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气--喜、怒、悲、忧、恐”辨疑 河间金栋

2010-11-09 23:31 楼主
“五气--喜、怒、悲、忧、恐”辨疑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1.经文:

《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对于经文中“五气”的注释及“悲”的校勘,各家不一。

2.汇释:

《太素•卷第三•阴阳大论》杨注:“五气,五脏气也。喜怒等,心、肺、肝、脾、肾五志者。”

王冰次注云:“五脏,谓肝、心、脾、肺、肾。五气,谓喜、怒、悲、忧、恐。”

《新校正》云:“按《天元纪大论》‘悲’作‘思’;又本篇下文‘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玉机真脏论》作‘悲’,诸论不同。皇甫士安《甲乙经•精神五脏篇》具有其说。盖言悲者,以悲能胜怒,取五志迭相胜而为言也。举思者,以思为脾之志也。各举一,则义俱不足,两见之,则互相成义也。”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人有肝、心、脾、肺、肾之五脏,以化五脏之气,而喜、怒、悲、忧、恐之五志从兹而生焉。盖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也。……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吴昆《素问吴注》:“五脏,心志喜,肝志怒,肺志悲,脾志忧,肾志恐,故云化五气。”

张介宾《类经•二卷•阴阳类一》:“五藏者,心肺肝脾肾也。五气者,五藏之气也。由五气以生五志。如本论及《五运行大论》,俱言‘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天元纪大论》亦以‘悲’作‘思’。”

张志聪《素问集注》:“化五气者,化五脏之气也。肝志为怒,心志为喜,脾志为悲,肺志为忧,肾志为恐,以五气而生五脏之志也。”

高士宗《素问直解》:“其在于人,有五脏化五气,心气主喜,肝气主怒,脾气主悲,肺气主忧,肾气主恐,以生喜怒悲忧恐。”

黄元御《素闻悬解•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为五气,肝风、心暑、脾湿、肺燥、肾寒。风则生怒,暑则生喜,湿则生忧,燥则生悲,寒则生恐,是寒暑燥湿风,以生喜怒忧悲恐也。”

《素闻悬解•天元纪大论》:“人有五脏,化寒暑燥湿风之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森立之《素问考注》:“案:本篇下文‘悲’作‘思’。……《天元纪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眉]五气者,魂魄志意神也。喜怒悲忧恐者,五情也。”

《中医大辞典》:“五气:③五脏化生的情志活动,即喜、怒、忧、悲、恐。”

《内经词典》:“五气:⑶五脏之气。”

《黄帝内经大词典》:“五气:名词 ⑴五脏之气。”

高校教参程士德主编第二版《内经》:“五气,即五脏之气。”

方药中、许家松《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天元纪大论讲解》:“五气,指风暑湿燥寒。不过,这里所说的‘五气’,不是指气候,而是指与气候中风火(暑)湿燥寒作用相似的五种生理现象。”

《王洪图内经讲稿》:“有五脏才产生五脏之气,五脏之气才产生喜怒悲忧恐情绪与神志的改变。换言之,喜怒悲忧恐这些情绪上的变化,是由五脏之气产生的。……这里明确提出的是五脏化五气,五气产生喜怒悲忧恐。”

综上所述,五气者,其义有四:⑴五脏之气,如杨、马、张、志、高者等;⑵指怒喜思悲恐之五志,如王、《中医大辞典》;⑶指魂魄志意神之五神,如《素问考注》;⑷指风暑燥湿寒之五气,如方药中、黄元御。何者为是呢?

3.释疑:

⑴五脏之气者,何也?当指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脏化五气”,化,化生、产生、具有;五脏化生、或具有五脏的生理功能。五脏的生理功能是由五脏化生而来,显然不妥。而怒喜思悲恐乃五志、魂魄志意神为五神,释为五气,亦非是。

《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王冰次注:“故云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五气也。”

五气,当指寒暑燥湿风之五气也,但“不是指气候,而是指与气候中风火(暑)湿燥寒作用相似的五种生理现象。”结合本篇下文来看,实际上这段话还是五行的归类问题。
天有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之五气;人有五脏,与天之五气寒暑燥湿风相通,即如下文“东方生风”--风气通于肝、“南方生热”---暑(热)气通于心、“中央生湿”---湿气通于脾、“西方生燥”---燥气通于肺、“北方生寒”---寒气通于肾,此即“人有五脏化五气”者也。此五气与《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相同。

《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王冰次注云:“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凑肝,焦气凑心,香气凑脾,腥气凑肺,腐气凑肾也。”

《素问吴注》:“五气,非徒臊焦香腥腐而已,此乃地气,非天气也。盖谓风气入肝,暑气入心,湿气入脾,燥气入肺,寒气入肾。当其不亢不害,则能养人,人在气交之中,以鼻受之而养五脏,是天食人以五气也。”

《素问识》:“简按:吴注似是而却非。下文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若如吴说,则当云‘藏于五脏’。张仍王注,固有以也。(《蠡海集》云:‘人之水沟穴,在鼻下口上,一名人中,盖居人身天地之中也。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天食人以五气鼻受之,地食人以五味口受之,穴居其中,故名之曰人中。’)”

《素问绍识》:“胡渭《洪范正论》曰:‘《素问•六气臓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夫气云入鼻,则五气当即是五臭,故王冰注《素问》曰:‘五气’者云云,以气为臭,仅见于此。’此说为是。《阴阳应象大论》‘辛甘发散为阳’,《本草经》‘药有寒热温凉四气’,所谓气者,俱是性,亦非气臭之气也。”

《素问补识》:“五气,吴注以‘风暑湿燥寒’当之,最为恰当。多纪氏讥之云:‘若如吴说,当云藏于五脏。’天雄按:简《识》误也。天食人以五气,与‘地食人以五味’对举,五味为酸苦甘辛咸,五气当为寒暑燥湿风。《阴阳应象大论》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又云:‘东方生风’、‘北方生寒’,皆天之五气也。又云:‘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凡五气皆肺先受之,通过心的作用而藏于五藏,和五味皆胃先受之,通过脾的作用而入五藏一样。‘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五气入肺,也是风气通于肝,热气通于心,湿气通于脾的。天的四时之气,和人体五藏之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故《阴阳应象大论》曰:‘气归精,精食气。’《金匮真言》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藏精于肝。’……臊焦香腥腐,是食物的五臭,是入口的;风暑湿燥寒,是天之五气,才是入鼻的。《绍识》云:‘《本草经》药有寒热温凉四气,所谓气者俱是性,亦非气臭之气也。’按此说出宋•寇宗奭,盖寒热温凉,在自然界谓之气,药物禀之则性,亦非此天之五气也。”所云甚当,尊吴注为是,即纠正丹波氏父子之非,亦涉及王注之误。

由上可知,五气,指风、暑、湿、燥、寒之五气,如方药中、黄元御者等为是。

⑵《天元纪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新校正》云:“按《阴阳应象大论》云:‘喜怒悲忧恐’,二论不同者,思者脾也,四脏皆受成焉。悲者,胜怒也。二论所以互相成也。”

《阴阳应象大论》本节是言五脏生五志,未涉及五脏相胜之义,《新校正》云“盖言悲者,以悲能胜怒,取五志迭相胜而为言也。举思者,以思为脾之志也。各举一,则义俱不足,两见之,则互相成义也。”、“悲者,胜怒也。二论所以互相成也。”兼举之,圆滑之说,不可取。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按《天元纪大论》‘悲’作‘思’,脾主思是也。本篇下文亦云‘脾在志为思’,而此既言‘悲’又言‘忧’,‘悲忧’并为肺志,反失却脾志,必错误也,宜云‘喜怒悲思恐’为是。”

因此“悲”作“思”为是,以五志相胜作“悲”欠妥。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搏而勿浮(沉)”辨疑 河间金栋 老茶馆 “寒胜则浮”小识 河间金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