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几个穴位看此病的发病机理

2010-12-01 22:08 楼主
从单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几个穴位看此病的发病机理

作者:司言词




面肌痉挛又称半面痉挛、面肌抽搐,表现为阵发性不规则的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无痛性的抽搐。以单侧眼睑颤动及眼角、嘴角抽动为特征,多呈进行性发展,可渐至同侧各面肌痉挛。多见于眼睑、口角和颊部,以中老年妇女多见,精神紧张或劳累过度可使抽搐越发频繁、严重。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病因不明,继发性如面神经炎、脑炎等。正因为原发性面肌痉挛原因不明,才为吾等之讨论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今次,吾等要重点讨论的就是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发病机理问题。

本病属于中医学“筋惕肉瞤”范畴。针灸对此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单穴治疗面肌痉挛尤其值得业针者深研细核之。此中,不仅各单穴治病的疗效之多寡值得回味,而且在观察疗效的背后,亦有益于揭示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发病机理。

余业针以来,遍考及搜集相关报道,觉各经脉诸穴中,能以单穴治疗面肌痉挛者无多,惟有后溪、丰隆、光明、翳风而已(因翳风穴当面肌痉挛发病附近,临证又多用穴位注射之法,则不在此次讨论范围之内。其它,除单穴之外,治疗面肌痉挛之选穴多在病变局部取穴,且用穴较多、针法繁复,其临证取效机理必亦繁杂,故而难以辨析面肌痉挛的发病机理,则亦不在此次讨论范围之列)。然则,此三穴皆属远端取穴,其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取效机理何如?吾等还是依旧制从“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原则论起---

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通督脉。《灵枢·经脉第十》:“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頞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从经脉循行来看,其可治原发性面肌痉挛自在情理之中也!

丰隆穴属足阳明胃经,亦属胃经之络穴。《灵枢·经脉第十》:“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从经脉循行来看,其可治原发性面肌痉挛亦在情理之中也!

光明穴属足少阳胆经,亦属胆经之络穴。《灵枢·经脉第十》:“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頞,下加颊车---”。从经脉循行来看,其可治原发性面肌痉挛亦自不待言!

前面提到,面肌痉挛好发于眼睑、口角和面颊,故可依经脉循行,辩证选取后溪、丰隆、光明穴治之。

俗话说,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既然,以上三穴临证可治面肌痉挛,何也?除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理可说得通之外,其获效之机理是否有相通之处欤?其经脉循行是否有交集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个交集就是—“心”。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灵枢·经脉第十》:“小肠手太阳之脉---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后溪穴与“心”有关,自是不难理解。然则,丰隆、光明穴如何与“心”相联系呢?大家注意:巧合的是此二穴皆属络穴。这种巧合,令吾等反倒关注其经别去寻找答案。吾发现,其经别倒真的皆与“心”相联系。请看其络穴——《灵枢·经别第十一》:“足阳明之正---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足少阳之正-循胸里,属胆,散之肝,上贯心,以口挟咽---”。所以,综上所述此三穴皆与“心”有关。而且,在十二经脉经穴当中,惟有此三穴单穴治疗面肌痉挛在公开报道中最效!何也?这绝不是所谓的巧合能解释得通的。这只能说明,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发病机理与“心”密切相关。进一步说,吾等考诸面肌痉挛的症状,其发病机理当为“心不藏神”是也!前面说过,中医把面肌痉挛列入“筋惕肉瞤”的范畴。其中“筋惕”之“惕”者,何意?字典的解释是“小心谨慎”之意。人,“心不藏神”了,惊慌失措了,自会“小心谨慎”了。所以,从面肌痉挛的中医解释或病名中,古代的前辈医家或许早就认识到了其发病与人的精神活动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面肌痉挛的中医病名无形当中成为了其发病机理为“心不藏神”的又一旁证了!吾等在针灸临证中,亦常见有面肌痉挛的患者每遇情绪紧张即加重痉挛的案例。此从面肌痉挛的发病机理来看,能是偶然的吗?当然不是,实际案例又一次强有力的证明了此疾的发病机理就是——“心不藏神”。其它如面部气血亏虚、肝肾亏虚等都是“心不藏神”的结果罢了。

“心不藏神”是否真的是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发病机理呢?此结论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事实的本质真理呢?还是看看近些年针灸在治疗此疾的成果就知道了,吾等坚定的认为,针灸临证病因病机抓得准,选穴必准,针灸必效也!考诸各家治疗面肌痉挛的针法,无论是局部透刺法,还是穴位注射法-在吾等看来,还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的高立山主任医师的“镇静六穴”治法最妙、效果最宏!此六穴是高师多年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是一组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处方。它由足三里、神门、迎香和耳穴的心、肺、神门六个穴位组成,通过和胃、养心、清肺而达到镇静安神的临床效果。神者,何所居也?心藏神也!其临证获效之宏,原因就是其处方直指面肌痉挛发病之源头——“心不藏神',其技如箭中靶心,焉能不效乎?其它方法,虽则亦能获效,然都是围绕着“心神”隔靴搔痒而已。即便是单穴治面肌痉挛应用最多的翳风穴,临证时穴位注射的药物亦是镇静剂。写到这里,针友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以单穴后溪针刺治疗面肌痉挛时,针尖要指向手厥阴心包经穴劳宫的原因了。目的亦是——以此安心神也!

通过以上文字分析,吾等基本可以认定,原发性面肌痉挛不说绝对,至少大多与“心不藏神”有关。此结论对与错,还是让实践来检验吧!

以上纯为探讨性文字,谨供针灸临证时参考!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7-24 12:59 2楼
难得的思考,面肌痉挛一向不如面瘫疗效好,原来是没有考虑清楚原因
很多病人都反应休息不好(失眠)后加重,即是此理
⬅ 推拿疗法再分化之我见 老茶馆 中医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和手术比较之优点 中医学术 中医方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