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杏林文化

2010-09-03 19:15 楼主
中医的杏林文化
自《皇帝内经》问世,岐黄之术便一直流传至今,已逾千年,其间不乏苍生大医者,其以医应世,身怀仁心,常救人于沉疴之中。相传三国时期,“建安三神医”之一的董奉曾在江西庐山隐居以避战乱,他热忱为人治病却从不索取财物,每治好一个病情危重的患者,就让病家在山坡上种五颗杏树;若治好一个轻病的就只须栽一颗杏树。乡人闻之,纷纷前往看病,短短十年之间,庐山一带的杏树多达十万余株,蔚然成林。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百姓对他很是敬仰。后来,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至今“庐山杏林”仍为医界美谈。
古人说:“不为良相,亦当为良医。”良医者,以其仁爱慈悲之心救万民于疾疴之中,何异于良相救世之举?传说汉文帝时,湖南郴州有个名叫苏耽的人,医术绝伦,品德高尚,为人看病不计报酬,人民都称他为苏仙。 有一年他外出学道,临走时给母亲说:“根据五运六气之说,儿推断明年天下将要发生伤寒流行疫病,家中后院的橘树和井水可以救急治病。患者如恶寒发热,胸膈痞满者,可用井水一升,橘叶一片,煎汤服用,立即可愈。好了以后,和儿在家一样,不收钱物。”苏耽走后,果然疫病发生。母亲便按照儿子交代的办法去做,无不应验。所以,求井水和橘叶的人骆绎不绝,近者百里,远者千里,救活了不少患疫病的人。迨至金元,朱丹溪四十而学医,但他全身心钻研医道,最终成为一代大医,而其所倡的“相火论”,则极大地丰富了后世医学。《医镜》曾言:“朱丹溪弃举子业而致力于医,迎候者无虚日,无不既往,虽雨雪载道,亦不为止,仆夫告痡,谕之曰:‘疾者度刻如岁,而自逸耶?”
唐代的孙思邈医术精湛,道德高尚,他曾著《大医精诚》,言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每读至此,无不深感为医者之神圣,与肩负责任之重。医者,掌人生死之大事也,药有差失,生死反掌。中医不同于西医,她在于体悟,习医者要把全身心都投入进去,去体悟隐秘于字里行间的意思,而一个浮躁的人是静不下心来感悟的,只有内心恬淡虚无的人才可以,所以学习中医更在于修心。古代的著名的医家很注重自己的修为,称:“医乃仁术。”只有术而心不仁是成不了医生的,可见一个医生的医德与其医术当是并重的!
而今之医者何如?或自持技高,自诩天下无双,将病者分为三六九等,阿谀富贵之人,无视贫贱之苦;或本为庸医,亦失医德,误诊误治,毁人一生,污其医名。而看近世反中医者,莫不为庸医之所误。可见,庸医不但误人误己,更污了中医的名声!治学当严谨,习医更是如此,有人说:“学习中医要学会净化自己的身体,只有身心清透,才能对经典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试问,若一个人被利欲熏心,怎么能拥有高超的医技,又如何能担当得起救人性命的重任?
医乃仁术,唯具杏林之德方能通晓此术,逆之则沦为庸者。而当今之世,举世皆浊,为医者欲以医术活人者,必先习心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静修己身,以传古人之杏林美德;进而精研医道,不畏险阻,以增其术,如此,方可遁中医之门,继岐黄之道也! zyy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中草药的用量 老茶馆 刘力红写给朋友们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