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寒温两派之争

2009-02-18 19:36 楼主
钱远铭

寒温两派之争,端始于金之刘完素,相沿于明之王安道。至清一代,叶天士、吴鞠通等昂然辈出,寒温门户,迥然别立。驯至后之学者,入手于温者,则视麻桂如火如荼;入手于寒者,则非温剂不足以治病。因而各持其长,互攻其短,造成许多隔阂。其实两派之争,主要是缺乏相互了解;特别是对仲景《伤寒论》一书,包括所有外感六淫时病而言,即《难经》所谓“伤寒有五”之广义伤寒。全书以六经立法,按六经脏腑、部位、气化区分各自见证分经论治。而且每一经中皆有寒化,热化之分,只需抓住病情本质,即可确定治疗。如太阳篇中,有桂枝汤之解表法,有麻黄汤之解表法,有大青龙汤之解表法,有麻杏石甘汤之解表法。同一太阳表证,病有寒热,治亦各别。又如阳明篇中,本属热化居多,但仲景却又郑重提出:“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教人明确阳明病中亦有寒化之一面。又如厥阴篇中,四肢厥逆为其主证之一。但由于厥阴上挟心火,下挟肾水,若病以寒化,厥而脉微,或至于绝,则非四逆辈不足以回阳;若病从热化,厥而脉滑,此真热内伏、假寒外现之热厥,则非白虎不足以清热。此外,如少阴、少阳、太阴诸篇,仲景皆罗列寒热两化对比,作出错综复杂之辨证立法。后世不察扭于六经提纲之语,一提阳明,非白虎承气不足以为法;一提少阴,非四逆辈不足以为治。把一部活泼天机之大法,看成铁板一块,望文生义,随心作注。甚至由此引伸为《伤寒》是治寒专著,《温病学》是治热专著。守《伤寒》者则以仲景为经方之祖,不屑一睹温病之长;守温病者则以叶天士为时方之圣,不屑一睹《伤寒》之胜。抱残守缺,各祟己是,危害之深,莫此为甚。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中医学术之发展略论 老茶馆 伤科诸证内治8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