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若干思考

2010-08-28 14:05 楼主
作者:刘宏岩

中医治未病思想于两千年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中医治未病独特的思想体系,在中医防病、治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治未病作为现代话题提出,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医治未病领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一些模糊认识需要澄清,开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工作将对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1 治未病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灵枢·逆顺》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难经》在《内经》的基础上又有发挥:“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东汉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系统继承《内》《难》之说,并加以发扬,对形成治未病思想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如:“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的论述,进一步诠释了《内经》预防思想,且措施更加具体。系统的六经传变规律的发现及其卓有成效的治疗更为治未病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将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尊《内经》之义,明确地将人的状态分为“未病”“将病”和“已病”3种。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也强调:“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

明·张介宾在《类经·针刺类十三》中曰:“救其萌芽,治之早也。救其已病,治之迟也。早者易,功收万全;迟者难,反因病以败其形。”“未生者,治其几也。未盛者,治其萌也。已衰者,知其有隙可乘也。”《丹溪心法》也认为:“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到了清代,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更加鼎盛,徐大椿《医学源流论》记载:“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故凡人稍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以叶天士、吴鞠通等为代表,逐步形成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其防微杜渐、防止疾病传变的学术思想成了温热病学的重心,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其实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至此,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体系基本形成。

2 中医治未病与西医预防医学的比较

中西医学都非常重视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但是现代预防医学重视外因,重视群体,主要是针对疾病,尤其是流行病、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治未病”思想则更重视内因,重视个体,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促进人体的阴阳和谐,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维护“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健康状态。

中西医都很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既斗争又和谐。中医认为“天人相应”,要调动人体自身的积极因素,主动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医的预防主导思想也是“君若欲寿,则顺察天地之道”,所以防病健身的关键是顺应自然。西医的预防医学则关注环境对群体的危害。

中医治未病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形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西医的预防医学更关心外在的致病因素,重视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

中医治未病是防治一体,相互融合,从业者一人可兼二职;西医的预防和治疗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西医学预防人员没有行医资格。

中医治未病的体质辨识是个性化的,针对病因中的内因,而西医预防医学的体检是针对群体的病理改变。许多功能性不良状态和欲生的疾病,西医无“病”可对,而中医有“证”可寻;许多西医理化检查不正常者而中医无证可循。

当然,在新的健康医学观的指导下,中西医的预防医学体系正在走向融合,我们应该将中西医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中医特色,深入开展中医治未病的研究。

3 治未病首先是一种理念

当前,要把治未病思想作为一种理念,将预防为先、防患于未然、截断疾病传变途径、防重于治等理念扎根于每位医生的头脑中。不要把治未病和治已病完全分开,更不能对立。医生不仅要会治疗,还要懂养生、保健、营养、心理疏导。要明确,许多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要不断强化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深入理解健康的医学观,营造中医治未病的医院文化氛围[1]。

4 培养全科医师是医学教育的方向

今后所培养的医学生必须是全科型的。“全科”不是一种类型,而是一种观念;“全科”不是内外妇儿都懂,而是预防与治疗融为一体。社区医生或治未病中心的医生与综合医院的专科医生只是分工不同。在许多发达国家,只有经过社区医疗的多年实践后,才有资格考专科医生。中国也应走这条路。目前将街道卫生院的医生简单培训就去做社区医生的做法只能是权宜之计,还必须使这些医生从医学观上彻底转变。本科毕业生到社区做医生是必然趋势,中医院校要尽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中医健康医学体系。

5 治未病中心还应进一步明确方向

现在的治未病中心大多是西医的体检中心加上中医的体质辨识。西医的体检是必要的,但不应是主要的。目前,中医的健康评估、健康文化、体质辨识还没有开展深入研究,医生的医学观整体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缺陷体质与疾病的必然联系还需深入系统的探讨,中医的无证可辨和西医体检不正常指标的关系还要深入研究。治未病中心对心理因素、社会因素重视得非常不够,许多医院还没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治未病中心一定要做到“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健康宣传,培养一批家庭医生开展健康咨询,给服务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做健康策划;成立健康俱乐部,教授养生保健方法,开展潜移默化的心理咨询,讲授营养课程。

6 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要明确办院宗旨,牢记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贯彻预防为主。医院要为富人服务,更要为穷人服务,要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毕竟我们仍然是欠发达国家,地区、城乡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中等以下收入人口还占大多数,尤其还有占总人口70%~80%的农民。绝大多数人健康了,国家才能真正强盛。即使在国家投入不足的现状仍未改变的情况下,也要赚钱有道。过度检查、过度医疗与治未病思想是完全相悖的,应该靠服务、质量、规模取胜,靠自己的特色取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的迅速转变,预防为主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2],追求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目标,这就为中医治未病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中医治未病、调理亚健康具有很大的优势[3],我们应抓住这难得的机遇,积极努力的把中医治未病工作做好。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晋唐十三家热病方药探要 老茶馆 表里兼证治则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