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礼老师新著——中医医案学概论简介

2010-09-08 08:16 楼主
人民卫生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苏礼老师《中医医案学》专著,特转载洪文旭主任医师评介文章一篇,敬请参阅!
医案专著 特色鲜明
——苏礼《中医医案学概论》评介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中医医案是我国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的结晶,是传承学术经验和升华医学理论的重要载体。因此,整理、研究中医医案学是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必然课题。最近,由苏礼主任医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医案学概论》正式发行,该书共40万字,分为三篇十一章及附录,其中第一篇论述中医医案的源流与贡献,体例、格式与文体,阅读写作与应用;第二篇论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三篇选析古今名医医案160首;附录介绍100部医案专著等。笔者由于参与该书的编校工作,出版后又能先睹为快,并写小诗云:医案出版岁末中,古今学术得传承。探讨源流与贡献,研究方法及内容。阐述形式和体例,着重阅读并应用。选析评按皆精华,专著提要达百种。读后认为该书内容丰富,搜罗广博,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医特色和教科书特点,值得广大一读,故予推荐、评介如下。
1. 论述源流发展
中医医案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殷周时代,在早期的甲骨帛文、经史古籍、医学典籍中,都有医案的记载,而淳于意的“诊籍”,则是最早的医案文献。医案学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魏晋隋唐时期见载于经史古籍、医学著作;宋金元时期开始出现医案专著、学派争鸣;明清时期无论从书写规范、专著内容(包括个人、评注)方面均有不同风格;近现代采用现代科技研究医案,使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贡献从历史意义讲有彰显医学流派、创立学术新说、保存临床资料、汇集经验方药,现实意义讲有启迪辨证思路、总结学术经验、探析经验教训、指导科研实践诸方面。
从诊籍、病案到医案的演变,一直到医案学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程,随着整理研究的逐步深入,对于记录、编写、管理、研究、利用等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从而奠定了建立医案学的基础。中医医案学不但在传承中医学术、提高临床疗效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促进学术进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上有着广阔的前景。
医案的体例有追忆型、即时记录型、药论后附案几类;格式有突出辨证、阐发医理、衷中参西条款规范等;文体有古文、骈文、诗词、比喻、记叙几种。而阅读中要重视语言文字基本功的培养,认识不同时期的风格和特点,善于把握中医诊治规律,也要用质疑的眼光去分析;写作的要点应取材精当、文字精炼、形式规范、突出评按,方法有正叙、倒叙、夹叙夹议、详述、逐诊记叙、述误引正7种,并要求术语、格式、管理、研究方法规范化。
2. 研究内容方法
医案的研究内容包括病名与病证,对于病名的确定,常见有先辨析病因病机、症状后定名,或先定名后辨析症状、病因病机,先辨析病因病机再定名后列症状等情况,病证有先病证后症状、先症状后病证、先病因病机及症状后病证等,均为病名的规范和统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治则、治法亦为总结归纳临证治疗规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还有方药的应用更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论述医案中尚有治未病、天人合一、整体恒动观、辨证论治、治病必求于本的学术思想,以及诊法与治法两点;诊治特色则主要反映在识证、方药、施治、学术四个方面。由于编者长期从事古今医案的整理研究工作,并建立了电子文献管理系统,且对专科专病、数据库开发利用深有感悟,因此专门对其进行阐述,相信这些对读者定有裨益。
其研究方法的资料采集包括文献资料来源的考证、分布的掌握、整理与保存;文献学如目录、版本、校雠、训诂、辑佚、辨伪方法的应用;医古文包括汉字、词义、注释、句读、语译、工具书及古文知识等;统计分析可用量化的客观评述医家的学术思想,阐述中医理论的特点本质问题。以及应用循证医学以提高学术研究质量,通过医案的知识解析与发现,促进其研究和利用,加快其规范化、标准化进程。
3. 选析古今医案
古今名医医案选析分为宋代以前、宋金元时代、明代、清代、近现代5部分,共160例。该书认为:宋代以前医案具有文字简略、载体多元、文献价值高的特点,选录22例;宋金元时代概述为伤寒、专科、学术争鸣3类,选录30例;明代概述为医案写作的繁荣、体例的规范2点,选录30例;清代概述为重视医案书写、医案丰富多彩、编著医案类书3点,选录31例;近现代概述为嬗变、规范2点,选录47例。
所选录的医案,均加以评析,其论点简明,文字清新。如岐伯治脾瘅案:本案乃脾胃之气泛滥所致,治法用佩兰一类芳香化湿,以驱除郁积的邪热之气。孙思邈治消渴案:因久服石散而致,虽未能挽救过来,但能客观真实的书写经过,其态度令人钦佩。钱乙治小儿惊风案:系肝实脾肺两虚之证,先后用补脾气、泻肝火之法,九天即获痊愈,所选益黄散、泻青丸、导赤散、凉惊丸多为后世常用。李杲治眩晕案:此案不仅着眼于痰,更着眼于虚,治痰为治其标,而治虚为治其本,李氏所制之半夏白术天麻汤,即标本兼治之法也。李时珍治风水案:本案为风邪外袭,肺气失于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滞留体内所致,故用开鬼门、洁净腑之法获得痊愈。叶桂治积聚案:本案属络病,具有日久得病,血分受伤,有形坚积,或虽无有形坚积,却见久病疼痛等临床特点,其治疗原则为活血通络。米伯让治急黄夹斑案:为热毒炽盛,血分灼热,胆道阻滞所致,先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清热凉血,泻火救阴,消胀利胆;后以知柏地黄汤、六味地黄汤加茵陈等味渐次治之,终获痊愈。张学文治脑萎缩案:本案方用自拟清脑通络汤加减,以清肝滋肾、通络化痰为法,使痰瘀阻滞得去,肝阳肝火得平,故诸证得以缓解。不再枚举。其后均标明出处及附有医家简介,便于进一步查阅。
4. 提要百部专著
该书后附有“古今医案专著100种”及“古今医案著作五种导读”,介绍作者、内容、版本、特点、阅读辅导,以便读者进一步学习和参考。该书认为:南宋医家许叔微所著的《伤寒九十论》是运用《伤寒论》理法方药进行临床实践中选出的90个医案而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医案专著;明代江瓘所著的《名医类案》是第一部中医全科医案专著;喻昌所著《寓意草》为中医病案书写树立了典范;清代叶天士原著的《临证指南医案》全面展现其在温热时证、各科杂病方面的诊疗经验,充分反映其融会古今、独创新说的学术特点;俞震纂辑的《古今医案按》是一部影响很大的名医医案评注类著作;近代《丁甘仁医案》集中展示其诊疗经验和思路方法,对各科临床医学的发展均有较大的影响;董建华等主编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收录280位名医3700多例医案,涉及各科疑难病、罕见病、常见病和多发病;刘少明等总编的《古今专病专科医案》选案比较完整、真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性;余瀛鳌等合编的《现代名中医类案选》所选案例大多完整,简繁合宜,理法并重,对临床有相当参考价值;鲁兆麟等编辑的《二续名医类案》选录《续名医类案》成书前后至建国初期200余部专著所载医案15000余则,收录时尽量摘自原始资料等。
导读对五种专著即《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临证指南医案》、《张聿青医案》、《丁甘仁医案》,从作者与著作、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两方面论述。如认为张聿青主要学术特点有载案详细完整、突出审证求因,诊法长于脉舌、辨证体贴入微,重视调治脾肾、方药多有创新;丁甘仁学术特点有谙熟经典、善治伤寒,巧取温病、勇克急症,出奇制胜、擅用反治等。
总之,该书采撷精华,选评公允,是一部整理研究中医医案学较为全面系统的专著,适合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学习和参考。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9-08 19:31 2楼
专门讲医案的书不多,这书值得推荐。

只是这种帖子不应当是“原创首发”。
2010-09-08 23:22 3楼
谢谢版主推荐及提醒!再发《中医医案学概论》书讯及目录,以便诸位进一步了解该书的内容: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苏礼主任医师主编的《中医医案学概论》一书,日前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
全书40余万字,520页,分为三编,十二章。上编为中医医案学基础,分4章介绍中医医案的源流与贡献、中医医案与中医医案学、中医医案的体例和格式以及中医医案的阅读与写作;中编分2章介绍中医医案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下编为古今名医医案选析,分为6章,着重对唐代以前、宋金元、明、清、近代以及当代著名医家的100首经典医案进行展示与解析。王怡研究员、洪文旭主任医师以及高少才、王永刚、张琳叶,尤勇等参与了此书的编撰工作。
本书对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关链接:中医医案学目录

第一篇 中医医案学基础
第一章 中医医案的源流与贡献
第一节 中医医案的起源
一、甲骨帛文中的医案记载
二、经史古籍中的医案记载
三、医学典籍中的医案记载
四、淳于意与“诊籍
第二节 中医医案的发展历程
一、魏晋隋唐时期医案概况
二、宋金元时期医案概况
三、明清时期医案概况
四、近现代医案概况
第三节 中医医案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一、中医医案的历史贡献
二、中医医案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中医医案与中医医案学
第一节 诊籍、病案与医案
一、诊籍
二、病案
三、医案
第二节 中医医案学的建立
一、中医医案学形成的历史沿革
二、中医医案学建立的学术基础
三、中医医案学的建立
第三节 中医医案学的发展前景
一、促进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创新
二、促进中医药现代化

第三章 中医医案的体例、格式和文体
第一节 中医医案的体例
一、追忆型医案
二、即时记录型医案
三、药论后附案
第二节 中医医案的格式和文体
一、中医医案的格式
二、中医医案的文体

第四章 中医医案的阅读写作与应用
第一节 中医医案的阅读
一、重视语言文字基本功的培养
二、认识不同时期中医医案的风格和特点
三、从医案的叙事过程中把握中医的诊治规乖
四、用质疑的眼光阅读中医医案
第二节 中医医案的写作
一、中医医案写作的历程_
二、中医医案写作的要点
三、中医医案写作的基本方法
四、中医医案写作的规范化
第三节 中医医案的应用
一、探究中医辨证治法方药
二、把握名医学术思想
三、提升中医学术水平
四、指导临床启迪思路
五、汲取经验教训提高临床疗效

第二篇 中医医案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五章 中医医案的研究内容
第一节 中医医案中的病名与病证
一、中医医案中的病名
二、中医医案中的病证
三、医案中病证名的确认
四、医案中的病证与用药规律
第二节 中医医案中的治则与治法
一、中医医案中的治则
二、中医医案中的治法
第三节 中医医案中的方剂
一、医案中的经方
二、医案中的方剂证治
三、医案中的方剂配伍与服法
四、医案中的方药运用
第四节 中医医案中的药物
一、药物的使用特色
二、药物的炮制与配伍
三、药物的入药部位与用法
第五节 中医医案中的学术思想和诊治方法
一、学术思想
二、诊治方法
第六节 中医医案中的诊治特色
一、识证特色
二、方药特色
三、施治特色
四、学术特色
第七节 中医专科专病医案
一、中医专科专病医案的价值
二、中医专科专病医案的整理研究
三、中医专科专病医案研究的任务和目标
第八节 中医医案的规范化
一、中医医案规范化的意义
二、中医医案规范化的基本思路
三、中医医案规范化的内容及重点
第九节 中医电子病案的开发和应用
一、国外电子病案现状
二、国内电子病案现状
三、电子病案的应用
四、电子病案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电子病案管理
六、中医电子病案的建立
第十节 中医医案数据库的建立
一、中医医案文本
二、中医医案文本解析
三、中医医案数据库的建设思路及技术路线
四、中医医案数据库的信息采集
第十一节 中医医案数据挖掘系统的建立
一、数据挖掘的含义
二、数据挖掘技术的理论基础
三、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第十二节 当代名老中医医案个性化研究
一、当代名老中医医案个性化研究的内容
二、当代名老中医医案个性化研究的特点
三、当代名老中医医案个性化研究举例
四、当代名老中医医案个性化研究的意义
第十三节 中医医案研究成果的回归验证
一、学术思想的临床运用验证
二、规律性诊治方案的临床验证
三、有效方药的临床验证
四、有效方药的实验证实

第六章 中医医案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中医医案文献资料的采集
一、考证医案文献资料的来源
二、掌握医案文献资料的分布
三、医案资料的整理和保存
第二节 文献学方法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
一、目录学方法
二、版本学方法
三、校雠学方法
四、训诂学方法
五、辑佚和辨伪方法
第三节 医古文知识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运用
一、文字识别
二、句读和注释
三、工具书
第四节 统计分析方法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运用
一、中医医案统计分析的表征要素
二、中医医案的统计分析方法
第五节 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在中医医案
研究中的运用
一、循证医学简介
二、中医医案的“循证”特征
……
第三篇 古今名医医案选析
第七章 宋以前名医医案选析
第八章 宋金元时代名医医案选析
第九章 明代名医医案选析
第十章 清代名医医案选析
第十一章 近现代名医医案选析
2010-09-12 18:11 4楼
中医医案学概论前言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著者等有幸承担了原卫生部中医古籍整理办公室下达的《古今医案》整理研究任务。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里,先后完成了“中医古今医案的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医专科专病医案的整理研究”等课题;发表了《现存医案类书及其编纂方法》、《古今医案文献及其临床运用》、《中医专科专病医案的整理与研究》等论文;建立了拥有9个学科、89个病类、740个病证,载有公元前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2000余年间1206位医家的16365首医案、共计600余万字的“古今医案文献管理系统”;编著出版了拥有20个分册、700余万字的《古今专科专病医案》丛书,以及具有医案教材性质的高等中医函授用书——《名医医案选读》, 在中医医案研究方面,作了力所能及的努力与探索,有了较为深刻的心得和体会。我们认为:
中医医案是我国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是传承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和经验理论的重要
载体。中医医案学是研究中医医案的源流与发展、探讨中医医案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对古今中医医案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整理、解析与回归验证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中医医案学》的编写与出版,将为中医医案学的学科建设奠定基础,在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中医临床、教学、科学研究水平,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系根据中医医案的知识系统以及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体系的个性和共性,在对中医医案进行长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历代特别是当代学者在中医医案研究方面的成果和经验,精心编著而成的当代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具有教科书特点的中医医案学专著。本书主要供给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中医教学、临床、科学研究工作者学习和参考。
本书包括前言、正文、附录等内容。正文分为上、中、下三编,十一章,四十节。其中上编为中医医案学基础,分4章介绍中医医案的源流与贡献、中医医案与中医医案学、中医医案的体例和格式以及中医医案的阅读与写作;中编分2章介绍中医医案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下编为古今名医医案选析,分为5章,着重对唐代以前、宋金元、明、清、近代以及当代著名医家的160首经典医案进行展示与解析。书后附有“古今医案专著100种提要”、“古今医案著作五种导读”,重点介绍古今100部中医医案专著的作者、内容、特点版本,以及五种重要医案著作的阅读辅导,以便读者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本书采用规范简体字编写。对引文中没有相应简化字的文字酌情予以保留;对某些可能影响文意的中医专用文字,如瘀血的“瘀”,癥瘕积聚的“癥”等,亦酌予保留。
本书采用现代通行的白话语体编写,一般不用考证性文字。
本书所引古今医案中的方药剂量一律维持原貌,不做换算与改动。
本书对古今医案所做的解析,以医家个性化的诊疗经验为主,力求抓住重点,撮其精华,中肯公允,评按得宜,以期对读者领会原案的精神实质有所启发。
《中医医案学》的编写,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工作,虽经著者同仁夙夜戮力,得以克成,但仍恐不能尽如人意,我们真诚期待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及中医院校师生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看法和意见,以便修正再版,不断完善。
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张同君主任以及张永泰编审的大力支持、精心指导;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王怡、焦振廉、郭教礼研究员,洪文旭副主任医师、高少才硕士、张琳叶助理研究员,陕西中医学院王永刚讲师、尤勇硕士,陕西省岐山县中医医院刘耀辉副主任医师等同志热情参与,辛勤工作,使这一课题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谨表示诚挚的谢谢意。

苏 礼 二零零九年十月于西安
2010-09-12 21:48 5楼
苏礼老师中医医案学概论书影
2010-09-17 08:36 6楼
为了便于各位学长进一步了解苏礼老师《中医医案学概论》有关内容,拟分期选录该书有关章节,敬请参阅!
第一章 中医医案学的源流与贡献
第一节 中医医案的起源
医案又称诊籍、脉案、方案、病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真实记录,是历代医家保留下来的经验结晶。中医医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早期的甲骨帛文、经史古籍、医学典籍中,都有有关医案的记载。淳于意的“诊籍”,可以说是早期医案的代表。
一、甲骨帛文中的医案记载
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中国社会开始专业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占卜活动的“巫”。实际上,当时的巫,是指有智能的人。其中的 “从医之巫”,就是专门从事医疗活动的医生。巫医的医事活动大多通过占卜形式进行,而甲骨文中有关这类活动的记载应当是最原始而古朴的医案。甲骨文大约起源于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其甲骨文象形字所记录的各种不同疾病,大多是以部位为依据而区分的。据考证,已经出土的16万多片甲骨中,涉及疾病的有323片,415辞,包括30多种疾病,内有病证、病因、病情变化及治疗情况的记录。
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及《五十二病方》等11种帛书中,《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临证医方书,书中涉及疾病100多种,医方283首,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103个,有1.4万余字;另外有竹简200支,其制作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70~476年,其内容全部为早期医案,比较详细地记录了有关病史以及诊断治疗情况,可以说是医案的雏形。
二、经史古籍中的医案记载
散见于经史古籍之中的早期医案,是研究中医学术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周礼》是一部记载西周至战国时期典章制度的重要文献,其“天官冢宰”中将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4种,统由医师管辖,并云:“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这不但说明当时的医生已有明确的分工,而且有较为完善的考核方法,其标准当以医案记录和临床疗效为主。可惜这些医案未能保存下来,我们今日已无法看到。《左传》记载有晋平公乏嗣,公孙侨断其病因是“同姓相婚,其生不殖”,这与《周礼》“同姓而婚,其殖不藩”是一脉相承的,可见近亲不能结婚的认识由来已久。《左传》中还记载春秋时期秦国医家二则医案,一是公元前581年,医缓受秦桓公差遣赴晋为晋景公诊病,知其“疾不可为”,断其“在肓之上,膏之下”,病在横膈膜及心脏之下的部位,而无法治疗,其诊断之准确、医术之高明,堪称难能可贵。该案中 “病入膏肓”一句,不久即成为经典故事而流传至今;二是医和诊晋平公之病为蛊,是“近女室”所得,并指出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起居失常、劳逸过度均可引起疾病。《韩非子》载扁鹊见蔡桓公,称疾病在肌肤,后至肠胃、骨髓,以致无法治疗,反映了防病于未然,有病要及时治疗的思想,后来《史记》又将蔡桓公改为齐桓侯,载扁鹊秦越人医案共三则,后人虽存置疑,但扁鹊确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通晓各科疾病,善用四诊判断,“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却是史实无误。《吕氏春秋》载文挚以盛怒之法治愈齐泯王头痛病;枚乘《七发》则以开心养性、节制情欲的妙言开导楚太子,使之幡然醒悟,大汗淋漓而霍然病愈。这些均为情志疗法治病之最早案例。《汉书》载女医生淳于衍用附子泽兰丸给许皇后产后服用致死,以及王充《论衡》载楚惠王吞水蛭而瘀血宿疾得愈等,均为古籍中原始医案的记录。
三、医学典籍中的医案记载
《黄帝内经》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典籍,其成书时间约在战国末期和秦汉之间。《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若从医案的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对于某些病证、治法的描述,已基本具备医案的要素。如《素问•腹中论》中有关“鼓胀”、“血枯”、“伏梁”的论述;《素问•病能论》中有关“狂证”、“酒风”的论述,《素问•奇病论》中有关“脾瘅”、“胆瘅”的论述,以及《灵枢》中关于“寒痹”(“寿夭刚柔论”)、“失眠”(“邪客论”)“胁痈”(“痈疽论”)等,既有病因病机,又有症状治法,若将针法计算在内,其早期医案的特征昭然若揭。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奠基人,他的著作中虽无完整的医案,但其诊治经验无疑是从大量临证医案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如《伤寒论》“太阳病”中“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此条文字似乎是从误治案归纳而成,前医误下而伤胃气,仲景分析后认为并非实热,遂改用安中补胃之法。《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5~40条文,叙述服小青龙汤后出现的各种症状变化及视证治疗的方法,虽然变证迭起,复诊5次,但其温化寒饮的治则大法贯穿始终,充分反映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值得后世师法。
四、淳于意与“诊籍”
近代谢谢利恒称医案之作始于《史记》,是说其中有“扁鹊仓公列传”,详细记载了淳于意(即仓公)的“诊籍”内容25则,被认为是早期医案的代表。
淳于意,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人,约生活于公元前二三世纪间。因他曾做过齐国的太仓长,故又称为“仓公”。 淳于意自幼喜爱医药,虚心求师指点。先闻淄川唐里公孙光善为古传方,得以谒见,“受方化阴阳及传语法”。后知同郡元里公乘阳庆精医,于高后八年(前180)起师事三载,阳庆教以脉书色诊,悉爱其“禁方”,从此精于医药,“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遂成为当时的名医。
淳于意在治病过程中,非常重视病历记载,每诊一病,必将其诊断、治疗、预后、疗效等情况详细记录,称之为“诊籍”。他在答汉文帝诏对时说:“今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所以别之者,臣意所受师方适成,师死,以故表籍所诊,期决生死,观所得所失者合脉法,以故至今知之”。这表明“诊籍”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地记录病情,观察疗效,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提高诊治水平。 “诊籍” 内容广泛,资料翔实;诊断细致,辨证精确;治法丰富,疗效显著,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医案,至今仍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
1. 内容广泛,资料翔实 淳于意的“诊籍”,其内容涉及病人的姓名、性别、籍里、职业、病因、病状、诊断、治疗及转归等各个方面,反映了古代医家诊治疾病时认真细致的医疗作风。25例“诊籍”中,男性18例,女性7例;有名姓者21例;有籍里者4例。从其病因看,属于房劳(内)者8例,酒伤者5例,汗出者3例,寒湿者2例,伤风者2例,伤食者2例,劳累者2例,忧怒者2例,蛲虫者1例,堕伤者1例,原因不明者1例(以上有1例病人2种病因者)。其病种达23种,有病疽(据症状分析,约为“肠痈”,下同),气鬲(食积)、涌疝(二便不通)、热病气(外感发热)、风瘅客脬(热结膀胱)、肺消瘅(痨瘵发热)、遗积瘕(少腹痛)、迵风(泄泻)、风蹶(厥心痛)、气疝、热蹶(足热)伤脾(呕血)、龋齿、不乳(难产)、伤脾气(便血)、蹶上(头痛)、肾痹(腰胁痛)、月事不下(闭经)、蛲瘕(蛲虫病)、肺伤(堕伤)、中热(服石发疽)、痹(痞积)、沓风(中风)、牡疝(呕血)等。涉及内科16例,妇科6例,儿科、外科、口齿科各1例。从其治法看,有服药11例,含漱、冷敷、熏药各1例,针灸3例。从其疗效看,较好的15例,而死亡的也有10例。由此可见,“诊籍”的内容广泛,记载详尽,资料丰富,堪称后世医案之雏形。
“诊籍”中对每个病例的症状描述,也是重点突出,详略得体。如齐王从前当阳虚侯时得了重病,众医皆以为“蹶”,而淳于意经过诊脉检查,诊断为“痹”,其症状为“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酷似“痞积证”。又如齐王中子诸婴儿小子病,其病“使人愤懑,食不下,时呕沫”,则似“食积证”。诸如此类,为进一步观察病情、总结经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从“诊籍”所述之身份职名来看,既有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也有百姓、奴仆、侍者、医生,其接诊治疗的范围较广,说明了他在治病时不分贫富贵贱、长幼男女,一视同仁。这种对患者普同一等、平等对待的态度,体现了我国古代医家纯朴高尚的道德修养。
淳于意在回答汉文帝“诊病决死生,能无全失乎”的询问时,表明了他的态度:“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脉,乃治之,败逆者不可治,其顺者乃治。心不精脉,所期死生,视可治时时失之,臣意不难全也”。这种谨慎谦虚、实事求是的精神,十分难能可贵。
2. 诊断细致,辨证精确 淳于意随阳庆学医时,曾得其所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及药论,故精通四诊,尤以切脉和望色最著。“诊籍”中通过切脉诊断的有19例,望色诊断的有3例,询问诊断的有3例,这是他潜心研习《脉书》、《五色诊》以及长期医疗实践的结果。
“诊籍”中所载的脉象,有长、弦、躁、大、数、沉、坚、平、鼓、代、弱、小、滑、实、散、浮、紧等18种,其中有10种至今仍被临床应用。“诊籍”中有10例是通过淳于意切脉来判断生死的,如齐郎中令循患病,他切脉后“右(据《史记》本,应为左—笔者)口气急,脉无五脏气,右口脉大而数。数者中下热而涌,左为下,右为上,皆为五脏应,故曰涌疝”。安陵阪里公乘项处得病,“切其脉得番阳,番阳入虚里,处旦日死,一番一络者,牡疝也”。此两例均以脉诊为主要依据,分析至情合理。25例“诊籍”中,采用脉诊者就达19例,反映了当时切脉诊断疾病的普遍应用。
淳于意还很重视望色和问诊,临证时每以四诊合参,分析病因,判断预后及转归。如齐丞相舍人奴有病气“望之杀然黄,察之如死青之兹”,因此推测为“伤脾气”,“当至春鬲塞不通,不能食饮,法至夏泄而死”,后果然应验。齐中大夫病“龋齿”,是通过问诊察看后方知,言其病因是“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漱”,诚为经验有得之谈。齐中郎破石有病,他分析道:“所以溲血者,诊脉法曰:病养喜阴处者顺死,养喜阳处者逆死。其人喜自静,不躁,又久安坐,伏几而寐,故血下泄”。根据切脉、问诊及观察病人形态、动作、喜恶等异常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诊籍”中对病因病机和辨证分析都颇具特色。如侍御史成主诉“头痛”,他认为是“病疽”,当呕脓而死。其头痛之因乃是“热上则熏阳明……热气已上行,至头而动,故头痛”。女子薄吾病甚,诊为“蛲瘕”,并云有“腹大,上肤黄粗,循之戚然”等证,究其病因是“寒湿”气郁而“化为虫”。可谓有理有据,恰当妥贴。他反对服“五石散”,侍医遂病后,自炼“五石散”服之,他从刚柔剂之弊端说起,并引用有关古典医籍论点,晓之以理:“论曰:阳疾处内,阳形应外者,不加悍药及针石。夫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诊法曰:二阴应外,一阳接内者,不可以刚药。刚药入则动阳,阴病益衰,阳病益著,邪气流行,为重困于俞,忿发为疽”。以此劝其勿服“五石”,但侍医执意不听,继续服石,终至发疽而亡。可见,淳于意不但诊断时细致认真,而且辨证时精确周密,故“所诊期决生死及所治已病众多”。
3. 治法丰富,疗效显著 “诊籍”中所记载的治疗方法各有特点,诸如服药、针灸、熏剂、冷敷等治法,汤、丸、散、药酒、含漱等剂型,应用均甚普遍。可见淳于意治疗疾病时,能先审诊度量,立规矩权衡,合色脉阴阳,然后据证施治,因而收到预期的效果。
“诊籍”中涉及的药物汤剂,有下气汤、火齐汤、柔汤(补剂),以及丸剂、药酒等。单味药物有莨菪、硝石、芫花;含漱有苦参汤。针灸选取足心、足阳明脉、太阳经脉、足厥阴之脉。冷敷用“寒水拊其头”,熏即用“窜以药”等。从其所用方药分析,以火齐汤应用频率最高,先后共5次,煎服或散剂以米汁、粥饮。据考火齐汤即周澹然《辨证指归》所释之三黄汤,那么以证测之,当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之功。另如下气汤可降气;苦参汤能治龋;药酒祛风;柔汤补养;芫花驱虫;莨菪止痛;硝石逐瘀;熏药祛寒;冷敷泻火等,这些至今仍为中医界所习用。而“诊籍”中所提到齐太医所用的“半夏丸”,则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使用丸药的记载。“诊籍”中的治疗方法丰富多彩,简便实用,为后世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从“诊籍”中可见,淳于意在治疗时能根据病情,恰当地采用各种治法,所以疗效较为显著。如治菑川王美人之难产,他先以莨菪药一撮用酒饮之,通过止痛活血行气,使胎儿顺利娩出。后诊其脉有余病,当属“瘀血腹痛”,所以选用逐瘀通滞之硝石一剂,使之血出瘀排而安。硝石属峻猛之剂,胎产期应忌用,然而他深知病情顺逆,据证选投,终获良效。济北王阿母主诉“足热而懑”,他认为是“热蹶”,则刺足心各三所,按之不使出血,而病“旋已”。齐北宫司命妇病“气疝”,大小便不通,他先灸足厥阴之脉,症状减轻后,即以火齐汤饮之,三日后疝气消散。说明淳于意洞悉药用所宜,针药并施,灵活运用,因而疗效显著。
“诊籍”中还有不少根据病情变化,色脉形候之诊,对疾病的预后和转归进行合理的推断,结果证明绝大多数是正确的。如女子竖自觉无病,淳于意认为是“伤脾”,并说“不可劳,法当春呕血死”,后果如其言。淳于司马病“迵风”,侍医秦信说“法当九日死”,而他通过切脉和仔细诊断后,认为“其病顺,故不死”。经用火齐汤治疗,终于“七八日病已”。这表明淳于意确有高超精湛的诊断水平。潘满如患“遗积瘕”,他断言“三十日死”,结果“后二十余日,溲血死”。其所以如此,是“三阴俱抟者,如法,不俱抟者,决在急期”。这不仅分析了未如期死的原因,而且真实地反映了病情变化,读来令人心悦诚服。
对于其他医生在诊治方面的失误,淳于意也予以收录。如曹山跗病“肺消瘅”,他认为不当针灸与服毒药(即剧药),而另一太医却灸足少阳脉口,并服“半夏丸”,结果使之“泄注”,“腹中虚”,病情益笃。25例“诊籍”之外,尚有一段是叙述齐文王患肥胖病,本当用体育疗法,但由于另一医生诊治之过,使之早夭。这些客观记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诊籍”,既反映了淳于意科学求实的治学精神,也给后人以极大的启发,是一份珍贵的医史文献资料。
医案从萌芽到形成,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与无数古代医家的探索和努力,与当时社会变革、文字印刷、医生技术、疾病发生均息息相关。淳于意的“诊籍”,是医案起源阶段的代表之作,更是一部翔实、珍贵医案文献,值得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任真年.论临床病案的起源与发展简史.开封医专学报.2000,19(1):74~76.
[2] 李禾,刘小斌,胡经航.近十年中医古代医案整理研究述要.新中医.2005,37(10)∶88~90.
[3] 鲁兆麟,彭建中.中医医案源流说略.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5,8(3)∶6~8.
[4] 洪文旭,苏礼.淳于意“诊籍”试析.内蒙古中医药.1987,(3)∶33~35.
⬅ 太息 老茶馆 西医临床的医学生怎样学好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