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甘草汤解读

2008-12-30 16:31 楼主
作者:张步桃

【出处】
《伤寒论·太阳病中篇》第71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组成】
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桂枝三两、麦门冬半斤、麻子仁半筋、大枣十二枚擘、人参二两、阿胶二两、生地黄一筋。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阿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概说

本方出自《伤寒论·太阳病中篇》第71条,原条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有位中医大老张家驯道长,对本条文有意见,因为结脉与代脉很少同时存在。就脉学而言,缓脉中有歇止现象为结,即结脉。代脉则是数中一止,数脉是每分钟至少104次以上,缓脉则是每分钟72次以下,因此脉不可能每分钟104又是72同时出现。所以应在“结代”两字中间加“、”号,否则可记叙成“缓中有一停顿或数中一停”,而数应说是促脉,有人跳十次停一次,有人二十次或三十次停一下,特征是有规律的停。代脉则是动而一止,不规则。通常会出现代脉,不是外伤、被打、坠楼,就是久病体虚。而妇女受孕也会出现。一般而言无立即之危险,但无缘无故出现,预后就不好。

临床上我看过两个病例。一是较特殊的,住台北金华国中旁的老先生,曾在金融机构担任处长,有严重糖尿病,学生介绍我去看诊,一入门就闻到浓厚的尿骚味,切脉时,脉象紊乱,时促时乱,老先生告之从小脉象就是这样,也活到八十多岁,这是特殊案例。

另一是住永和智光商职对面保健路的赖老先生,因重感冒,精神萎靡,状况很差,他干女儿要我看诊,我将预后告诉家属,注意照护。未料隔了很长时间,再度不适要我再去看。我听后大吃一惊,竟然能再存活相当时间,仲景先生也好,老祖宗也好,都告诉我们如出现代脉,预后都不好,但也有特殊状况,如未临床所见,很难了解。

前面提到的张家驯老前辈,对文献的钻研与临床观察体验都很深入,令我钦佩不已。我们的结缘是我任《伤寒论》讲座,他以听众身分旁听,听后对很多人赞许我是他听过《伤寒论》课程中,条理最分明、解说最清晰的同道。目前台湾拥有两张中医师执照的,只有他老人家,可谓硕果仅存。原来他在大陆已考取一张,来台后有人传言他是用买的,他于是又再考一张,实力惊人。由于张老对我期许甚深,虽已年近九旬,但仍不时嘉勉我,而成莫逆忘年之交。

主治病症

1.心悸
近年来我发现心悸者越来越多,可能是工作压力大,或熬夜晚睡,长期疲劳,导致心脏不规则怦怦乱跳,但因心脏需将血液输送四肢末梢,不得不加速搏动。服炙甘草汤后,有调整搏动次数的作用。因本方内的人参、桂枝有强心作用。生地、麦冬、阿胶营养可充分供应心脏所需,因此心悸怦怦乱跳的现象可以获得改善。

2.不规则脉
简称不整脉。一般正常人是每分钟七十二次,我多年前参加重阳节敬老义诊时,看过204次的小学柯姓老师。经某大医院给予毛地黄,八年半服后变每分钟47次,我建议不要再服,他说医院告诉他,经检查服毛地黄血液中尚未发现中毒现象,不必担心。我说等到发现中毒已太晚,但他已害怕再承受每分钟204次的痛苦,后来如何,因未追踪,故不得而知。
造成心律不整原因很多,在《金匮要略》第十三章〈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谈到:凡久嗽数岁必耗气伤阴,久病就成痼疾,久病成虚劳,因此会出现不整脉。有人是二尖瓣、三尖瓣脱垂,室中膈缺损,心脏瓣膜闭锁不全等等因素。服炙甘草汤即可藉此而调整。(按此方系由生脉饮、桂枝汤、麦门冬汤架构组成。)

3.养颜美容
台湾经济起飞于70年代,到90年代才真正开花结果,创造出经济奇迹。当时真是台湾钱淹脚目,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也开始流行整型美容。曾有媒体揭露高中生竟花费千万元美容换肤,真到而了穷奢极欲的地步。近年某国营事业所产胶原蛋白,制造面膜商机百亿。
其实人的容貌来自于精气神是否充足,只要气血充沛,循环正常,就会青春永驻,借助外在面膜等化妆品,仅是短暂表面功夫。我长期观察服用炙甘草汤,常有预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本方中的人参能促进血液循环,生地含铁量高,麦冬、阿胶营养成分高,尤其阿胶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且生地、麦冬、玄参就是增液汤,火麻仁属桑科植物,有通便作用,近期《联合报》报导台中市长喜欢用麻叶炖鸡,主要是取麻叶滑嫩,不用芶芡就可滑顺入口,入胃增加肠蠕动,可改善习惯性便秘。
因此本方对人体血液循环、新陈代谢谢、造血、排便,可说面面俱到,长期服用对各部器官,都有产生生气蓬勃作用,精气神自然充足,人体就容光焕发,何须藉助动辄数千或数万保养品,却又只能取得表面短暂效果而已。
耍现代医学对美容的方剂几乎用荷尔蒙,但也出现后遗症,就是引发癌症。炙甘草汤就是很好的美容养颜方剂。

4.更年期潮红潮热
不论男女,到下午三至五点或五至七点的申酉时,会出现阵阵发热现象,称为潮热。由于本方内有麦冬、生地、阿胶滋阴,平衡阴阳潮热现象可获缓解。临床上我会加鳖甲、地骨皮,但鳖甲有腥味,口感较差且价位较高;另加柏子仁以安神。

5.甲状腺机能亢进
早在隋朝的时候,有位医家巢元方先生就有一本全世界最早方病理学著作,称为《诸病源候论》,或称《病源总论》,里面共有一千七百多论,其中就有关于甲亢的叙述,一般称为“瘿瘤”(按:淋巴肿瘤则称为“瘰癧”),与居住环境即地域、饮食有关。甲亢在临床上严重的会有凸眼(像金鱼眼睛)、大脖子、心悸、潮热、冒汗、手抖等现象。针对心悸可用本方搭配加味逍遥散、真人活命饮加柏子仁、远志、石决明而获得完全改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几本伤寒的著作 老茶馆 小青龙汤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