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八卦与伤寒分篇

2010-09-12 11:39 楼主
杂谈八卦与伤寒分篇
金谷子2008年首发在明医网

《伤寒论》是本好书好文章,先从写书写文章说起。
现在写书写文章,先写个总论或是绪论,做个帽,然后分成几个大部分,一二三四若干章,每一章再分出几节,分层分次第论述,每一节再分大标题、小标题、题下分段,段中分句,句中用概念、语法。总其成连辍成一篇好文章。
大家习惯了这个格式,也没觉得有什么,很正常,好象天下文章天生应该这么写。尤其是科研的、学术的,结构严谨,思维缜密,这不是很好吗?
这就是习惯、惯例,一时的风气使然。
那么在汉朝,张仲景那时写书写文章用什么格式呢?
就如现在崇尚科学,文章也用科学的逻辑思维一样,汉崇尚儒家经典,儒经之首的《易经》,也就在写书写文章时自觉不自觉地用来做为一个格式了。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同样也是很自然、很正常、很正确的一种方式,既不神秘,也不隐晦,明明白白,天经地义。
易有阴阳,有了天地,阴阳就两分。仲景论病,也是分两部分,三阳说阳,三阴说阴。
八卦三画,仲景就把阴阳各三分,阳中有太阳、少阳、阳明;阴中分出太阴、少阴、厥阴。

八卦相重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的卦象是一卦有六爻。上卦三爻为阳,下卦三爻为阴。
仲景用这个方法,分成六经为病。就是用这个方法、格式做的伤寒病的分类。
病的表现是事实如此,而分类方法则是人为为之。所以六经为病非病之本身在脏、在腑、在经络、在气化,只是个便于认识、说理、掌握、学习的方便方法和归属而已。
那么,再看所谓“六经实质”的研究等,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意义了。因为仅是个方法,并无实质可言。


先说太阳,在上在表,应第六爻,在最上,就是易经上说的“上九”,还是个方法归属。在病上是什么呢?仲景说了:“太阳之为病.”就是说,太阳,作为一个病来说的话,是什么什么。非常具体,毫不含糊,开篇明义,就象现在文章先说“基本概念”一个样!
再说阳明,阳明在“九五”位。上卦之中心,其上为亢,其下为不及的话,这才是正阳。把大实大热归为这类。
三说少阳,“九四”位。在易占中三四多咎多险之位。九四,是阳,靠近下卦,又是阴位,证多反复往来类是也。
四说太阴,六三,在中大腹之位是也,症见满、痛等是也。
五说少阴,六二,阴之中位,阴而得其位,中正,把相应心肾寒热水火之病归为此篇来讲。
六说厥阴,初六,阳位阴病,阴尽阳复,痛热冲逆之类病在本篇讲。

再通篇看,三阳在上,三阴在下,正是天地否卦。
用之说病,正好。否者,阴阳不通,所以成病也。
再看诸篇,太阳篇最长,书名伤寒,重点说的还是在表在上在阳的这部分。从中看出:
有病重视早治;
初期变化复杂;
误治可以深入;
后面的篇章小,说明:
邪深入里,治起来没那么多道道了,你的可用的招式少了;
方法要简单有效;
辨析明确,用药要精准。
这就象用兵,初期边境开战,打得很凶,可打可和可谈,一误再误,则敌人深入,最后打到首都指挥中心“少阴”了,你的招没那么多了,一是自杀成仁,一是当汉奸,一是学勾践,隐忍等着翻身。

这个方法和内经素问、灵枢的九九八十一篇一样,是一个方式,这个分类的数目本身是合于当时的时尚,和当时流行的、通用的理论方法、宇宙观密切相关。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体会,没有创新,没有发明。
不作解释,不作辨论。
欢迎大家各谈已见。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9-12 12:04 2楼
回复 1# 今古子


高见!
2010-09-12 12:10 3楼
文章收藏了,慢慢来理解吧。
谢谢金老!
2010-09-15 18:05 4楼
回复 1# 今古子


如此学《伤寒》更易体会
2010-10-08 20:45 5楼
阴阳分六经,合心意,收藏
2010-11-01 02:50 6楼
伤寒论属于扶阳派么?
如何真正理解阴阳的定义?
如何理解人体里的阴阳?
易经与伤寒的联系?
如何真正理解人体里的气,阴气和阳气?
2010-11-01 08:48 7楼
回复 6# 善善


伤寒论属于扶阳派么?——派是后人分的,扶阳也好滋阴也罢,执一则偏。
如何真正理解阴阳的定义?——理论思考没人能告诉别人,唯天地垂象,圣人则之以为式,百姓日用而已矣。
如何理解人体里的阴阳?——阴阳者何?非物也,非实有也,理也,何人体狗体之内与外乎?
易经与伤寒的联系?——是两本书,一是卜筮之作,一是医家方书,联系?都是中国字,都论及阴阳。
如何真正理解人体里的气,阴气和阳气?——何真何假乎?宜从内经看原论。
⬅ 王洪图教授《内经》临床运用 老茶馆 百家方论荟萃-麻黄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