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魁脉学

2009-10-26 13:44 楼主
文魁脉学--pdg格式

《文魁脉学》序

忆昔弱龄之年,清宫宗室,每请文魁翁诊疾处方。翁时为太医院御医,后任院使(院长),主管太医院,兼管御药房、御药库事务,并被授予头品顶戴花翎,其取重宫室,盖可见矣。
先生医术精湛,疗疾卓著,于奇难急重之疾,凭脉论病,辨证究理,处方用药辄有奇效。举国盛名,终始不衰。
绍琴兄每随其尊翁出入府邸,相识于早年。幼承庭训,克绍家声,后复蒙御医瞿文楼、韩一斋,以及汪逢春(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诸名家指点,采集众长,渐成独诣。今将文魁翁脉学手稿爰加整理,结合自身五十年临证经验,编成《文魁脉学》一书,行将问世。此诚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有益贡献。聊缀数语以兹祝贺。

爱新觉罗·溥杰
1983年9月3日


赵绍琴自序

先父赵文魁,字友琴(1873~1933),祖籍浙江绍兴。自幼从先祖父赵永宽学医(永宽公,清·光绪初年任清太医院医士、御医等职)。清·光绪十五年(1890)入太医院,先后任肄业生、恩粮、医士、吏目、御医等职,光堵末年升任太医院院使,兼管御药房、御药库,受赐头品顶戴花翎。
先父幼承庭训,少年时代即在祖父指导下颂读《内经》、《难经》、《伤寒》、《金匮》等中医经典著作。先父以聪敏之资,复以勤奋之学,于经典之文,多通篇成颂。一生耽嗜读书,三更不辍,穷研医理,务求精通。尤为可贵的是,先父为人谦和,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善于博采众长。
清宫太医院乃全国名医云集之所,先父在太医院先后从师廿余人,凡御医、院判(副院长)、院使(院长)前往八宫请脉(为八宫皇族看病诊脉谓之请脉),先父每自随同,并代录方登薄,十数年如一日,遂淹众家之长,尤擅内科、温病。每临大证,多能应手取效,是以驰名宫庭而获头品顶戴之赐。
昔日皇宫森严,诊病焉得草率,况所诊者常为帝王后妃,察色尚且不易,请问奚敢为之!故多以脉诊论病定夺。先父身为御医,出入宫内,诊脉论疾,以脉取胜者多矣。故于脉学一道,致力最深,浙成独诣。尝谓:临证之要,务求其本,审证求因,察舌观色,重在脉象,病状万千,终当以脉定夺。审脉之要,分为八纲,以定表、里、寒、热、虚、实、气、血之分;诊脉之法,分为四部,从浮、中、按、沉以定卫、气、营、血;各部兼脉,最宜详审,以辨邪正盛衰,标本缓急,而定先治后治,权衡法则。
绍琴幼承庭训,弱冠即承父业而悬壶京师,迄今五十年矣。临证悉遵先父脉法,每能切中病机而获良效。凡诊脉,以浮中知其功能及表象,按沉探其营血及本质。此历验而不爽者也。虽然,不敢公诸世者久矣,深恐说理不明,反见笑于同道,贻误后学也。今为振兴中医计,爰将先父脉法遗稿列为本书上篇,将二十七种脉分为表、里、寒、热、虚、实、气、血八类,列举临床常见的相兼脉象186种,分列715条,重在阐明多个相兼脉象所主病机及其治法,名之曰“文魁脉学——脉诊八纲”;选录先父脉案若干(其中照录先父诊治宣统皇帝脉案一则和端康皇贵妃脉案数则),每案之后由绍琴略加按语,以表案中精义所在,列为本书下篇,名之曰 “文魁脉案选要”。此外,绍琴将个人学习及临床所得理为“文魁脉学概述”,作为本书的“导论”,以便于读者了解中医脉学渊源和家父脉法的特点。
书成而颇病其繁,然揆之病机之繁,则此书又不其为繁矣。惟其间有不同于世说者,非为炫奇,实非敢所得而私者也,孰是孰非,读是书者正之。

赵绍琴
乙丑季夏于北京
文魁脉学.pn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12-14 21:36 2楼
文魁脉学,这是杏林观海先生发给我的,所以对先生表示感谢。

PDF格式
2010-12-14 23:22 3楼
不用客气!
2010-12-14 23:43 4楼
很遗憾无法解压。
2010-12-15 19:06 5楼
致敬
2010-12-15 20:58 6楼
回复 3# liujianli0371


怎么会这样呢?
3个文件包全部下载到你的电脑里后,全部选择后就可以解压了啊?
实在不行,我发给你。
2010-12-15 21:12 7楼
回复 3# liujianli0371


可以解压。如董版所说重新试试。
2010-12-15 22:32 8楼
谢谢。能解压。去年下载过一次,忘记了。
2011-02-21 07:23 9楼
谢谢分享,最近一直在看脉像的东西
2011-03-19 00:21 10楼
文魁脉学 谢谢分享
2011-06-20 18:29 11楼
衷心感謝分享!!
⬅ 中医小儿推拿资料【合集】 老茶馆 素灵微蕴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