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医——李克绍

2009-01-19 21:53 楼主
李克绍,字君复,1910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龙泉乡东汤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是农民,兼有蒸茧技术,每年秋收完毕,便赴东北缫丝厂工作,翌年春暖回家,从事田间劳动,勤劳朴实,生活俭约。先生一生,勤勤恳恳,朴实无华,与幼年的家庭熏陶是分不开的。

先生七岁入学,读四年制国民小学,又升入高等小学勉强读了三年后,因生活所迫,毕业后已无力继续深造。但适值山东当局提倡读经,东汤村西头的龙泉小学,也办起了读经补习班,这个班近在咫尺,才使先生得以勉强就读。在补习班攻读了五年,主要课程是四书、五经、左传、古文、古诗等。这些课程,奠定了先生雄厚的文学基础,也为先生以后自学中医,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先生在19岁时当上了小学教师,接连作了十年的教学工作。十年中,先生广面教学,一面学医。利用课余、晚间、假日、星期日的时间,口不绝吟,手不停抄,终于在无师自学的情况下,粗通了《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经》等经典著作,阅读和背诵了部分后世各家有关方药、杂病等医籍,于是在1935年底,在参加烟台组织的全专区中医考试时,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

先生有了合法的行医执照后,便弃儒业医。曾在原藉自设药房开业,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此后,也曾在烟台、大连等地挂牌行医,但由于那时社会秩序混乱,所以时间都不太长。至全国解放以后,先生在威海市联合诊所工作,1956年,联合诊所被国家接收,改为卫生所。之后,调到山东中医学院任伤寒教研室讲师,从事《伤寒论》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自此定居济南。后又晋升为副教授、教授。曾任山东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顾问,全国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顾问,并应聘为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1984年参加九三学社,翌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其传略被《中国当代名人录》收录。至先生1996年去世为止,从事中医医疗与教学工作达六十余年。

先生学识渊博,医理精深,发表大量的学术论著,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全国各地邀请其讲学者很多,曾赴北京、天津、南阳、长春、大连等地作学术报告,所到之处,俱受到听众热烈的欢迎,并得到很高的评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老所著《伤寒解惑论》,影响远及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深得中医学术界的好评,认为本书有不少新发挥、新见解,是对《伤寒论》研究的突破,也是自有《伤寒论》以来,特别是近代一部能启蒙解惑的好书。

先生是自学成材的榜样,从医之路及其治学方法颇具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记叙之。


一、锲而不舍自学典范


先生弱冠之年,本是小学教员。因旧社会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极不稳定,加之叔父患热性病被庸医误药致死,才有志改业行医。但当时为什么不学西医而选择中医?令人感到意外而且有趣的是因受到反对中医者的启示,才决心舍弃西医而学习中医的。事情是这样的:先生学医无人指导,盲目购买的第一本医书,是日本下平用彩著的,浙江汤尔和译的《诊断学》,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西医书。汤氏反对中医,在书的序言中说:"吾固知中医之已疾,有时且胜于西医,但此系结果,而非其所以然。徒以结果与人争,无已时99。意思是说:我当然知道中医治病,有时且比西医为好,但这只是治疗效果,而所以取得这些效果的道理,中医则讲不出来,既然讲不出道理,只用治疗效果同别人争辩,那是不能说服人的。看了这段话,先生发现连西医也承认中医治病疗效不比西医差,只不过因中医讲不出道理,才瞧不起中医。他想:"结果"和"所以然"何者重要呢7.余不可能知道汤氏本人如果得垂危之病后,他是愿意明白地知道其所以然而死去,还是想活着而宁肯暂时不知其所以然?作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来说,都会以救人为第一,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而不会由于暂时讲不出道理,便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弃而不顾。听任病人死去而还说"可告无愧"(汤氏语)。

先生曾说:"世上真有无因之果吗?中医能愈病,必有其所以然的道理,只是暂时尚未得到解释,或者已经有中医的解释,目前人们尚不理解罢了。即使作不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也不应作为中医不科学的一个证据。科学领域的未知数多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不仅是中医常遇到的问题。'行易知难','不知亦能行',这是近代革命家、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哲学思想。他在《建国方略》的'心理建设'中,以饮食为例证明不知亦能行。他指出,很少有人彻底了解饮食入腹后的详细消化过程,也很少有人了解人体正常生理需要哪些营养,以及哪些食物各具有哪些营养,但是人们还是每天都在进食的。这证明不知并不妨碍行。但汤氏却一定要抛弃中医疗效于不顾,偏偏在'知'字上将中医一军,这是错误的。"

承认中医有良好的疗效,相信有效果必有其所以然的道理,于是先生学习中医的信心更足了。

先生无家传师承,从旧社会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员,到晚年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医学者,靠的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先生早年爱好广泛,书法、音乐、戏剧、文学等,无不涉猎,而当立志学医之后,便放弃了这些爱好,把全部精力放在医学上。先生从不放过学习机会,每日晨起必读,已成习惯,无论在家或外出,都是有暇便读。兴之所至,常废寝忘食。真有古人"三余""三上"之学风。先生读书每遇难解之处,从不放过,总是苦思冥索,直至得到了满意的解答,方肯罢休。家境清贫,买书不易,故常借书手抄。正是这样认真地边读边抄,才使青年时研读过的医学典籍,有不少篇章至八十高龄还能背诵如流。先生常说:"无师求教,养成苦思的习惯;买书不易,锻炼了背书的工夫"0赠:"强记硬背,工夫并不白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种刻苦的自学方法,是先生学医成功的经验之一。先生衣着俭朴,饮食随便,情志恬澹,不务名利,始终把研究学问,追求知识,作为人生中最大的乐事。他几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于中医学的研究,直到晚年,仍然手不释卷,勤于写作。正是经过终生不懈地努力,才使他在无师自学的条件下,对中医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取得了国内外中医界的承认和赞许。《人才》杂志曾发表过署名文章,作为自学成材的典范,介绍他的自学经验。


二、治学严谨著述丰富


先生素以治学严谨著称。他最反对学术上人云亦云,不求甚解,

认为这是近于自我欺骗的不良学风。他读医书,也看注解,但决不盲从,而是认真探讨,反复论证。他常说,读书虽多而不理解,充其量不过一书贾而已。先生研究任何一部中医典籍,都先要有一个研究标准。以学习《伤寒论》为例,他主张:①名词术语的解释,必须前后一致,同一术语,不能在这里这样讲,在那里又那样讲;②必须与《内鳓《本草经》《金匮要略》相结合;③必须经得起临床检验;④必须经得起辩论。学习《伤寒论》是这样的标准,学习其它典籍,也都各有其相应的标准。

先生认为中医学历史悠久,医学书籍浩如烟海,所以学习中医,首先是要博览群书,然后由博返约。

先生说:过去有句成语:"六经根底史波澜。"是说要想写出一篇有价值的文章,首先要把"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吃透、记熟,以此为基础,还须有历代的史料,来加以充实和润色,才能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有证有据,波澜起伏。先生认为中医学的根底是《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这些经典著作,对于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则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掌握这些,就会象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想把中医学得根深蒂固,是不可能的。但这些经典著作,毕竟原始性及原则性的理论较多,而且这些理论,不加阐发论证,不结合临床体验,仍不易学深学透,这就要求学者,除经典著作外,还要广泛地阅读其他医家著作,尤其是历代名家的著述。"读书破万卷",每个人虽然因各种不同条件的限制,千卷、百卷也可能读不破,但这种雄心壮志是应该有的。

中医学从汉代以降,距今近二千年,在这二千年中,堪称中医名家的至少也有几百家,他们的著作更是汗牛充栋。在这浩繁的卷帙中,学派不同,立说各异,互相补充者固然不少,互相矛盾者亦往往有之,若不加以分析归纳,梳理鉴别。则读的越多,就越杂乱无章,故只博读还不行,还要善于由博返约,才算真正学到手。先生认为所谓由博返约,是从全面资料之中,归纳出几个重点,从不同的现象之中,找出其共同的规律,这并不是一件易事,不下大工夫,学深学透是不可能的。比如陈修园在其著的《医学三字经》中,有这么几段话:"迨东垣,重脾胃,温燥行,升清气"。"若子和,主攻破,中病良,勿太过。""若河间,专主火,遵之经,断自我"。"丹溪出,罕与俦,阴宜补,阳勿浮,杂病法,四字求"。他把李东垣的用药规律,归纳为"重脾胃,升清气";把张子和的用药规律,归纳为"主攻破";把河间诸说,归纳为"专主火";把朱丹溪的《格致余论》等归纳为"阴宜补,阳勿浮"。这就是由博返约。这样的归纳,言简意赅,易于掌握,也便于记忆。

对于金元四大家,先生还从其治疗技术上又作了进一步归纳。东垣诸方之所以补而不壅,全在于补中有行。如升麻、柴胡、陈皮、木香等气分药,都是他常用的配伍之品。河间诸方之所以寒不伤中,一全在于寒而不滞。其常用药如走而不守的大黄、芒硝自不必说,就是守而不走的芩、连、栀、柏等,也大都与枳实、厚朴、木香等气分药合用,使苦寒之药,只能清火,不至留中败胃。他虽然有时也纯用守而不走的苦寒剂,如黄连解毒汤等,但这是少数。子和主攻破,毕竟是施于经络湮瘀或肠胃瘀滞之实证,如果不实而虚,即非所宜。丹溪养阴,也是在误服金石燥烈药,元阴被劫,相火妄动的情况下才相宜,如果阴盛阳衰,亦为大忌。先生在初学金元四家学说时,觉得四大家各不相同,究竟哪一家好呢?后来又把四大家作以归纳:张子和的攻破,是祛邪以安正;李东垣的"重脾胃",是扶正以胜邪。当正虚为主时,采用东垣法,邪实为主时,采用子和法,二者并不矛盾。刘河间之寒凉,是泻阳盛之火,朱丹溪之补阴,宜于治阴虚之火,两家都能治火,只是虚实有别。李老这样一归纳,临床就可以根据邪正虚实,取各家之长,对证选方,并行不悖。这是由博返约。

先生认为要博览群书,还要善于读书。博览群书是要尽可能全面系统的把前人的经验智慧继承下来,然而前人的说教,并非都是金科玉律。先生认为:任何名家权威,都会有干虑之失。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古人,又不迷信古人,要选精去粗瑕玉分明。他举《内经》《难经》为例,《内》《难》是中医理论的宝库,但这些宝贵的经典著作中,亦存在着脱离实践的糟粕。如《灵枢·经水》以中国河、江、湖、海等比拟十二经脉,意义就不大。《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认为,人从七岁起,每加九岁,如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二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形色不相得者,为大忌之年,这更是形而上学。《难经·四十一难》解释肝脏为什么有两叶,认为是"去太阴尚近,离太阳为远,犹有两。故有两叶"。"三十三难"用五行解释肝肺,不但把五行讲成教条,且说肝在水中生沉而熟浮,肺在水中生浮而熟沉。其说法也与客观事实不符。还有"十九难"的"男子生于寅"、"女子生于申"等,星相、子平者流引用这样的术语还可以,若在有关生命的医学著作中引用,岂不荒谬!所以,先生强调,读经典著作要一分为二,就是对其注疏阅读时也要有分析、有批判。有的竞不是错在经典原著上,而是错在注疏上,如果不加分析照搬不误,就会自误误人,流毒无穷。先生举《伤寒论·辨脉法》中的"风则伤卫,寒则伤荣"为例,认为不管是王叔和加入的,或是《伤寒论》原来就有,都是似是而非的不可捉摸之词,尽管这种学说已经沿续了近二千年,也不要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再如伤寒传经之说,本来是一部平易近人的外感病学,却用什么循经传、越经传、首尾传、表里传、传足不传手等虚构之词,把《伤寒论》越讲越离奇,越讲越糊涂。如此读了不加批判,就不如不读。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尊重前人,是必要的,但是"信而好古",则会泥古而不化,只有在经过一番分析之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治学才有意义。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1-19 21:54 2楼
先生治学,又极为重视逻辑思维。兹举《内经·热论》为例,他说,一般都认为"二日阳明受之",是受之于太阳,"三日少阳受之",是受之于阳明。如果"受之"一词,是指受邪于前一经的话,那么巨阳又是受之于哪一经呢?又如《伤寒论》第8条,"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可是注家都认为针足阳明是防止太阳传阳明,可是太阳病只能传阳明吗?防不防止其传少阳?凡此,都能通过思维而得出新的、更合理的解释。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欲如运枢","运枢",注家都讲成运动户枢,可是户枢之动,在于人为,或缓或急,随心所欲。这个"欲如"还有什么标准呢?先生认为"运枢"之枢,乃指天枢,天枢是北斗七星之一,一年运行一周,其运动是缓慢的,但是不停止的,用以阐明人体阳气的运行,也当如此。先生钻研问题,有"三问法",三问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譬如讲伤寒传经,就必须弄清楚传经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传经?是怎样传经的?这三问搞清楚了,传经的问题就不神秘了。从他所撰写的"论传经"一文,可以看出,之所以能揭开"传经"这个千年之迷,除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之外,更得力于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先生学识渊博,勤于著述,历年来出版和发表了近百万字的著作和论文,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所撰"六经病欲解时的机理及其临床价值"一文,对"六经病欲解"机理的阐释,乃是自《伤寒论》问世以来,第一次科学的解释。此文曾在南阳全国仲景学说讨论会上宣读,后由日本方面汇集刊出。又如"五行的产生、应用及其前途"一文,上溯《尚书》,旁征博引,反复论证,解决了历来在五行方面的许多糊涂问题。其余诸论著,亦各有独到之处,这里不一一列举。现将其主要论著,列举如下:

《金匮要略浅释》:与王万杰、刘洪祥合编,207千字,1961年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伤寒解惑论》:93千字,1978年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1982年第二版。

《伤寒论语释》:207千字,1982年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伤寒百问》:70千字,连载于《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1983年第1期。1985年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伤寒串讲》:140千字,连载于《山东中医杂志》1962年第1期~1984年第6期。现已集印成册。

《漫话胃肠病的中医治疗》:50千字,原名《胃肠病漫话》,连载于《山东中医杂志》1981年创刊号~1983年第10期。1988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

论文:在全国各重要医刊上发表的论文,达70余篇,计40万字。


三、诲人不倦一代良师


先生教诲学生,首先是提倡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把讲的内容强记,所以讲课时往往是引而不发。他常说,中医的流派太多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如果不善于分析,就必然如坠五里云雾中。先生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与临床结合。先生少时生活在医疗条件差的农村,广大劳动人民生病后,多任其自然发展,因此得以观察到不少疾病的初起、发展、晚期转归的全过程,所以能从临床角度把教材内容讲的更深入,更形象,使学生印象极深。有些毕业多年的同学,经常提到,他们至今对先生讲授的《伤寒论》课,记忆犹新,临床运用经方,常获奇效。这与先生的教学有方,是分不开的。

先生在教学过程中,又特别强调教学相长,他常引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礼记》:"独学而无友,则孤卵陋而寡闻"。《易·兑卦》:"君子以朋友讲习"。借这些古代名言以自励。先生学习既无师承,也无益友,基本上是自学。这并非他最初认识到自学比拜师访友重要,只是因所处的农村环境,不必说名医,就连普通医生,也是凤毛麟角,拜谁为师?哪里访友?只好蒙头苦学了。他在自学中,遇到的难题很多,以致常苦思冥索,而一旦有悟,却又记的非常牢固,比只听人讲深透多了。所以先生对于医学中的某些问题,常有与人不同的看法。这并非他喜欢标新立异,可能是因没受框框的影响,破旧就比较容易的缘故吧!所以他常说:"凡事都要一分为二,缺乏良师益友,迫使我主观努力,坏事也变成好事"。

即使有良师益友,仍应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把师友的见解,化为自己的知识。先生认为:老师一定要谦虚,但老师也是普通人,不一定白璧无瑕,处处都好。学习就应采取这样的态度。转教学生,也应提倡学生采取这样态度。先生还说:"余在《伤寒论》教学中,就有一二个问题,是在同学提问的启发下,才得到解决的。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这个道理"。

先生年逾八十高龄,仍然一心一意为培养中医接班人而继续努力工作着,不甘心休养。他平时寡言笑,但每有青年来访,请教学术问题时,便口若悬河,常谈至深夜。有人劝他注意娱乐和休息时,他总时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是古人的三乐之一。


四、临证灵活斫轮老手


先生对中医理论,学得扎实、灵活,故临床处方,也有其独特的风格。善用经方,但不限经方,且常以己意自制新方。处方多轻巧而灵活,药简而效速。曾自拟治肾炎万、建肝方、鼻渊方、肺气肿方等,药味不多,而效果却很好。尝以五苓散、瓜蒌瞿麦丸、补中益气汤,分别治愈经过西医久治不愈之尿崩症;一味大黄治愈西医怀疑为肠癌、久治无罂之下利便脓血症;以生脉散加味、导痰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分别治愈曾被西医诊断为癫痫的病人多例。此外,还常治愈一些疑难怪症,如以通幽汤加昧,治愈一例每日下午六七点钟按时嗜睡证,一剂效,四剂愈。如此等等,难以悉举。先生常说,不治之证,临床不多,久治不愈者,有不少是由于医生技术不精造成的。

先生对于病人,极端负责。对一些重病,往往食不甘,寝不安,直至病人脱离险境,才心安理得,表现出喜悦之情。对于求诊者,无论贫富,一视同仁;对于贫苦之人,尤,多关照,常免费施诊舍药。

先生初学中医时,有一个想法,就是不掌握中医的全面,决不临床看病。这个想法经过实践检验,才觉得真是太幼稚了。内外妇儿,伤寒杂病,头绪纷繁,千变万化,要掌握全面,非倾注毕生精力不可。而且要学,就要结合临床,如果脱离临床,又想学得全面,岂非纸上谈兵?可是先生是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学中医的,无师指导搞临床,比无师指导啃书本难度更大。因为啃书本,先生有旧文学基础,而搞临床却没有基础。因此,对于行医来说,先生走弯路更多。弯路多,失败的教训自然也就多了。但是这些经验教训,正好可以作为后学者的借鉴。

先生之学医,是自背书起始的。先生接诊的第一个病人。为所在村中一个年约四旬的男性,病人自诉气短,别无他症,经过别人治疗多次无效。先生想起《金匮要略》"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之"。于是采取第一方: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9克,甘草6克。原方与服,不想只服下一剂,症状竞完全消失。此后,求诊的人就逐渐多起来了。先生原先设想的全面掌握之后再行医,实际也不可能了。在这期间,有一**。时而少腹攻冲作痛,先生就想到"妇人少腹所攻冲,肋腹刺痛当归芎";有突然一时失去知觉者,又想到"乌药顺气芎芷姜,橘红枳桔及麻黄"。总之,每遇一病,都有一成方,而且不加不减,照抄应用,竟也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总是不效者多。也有一些病是先生在书上所没有见到过的。于是,开始感觉到所记得的方太少了。"医之所病,病方少",这正是先生那时的心理写照。他说:"我记得的方子少,这是不错的。但也全部背诵了汪昂的《汤头歌诀》,《医宗金鉴》方,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时方歌括》,陈无犀的《金匮方歌括》,还有选择地记诵了一些《温病条辨》方,《医林改错》方等等。如果这些还不够,难道说非要把历代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和剂局方》等,统统背下来不成?那是不大可能的。这时我对于能否学好中医,曾经自己打了个问号"。
2009-01-19 21:54 3楼
他又说:"医之所病,病方少",这证明在每次临证,都必须有一个成方可用。为了避免临时手足无措,在每次临证之前,胸中总得先储存一些成方。因此每遇病家约诊时,必先问问病人哪里不痛快?如说头痛,就把有关治疗头痛的方子默想一遍,记不清的再查一查书,务必在复诊之前胸有成竹。及至临证,又往往把所见的症状硬往所记的方子上套。就连诊脉,也往往是这方子需要什么脉,而病人的脉搏仿佛也正好是这样的脉。总之常把病人的脉症,强纳入想用的方剂范围之中。这样,方既不灵,对中医能不能治病自然产生了怀疑。但有先生所不能治愈的病,经过别人治疗,或病家自找偏方治疗,却竟然好起来了。这个"别人",往往又是看书不多的人。这时先生逐渐认识到,过去之所谓"学",只是皮毛,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学进去。不是中医不能治病,而是没有把中医真正学到手。有了这一番认识之后,使先生的学习和临证,有了新的飞跃。

先生认为:所谓飞跃,指的是不再临证之前准备成方了。而是迫使自己独出心裁地去观察、研究患者各个方面,并从此开始真正注意了脉诊。病人主诉略同,但必有不同者在"独处藏奸",这是他深刻的体会。就在这之后,他可以在无成方可用时,自制对证之方,而这些自制之方,也确实取得了不少优异效果,也就在这时,他才真正尝到了中医的甜头。

柯韵伯谓:"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者,始可著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作古书注疏"。这是说,无论著书,或为古书作注,都必须摆脱一切先入为主的框框。先生经过死套成方失败之后,也深深感到临床的"尘"太多了,只有胸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临床行医。从此以后,他从套用成方,转变为从认证上下工夫。认清了证之后,不再胸中有成方,而是胸中有定法,按法考虑有无成方可用。如果找不到成方;就随手拈药组方,常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举几个简单的实例如下: ,

1、一个十余岁患儿,经过西医诊断为癫痫,中西药久治不愈。问病知是在夏月烈日当空的野外割草时晕倒后成癫痫的。先生认为这等于暑厥,便撇开一切治癫痫的成方不用,予以生脉散加蜈蚣、僵蚕、全蝎等人络行痰镇静药十余剂治愈,永未再发。

2、一癫痫频繁发作的中年妇女,也是中西药久治不愈,先生诊视后,认为心下有痰饮,予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略为加减,不但癫痫治好了,就连多年的胃脘痞满,也治好了。

3、一青年患中耳炎,历时半年,服药近百剂,始终无效。先生诊视,脉迟舌淡,耳流清水,不浓不臭,便排除一切治耳消炎方,予以四君子汤加炮姜、白芷,一剂效,三剂愈。

以上三案,都不是什么难治之病,为什么久治不愈?因这些医生胸中只有成方,而且不善于用成方,"尘"太多了,才使患者久病不愈,处于痛苦之中。

先生自从摆脱教条,注重辨证之后,不但对于临床治病比从前有了把握,而且对于阅读医书,也觉得和从前不一样。从前他只喜欢看有方有药的著作和开门见山的医案,而对于理论性的著作和象《临证指南》那样需要自加分析的医案,就看不进去。可是对辨证有了理论之后,感情就转过来了,不但喜欢看理论性的著作,而且看医案也有了自己的鉴赏与批评能力。从此以后,他还觉得现行的各科临床讲义,对于辨证的基本功,讲得不深不透,而强调分型,分型又分得太死,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教条。

据上所述,他提请热爱中医的青年同志们从中汲取两点教训:一是读书不在多而在精。学,就要学深学透,不要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二是只要扎扎实实地学,人人可以学好,不要自暴自弃。


五、托词吟咏表达赤心


先生喜爱文学,兼长书法,涉猎面广,故不但长于医学,且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他写了不少诗词歌赋,但就事论事,就景写景者不多,大部分都是其人生观的反映,寓有深意。现略举几例如下:

(一)慢道无才便是德,有才有德更堪夸,试看炼石补天者,不是男娲是女娲。(二)诸葛当年辱仲达,心劳计拙亦堪怜,闺中自有真英杰,巾帼应作奖章看。按:这是为鼓励一女青年为努力争取报考研究生而作。

国庆书怀日值庚辛,律中南吕,天高日晶,花好月圆,国庆三十三度,我已"日老而传"。怅岁,日之蹉跎,依然故我;愧贡献之涓埃,尸位素餐。然而东隅虽逝,桑榆非晚,心怀利济,志在痫瘭。无地不曝,仿秋阳之无私;有丝必吐,效春蚕之黾勉。孜孜砘砘,夕惕乾乾,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或问"有美玉于斯,蕴椟而藏诸?"答日"非也,后生可喜,得其人而传旃。"

按:此文撰于1982年。从这段骈体文中,可以看出,先生年虽已老,而仍自强不息,并把中医学的伟大事业,寄托在下一代的青年身上。

咏牡丹(西江月)

出身并非污泥,也不甘心隐逸,姚黄魏紫斗艳丽,但愿红遍大地。

值此天下有道,贫且贱焉耻也,春风得意花开千里,富贵天下共之。

按:这是1982年春末,应菏泽中医学会之邀,作学术讲座,值牡丹盛开,也正是党中央号召经济致富之期,故口占西江月,写出胸中宏愿。

赏雪(七绝)白雪装成新世界,寒风冻就硬骨头,我欲献身为四化,正需岁末此寒流。按:此诗作于1980年元旦。
2009-01-20 12:05 4楼
能自学成才,成一代名医,真是不简单.傎得我辈学习.
2011-08-28 01:42 5楼
李克绍(1910~1996),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山东当代著名医家,著名伤寒学家、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他毕生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伤寒论》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都有所开拓,是国内外著名的伤寒论大家。

一、李克绍著作

李克绍著作有《伤寒解惑论》、《伤寒论串讲》、《伤寒论语释》、《伤寒百问》、《漫话胃肠病的中医治疗》、《金匮要略浅识》(合作)等。其中《伤寒解惑论》一书最能反映其学术观点,提出了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解释了很多长期困扰伤寒界的问题,颇得读者好评。

二、李克绍临症特点

李克绍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五十余载。研习中医经典,治学严谨,并涉猎后世医家名著,采众家学术之长。对仲景著作,尤喜研究。临床审证精细,立法确当,配伍灵活,药简量轻为其特点。他临证多年,总结出中医治疗胃痛,既有涤痰、消瘀、活血等治标的方法,也有促使炎症消散、溃疡面愈合的清热、祛寒、养胃等治本的方法。

李克绍一生崇俭,朴实无华,虽系多所院校教授,但其农人本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提掖后学,诲人不倦,晚年时节,常谓孔子之“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自己的“得”之多少,应当心中有数,李克绍迟暮之年,尚进取不止,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吴茱萸汤加味治脘痛与眉棱骨痛 老茶馆 2008年中医药十大新闻揭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