃为枢为本在《内经》中的一种萌芽或具体论述。
《伤寒杂病论》对脾胃的认识与河图五行模式
脾胃学说的发展可谓得力于仲景,仲景继承了对《内经》脾胃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治疗学,将理论与方药融为一炉。仲景继承和发展了《内经》河图五行模式下,对脾胃的一些认识。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中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这一观点说明了脾胃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可以明白的看出以脾胃为本的观点,这一说法与《内经》中土王四季的看法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可以说仲景以脾胃为本的观点,是对《内经》中河图五行模式下对于脾胃的认识一种继承与发展。仲景以脾胃为本的观点还不仅于此,如仲景在辨病别证时,非常重视脾胃,伤寒论中在各经的辨证中,时时以保胃气为其要务,认为胃气直接关系着人体正气的强弱,决定病变的转归,在辨病的整个过程,无不以胃气的盛衰来把握病情,作为辨病机、定治则、决预后的重要依据。在六经的传变上,仲景认为亦与脾胃元气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关系。另外仲景虽未明确的提出以脾胃为枢,然在仲景用药中,除了处处以脾胃为本外,其中以脾胃为枢的思想体现的也是很明显的。从后世应用广泛的桂枝汤,小柴胡汤等方剂我们或可一窥究竟。桂枝汤中,桂枝辛温发散助阳,芍药苦平收降助阴,二者相伍实有调和营卫、阴阳之功,而方中生姜、大枣、甘草,实为脾胃要药,且方后注明“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26]实亦助脾胃之法。又如小柴胡汤中,柴胡入肝轻清升散,实有举阴之力[27],黄芩入肺清肃降热,二者相伍则可使阴升阳降、内外宣通,气机条畅,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调理脾胃之意可见。两方中脾胃为阴阳二气之本、之枢的意思应该是很明显的。
仲景以脾胃为本为枢的认识是否是受到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从《伤寒论》所载医方名称来看,如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其受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是没有疑问的。这种判断从《辅行诀》中的一些文字亦可以加以佐证,如其书中曰:“青龙者,宣发之方,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镇之方,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附子为主。”又言:“交互金木,既济水火。”就此来看这就是明白无误的河图五行模式。而此书又言“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比较两书所载诸方,也可说大同小异,应该是本出一家,这也足可证明《伤寒论》受到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
我们知道在河图五行模式中,阴阳升降于木金,木为青龙主宣发,金为白虎主肃降。以此观《伤寒论》中大小青龙、白虎汤颇为合拍。水为真武为阴极生阳、降已而升之地,以此观之,治水之法,法当温渗,而真武汤之意亦确实如此。且以上诸方对脾胃的重视人所共知,其原因就在于仲景对于河图五行模式的采用。
东垣对河图五行模式下的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在《脾胃论》中,李东垣将两种五行模式运用于一炉,如其中《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中曰:“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惟土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五行生克说在《脾胃论》中主要被用于解释一些病理生理变化,而东垣对于脾胃的见解及处方用药的思路,更多的是来源于其对河图五行模式的有意无意的继承,从《内经》到仲景再到东垣,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可谓一以贯之。
东垣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为一身之本,东垣认为内伤病的形成,是元气不足引起的,而元气的不足又是脾胃受损的结果,这就把疾病的产生直接归咎于脾胃的损伤。如其反复强调:“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31]这就指出了脾胃健旺百病不生,又指出了治病不可损脾胃,这一观点是对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继承与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东垣对河图五行模式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如《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中曰:“惟土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这种说法与五行生克是无关的,这是河图五行模式的典型论述。
东垣《脾胃论》另一项重要见解就是,脾胃为升降之枢,而这一认识更是直接导源于河图五行模式下的四时五藏系统,此处的四时五藏系统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土无正行而居中。很显然在《脾胃论》中也秉持这样的认识。如《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曰:“惟土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在这一体系下,春夏地气升浮而生长,万物由萌芽而繁茂,时至秋冬,则天气沉降而杀藏,万物斯凋落而收藏。这一年之气的升降,惟土气居于中央,为浮沉变化的枢纽。而天人相应,人体内的阴阳升降和自然界的阴阳升降,自然具有同理。脾胃属土,居五脏之中,因而在脏腑精气的升降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身的升降运动,赖脾胃居于其中以为枢纽。可以说是脾胃居中主持着其他四脏的气机升降,甚或者说脾胃居中主持着一身的气机升降。
以脾胃为本、为枢的观点,在《内经》及《伤寒杂病论》中都有具体的体现,但直到东垣《脾胃论》,才得以将其明确出来。而考察其学术渊源,也确如东垣自言,来之于《黄帝内经》及仲景,而其中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是一以贯之的。河图五行模式在脾胃学说继承和发展中的影响,对我们理解和学习《脾胃论》是大有裨益的。
明清医家对于脾胃学说的完善
脾胃学说虽然成型与东垣但直到经过明清医家的充实之后,方才完整。如明代薛己不仅认识到脾胃气血之本,而且从《内经》“脾裹血”引申发展,首创脾统血理论,指出:“血藏于脾土,故云脾统血”。此后李中梓更是把脾胃提高到“后天之本”的高度上。
东垣非常重视脾阳的升发,而于胃阴似乎有所未达,真正将东垣脾胃理论加以完整的当属叶天士。金元时期刘河间已经《宣明论方》中指出了胃中润泽论,然后世医家论之甚少,直到叶氏提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方才别开生面,重视胃阴。应该说这是叶天士对《内经》中采用河图五行模式的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至此脾胃学说才趋于完善,然而虽经千百年的发展,脾胃学说的发展一直在河图五行模式下发展,保持了中土为太极中枢的基本内涵。在此模式下,脾胃学说大概有以下几方面意思,一脾胃为一身之本,二脾阴胃阳升降相因,为一身升降之枢。这一学说的形成,直接导源于《内经》中采用的河图五行模式。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论语八佾第三:领导者要有宽容的肚量 老茶馆 珍藏版:眼睛保健导引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