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效秘传——汗

2010-11-14 12:29 楼主
自汗者,不因发散而自然汗出者是也。盖卫为阳,能护卫皮肤,肥实腠理,禁固津液不得妄泄。若邪
干于卫,不能卫固于外,则皮肤为之缓,腠理为之□,由是净液妄泄,濈濈然润,??然出,谓之自汗
也,故曰风暑湿邪干之,皆令自汗。惟伤寒人独不出汗,因伤营而不伤卫,以寒气收藏故也。若寒渐
入里,传而为热,亦令汗出,以热则营卫通,腠理开,而汗泄矣。然自汗之症,又有表里之别,虚实之异。
若汗出恶风,及微恶寒,皆表未解,必待发散而后愈。至于漏不止而恶风,及发汗后恶寒,又皆表虚,
必得温经而后愈。大抵伤风则恶风自汗,伤湿则身重自汗,中暑则脉虚自汗,中暍则烦渴自汗,湿
温则妄言多汗,风温则鼾睡自汗,霍乱则吐泻自汗,柔痉则搐搦自汗,阳明则潮热自汗,阴虚则身
倦自汗,亡阳则遂漏不止自汗,各开本条,不及细详。设或汗如贯珠,喘而不休,又为卫绝不治之症
也。



盗汗者,谓睡去则出,醒来则止。然杂症盗汗,责其阳虚。伤寒盗汗,由邪气在半表半里使然也。何则。
以邪气在表,干于卫中,则自然汗出。此则邪气侵行于里,外连于表,睡则卫气行里,表中阳气不致,
津液得泄,故睡则汗出,觉则气散于表,而汗止矣。且自汗有虚有实,而盗汗悉皆知表而已。



头者诸阳之会,邪博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于头也。若邪热内蓄,蒸发腠理,遍身汗出,谓之热越。今
瘀热在里,不能发越,热蒸于阳,故令头汗出也。何者。以三阴之经,至颈而还,不循于头,独诸阳脉上
循于头耳。夫头汗出者,五内干枯,津液衰少,慎不可再汗也。一云、将欲发黄,先出头汗,则头汗之症,
发黄症也,治宜清理湿热。又有水结而头汗出者,宜温散水气。若半表半里而头汗出者,当和营卫。
其或瘀热在里,或热入血室,并虚烦之症,皆令头汗,或吐或下,以去其邪。设或小便不利,湿家下后,
又为阳脱而不可治也。


手足,即四肢也。四肢乃诸阳之本,而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是阳明之症也然有自汗出,有头汗出,
有手足汗出者,悉属阳明也。何者。若一身汗出,谓之热越,是热外达者也。若头汗出,是热不得越,而
热气上达者也。今手足汗出,为热聚于胃,逼其津液而旁达于四肢者也。或谓热聚于胃,故手足汗
出矣,而寒聚于胃,独无汗出者,何故。经曰、蕴热则燥屎谵语,手足汗出者,承气汤主之。挟寒则水谷
不分,手足冷,汗自出者,理中汤主之。是以有承气理中之不同。


伤寒无汗,何以明之。盖腠理者,津液凑泄之所、为腠,文理缝会之中、为理。如津液为风暑湿气所干,
外凑皮腠,则为自汗。若寒邪中经,腠理致密,津液内渗,则为无汗。然无汗之由,又有数种,如寒邪在
表,及邪气行于里,或水饮内蓄,与夫已阳久虚,皆令无汗者也。如或当汗不汗,服汤剂病症仍在,至
三剂不汗者,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叶选医衡——自汗盗汗 老茶馆 丹溪心法——盗汗自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