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脉诊的一个回帖

2010-09-24 09:05 楼主
自内、难、伤寒,以至李时珍的濒湖脉学,皆言色脉合参、三部九候诊、”卒持寸口何病能中“、”脉乃四诊之末“、”非备四诊不可“,脉诊的祖师都是这样说的,脉诊的子孙真的是发展得超凡入圣,技高千古了吗?
再看现代医学,查体时要查全身血管搏动情况、血管的望、触、叩、听诊,黄帝内经的方法,更象是在现代医学的主流中流传着,只有夹在中间不古不今上不了台面的所谓中医中,如汉献帝所谓的正统天子一样,有名无实走向了衰落。
就如朋友所言,真正的技术,是可以传承的、明晰而有标准的。
老实读经,找回原典的标准吧。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9-24 10:00 2楼
神、圣、工、巧。脉乃四诊之末。
2010-09-25 08:17 3楼
虽是四诊之末,却为历代重视

神化脉诊与忽视脉诊的客观性皆为偏
2010-09-25 17:12 4楼
灵枢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
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
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
“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2010-09-25 18:53 5楼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2010-09-28 19:08 6楼
说的真好,我觉得还是王叔和的脉经好,
2010-10-01 07:05 7楼
舍本求末 正是从《脉经》开始的
2010-10-01 08:31 8楼
魏晋一代学风,玄谈有尚。王叔和值其时,为太医令,医风难免不染时风。以脉谈理,当然很好,可在切实把握上,则不如内经据实。
脉经说理的发明重于临床的实用。
2010-10-01 10:45 9楼
尽管大家都在谈脉学,很少有人去认真去读一下王叔和脉经,比起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多10万多字,用语深奥难懂,很多人没有耐心去读,读简单濒湖脉学,让脉学和六经脱离开来,临床细节也忽视,脉经集合三国以前所有的脉学,这才是源流啊,把黄帝内经的脉学提炼出来,用于临床,用脏腑系统,和六经系统和脉学相合,其中对六经的每一经总结,不知原文是从何处集来,王叔和和仲景同一个时代,从此我们可以算出,有人早在伤寒论之前从内经中提炼出六经的总结,可见当时仲景只是在六经总结之后继承者,学习六经之后把过程通过伤寒论演算出来,没有王叔和,后世读不到经书,书中所记的一些医学原文的作者,在当时都是过名家,只是现在我们不能去证明了,读脉经,是思源之学,回归本源,再流于枝节啊,
2010-10-01 10:54 10楼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王叔和生于达官贵族家庭,宗族中数代是权势显赫的贵族,亦有名震当时的文人学士。由于家庭优越的生 王叔和
活及学 习环境,使得叔和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从小兴趣广泛,少年时期,已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后因战事频繁,时局动荡,为避战乱,随家移居荆州,投奔荆州刺史刘表。当王叔和侨居荆州时,正值张仲景医学生涯的鼎盛时期,加上王叔和与仲景弟子卫汛要好,深受其熏染,逐渐对医学发生兴趣,并立志钻研医道。后因战事频繁,时局动荡,为避战乱,随家移居荆州。当王叔和侨居荆州时,正值张仲景医学生涯的鼎盛时期,加上王叔和与仲景弟子卫汛要好,深受其熏染,逐渐对医学发生兴趣,并立志钻研医道。他寻求古训,博通经方,深究病源,潜心研读历代名医著作,遵古而不泥古,虚心向有经验的名医求教,博采众长,医术日精,名噪一时。由于其医术高明,公元208年,当曹操南下征战荆州刘表,王叔和被推选为曹操的随军医生。其后任王府侍医、皇室御医等职。后又被提升为太医令。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王叔和幼年时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贫寒中度过的。严酷的生活现实,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沉静的性格。他特别喜爱医学,读了不少古代医学典籍,并渐渐学会了诊脉治病的医术。他在 王叔和伤寒论
开始行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穷,衣衫破旧,人们瞧不起他。他只好背着药箱四处流浪,常常食宿无着。由于他对脉学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了许多疑难病人,请他看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他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逐渐传遍了整个洛阳城。王叔和32岁那年他被选为魏国少府的太医令。魏国少府中藏有大量历代著名医典和医书,存有许多历代的经验良方。王叔和利用当太医令这个有利条件,阅读了大量的药学著作,为他攀登医学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王叔和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计10万多字,10卷,98篇。《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编辑本段人物贡献
(清·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推测王叔和也为张仲景之亲授弟子)他寻求古训,博通 王叔和
经方,深究病源,潜心研读历代名医著作,遵古而不泥古,虚心向有经验的名医求教,博采众长,医术日精,名噪一时。由于其医术高明,公元208年,当曹操南下征战荆州刘表,王叔和被推选为曹操的随军医生。其后任王府侍医、皇室御医等职。后又被提升为太医令。他不但精通中医经典方书,而且于脉学颇有研究。唐·甘伯宗《名医传》称:王叔和性度沉静,尤好著述,究研方脉,静意诊切,调识修养之道。宋·张杲亦称其: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深晓疗病之源。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编著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脉学在我国起源很早,扁鹊就常用切脉方法诊断疾病了。切脉是祖国医学诊断学之“望、闻、问、切”四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时仍不为一般医家所重视,如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中指出,有一些医生缺乏脉学知识的掌握,或者对于脉学不大讲求,这样临床诊断不明,对于病患者说来是很危险的。因此,为了解决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应用脉诊诊断的问题,迫切需要一部脉学专著。王叔和搜集了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医家有关脉学论述,并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和见解,终于写出了这部著名脉学专书。 经过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当时还没有发明纸,书都是写在竹简上的)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 王叔和
全了,即使是几十年前才完成的《伤寒杂病论》也是同样的命运。作为太医令的王叔和(太医令相当于今天的最高级医院的院长)深知这部医学医著的伟大价值,心中十分不忍,便下定决心使这部旷世的奇书恢复其真正的面貌。于是他搜集仲景旧论,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终于成功地得到了全本的《伤寒杂病论》,并加以整理和修复,将其保留了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伤寒论》。但书中只有伤寒部分的内容,没有找到杂病的那一部分。直到唐朝,人们发现了一本已经被虫蛀了的小册子,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正与《伤寒论》相同;另外还有一些内容,是论述杂病的文句,当时尚未见诸于世,但其文风和词藻却与《伤寒论》极为相似。从形式上来看,这本小册子是一种摘抄本,并非完整的内容。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得到原本,但终究是一大收获,于是将伤寒部分的内容删去,将杂病部分整理出版,取名《金匮要略》。虽然只是不完整的内容,但这部分关于杂病的论述,为后世医家处理许多棘手的医学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王叔和对《伤寒论》的整理使得《伤寒论》能够流传至今,功莫大焉。 除以上有关脉学和整理《伤寒杂病论》之外,王叔和在养生方面还有一些精辟的论述。王氏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谓摄,以求得长寿,却病延年。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养生的最早的较系统的论述。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当然后世对此评价褒贬不一,贬之者责其窜乱仲景原义。如喻嘉言攻击曰:“仲景之道,人 王叔和 脉经
但知得叔和而明,孰知其因叔和而坠!”褒之者则认为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尤其当该书处于存亡危急之际,王叔和使之保存并得以传世,其贡献之大不可泯灭。正像金代成无己称:“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宋·林亿曾曰:“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其力也。”清·徐大椿亦称:“苟无叔和,焉有此书?”的确,王叔和在整理中医古文献时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是值得我们称赞的。若没有王叔和的整理,我们今天也许就很难知道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成就。他这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功绩,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王叔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还体现在他对前人文献的引用上。如《脉经》中就引用了大量古文献,他在引用文献时,或以标题形式列出,或以文后加注的形式注明文献出处,便于读者根据所引文献的出处,找出原始文献,他这种严肃而忠实的态度也是他的伟大之处,值得后世效法。在其故乡山东省邹城市今建有叔和中医院,家乡的后人以这种方式怀念这位杰出的医学家。


《王叔和脉诀》脉学著作。一卷。旧题晋·王叔和撰。。本书特点 在于以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书中不少内容是根据王叔和《脉经》重新编撰的。详细论述二十四脉,并立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之名目。由于易于讲习,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并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脉学著作。如本书后经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在本书基础上撰成《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还有不少医家对此《脉诀》做过订正,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元·戴起宗的《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清·李延昰的《脉诀汇辨》,等。但书中的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浅等方面,后世颇有微词。明·吕复在《群经古方论》中批评高氏“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又《文献通考》认为,本书不见于隋、唐《经籍志》,恐为宋熙宁以前人所托。现存明、清刻本、抄本
2010-10-01 11:45 11楼
搜得有关论述如下:
庐陵谢谢缙翁曰:今称叔和脉诀,不知起于何时。宋熙宁初,校正《脉经》,尚未有此,陈孔硕始言《脉诀》出而《脉经》隐,则《脉诀》乃熙宁以后人作耳,惟陈无择《三因方》言高阳生剽窃作歌诀。刘元宾从而和之,其说似深知《脉经》者,而有自著七表八里九道之名,则陈氏亦未尝详读《脉经》矣。
____________言其伪也.

河东王世相曰:诊候之法,不易精也,轩歧微蕴,越人叔和撰《难经》《脉经》,犹未尽洩其奥。五代高阳生著《脉诀》,假叔和之名,语多抵牾,辞语鄙俚,又被俗学妄注,世医家传户诵,茫然无所下手,不过藉此求食而已,于诊视何益哉?
——————这个评价有些过了。

云间钱溥曰:晋太医令王叔和著《脉经》,其言可守而不可变,及托叔和《脉诀》行,而医经之理遂微,盖叔和为世所信重,故假其名而得行耳。然医道之日浅,未必不由此而误之也。
——————也是贬义的评价。

可见叔和的脉经,趋于认同是失传久也.
⬅ 干祖望:医案是衡量中医临床特色与水平的重要砝码 老茶馆 《古今医案按》伤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