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脉象的脉位是否是一个道理

2009-02-20 17:22 楼主
在太阳病篇中有麻黄汤的条文“脉阴阳俱紧”,与“阳脉涩,阴脉弦,发当腹中痛,”的两个条文中,皆有脉阴阳,这个脉阴阳是浮沉分阴阳,还是寸尺分阴阳,还是左右手分阴阳,不知大家有何认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2-20 22:06 2楼
第一个问题我肯定赞成尺寸分阴阳。
第二个倾向于也是这个分法。
2009-02-20 22:29 3楼
两个字" 浮沉".分阴阳.
2009-02-21 10:36 4楼
我赞成刘版的观点,大概仲景时代还不是现在的寸口诊脉吧。所以应该是阴阳分浮沉。
2009-02-21 20:10 5楼
谢谢诸位的参与,白天没有时间上,现在才来回复,三位说的都有道理,至于确切的说是什么脉位,很难下结论,这可能与每个人的理解有关系,希望有更多的参与者来探讨此问题。
2009-02-22 08:20 6楼
两个字虚实分阴阳
2009-02-22 10:50 7楼
就本文来说,赞成尺寸分阴阳。
2009-02-22 11:16 8楼
好好复杂。大家继续讨论
2009-02-22 12:15 9楼
张仲景时代肯定有寸口诊脉,而且他肯定也用寸口诊脉,当然不能说他不用其它诊脉法,这个是有证据的。
liu版这样讲,我相信他有临床体验,但是就本文来说,两者皆通。
2009-02-22 18:16 10楼
希望先生能详解
2009-02-24 20:39 11楼
引文: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003)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为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006)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094)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283)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辨脉法第一)
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辨脉法第一)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辨脉法第一)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辨脉法第一)

总体来说,我还是主张寸尺分阴阳。
⬅ 试 药 老茶馆 钟知霖发微补阳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