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辨治口疮 中医临床 针灸推拿

2010-11-27 21:59 楼主
口疮即“口中生疮”、“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的简称,中医学称之为“口疡”;“口疳”;“口糜”;“口中疳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损害性病症。多发生于口腔粘膜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区域,如唇内侧、舌尖、舌缘、舌腹、内颊、软腭、前庭沟等处粘膜。症状多半是突然发作,先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具有红(溃疡边缘色红)、黄(假膜色黄)、凹陷(溃疡内陷)、痛(烧热灼痛)的溃疡,有火灼样的疼痛,每当唇部或舌头运动时就可能诱发疼痛,特别是在吃饭、说话时更痛,唾液的分泌量有时也会随之增多,病人常显得很痛苦。

口疮常为1至2个孤立的溃疡,但严重的时候也可能出现很多。据统计20至45岁年龄段人群的发病率不底于10%。男女之比约为2∶3。

引起口疮的原因目前尚不确定,但从临床观察得出结论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消化不良;2、在口腔内受到擦伤(如刷牙)、咬伤及有尖锐的牙尖和边缘的刺激;3、内分泌的紊乱(如妇女在月经期);4、食物或药物的过敏;5、特殊的细菌因素;6、精神因素及免疫状况不良时等等。

中医学认为口疮有虚实之分。急性发作者多为实火性口疮,多由心脾积热,外感邪热所致。可见口舌溃疡形状多不规则,大小不等,色黄,灼热疼痛,面红口热,口渴、口臭,唇红舌燥,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脉实有力,舌质偏红苔黄或厚腻。久病不愈者多为虚火性口疮,多因阴虚阳亢;或虚阳浮越致邪热上蒸;或虚火上浮诱发口疮。可见口舌溃疡大小不等,反复发作,色灰黄,轻度灼热,口燥、咽干不欲饮,五心烦热,面热唇红,腰膝酸软,脉细弦。

针灸治疗口疮自宋以后的针灸著作中多见,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类经图翼》、《针灸集成》等均有记载。早期只是强调局部取穴,至明代以后才逐渐主张远道和局部取穴相结合,并开始重视用针刺泻法和刺血。

一般而言实火性口疮以清热泻火为原则较易治疗。选取合谷、足三里,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各1.5寸,施以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手法并令麻胀感分别向肘、踝关节方向传导,留针20分钟并于留针期间加强手法一次各约1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

虚火性口疮相对而言治疗就难点了,治宜滋阴降火为原则。取劳宫、后溪、委中、廉泉、承浆、太溪;如果女性每值经前或经期即出现口舌生疮者加涌泉、三阴交、神阙。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劳宫、后溪、承浆各1寸;三阴交、委中1.5寸;廉泉针尖向舌根方向刺1.5寸,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毫针直刺太溪1寸施以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并于留针过程中每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术者右手如持笔写字状拿灸用艾条使艾条与局部皮肤成45°角,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处,点燃的艾头与皮肤的距离约一寸左右,以局部温热、泛红但不致烫伤为度,分别于神阙、涌泉穴处施温和灸各15分钟。每日一次,15次一个疗程。

方中合谷、足三里均属阳明经脉,合谷穴具有良好的泄阳明热的作用,足三里为土中土穴,善于调理肠胃,可以是大便通畅而内火自下。后溪、委中古人认为此二穴乃心火肾水之表,故可降心肾上炎之虚火;劳宫为心包经之荥穴,可增泻心火之效;太溪为足少阴之原穴,可滋肾阴;廉泉、承浆为局部取穴,有疏通经气、止痛消炎的作用。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外,对于妇科病症疗效甚佳,故又谓“妇科三阴交”。涌泉穴通过艾条温和灸可以引火归元,是肾水得济,属中医学的“反治之法”的运用。有着“人体之门”之称的神阙穴有滋补肝肾、健脾养胃的作用。诸穴协作的同时患者再能保持充足睡眠,全面营养,忌食辛辣,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大便通畅必能是口疮得以根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吴茱萸外治验方应用 老茶馆 专家教您辨别真假蜂胶:燃烧时有乳香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