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医临床与“著相”

2009-01-11 21:53 楼主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相”在佛学中,有表象、偏执之意,“著相”指看待事物时,指执著于表象,或指只看到物质而没看到运动变化。我们中医在临床上也很容易犯执相的毛病。

一、执著于外相:我们初学中医,接触病人,往往被病人的症状牵着鼻子走,看到病人发烧了就加点柴胡、病人有感染就加点双花、连翘;病人有疼痛就加点元胡;一看诊断是冠心病就加一点有扩血管作用的川芎吧(含川芎嗪啊)、加点水蛭吧(能抗凝啊)。结果是背离了中医的辨证原则,开出的处方也不伦不类。这样的中医,治病的疗效不要说超过西医了,能有效也是概率上的关照了。
问题出在哪了,就出在太“著相”了,没有把病人看成一个整体,没有把症状和改变看成这个整体的外在反映,没有去认真分析系统的病机是什么,这是一个层次问题,突破不了这个层次,就不会理解为什么“麻黄附子细心汤”会治疗发热、治疗咽痛;又不会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同是发热、咽痛,加了一味“沙参”就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我们整天喊“整体观念”、“辩证施治”,我们在临证时,又能否真正的放弃这些表象的执著呢?你用附子的时候,是否因为病人血压高就不敢用了呢,这就是你还执于相、执于成见。

二、执于内心之相:我们在诊病的时候,经常无意间让我们内心的观点左右了对病情的客观采集和对病情的分析。如同一个病人,擅长用温补的医生看过之后常会的出阳虚的结论,擅长用“二陈汤”的医生看过之后常会得出痰湿的结论。甚至两个医生所摸出的脉象也不相同。不用我多说,在临床上拿任何一个病人让不同的中医诊治,你会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处方不同、辨证不同,病机分析也会有很大差异,甚至摸出的脉象也不相同。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除了水平不同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了“相”,有了一个固定的诊断治疗的思路和模式,而正是这些影响了我们对病情的诊治。

佛学博大而深,本人仅略知。对于相的论述也不尽准确,但我想如果想做一个好中医,就要跨越这个障碍、跨越这个层次,避免“著相”“执著”。

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3669]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3669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1-11 21:54 2楼
这是我转贴的东西,我看了觉得不错。
2009-01-14 20:55 3楼
这说到底是水平的问题.着相在佛学中是水平的问题,放到中医中,还是水平的问题.水平较低,见山是山,自然着相了.
2009-01-14 21:20 4楼
有时候想不执相都难,特别是在认证难的情况下
2009-01-15 07:59 5楼
这个话题不错!
2009-01-25 12:24 6楼
楼上诸位所言均是,所以我把此文转来供参考。
学医的过程也如在迷雾中前行,破除种种伪相才可能“明心见性”。
2012-04-05 15:51 7楼
真正的一个好中医大夫
2012-04-05 15:55 8楼
有道理,
2012-04-05 15:59 9楼
林盛进 说:
这说到底是水平的问题.着相在佛学中是水平的问题,放到中医中,还是水平的问题.水平较低,见山是山,自然着相了

山本是山,水本是水
2012-04-07 09:14 10楼
‘相’也有缘起吧

妙文
2012-04-07 10:36 11楼
形貌,属性,数学一体化
⬅ 柴胡 老茶馆 治疗口腔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