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手部湿疹虽是轻度,中西医医治无效,望相助

2010-10-16 18:33 12楼
第一剂已分两日服完,第一日就不知是否因为喝了枸杞水,晚上起来多次夜尿,尿量极少。第二晚没喝枸杨水,就只有一次夜尿,第三天只觉得腰部以上背部有点紧绷,不适。

补充内容 (2012-6-13 15:28):
枸杞说是平和,但实质非如此,是不是和现今以烘干为主,变成温性
2010-10-18 09:02 13楼
药已服了两天,自制的外用药还在继续,皮肤的愈合更显好了,只是腰背的酸还是会显见。一来可能是做运动,二来可能是去湿过了有点伤阴(偶见一老师这样说的)
手指还是会长水泡,不过很小,擦外用药,就很快就消除了,不像以往,一起了就难以消除了。我想药效还是显见的。
由于不知如何消黄芪之温,所以就自行施针。这次不止太冲,还加了曲池,合谷。因为以往只知泄热,却忘了,热该从何处出了。以致热留大肠了。
刚好经期到,因药中有黄芪,所以准备停药至经止再服。期间可顺道调理我的脾胃虚弱,就按照论坛老师所说久虚必用重药:白术50,党参50,茯苓30,甘草5.其实这个方我有用过,但效果不显,可能就是因为量不到吧。

补充内容 (2012-6-13 15:31):
是的,薏米未经炒制,是不大适合我。以后我也很少再这样连续服用。偶然还是会用来煲烫的。
2010-10-18 22:35 14楼
10-18日的记录

今天手指还是又起了点水泡,在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背上,不多,只有几个。没再搽药。到了下午,脚底原已好起来的原溃处有点痒,胀感沉,一摸又长了点包包。有点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服药后效果还是很好的。后来想起来,昨天晚上,因为看见有疗效,就把停吃多时的蜂王胶鲜压片吃了三片。不知水泡再长是不是这个原因了。
话说指背,我为了看下不搽药后,水泡的生长会不会比吃药前好点,没想下午时,因向老师请教穴位问题,老师帮我扎了足临泣,绝骨,三阴交,晚上回来时,原来有些红的小泡好像没有了。太晚了,明天再做观察。

补充内容 (2012-6-13 15:36):
足临泣是我根据玉龙歌找到的,三阴交是因为我和老师反映,这个穴位说是能治阴虚火旺,可是我在没事时一扎此穴必会口腔溃疡,老师不信也不解,说我可能没扎对穴位了,所以亲自为我扎针。当然还是起菲滋了
2010-10-20 12:48 15楼
回复 4# 绿衣


老师,方药我吃了一剂,刚好经期到了,因为往素吃黄芪月经会提前干净或是延迟的,所以就停吃了。一停吃,脚部的原疮处就会在附近再长肿胀的包,按之是实的,有点痛。而且有黄芪会燥热感,没有了,新肤就不易长出。要调整方药吗
2010-10-20 17:23 16楼
黄芪用于阴虚体质或者有湿热的人,的确有助热的可能,只要搭配适当补阴或者清热药的话,就可以解决黄芪引起燥热的现象。以前网诊过一个病人,当时以为自己了解清楚病人的病症了,可是等见到病人之后,原来自己所谓的了解都是错误的,从那以后我就再不给没见面的病人开药了,目前你的状况我了解不深,但我可以透露一点,我治疗慢性湿疹属湿热的,除了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外,多从脾肺入手,慢性病不应该只是表证这么简单的,脾虚易生湿,肺虚皮易损,从这2脏下手可能会有一线希望,希望你自己能灵活运用,悟出愈病技巧,当你的病治愈之后,你应该就成为湿疹专业了。
2010-10-21 11:41 17楼
回复 16# 绿衣


老师,你说到点上了,三言两语,就拔开云雾。这都是我学了中基后,才约摸了解,水生土,土生金,并因为看了足疗就猜想了了,因为最初长泡就是在脚底的肺区,我按了几天的中府就变没了。但药物我了解更不如经络,所谓补脾的药物:山药,茯苓,白术我都没觉得有什么效果,看过这里的老师说有些是要炒,量也要大,不知是不是这原因了。为什么我敢于采用老师所说药品了,是因为我平素也是很留心自已吃了什么有什么反应的,用药前也有查一下药品的性味归经。我知道这个方子大思路是对了,因为这次来经不再会经前乳胀痛,行经时也只是小腹有点不适但不痛。一向黄薄苔也消失了,舌边有轻微齿印。我修改了一下方子,你到时给些指导意见,不胜感激:
黄柏10,黄芩10,蒲公英30,苍术20,黄芪30,旱莲草30,黄精10,桑寄生10,绿豆20,甘草10。为什么加绿豆了,是因为我每次吃绿豆红豆煲糖水,或是绿豆煲老鸽都会觉得很舒服,那种感觉是说不出来的。我查过绿豆也是一味中药,能用其制约黄芪的过燥吗?也有人建议用五爪龙来替换黄芪,我但心不够黄芪功效大。
2010-10-21 12:34 18楼
绿豆入少阳胆经,清少阳胆经之热,胆木克脾土不运生湿,观前医虽用清热利湿之药,不入少阳胆经,虽有小效所以治标不治本,若能细研皮科,自然知其理,
2010-10-21 12:45 19楼
回复 1# 龙三
我有不同看法
水泡,湿疹,口中异物,泛酸,为脾湿不化。肺主皮毛,应为肺脾失调。痛经为肝气郁滞,且脾胃虚弱,久不见好,应与肝郁有一定关系,因木克土。
手指皮肉不长,为气虚,用黄芪托表,后用上火,或为湿热,或为阴虚。气虚为脾胃虚弱,不能化生;湿热为脾不运化,郁而化热;阴虚为痰湿中阻,津不上呈。
服药后反复,皆因脾胃虚弱,正气不能相继。大量苦寒,滋腻药后,损伤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气血无根。
服药后,腰酸,为伤阳气。所以,调理脾胃是其根本。
我喜欢平调脾胃,健脾,渗湿,调理肝肺。清阳实四肢。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有病皆为机体抵抗力差,五脏平衡失调所致。所以应积极调整平衡,不要一味的“杀”。
你的用药杀气太重,不妨舍去湿疹,先行调理五脏,看可否
2010-10-21 16:33 20楼
回复 19# 夏至111


你的分析也很对,这也是事实。如果按中医五行所说,那应该是五脏皆虚,五行相克相生,反正就是有问题了,就处处有问题。虽说全面调理也要有个重点,我的病虽久,但并不重,是很轻微的那种和别人对比,不痒不痛,肿胀也是我的感觉,外观是看不见红肿的,所以就医时医生也说要全面调理才行。或许说是哪调理还不到位吧。
我是停药后有复发。而且乳胀痛和经痛是服药前一直有的。
我也是脾虚之人,苔是薄黄苔,脸色是偏黄的,所以以住中医都是往健脾去脾湿热方向去的,但效果是不显,薄黄苔还是有的,我也奇怪,哪来的那么多湿呀,好也好不了多少。
我的手指的水泡是长在无名指和中指上,那是三焦经和胆经,加上肾阴久虚的人必肝热,这是经过验证的,我吃了针对肝热的食疗(比较安全)就会效果立显。因此大方向是肝胆湿热。
服药后腰酸疼,确实是太利湿会伤肾阴,所以我看了老师的用药心得后加了旱莲草,蒲公英,及桑寄生,效果还可以,但想同时治口臭,所以后方去了桑寄生,用了一些其他的,腰就又酸了。你说要健脾,我对那些腱脾药是无法认可的,吃了也是没效果。
附足底肿包示意图


补充内容 (2012-6-13 15:45):
楼上的回复没能用我们现代人明白的表达方式陈述。是因为他中医学得好,还是因为他没学好?
⬅ 鹅掌风 老茶馆 白色念珠菌感染前列腺炎如何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