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温除热”法用于补中益气汤中的治则探讨

2010-09-11 21:32 楼主
张元澧

“甘温除热”是一个治疗原则,在方剂学概念中是:“治温用温”的方剂组成形式,中医基本理论认为,“热证多用凉药”,有“寒则热之,热则寒之”之说。但在临床使用当中,常用的思热方法如:发行思热法,清气退热法等多达十几种之多。“甘温退热法”还是不多见的。当然,热的产生原因很多,就其大概而言,有表热、里热、有阴虚发热,有肝阳上亢而热,有阴盛格阳而热,有元气不足阳气上冲而热,还有痰、血食、郁等等,皆能引起发热。

《内经》曰:“火郁发之”就是既然病人有了火郁就要发泄。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说:“凡火盛者,不可骤用寒凉,必兼温散。”这就进一步阐明了发挥“火郁发之”不至于用寒凉而冻结气机之弊。日本研究中国医学的著名医师丹波康鹿说:“热证者,药当寒热并用,药用性用。”就是说:“对于有些寒热并行的疾病来说;用药也是寒热并用,“性用兼使”:不可固执于“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这一模式不变。

补中益气汤就是“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它除益气升阳之外,还根据症状佐以甘寒泻火;并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或佐麦冬之甘寒以滋化源,或使酒黄柏之苦寒以泻阴火,或以升柴(升麻、柴胡)易麦冬、五味以固肺阴,或以升、柴易桂枝、芍药以和营卫。

李东垣在《内外伤辩惑论•饮食劳倦论》中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的原则,提出了“甘温除热”之法,创立了补中益气汤之方。由此可见,李东垣用补中益气汤方甘温除热,是以黄芪、人参、甘草、白术为主大补脾胃之元气,脾胃元气充足,则心血自生,而阴火自降。综上所述,根据李东垣创立的补中益气汤方我们不难看出:

1、在“甘温除热”的含义中,阴火病性属寒而治法宜温忌清,它和阳火病性属热而治法宜清忌温相反。

2、在“甘温除热”的治法中即有通身发热的外热症,也有胃中灼热的内热症;它不仅能除脾胃阴火的外热症;也能降脾胃阴火的内热症。

3、在“甘温除热”的组方中;它即可用于外感伤寒的急性病中.也可用于内伤杂病的慢性病中,加减要随证而变。

但应指出的是;“甘温除热”法并不局限于补中益气汤方,我们必须扩大眼界去认识它。它的临床应用是极为广泛的。它的研究发掘是长期深入的。

同时:在临床使用专为治内伤发热而设的“甘温除热法” 时根据我的体会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注意去性取用:
一般温热药都有其温散发泄之功用,其药性味大多都属辛味,善于发散,使用当中,既要取用其温通之功用,又要去除辛散耗伤正气之性味。

2、注意顾护脏气:
主要是指肝脾两脏而言,在使用“甘温除热”法时,多用温通之功效,如误用寒凉之品、不仅达不到“甘温除大热”之目的,反而会损伤脏气。

3、注意病位特点:
在使用“甘温除热”法当中;辨证一定要准确,病位一定要搞清楚,同时要抓主要矛盾,二脏或二邪同时存在时,要首先对付治疗其中的一个,抓住重点,然后在攻其另一个方面。

4、注意舒经活络:
热性病,病邪大多在体表,肢节,如“仙方活命饮”症;用于热邪毒壅阻于体表,造成疮疡肿满,气血不通而发病。因此,要以舒经活络,温通经脉为主要目的。

5、注意病因特性:
温热病中,一般湿热交加多见,“热是阳邪,湿是阴邪”湿可从热化,但湿又比较粘腻,用药要根据病因特性来定,在有形之邪与无形之邪同时存在情况下,必须首先清除其有形之邪,要掌握好这一病因特性,先去湿,然后清热,否则热去,湿不去、湿邪郁久化热,造成热更甚,湿助热胜、热湿交加,因此要先去湿,然后再清热。

总之,在使用“甘温除热”法中,应当以甘温为主,甘寒为佐,切不可主次颠倒,尤其不可阴阳混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科学定义与哲学方法 老茶馆 从《脾胃论》看东垣对仲景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