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鹅湖之会说起

2010-12-20 11:32 楼主
从鹅湖之会说起
鹅湖之会并不是现代召开的学术会议,而是在南宋淳熙二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哲学辩论大会,邀集人是吕祖谦 ,争论的双方是朱熹和陆九渊,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呢,即“尊德性”与“道学问”的问题,在治学方法上,朱熹主张先“道学问”和“即物而穷其理”,即从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更注重读书注经;陆九渊主张先“尊德性”和“发明内心”,认为“心即理也”,不必多做读书穷理的功夫,说“六经皆我注脚”。朱讥陆为“禅学”,陆讥朱为“支离”,并说朱子“学不见道,枉费精神”。可以说争论的焦点也可以简化为做学问应该是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的问题。我们这里不敢评论两位思想大师谁对谁错,两者也没有对与错的区别。正象余英时先生说的:“世界上似乎有两类人……一类人有很强的信仰,而不需要大量知识来支持信仰……另一类人并不是没有信仰,不过他们总想把信仰建筑在坚实的知识的基础上面”这两类人正是朱熹和陆九渊的写照。鹅湖之会以后,两派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融合,渐趋和解。借鉴哲学家的思想,我们认为“尊德性”和“道学问”应该是学习的两个阶段,并且缺一不可。第一个阶段是道学问,即我注六经——追求知识的积累,包括熟悉原文及各种注解,这些东西都是从外部灌输的,没有从自己心中生出东西,应用起来就或灵或不灵,因为缺少变化。比如学武功,老师要先“喂”劲,也就是老师教完我们某种劲后,他要当“靶子”,让我们把这种劲体验到。有时我们在老师身上用熟以后就以为掌握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换个生人试试,你可能根本就用不上,因为对方没有给你使用这种劲的条件,因此说即使老师教会我们一百种劲,如果我们自己心中不能生出东西,也是不能实战的。老师的喂劲只是作为一种诱导,把我们天性的东西诱导出来,才是质的飞跃。记得有一个很普及的笑话:某人跟老师学偷东西,把全部套路学会后,师父让他下山实习,结果偷盗时不辛被人锁在柜里——碰到了老师没有教到问题。最后想到学老鼠的声音而得以逃脱,这时他才是真正出师了。也就是说他已经从“道学问”的阶段飞跃到了“尊德性”的阶段,以后再遇到新问题,他也能用自己的“德性”予以解决。所以说第一阶段的“道学问”结束以后,必需转向第二个阶段“尊德性”。我们学习中医也要从道学问逐渐向尊德性转变,实现这种转变的唯一方法当然是靠临证,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的。过去出家人修行,在山中学到一定程度后,老师会赶学生下山去游历大千,只有在世间遇到各种尘事,才能真正得到修炼,找到自己的“德性”。喻嘉言曾有一段论述很能揭示尊德性的境界:“……观其阴证、阳证,两下混在一区,治阳则碍阴,治阴则碍阳,与两感之病情符合。仲景原谓死证,不立治法。然曰发表攻里,本自不同。又谓活法在人,神而明之,未尝教人执定勿药也。吾有一法,即以仲景表里二方为治。虽未经试验,吾天机勃然自动,忽生变化,若有鬼神相助,必可效也。……”。刘力红先生曾提到《内经》的名言“谨守阴阳,无与众谋”也是这个意思。真正能够自己出东西的时候也就是可以脱离老师的时候,老师不可能把学生带到80岁,如果学生不能够尊德性,那么这种传授永远是徒弟不如师父,慢慢地这门学问也就消亡了。为什么写这些感想呢,因为我本人逐渐认识到了尊德性的重要性。我是一个武术爱好者,从刚认识老师的时候,老师就强调:“我教你的这些东西,都不是你的,一定要注意出自己的东西”。一开始听觉得不以为然,认为这句话太俗了,以前听的太多了,哪个人不会说一句“要独树一帜”、“要有自己的特色”之类的话呢。可是老师总反复地说,就开始重视了,并且老师举了一个他自己的例子,他在练拳若干年后,不知怎么心中就造出这么一个动作。这个动作往人身上一拨,准灵。这个动作我也看不出多巧妙,也不美观,可为什么就灵呢,就是因为是他自己的东西,所以他这个动作我从来也没研究,也没打算学——学了也没用,只是学形式。同样,学中医也不要过于看重老先生的“经验方”,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把老师用的很好的方子拿来自己用就不灵了,就是因为那不是你自己的东西,而且方子越大,它带有的老师的个性就越强,就越不好照搬。不是经验方不好,只是它不一定属于你。但方剂学中的方子例外,我们学的古方就象树干,现代的经验方就象树叶,如果树干掌握不好,怎么能发出自己的树叶。
虽然说道学问与尊德性是两个学习阶段,但这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基础知识永远学不完,在学习的同时就应该寻找自己的灵性在什么对方,或擅长于脉诊,或擅长于望诊,或善于整体思维,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好,总会天生的缺某一块,再怎么努力也学不会,但也可能有某一块天生的就好,把这种东西找出来,好好培养,就能弥补不足,就能吃这碗饭了。前番曾经强调基础学问,现在又强调发现自我。我认为两者并不矛盾,都是学习中必需的。最后以两位老艺术家的对话结束本文,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先生,年轻时曾问过前辈余叔岩先生:“余派的特点是什么”,余先生回答说:“我唱什么都是余派”。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12-20 12:58 2楼
学医贵在自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只是一个领路的人,他将你领进中医的殿堂,自己要认真领悟,在临床中运用,总结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独特治疗方法。
2010-12-21 10:20 3楼
有道理,量变质变,变幻无穷
2010-12-21 20:51 4楼
庞朴的《中国儒学》,呵呵!
⬅ 螈?? 老茶馆 晚上多梦怎么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