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录》出版发行

2010-11-04 18:55 楼主
论坛特邀名家王维恒先生主编的《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录》已经出版发行,希望大家多多捧场! 国医大师朱良春封面了(案二).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11-04 18:57 2楼
回复 1# 曾伟峻
2010-11-05 12:52 3楼
朱良春:心似佛而术近仙

偏于一隅而名闻天下者,朱良春也。
南通这个不大的城市因为朱良春一度成为中医界的热点———创办国内首家名老中医自办的专科医院,承办“首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使三十位当今中医顶级的大师巨匠齐聚南通,共商发展大计。
中医界治风湿病素称“南朱北焦”,指的就是南通的朱良春和北京的焦树德。而朱良春经验方益肾蠲痹丸是目前惟一能修复骨膜破坏的中药制剂,很多癌症患者也在朱良春这里绝处逢生。
93岁的朱老有着骄人的精力和体力,气度儒雅,虽然一脸平和与安然,但当你感受到他纵贯古今的学识、浩荡心胸和菩萨心肠,由不得地就会震动和感动,并生出无限敬意……同时觉得,反对中医的言论是多么的无知和微不足道。
师从名门:闻道马惠卿、章次公
青少年时期的朱良春得了被称为绝症的肺结核,经中医治愈后朱良春决意学医。先是拜师御医马培之的后人马惠卿,后辗转见到章次公,成为其门下。当时朱良春19岁,章次公才33岁,但已经是沪上名医了。
章次公对朱良春一生都影响巨大。章次公性格豪爽风趣,用药泼辣,对朱良春也另眼看待,出诊经常带着他。
章次公有“小孟尝”的美誉。他经常收留一些有困难的亲友,吃住在家,迎面碰上求救的学生,由于身上未带钱,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高档皮袍子典当了去。章公具有慈悲心肠,所以他非常体谅穷人,也始终与平民打交道,故又被称为“平民医生”。
朱良春不仅秉承了章公的医术,章氏朴实、善良的家风和平民情怀也深刻地影响了朱良春,他终身践行。
剑胆琴心:用虫药如神
朱良春善用虫药也是受章公的影响。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生物活性强但作用峻猛、具有一定的毒性,不是有功底的医生是不敢乱用的。朱良春用量并不是很大,但讲求配伍的精妙。一次,药店老药工当得知开方子的朱良春只有二十多岁时,赞叹道:“这个小大夫,胆子可挺大。”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朱良春还有“五毒医生”的雅号。也正是善于用虫类药,朱良春很擅长治疑难杂症,像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癌症等颇为棘手的病症。益肾蠲痹丸20味药中有7味是虫类药,给上海淋巴瘤患者施先生灌肠用的也是红参、生芪和蜈蚣、全蝎、蜂房、守宫等,后来改口服,拳头大的肿瘤三年后居然不见了。
山西灵石名医李可在一次会议上见到朱良春,热情地跑过去拥抱这位素未谋面的老师,因为李可早年吸取了朱良春用虫类药的部分经验,效果很好,心仪已久。朱良春笑:“不敢当,我现在用药谨慎,不像你那样胆大有魄力。”
力宏慈善:以菩萨心肠对待病患
朱良春不仅医术高明,对待病人的怜悯和尽心也让人相当感动。
朱良春解放前在南通行医时,也曾经对贫病施诊给药,给病人开了药后,盖上免费印章,到指定的瑞成药店抓药,朱良春每年端午、中秋、年终同药店老板结帐。
现在朱老93岁高龄仍然出诊,而且不把病人看完了不吃饭。本来到了中午朱老叫病人先去吃饭,但是病人不去,怕吃完饭朱老就不回来了,所以朱老一定要坚持看完病再吃饭,否则会于心不忍。
大家知道,朱老的号是限不住的。因为一限号,患者们就要半夜二三点来排队,朱老说:“这样子,没病也等出病来,我心里就不安啊。所以经常照顾加号,尤其是远道而来的病人,他们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所以只要条件允许,我都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
以朱老的名气和医术,要是在北京,诊费应在300元,就是上海,也应该200元。但是朱老的诊费才15元,特需50元。朱老对此颇不以为然:“到了我现在这种年纪,看病肯定不是为了钱,体力可以的话就多看一点。我的诊费涨价感觉有点说不过去。”
2007年10月,朱良春不顾疲劳去郑州讲学,山东武城县一个胰腺癌患者水米难进,其亲属恳请朱老能否亲自去一趟。从郑州到武城,必须坐5个小时的汽车,这对于一个带着疲倦的91岁老人意味着怎样的风险。但是朱老不顾亲属、朋友的劝阻,毅然退掉机票,赶赴武城,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海襟江志:大道源自平常心
朱老既和邓铁涛、路志正、任继学、颜德馨、焦树德、张琪等名师大家相知很深,也和民间医生、无名晚辈私交甚笃。多年来,朱老从不以名医、大家自居,对同事、下属、学生、徒弟、平民百姓皆一视同仁。对求教求病者真正做到了有信必复,有问必答。
季德胜是旧社会流浪江湖的蛇花子,陈照和成云龙也是治疗瘰疬、肺脓疡的土医生。当时已经是南通中医院院长的朱良春多次前去拜访,和他们终成莫逆之交,使他们自愿将独门秘术捐献给国家。朱良春将三者收为医院正式职工,并为其申请工资到120元,相当于当时的市级领导的工资。朱良春还帮助三者申报成果,点化成金,并手把手地教他们学写签名。
这段佳话广为流传,以至于现在挖掘云南少数民族控制生育秘方还想请朱老出山呢。
朱老早年在南通办过中医学校,并把合开诊所的设备无偿捐献给国家。上世纪70年代朱老还把自己的验方无偿捐献。
朱老的遥从弟子何绍奇因学徒出身报考研究生受到限制,朱老亲自寄了航空快件给当时负责人方药中教授,详细介绍徒弟的水平已达到报考要求,并且“我可以个人人格担保,不会让您收了无用之人的”。
朱老从游者甚众,非借位高职显,而是“以诚待人,以德服人”。
所有和朱良春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度,老人甚至对文革期间严重伤害自己的人都宽容地原谅他,能化云为雾,视往事如风。
年事已高且事务繁忙的朱老居然亲自为来访的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医生和记者共10人分别题字,并将李可、曹东义等书信复印件、有关媒体采访的复印件提前准备好交给记者,让记者大为感动。
仁者必寿:子孙盈门 桃李芬芳
朱老大概是现今坚持出诊的最年长者,而且到现在还没有退休。20年前国务院发了一个“暂缓退休”的文件,使朱老一直成为南通市中医院的职工,既然是医院的正式职工,就要尽义务,所以朱老每周还去出一次门诊。
朱老身体朗硬,话锋甚健,93岁还能坐飞机到海内外讲学研讨。问及养生诀窍,朱老说主要是心不老。现在朱老除了出诊,大量的时间都用于接电话、写信和整理文稿。这两年更忙了,连以前常去的花鸟市场都没空去转了。“我这是自讨苦吃,但是苦中有乐!”。朱老7个子女中有5个从医,孙辈中有4个学中医药的。朱老的病人遍天下,弟子遍天下,朋友遍天下。
似乎朱老生来就是为了将杏林甘露遍洒人间!
面对朱老,我们感悟很多:
◎人生就像一抛物线,有高潮低谷,有悲欢成败,而学海无涯,医无止境!
◎人生最大的乐事就是厚德行善。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心胸的坦荡和心灵的交融!
朱老就是这样一位心似佛而术近仙的大医!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常宇
2010-11-05 12:54 4楼
李济仁,男,1931年出生于安徽歙县。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新安医学代表性传承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30名国医大师之一,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首批全国7名《内经》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首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李济仁先生精于中医内、妇、儿科,入医60余稔,博考深思,精勤不倦,实践与理论互相阐发,每每融会新知,日新其用,医技弥进,渐不为家学所拘,而有所变创发明,建新说、立新法、研新方,由此成就了其自身的学术理论与独特的临床医术。先生于中医药学术、临床和科研,孜孜以求,经年不辍,凡有所悟、有所想、有所得,均述诸笔端。60余年铢积寸累,聚沙成塔,共撰写《济仁医录》、《痹证通论》、《痿病通论》等学术专著1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5项,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新安医学的学术传承和创新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先生德艺双馨,其医术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教授的高度评价:“医术高超,尤精内科,疑难重患,随证化裁,效如桴鼓。”
尝闻“读书不如读案”之名论,诚如清代名医周徵之所云:“每家医案中,必各有一生最得力处,细心遍读,是能萃众家之长”。勤读医案,可以说是学习名医经验的最佳途径。本书精选李济仁先生60余年之验案、验方,并对其高超的临证思辨方法进行探析,以帮助读者更多地了解先生“拯疾济羸之仁心”,学习先生博大精深之医道,更好地光大先生的宝贵经验,以为广大病人服务。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医案传真,展示精华;所录验方,简便廉验;朱批点睛,字字珠玑;济世良方,弥足珍贵。专博而犹尚启迪,简约而不失发微,诚为中医后学之士临证必备之珍籍,适用于各级青中年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阅读。
2010-11-05 15:33 5楼
医家小传
一.岁月之痕

李济仁教授、主任医师,原名李元善。1931年农历庚午年的初冬时节,出生于一个秀木成荫、风景如画的小山村——安徽徽州歙县小川的桥亭山。父亲李荣珠、母亲洪聚娣操持着一个清苦却温暖的家。古老的徽州,曾被文人们尊称为“文化圣地”,每一片山川,都弥漫出一种宁静、悠远而浓厚的文化气息。也许是禀受了徽歙的地灵之气,少时的李元善勤勉聪颖,7岁入私塾,善文,喜读经史之作,培养了良好的国学基础和乐于思索、取法乎上的品质。但动乱年代,报国无门,民众为病患所苦,遂从“天下之至变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医也”之古训,立志于以医道济人济世。1943-48年,他从儒入医,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汪润身等系统学习、诵记中医经典著作,并临证随诊。

医技渐成的少年李元善改名济仁,以偿其高远的志向。并负笈他乡,开启了日后漫漫50余年的行医疗疾生涯。五十年代初,李济仁在歙县小川自主开办了联合诊所,任所长;不久因医技精湛,声誉远播而崛起于歙南地区,同时兼并其它乡属诊所,规模扩大,成立了歙县街口区大联合诊所,仍任所长。当时的中医药工作正处于举国初创的时期,因为中医理论、临床成绩颇为显著,李济仁于55年到56年被选派到安徽中医进修学校(安徽中医学院前身)的师资班学习,并于58年2月调入歙县人民医院工作。
59年后,李济仁被选拔、参与了安徽中医学院的筹建工作,任学院内经教研组组长,大基础教研室主任之职。时隔未久,又在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筹建中兼任秘书职务。正值青壮的李济仁自此以后,一直致力于为安徽省中医药事业的奠基和发展,献技献策,不遗余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那时,从乡村步入高等学府的殿堂,并参与其创建与教学工作,成为同侪中的佼佼者,其跨度之大、路途之艰是可以想见的。1961年5月13日《光明日报》署名“闻育”的专门述评文章“要善于向年长教师学习”中这样写道:“安徽中医学院有一位青年教师李济仁,原来教课比较吃力,后来,得到一位七十多岁老中医的指导,他努力进修,刻苦钻研,业务上进步较快,现在已能独立开课,效果较好。”因为善于转益多师,加之精勤不倦,成就日新,李济仁成了当时举国各个领域中高校青年教师的模范人物之一。

1965年,李济仁被推选为安徽省青年联合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并获“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教师”荣誉称号。1965年10月-66年5月,他又代表安徽省到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参加编写《中医基础理论》等首批卫生部高校规划教材。70年前后,中医学院被撤并,李济仁转入地处合肥的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工作,任内科医疗组组长。
十年浩劫,风雨如晦。一场人生与人性的考验没有行业、地域之分,也洗出了壮年李济仁的铮铮铁骨。这是一段煎熬与正直作伴、折磨与节气为邻的岁月。在此期间,酷刑与迫害,是李济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代价,也是他作为“铁杆老保”,保护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真实写照。劫难过后,尽显李济仁人格之高贵;劫后的一笑泯恩仇,则益见其宽阔之胸襟与气度。

合肥与皖南隔了一条浩浩的长江。为了能够照顾家乡歙县的妻小,1972年底,李济仁主动请调,从省会合肥过江至位于芜湖的皖南医学院及附属弋矶山医院工作,任学院学术与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医教研室主任、附院中医科主任等职,并数次婉拒了复校后安徽中医学院的盛情函调。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5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弋矶山医院成立于1888年,原为美国教会医院,现为安徽省医疗中心之一。在这个现在已有112年历史,葱葱郁郁、长江环流而过的三级甲等医院里,李老辛勤工作至今,已近30载。李老和著名的神经内科专家刘贻德教授、定量药理学专家孙瑞元教授、本草文献专家尚志钧教授也被推举为皖南医学院的“四大支柱”、“四大元老”;并与弋矶山医院建院以来的吴绍青、沈克非等专家并列为“一代名医”。
时光逐日流逝,人生如阅书卷。青年的李济仁如今已遍染白发,成了中医界的一方重镇,成了品谊高洁、和蔼可亲的李老。岁月的波折与磨砺,并没有消减他对于中医药学术、对于精神与品格的探求,反而更加加深了他一贯严谨、求实的思考。他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也依然辛勤地工作。有生之年,多为病家造福,多为祖国医学作贡献的愿望,令先生“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二.成就如烛

(一)临床
李济仁先生从医50余载,其临床、教学、科研,业绩昭于海内外。可谓是:济人济世,惠泽病患遍及宇内;仁术仁心,著作等身誉满杏林。
先生精于中医内科,临床屡起大症重疴,疗救疑难奇险。经先生救治而获新生的各种病例,则是不胜枚举的。如对于“良医不能措其术,百药无所施其功”的世界性顽疾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硬化等,先生依据《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足受血而能步”和肾经充则骨不软之理,系统提出益肾填精,健脾和胃,养血舒筋等法,也率先治愈多例。
先生辨治杂病,重视培补肾本,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应灵活机变,处方熔经方、时方、验方于一炉而精心化裁。先生同时精于风湿病、肾病的治疗,对消化系疾病倡导“和、降、温、清、养、消”六法,并创立了卓具疗效的治疗冠心病的“归芎参芪麦味方”、治疗慢性乙肝的“乙肝转阴方”、治疗乳糜尿的“苦参消浊汤”等效方达药。对于中医临证,先生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还提出了“选择方药剂型,重视作用特点”、“强调服药时间,注重动静宜忌”、“推崇数方并用,主张定时分服”等精辟论见,对于临床疗效的提高、祖国医学魅力的展现颇有助益。
由于医名远播,疗效精到,自祖国各地、港台地区,乃至于马来西亚、新加坡、欧美等多个国家慕名求诊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先生总是予以悉心诊治,并且为患者考虑至微,建议部分远道患者首诊后可来函复诊。不意间引起的效应是:从80年代以来,先生在繁忙的医、教、研之余,还为国内、外近4000余人次的患者提供了“无偿函诊服务”。
被中国医学神奇魅力迷住的马来西亚人张新生,从马六甲给李老寄来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一是拜师,二是为他妻子久治不愈的妇科病求治,结果数次鸿雁往来,不仅他妻子的病如愿康复,还幸运地成为李老在异国的十余名“函授生”之一。
先生这种高尚的医德经《健康报》、《工人日报》等采访报道后,来函求诊的患者便越发地多了。但对待每一位病家的来信,先生和他的夫人都不稍怠慢,总是舍弃自身的休息时间,以换来一个个患者的健康。
(二)著述与科研
对于《内经》这部集医学、哲学、天文、地理、数学、气象、社会学之大成的巨著,先生浸淫其中数十载,已谙熟于胸。同时,以《内经》为宗,先生又溯其源流,淹贯百家,理论与临证互作阐发,从而在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研究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如确立起中医医学地理学、中医时间医学、医疗气象学等新的学术生长点,以及体质学说、养生学、五体痹病、五脏痿病等研究专题,在中医界发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先生也是“新安医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新安医学”在祖国医学的构建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中医学历史上的“敦煌”。正是在先生及其学生们常年的努力与走访中,已尘封在岁月和历史中的668位新安医家、400余部新安医籍得以清晰起来,他们对于急、危、难、重病症的诊疗经验、以及富有特色的诊疗规律得以厘清阐明。这对于当今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发扬,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新安医学”现在受到中医界的重视,这与先生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先生对于中医药学术、临床以及科学研究,孜孜以求,经年不辍。所谓立德、立功、立言,凡有所悟、所想、所得,先生均述诸笔端。50余年来聚沙成塔,先生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奉上了12部各有创获的学术专著:《内经知要通俗讲义》(合著,1959年,安徽人民出版社);《中国医学史》(专著,1959,安徽中医学院教材);《杏轩医案并按》(专著1986年,安徽科技出版社;1990,台湾蓝灯文化事业股份出版公司再版),获首届全国中医医史文献图书及医学工具书银奖;《痹证通论》(专著,1987年,安徽科技出版社;1990,台湾蓝灯文化事业股份出版公司再版);《新安名医考》(主编,1990年,安徽科技出版社),获首届全国中医医史文献图书及医学工具书优秀奖;《名老中医肿瘤验案辑按》(主编,1990,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医时间医学》(合著,1990年,安徽科技出版社);《临床治疗学研究与应用集成》(主编,1996,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安医籍丛刊》(主编之一,1985-1996,安徽科技出版社,共15册),获第九届华东六省一市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痿病通论》(主编,199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济仁医录》(专著,1996年,安徽科技出版社);《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1999年,华夏出版社)。
此外,先生还担任了《现代名医医案选析》、《中国传统养生学辞典》、《中医时间治疗学应用全书》等多部著作的主审。先生的思想、经验特色也被《名医名方录》、《中医奇证新编》、《中医人物荟萃》、《中华名医特技集成》、《名医特色经验精华》、《中医疑难病例分析》、《当代妙方》、《中国当代名中医秘验方临证备要》、《中国中医专家临床用药经验和特色》、《现代中医学术思想、验方、医案集锦》、《中国当代名医妙方精华》、《现代名中医内科绝技》、《长江医话》、《当代中国科技成就大典》等著述收载。
与此同时,从60年代至今,先生在《中医杂志》及其英文版、日本《汉方临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其文融会新知,别有心悟,众多本正源清、又观点鲜明的新认识交织其间。
先生主持的科研项目,“新安医家治疗急危难重病症经验的研究”,获2000年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新安名医考证研究”,获1994年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医时间医学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获1994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名老中医治疗肿瘤的经验和理论研究”,获1997年安徽省科技成果奖。

(三)教学
李济仁先生为1981年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全国七名《内经》专业导师之一,方向是《内经》的理论及其治疗学研究。至今先生共培养了研究生22名,指导高级学徒2名。
诲人不倦、令人如沐春风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共有评价。先生的学生来自于四川、吉林、山东、江苏、北京、河北等各个省市,毕业后又走向了全国各地,以及英、美、日本等国家。其中有的已成为博士导师,有的担任厅级领导,有的从事中药产业化研究,有的任出版社编审,有的在异国弘扬中医药学……,都成了祖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栋梁之才。在先生“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部分学生从四面八方、中医药界的各个岗位上走来,自发为先生恭贺寿辰。把酒忆往,其情陶然。

(四)学术活动
在中医药界的一些重要学术活动,如邹云翔教授、周仲瑛教授86-94年间的历次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任主席或委员)、83年“广西计算机中医诊断鉴定会”(任副组长)、87 及88年朱良春先生的“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从肾论治的研究”、“益肾蠲痹丸治疗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与实验研究”等成果鉴定会、9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温病气营两燔证的本质和清气凉营法的作用原理研究”科研鉴定会,以及多届安徽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任中医评议组组长)、国际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等。一些中医药界的耆宿也云聚场内,其乐融融。

(五)任职
先生是我国《内经》学、风湿病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新安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陆续担任了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省新安医学会名誉会长,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兼中医评议组组长,省中医药高等学徒教学指导组组长,省中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芜湖市中医药学会名誉理事长,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及美国ABI终身研究员等职。先生也是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会的“五老”之一。
先生的业绩曾被载入1991年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ABI编撰的多版《世界名人录》,并被评为1991-1992“国际风云人物”、“世界领先500人”,授予“终身成就金质奖章”、“卓越学术领导金奖”等。也被收入《96’中国人物年鉴》、《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人物荟萃》、《中国当代医学专家集萃》、《中国当代中医人物荟萃(第一辑)》、《当代名老中医风采》等辞书。
先生的记忆中,还有一个特殊而倍受鼓舞的日子,那就是1995年7月的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出师大会召开期间,他作为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的10位代表之一,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会见实况。这让先生更加切身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于中医药事业的支持,激动和欣慰是必然的,但期待和激励,更是长久地铭刻在先生的心间。

三.伉俪情深

1957年农历12月初3,曾问学于“张一帖”第13代传人张根桂,并得其激赏,已成为徽歙医界青年俊彦的李济仁,与传承家学、医技精良、兰心蕙质的青年张舜华,缔结姻缘。虽然不久之后他们又各自奔赴相隔数百里的工作岗位,直到1980年方得在芜湖团聚。但分别时灵犀相通,聚首后学业上切磋琢磨,生活中相辅互助,相伴偕老。一路上他们为祖国医学所作出的贡献,已非一家一族所私有。
张舜华,1935年1月28日出生于安徽徽州歙县定潭。现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定潭向有车头寺,半夜敲门一帖传”。张舜华为流传400余年、一剂药可起沉疴的新安名医“张一帖”14代传人。她祖上的医术,民间有随地拔草一根使危急患者向愈的种种神奇传说。正如著名经学家吴承仕之痼疾经乃父治疗痊愈后,由衷的赞叹:“术著岐黄三世业,心涵雨露万家春”。作为新安临床医家之翘楚,作为当今较为罕见的传代久远、且代系清楚的医学家族链,现安徽中医学院新安医学文化馆专门开辟了传代至张舜华的“张一帖”专栏,以示彰扬。有关“张一帖”的论文也已被国际权威的医学数据库Medline收录(Research on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Zhang Yi Tie", a celebrated physician of Xin'an. PMID: 11871429)。
张舜华1955年悬壶济世,1959年在歙县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80年底调至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任副主任医师,1986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副教授。
出身于世医之家的张舜华,自幼即在家学熏陶下,以医道为念愿。但美中不足的是,父亲张根桂因膝下独子早殇而心情抑郁。童年的张舜华是在成人式的劳作中度过的,日出而作,但日落之后,每遇间隙,她就埋首于家中的那些艰深的医学古籍,或站在父亲身旁不远处随诊,劳乏在致知中得到舒展。
张舜华以其一贯的诚孝与勤奋,以及对医药的刻苦自学,其情其景,终于深深地感动了父亲,于是张舜华得到了父亲的悉心指授。然而,在“传男不传女”的思维系缚和破除家规这两难间徘徊、郁闷日久的父亲,终于还是带着一些困苦,一些释然,过早地谢谢世了。留给张舜华的只有祖上的医术、已见破败的家、两个年幼懵懂的妹妹和心绪消沉、体弱多病的母亲。父亲甚至没有等到女儿出嫁的那一天。
生存的压力、举家的重荷就这样蓦然摆在了刚满20岁的张舜华面前。为了维持生计,乃至重振祖业,张舜华只能尽力支撑,愈挫愈奋。同时,张舜华更加努力地究心医术,深研《伤寒》、《黄帝内经》、《难经》等医籍,出诊不辞劳苦,采药不虑险远,疗疾不计富贫,持家但知忘我。勤俭、坚韧、精进、朴实之风,数十年如一日。其精湛的医术,也在皖、浙、赣数省地的病家中赢得了普遍声誉。关于张舜华,当地至今流传有两句话,一是“赶定潭”,形容病患自四方云集定潭张门的景象;二是“孝女香”,指的是张舜华苦苦支撑整个家庭,令人感佩至深。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张舜华在1958年响应国家的号召,将祖传秘方之一无偿献出,此举受到中央领导以及安徽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表彰,并参加了省医药卫生成果展览。1959年5月15日的《安徽日报》对此专门以“歙县中医献方采风,发掘祖国医学珍宝”为题,进行报道与揄扬。1980年,张舜华调至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工作,继续奋斗在临床一线,当时当地,民众会集张门,自发相送,依依惜别。而每年春夏之际,先生夫妇也总会抽出时间回到家乡,为家乡记挂着他们的患者精心医治,造福乡里。
可以说,在李济仁的各项成就中,均离不开张舜华的支持、参与和心血付出。就临床诊疗方面而言,张舜华的经验与心得,较李老也不仅不逊色,且对于急性伤寒、妇科疾病、消化系疾病、癫狂症等疾病,张舜华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临证经验尤为丰富,掌握了一系列临床久经验证的有效方药。
张舜华的临床特色在于:以认证准确为基础和前提,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取重剂以刈病根。医治外感病、急症往往一剂奏效。治疗湿温伤寒证,注重健脾宣渗;治疗虚寒证,喜用大剂附子以壮阳,后则调治气血津液,标本兼顾,以求根治;治疗急症提倡针药并施,针灸以应其急,汤药以治其本。并依据《素问》“脏气法时”的思想,针对不同时间机体脏腑、气血功能状态的不同而摸索制订了一套择时服药的规则,使疗效益彰。
张舜华同时擅长医治肝病、胃病、风湿、癫狂、妇科等疑难病症,擅用金石药、虫类药,并常辅以新鲜草药,收效显著。改进了“十八罗汉”祖传末药秘方,对外感病、肠胃病的医治独具神功。在长期临证基础上,张舜华精益求精,还创制了治疗狂证(精神分裂症)的“重镇定狂汤”、治疗血瘀型痛经的“艾红汤”、适用于春温(流感、流脑)等病症见高热不退者之“玉女解毒汤”、用于治疗伤寒外感病的“加减羌活冲和汤”等具有很高临床疗效的方剂。
张舜华参与撰写、出版了《名老中医肿瘤验案辑按》、《新安名医考》等著作,主持校注的《医津一筏》、《素问灵枢类纂约注》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后,获得第九届华东六省一市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并获得3项省科技成果奖。在临证之余,张舜华单独撰写了“益阴清肝,治愈青盲”、“风湿病的辨证治疗与专方治疗”等10余篇学术论文,在《中医杂志》等国家级刊物,以及全国第四届痹病学术研讨会等会议上宣读后,颇受医界好评。同时,她与李老在中医学术的研究中相互切磋应答,也合作发表了众多的学术论文,
张舜华的传记及业绩被收入中国名人协会编撰的《中国人物年鉴》,以及《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中国中医人名辞典》、《中国当代医学专家集粹》、《安徽省高等学校教授、副教授名录》等辞书。
相机摄下了他们相依走过祖国首都北京的天安门、万里长城,领略祖国美好的日子。但美好的旁边,更多的时光是这样度过的:李济仁艰难创业在外,张舜华独自在歙县定潭的老家,既要黎明即起,出诊以救治病患,又需操持家计,顾护年迈的母亲,抚育待哺的幼子,养育年幼的妹妹。每每忙碌至深夜,还要在煤油灯下一边缝补,一边研读古代医籍,撰述临证及研读医案之体会。间或还要跋山涉水,为病家采集各种草药。
当家业初成,偏又罹文革之难。彼时家中接连被抄,新置的家当、乃至祖传“张一帖”的一些珍贵器物、医籍心得等,散失殆尽。老母徒自落泪,幼者稚气未除,举家居无所,食无粮,书尽焚毁,物尽盗亡。张舜华独力苦苦支撑,给省城亦在劫中的李济仁捎去的,却都是平安的讯息。这又是怎样的一番困苦与重生?真可谓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医学的事业、家庭的重担和几个子女轮流伏在忙于出诊、采药、持家的张舜华的背脊上。张舜华便是以这样一种“背负”的姿势,一步一步走过坎坷,走到了皱纹初起、鬓染霜雪、架着一副厚厚眼镜,却依然朴素勤俭的中年。
用难以数计的心血和汗水,“相夫教子”在张舜华身上得到了新的诠释。而在李济仁、张舜华的艰苦创业下,一个家如同一棵日渐茁壮、茂盛的翠柏,经历的磨难都留在遒劲的枝干与欲滴的青翠中了。95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他们的专访,记录了他们“术著歧黄,心涵雨露”的人生篇章。当生命之树已立于山石,他们重游了祖国的首都,既是对似水年华的追忆,又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生、长、壮、老,每个人都走在这样的自然规律中。但归结在这些名词下的每一个人生,或多或少又都有其特别之处。李济仁、张舜华二老以其不变的坚毅、奋发、无私,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篇章,取得了一项项医界注目的成就。2001年,一个新世纪的开始,也正值李济仁从医50周年、张舜华从医45周年之际,这对医林佳侣已是相顾白发,相互扶持,但一笑间依然会心。

四.芳菲满堂

李济仁、张舜华育有4子1女。长年含辛茹苦,把子女们一个个抚养长大,又一个个送出去读书。如今儿孙绕膝,子女们也均日新其学,学有所成。如今两代人中,“兄弟三博士,两代七教授”。有人以一幅古联,稍加整饰,正成了二老晚年心境的写照:“三博后两学士堪称五子登科,七教授八大夫乃是一帖传人”。
长子张其成,1959年10月20日出生。从母姓。北京大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张其成70年代中期为插队知青,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徽州师专(现黄山学院)学习;83-85年考入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85-88年攻读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的硕士学位;9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专业,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易学家朱伯昆教授。获博士学位后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博士后工作站。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中医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指导组成员,南京大学客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中医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周易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张其成出版的专著有《象数哲学研究》、《东方生命花园》、《易道:中华文化主干》、《易符与易图》等,并主编出版了《易学大辞典》、《易学应用大百科》、《易医文化与应用》、《易学文化丛书》等著作,以及主编《医古文》、《中医哲学基础》等全国教材;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曾获第四届(1993年)国家教委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著作奖、北京大学立青奖、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奖励。曾应邀赴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等大学讲学,主办了4次国际学术会议。
李艳,1961年农历正月十五出生,1987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现任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副主任医师,讲师,中医科副主任。李艳长期从事临床一线的诊疗工作以及研究,并在《中医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等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了“论痹与痿”、“冠心病的诊治经验”、“尫痹疼痛的近似月经周期节律调查研究”等较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参加撰写《新安名医考》、《名老中医肿瘤验案辑按》、《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等著作,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安徽省科技成果奖等奖励。
次子李梃,1963年生。198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银行安庆电大金融专业,后在歙县深渡农业银行工作。同时随侍父母,刻苦习医、临证,并于1997年7月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函大中医学专业。为传承“张一帖”祖业,为了皖、浙、赣数省地民众病患400余年来对“张一帖”的信仰,李梃自愿留在歙县定潭,开办了“世传张一帖诊所”,并将祖传“末药”改制为丸剂,以便患者服用。李梃对肝胆病、脾胃病、风湿病等疑难病症疗效独到精良,深受民众赞誉,也使得被誉为“赶定潭” 的张家世医,韶光依然。
李梃则既是书生,又志在实业。1960年,“张一帖”的原宅因水患而拆去,目前的这个家业是张舜华、李济仁历尽艰辛,创建而成。而其中雕龙盘凤的“济舜亭”、立于一泓碧水之畔的“鱼乐碑”等等新增的秀色,则是出自于李梃的努力,从而构成了传统与现代相融相接的“世传张一帖诊所”。这种内在的韵致,也正是李梃对于家族医术加以传承、发扬后,所形成的特色。
三子李标,1967年7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博士,德国洪堡学者。1985考入四川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免试攻读中科院半导体所、四川大学的硕士生,1992年攻读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红外物理国家实验室的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汤定元院士。28岁时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然后赴香港科技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从事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领域的研究。1999在美国MEMS’99会议上作口头报告。同年被遴选为德国洪堡学者,赴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及奔驰汽车公司 (DaimlerChrysler AG, EADS)工作,2000年曾受德国总统的接见。2001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工作,现在美国法朗霍夫公司(Fraunhofer USA)任职,负责研究课题5项。
李标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工作期间,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6项,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各一次,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报告数次;在国际性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已被SCI收录30余篇;据2000年统计,其SCI论文引用率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列第六位。1996年即被聘为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杂志的审稿人,已审阅文章十数篇,1997年任《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的编委。
幼子李梢,1973年10月22日出生。1995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攻读李老的硕士学位,承继家学;98年攻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学位,师从王永炎院士。现为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与复杂性疾病、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合作导师为李衍达院士。李梢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生命科学学会常务委员等职。
李梢目前研究方向为生物分子网络的仿真与调控;复杂性疾病与中医证候的机理研究;中药药效系统学评价。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仿真的寒热证候整体规律研究”等国家级、部级课题3项,并参加国家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等多项科研工作。李梢担任项目负责人的“痹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从络辨治及寒热方证的机理研究”课题2002年1月通过了由北京市科委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评为国内领先水平,获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参与主持的安徽省科委重点项目“新安医家治疗急危难重病证经验的研究”,获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位,2000年),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2年,第2完成人);参与的《新安医籍丛刊》获第九届华东六省一市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4年)。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被SCI、EI、Medline收录近10篇;在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nference on Complementary, Alternative & Integrative Medicine Research (Harvard Medical School, NIH, USA,2002,4)、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生命科学会场、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医药学与复杂性科学的相关性” 等作学术报告。临床通晓风湿类疾病、消化系疾病、脑血管疾病等的中医药治疗。
李梢同时也喜爱艺术。16岁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17-19岁独自著成我国首部系统论述篆刻艺术的专著《篆刻通论》,大哲张岱年题该书“金石不朽”,《读书》、《中国书法》、《中国图书评论》等对该著作均有高度评价。1986年台湾《东南画报》以“神童李梢”为题,1995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以“林梢一抹青如画——小记李梢”为题,1997年7月1日台湾《世界论坛报》以“情理间生命的双重思考——李梢评述”为题对李梢进行长篇采访报道。

五.陶情鉴藏 踵迹山河

对于书画、古玩的雅爱,仿佛清风朗月,构成了李老人生中一抹特有的风景。所谓“医为艺海第一门”,祖国传统医学其实也内含了部分技艺的特质,并同归于东方文化“道”的厚重背景。自古名医如傅山、薛雪等,便也兼工诗画,与其医术有霞鹜齐飞之致。
李老在工作之余,往往乐于以其医术与艺界人士相唱和,早年与丰子恺、林散之、吴作人、启功、程十发诸家过从,并曾为黄梅戏演员严凤英治疗失眠痼疾。一些当代的著名书画家也陆续成了先生的业外之友,所赠墨痕画影,品读间常令先生沉浸其中,神与俱远。
先生兼精书画鉴藏,乃至砚、瓷、木、铜、牙诸器以及古籍等,缀集众美,陶冶性灵。先生因而遣句:“江声画韵伴医书”。先生所藏,不乏佳品,如所藏《神灸经纶》四册,上海何时希先生即评为:“以六十四馆所藏衡之,则此书殆为海内孤本,……李君其善藏之”。后先生将该本捐出,供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嘉惠后学。
医、艺之外,傅雷《观画答客问》中的一段话,所谓“览宇宙之宝藏,穷天地之常理,窥自然之和谐,悟万物之生机。”先生对此怀有同感,对祖国山河,尤寄予一片深情。从青年而至老骥,在先生人生中的各个阶段,他都会抽暇走出去,登临名山大川,寄情玄阔天地。祖国的每一省地,包括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先生都已身临其境,唯有祖国的宝岛台湾尚付阙如。虽然李老的数部著作已在台湾再版发售,长子其成亦往台湾讲学,代偿夙愿,但先生仍希望以自身的足迹,描画出一幅完整的中国版图。
无论境遇如何,岁月递迁,对于生活中的每一新生事物均怀抱好奇、博爱、探索的心绪,这是先生的性格所向。并因此而造就了一个多姿、灵动、富含底蕴的人生。以至于先生的知交、同样“好入名山游”的著名书法家葛介屏先生,对先生有如此倾叹:“登五岳名山足迹园林继洪祖,精岐黄鉴古手披图籍踵青莲”。
千禧年的夏、秋,先生是在欧洲德国、法国、意大利、梵蒂冈、奥地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8国度过的。在旅德的四子李标陪同下,李老亲历了卢浮宫的瑰丽、海德堡深秋的静美、巴黎圣母院的奇异、古罗马斗兽场的悲壮、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宏伟、水城威尼斯的自由与安宁、音乐之都维也纳空气中流动的乐符……。
2002年以来,李老又相继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埃及等地域考察风情,品味文明,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
昭彰于世界的名地胜迹、民俗风情、文化艺术,一一走过,一一品味,一一比堪,李老心潮不时为之激荡。行走于异域的途中,有一个景象是李老尤为感触,并乐于宣扬的,那就是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航空航天事业、中医药事业是中国贡献于世界的两个杰出代表,雄浑凝重的“中国馆”内,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的塑像、著作,针灸铜人像等,在异国的天空下璀璨夺目,吸引了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群,驻足、仰慕、惊叹。李老也久久地注视着这一场景,从中仿佛望到了祖国的中医药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福祉的那一天。
2010-11-06 12:33 6楼
钱中书曾说过:“大底学问,是荒山野老屋中,两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皆为俗学!”
2010-11-06 18:53 7楼


此说颇有深究处!有待细心领会其要旨……
2010-11-06 19:32 8楼
回复 7# 王惟恒


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 精研细读《内经》《伤寒》和《本草》,详加批注,然后,您会发现,天下医书皆为俗学(纸上谈医),误人不浅!
2010-11-06 20:38 9楼


此说不敢苟同,有以偏概全之嫌。言论自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便吧
2010-11-22 15:10 10楼
"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 精研细读《内经》《伤寒》和《本草》,详加批注,然后,您会发现,天下医书皆为俗学(纸上谈医),误人不浅!"——此君之说,有意思!
本文来自: 百草居(http://www.baicao99.com/) 详细文章参考:http://www.baicao99.com/viewthread.php?from=notice&tid=66191
2011-01-26 10:22 11楼
祝朋友们春节快乐!
⬅ 研究称年轻人缺乏锻炼会使血管壁增厚 老茶馆 解析肝郁湿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