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2009-02-10 10:42 楼主
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虚弱,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节,寒暖不知自调,易感受外邪或饱食暴饮,损伤脾胃,浊清不分,夹杂混下而成泄泻。在治疗方法上,西医主要采用补充液体、维持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健胃助消化和收敛止泻等方法,中医则辨病求本,审因论治,常采用健脾和胃、化湿止泻。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早有记载,但取穴繁杂,操作烦琐,不易掌握,临床不便推广。高氏揉捏法为告清顾主任医师整理出的三揉一捏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揉腹(揉中脘、揉神阙、揉天枢)、揉脾俞、揉胃俞、揉足三里,使脾胃等消化器官的兴奋性提高,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另外,根据俞募穴理论,“五脏有疾取其俞”,“六腑有病取其募”,且两穴均有健脾和胃、消积导滞作用,应配合使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此四穴皮肤肌肉下面的节段性神经分布属8~12胸髓,它们和胃的支配神经节段是重叠的,因此,揉此四穴可以通过植物神经系统的交感、副交感神经,调节胃肠功能活动,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诊断标准
1.西医标准
①便次数增多,一般不超过10次/日。②便多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黏液。③伴有呕吐,食欲不振。④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⑤常由饮食因素引起。
2.中医标准
①大便清稀或如水样。②大便酸臭或如败卵,夹有奶瓣或食物残渣。③腹痛,泻后痛减。④纳呆,嗳腐吞酸。⑤舌苔垢或厚腻,脉滑。
适应证
1.年龄3个月~7岁,性别不限。
2.糊状便、蛋花样便或黄色水样便,每日不超过10次。
3.或伴有呕吐,食欲不振。
4.病程不超过2周。
禁忌证
1.感染性腹泻(肠炎、痢疾或霍乱)伴有脱水者。
2.合并其他内脏疾病者(如病毒性心肌炎、肺部感染、肾炎等)。
3.治疗部位皮肤破损者。
操作方法
1.手法操作步骤
①揉腹:患儿仰卧。医者中指放于神阙、天枢穴,示指放于中脘穴,力度以皮肤凹陷3~5毫米为宜,顺时针方向揉腹5~6分钟。②揉足三里:患儿仰卧,双下肢微屈。医者以两拇指指腹放于患儿两侧足三里穴,力度以皮肤凹陷2~3毫米为宜,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方向旋揉2~3分钟,频率80~100次/分钟。③揉背俞穴:患儿俯卧。医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分别放于脾俞、胃俞、三焦俞,力度以皮肤凹陷1~2毫米为宜,点揉2~3分钟,先左侧,后右侧。④捏脊:患儿俯卧。医者两拇指桡侧缘顶住患儿背部皮肤,余四指放于拇指前方,十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沿两侧膀胱经,先从大杼穴开始向下至下髎穴,重复捏提6~9遍,再从下髎穴向上至大杼穴处,重复捏提3~6遍。结束治疗。
2.治疗时间及疗程
全套手法操作1遍大约需26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次为1疗程。
3.关键技术环节
治疗时,选准穴位,用力均匀,根据年龄、体质强弱不同,调节用力的大小。做到:手法灵活,柔和有力,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手随心动,法从手出。
4.注意事项
摩、擦、推手法力量不能太轻,太轻容易擦伤皮肤;点揉推手法不能太重,太重会使皮下组织挫伤,揉腹捏脊时注意保暖,切勿受凉。对滑石粉过敏者可用姜汁替代。
5.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这种干预措施属于传统的自然疗法,手法的运用不会发生意外,但治疗过程中如因病情的变化导致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时,应急送儿科。
摘自《中医临床基层适宜技术》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致杏林集叶老师 老茶馆 吴茱萸外用治多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