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补识·自序》 河间金栋

2010-09-24 06:43 楼主
《素问补识·自序》

《素问》称载道之书,为医书之祖,古代名医之学,多由是而出。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9-24 06:46 2楼
回复 1# 河间金栋


西汉淳于意以诊法名标史传,皇甫谧称“其学皆出于《素问》”;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垂万世辨证论治典范,自称“撰用《素问》”。
2010-09-24 06:58 3楼
回复 2# 河间金栋


而后自晋唐以迄宋元明清诸家,无不以尝其一脔,即以医鸣,史册具在,历历可稽也。顾辞意艰深,历来号为难读,加之年代久远,误文错简,时有所见。自唐·王冰次注以后,接踵者代有其人,开发童蒙,宣扬至理,披荆斩棘,厥功难没。徒以全文注释,难有通人,一则由于条件所限,多闻不屑于阙疑,于是不解者必臆度以为解;一则由于遵古太过,以为注疏不可以破经,于是难通者必委屈使之通。夫臆度为解、委屈使通者,离岐黄之本意远矣。
2010-09-24 07:05 4楼
回复 3# 河间金栋


《素问》精气学说,其源盖出于道家,常与形体为对待。精气为阳,形体为阴,凿凿可据也,注家则谓“以形精言,则形为阳而精为阴”;天真一词,亦道家语,《庄子》“真者,所受于天”,即其例证,注家则谓“天真者,天一始生之真元也”。凡此皆所谓臆度以为解也。
2010-09-25 20:00 5楼
回复 4# 河间金栋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非胃为脾行津液,此常识也。“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此错简也,注家则谓“为之,为脾也,运太阴之气入诸阳也”。关阖枢三者,言阴阳之门各有三部;关为门闩,阖为门扉,枢为门轴。离之则三阴三阳,合之则一阴一阳,故谓之阴阳离合也。自关误为开,注家则谓“开者主出,阖者主入,枢者主出入之间”。凡此者皆所谓委曲使之通也。
2010-09-25 22:00 6楼
回复 5# 河间金栋


盖臆度为解者,解其局部必难解其整体,故持“形为阳,精为阴”之说者,至“天有精,地有形”则其说穷;委屈使通者,通于此处必难通于彼处,故持“开阖枢”之说者,至“折关败枢,开阖而走”则其说穷。是诚解其所解,非吾之所谓解;通其所通,非吾之所谓通矣。
2010-09-25 22:09 7楼
回复 6# 河间金栋


日本汉医多纪元简知《素问》之难读也,乃一反全文通注之例,摘其疑点难点,采集诸家之说而是正之;诸家之意有未惬、义有未尽者,则加按语已申己意;其疑而未决者则阙而置之,于公元1806年成《素问识》八卷。后四十年,其次子元坚继承父志,又有《素问绍识》四卷之作。
2010-09-25 22:29 8楼
回复 7# 河间金栋


两书取材严谨,立论客观,鄂人杨惺吾氏1880年访书东瀛时,即谓多纪之书有三善焉:“宋元以来,儒与医分途,业岐黄者不问经史,多纪则胸罗四部,一字无假,此一善也。《素》《难》《伤寒》,传自秦汉,古言古义,谬解实繁,多纪则旁稽《苍》《雅》,疑滞皆通,此二善也。病情万状,昔无今有,拘者泥古,食焉不化,多纪则有善必录,不弃时贤,此三善也。”余年十有五从叔父仁斋公习医,二十一岁时始矢志读《素问》,于疑难处,多所未解,遍索诸家注释,不惬意者仍多,方自咎知识浅薄,不敢疑议前哲。及读多纪氏书,遂觉灵鈅顿启,视野廓然,乃知群公注释、其精辟独到、直撷精华者固多,而委屈使通、臆度为解者正复不少。此无他,全文通注之难也。孔子有言:“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多纪氏之书有益于读者明矣。
2010-09-27 17:26 9楼
自《素问绍识》成书以来,又历一百四十年,此其间英贤辈出,于《素问》一书刮垢磨光、勾隐发微者大有人在。诸如清末经学家考之以音韵训诂,现**古学家证之以出土文物,而并世耆贤、杏林新秀,或出教学所得,或事科研所及,多能匡正误文、阐发精义。此皆多纪氏父子所未见。即使先秦典籍,后世专论,涉及《素问》者不少,或为多纪氏所不见,或见之而未采摘者为数尚夥。不揣谫陋,爰将平日读书笔记及教学心得,仿多纪氏例,加以整理,复选前修卓识、后贤创见,补苴罅漏,裒集成册,颜曰《素问补识》。补所阙脱,识其管见,凡诸疑难,务求通贯。众说纷纭者,援经文以定其是非;误文错简者,析义理以复其本原。循古人之言,探古经之理,庶几此处与彼处不悖,局部与整体一致,虽时移世异,论说或迂;而薪尽火传,源流自畅。其隐晦艰涩,蠡测难明者,悉付阙疑之例,以待教于高明。
2010-09-27 17:43 10楼
庄生之言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积学不厚如我,而欲上穷《灵》、《素》,探祖国医学渊源,其“无力”也,尚何待言?初稿差就,曾以部分文稿,千里驰书,就正于南京中医学院吴考槃教授,多乘指正;湖南中医药研究院李聪甫研究院及南京中医学院青年学者、《内经》专家项平副教授相继惠书,匡其不逮;其他同行旧雨,海内神交,有来函专题切磋者,有奖饰慰勉者,他山之石,惠我实多。而莘莘学子执经问难,亦时有启迪之功。皆此书之所赖以玉成,谨此并致谢谢意!
2010-09-27 17:51 11楼
本书属稿,萌意于1980年研究生班讲课时,1982年始着手执笔,嗣因主编学报,心力交瘁,几于无暇及此,朝乾夕惕,不改初衷,有时仅日书数行而已。1988年退休后,又奋其余生者一年有半,增修润色,乃竟全书。前后历时八载,易稿数四,小女静娟以工作余暇,协助整理,反复缮写,劳绩实多,因附其名。
双峰 胡天雄
一九八九年秋日于湖南中医学院
⬅ 《素问补识·内容提要》 河间金栋 老茶馆 一针治耳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