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寒主藏 摄生用药有法度

2010-10-16 19:54 楼主
王勇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因时制宜,历代医家在《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思想主旨上,认识到四时节律(年节律)和昼夜节律(日节律)是人体的主要时间节律,并将这种时间节律性,广泛用于疾病的防治过程中。

冬寒“闭藏”,因时摄生有讲究

冬季为一年中的最后一季。其时间为:阴历十月至十二月的六个节气。冬三月属寒水,是冬令的主运与主气,其气运严寒冷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拆,无扰乎阳。”将冬季的三个月,高度概括为“闭藏”,并且年年皆如此。而所谓“闭藏”,是指秋季过去,到了冬季的三个月,自然规律性的变化,其特征为:天气寒冷,生机潜伏,阳气内藏。根据冬寒“闭藏”的规律性,人亦应该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使其气机内伏,要注意和讲究调摄生活其精神起居,以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则符合养生之道.

正因为冬季养生需要“藏而不泄”,所以古人有“冬季禁欲”之说,通俗地讲,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需要许多能量来御寒,与肾的精气密切相关。所以冬季性生活应注意节制,如果不掌握分寸,对肾精闭藏有损,确实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冬季养生,静者益(寿),躁者损(夭)。《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生气通天论》也指出:“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躁则消之,静则神藏,”所以冬季最好要做到精神安静。对外,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避免寒邪之气的侵袭;对内,要谨守虚无,心神宁静。只有思想清静,畅达情志,使精气神内守而不失散,才能保持人体形神合一的生理状态,达到养生的目的。在饮食调养上可根据体质选择温补之食物;在起居保健上宜早睡以保养人体阳气;在运动保健上应坚持体育锻炼,白天多晒太阳,能助发人体阳气。

冬伤于寒,用药因时有宜忌
冬季气候寒冷,流水结冰。寒水的太过则为淫邪。故在临床应根据地区环境季节气候,寒邪的性质,病人的体质,及其致病的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时病论·冬伤于寒大意》指出:“《经》”曰:冬伤于寒。谓交立冬之后,寒气伤人。其能固密者,何伤之有?一有不谨,则寒遂伤于寒水之经,即病寒热无汗,脉来浮紧,名日伤寒也。……”。
1、伤寒 蒲辅周指出:伤寒,四时皆有,冬日较多。张仲景著《伤寒论》,未分季节。柯韵伯说:中风之重者便是伤寒,伤寒之浅者便是中风。此说法颇为客观,符合事实。祖国医学对于六淫为病,有中、有感、有冒,无非分别病之轻重,作出治法之缓急。伤寒诊治法祥见《伤寒论》。
冬时感风寒轻者,头痛身痛不甚,微恶寒发热,咳嗽鼻寒痰壅,宜三拗汤;外寒内火,肺气郁闭,而喘甚者,越婢加半夏汤;外寒内火,咳而微喘者,麻杏石甘汤;外感风寒,内有寒饮,胸满喘嗽,宜小青龙汤,兼烦热者加生石膏;水饮上逆,喘咳,面目浮肿,宜葶苈大枣泻肺汤;冬季感风寒兼伤食,肠胃失和,胸腹满闷或呕吐,或腹痛下利,宜藿香正气散。痛甚加吴茱萸,呕吐甚加白豆蔻,生姜引,水煎服;冬感风寒,内夹湿痰,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腹胀满,不思食,或呕,恶水不欲咽,大便不利,或关节痛,或重,此乃表里皆病,症状复杂,宜用五积散。
2、冬温 《时病论》指出:“昔贤谓冬应寒而又温,非其时而有其气,人感之而即病者,名曰冬温是也。”冬温治法可与风温治法互参。其症状类似伤寒,但脉不紧,头痛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心烦,小便赤,口渴,有汗或无汗,脉浮数,舌红苔白燥或黄,古称外寒内火,宜凉解之法,可用麻杏石甘汤。咽痛加僵蚕、桔更、射干,咳甚加前胡、象贝、枇杷叶,痰多气促加瓜萎、菜菔子、苏子,头痛加薄荷,菊花,荆芥穗。若失治或治不适宜,邪气转化深入,则分入气入血随证施治。若脉浮紧,无汗烦燥,头疼身痛者,可予大青龙汤。桂枝只须少量,切勿过重致衄。若四、五日不解,气分大热,大烦大渴,汗出热不解,亦可用白虎汤,脉虚大者加沙参。若表热未解,里热又结,腹满便秘,必须无汗,舌红苔黄,可用凉膈散表里双解之。若见少阳证亦可予小柴胡汤去姜枣和之,或大柴胡汤下之。
总之,冬时伤寒或冬温,总与时令和体质有关,内外相因合邪致病是其关键。其摄生用药必观天时、察地利、辨体质方合中医之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服用补药四大“要”点 老茶馆 神阙9罐疗法 培元益气 调理脾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