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治法概说

2010-08-22 21:44 楼主
儿科病治法概说
儿科病, 概说, 治法
第一节治法特点
小儿疾病的治疗大法,与成人基本相同。但由于儿童这一具体对象和儿科疾病的特点,在治法选用、给药剂量、给药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现代由于某种原因于西药、中成药制剂的普及,现代小儿的娇生惯养等,导致服药困难的事实确实存在。因此,临证需询问家长,告知家长必需要有耐心,或者选项用不太苦的药来组方。不然,再对证的方药,服不下也是枉然。故有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之说。作者在临证每注意之事,首先与家长沟通之。临证辨证后,组方时每选药味较淡之药,是为要点。

(一)治法选用
各种治法在儿科应用时,都要注意到其临床应用的特点。中药内服是儿科应用最多的治法,其中汤剂因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药物加减运用灵活等优点而最为常用;中成药,尤其是新型中成药制剂,贮存、运输方便,便于小儿服用,研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药物外治使用简便,易为患儿接受,用于辅治或主治部分病症有良好的效果。推拿疗法、艾灸疗法不受条件限制,无痛苦无损伤,受到患儿欢迎。针刺疗法用于儿科,应用适合小儿的针刺手法,特别是用于急证,如高热、惊厥、痉厥、休克、疼痛等证,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更为便捷。现代又推广腕踝针、头针、激光穴位照射等方法,增加了治疗手段。临床应根据病证特点及患儿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法。

(二)治疗原则
小儿体属稚阴稚阳,发病容易,变化迅速,故小儿一旦患病,必须做到及时诊断、正确治疗、用药适当、剂量准确,若是失治、误治,极易造成轻病转重、重病转危。儿科用药,一定要随时注意到小儿的体质特点,使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腻滞,洞悉病情发展变化规律,勿留邪、不损正,固护胃气,维护生机。如《温病条辨?解儿难》所说:“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捉风捕影,转救转剧,转去转远。”对大苦、大寒、大辛、大热,特别是有毒之药物、有损伤之治法,一定要审慎应用,必须使用时也当中病即止。就是说,儿科治疗与成人相比,更要强调及时、正确和谨慎。用药轻灵、平淡,性味平和之药组方,无疑是小儿与病家皆易接受的。
因此,从衡通理念出发,找出偏差,纠而正之,宁简勿繁,用对证之方或对证之药一二味病以攻病,佐以补药,是为立于不败之地之兼备法,即衡则需通,通之则衡之衡通法也。

(三)中药用法
儿科应用中药,要因人、因病、因时,选择内服汤剂、不同剂型中成药、药物外治法,或单用、或合用,择优选用。例如,发热患儿的治疗,一般以汤剂疗效最好,若患儿呕吐而无法服药可改为直肠给药,如需应急或当同时补液可用静脉给药,伴昏迷者可鼻饲给药等等。
小儿汤剂的煎服方法,一般与成人相同。但小儿服药量需比成人小。汤剂处方用药总量,一般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幼儿及幼童用成人量的2/3或用成人量,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用药总量的减少,可以通过减少药味和每味药的药量来达到。故本书方论中皆用小儿酌情量量以明之。
汤剂煎煮前放水不要太多,一般以浸透后水能淹没药物为适宜。煎出的药液总量,要根据年龄大小来掌握,一般婴儿60-1OOmL,幼儿及学龄前儿童150-200ml,学龄儿童200-250ml每日服药次数,按照患儿每次服药量和病情特点灵活掌握,可分3-5次不等。
小儿服药方法也要符合小儿特点与病情需要。服用汤药,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尽量讲清道理,争取他们主动配合。对婴幼儿畏服苦味汤药者,可在汤药中加少量白糖类矫味。若患儿拒服汤药,则只能灌服,固定患儿头手,待小儿张口时,将药匙送人其舌根部,倾倒药液后,听到患儿咽下声再退出药匙。不可捏鼻强灌,免得呛入气管,造成危险。服用丸剂、片剂,必须先研成细末,再加水或米汤调服。合剂、口服液可直接灌服。各种药物服人后,都可以再服几匙温开水或糖水,去除口中苦味。
因此,首先需与家长沟通,家长要有耐心。现代人因用西药多,故对小儿服用中药多有畏难情绪,每诊小儿病,多为屡用西医法不能效,或效不佳者,故需向家长说明中医中药之长处,说明中医中药治病,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的,与西医对证治疗不同。说明西医理论不能调和人体脏腑阴阳气血之理,说明西医药之抗菌素消炎药类久用必然导致气机瘀滞之理,气化功能失调则病生之理。说明抗菌素消炎类药皆属凉性,血得凉则凝,得温则行,故治病需疏通气血之理。说明同为发热,西医是对证处理,中医是找偏求因,用药为逐邪外出之理,说明病去则人安之理,说明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平衡则无病之理。说明小儿病如扁桃体炎,西医需用消炎药与手术方能消除,中医则清热活血,化痰散其瘀结即可消散之理。说明西医与鼻窦炎每需手术仍然复发,慢性咽炎治疗用抗菌素为何效不佳?是病因未除,是为治标未能治本之理。
向病家说明现代人之病,皆属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致气血瘀滞兼挟诸证,即中医之外感六淫为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皆可致气血瘀滞,抗菌素只能抑菌消炎不能治气血瘀滞,用久则更令气血瘀滞之理。说明西医理论辨病虽然明察秋毫,然其与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不能辨出,故不能治之之理。说明西医理论能辨出贫血,不能辨出贫气,而且气虚、气滞、气结、气郁、气脱、气陷、气散皆属无形,故不能辨出之理,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结则血结,气脱则血脱,气陷则血陷,气散则血散之理。说明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则病生,是为失衡,衡则需通,通之则衡之理。而用中医之理论找出病因,祛除病因是为标本同治,是为令其衡之理。说明西医辨病是其长处,中医辨病再加辨证是中医之长处之理。说明病属气血瘀滞之理,说明有因虚致瘀者,有因瘀致虚之理。
向其说明久病必有瘀结,故有有形之结与无形之结,而病有轻重不同之理。西医能查出之病多属有形之结,查不出者多为无形之结。无形之结多属气滞血瘀,有形之结多属血瘀气滞。无形之结者,如精神病、神经性头痛、失眠、过敏性疾病等。有形之结者,轻者为囊肿类、鼻窦炎、慢性咽炎、痔疮等。重者为肝硬化、肿瘤癌症类。无形之结之轻者中医用疏通气血法愈之也易,是为通之则衡。无形之结之重者愈之也难,是为衡则需通。因瘀致虚者愈之也速,是为体未虚故宜衡,是为通之则衡。因虚致瘀者,愈之也缓,是为体已虚,需补之,方可令其通乃可衡。有形之结之轻者西医法治之多为治标,如囊肿类、鼻窦炎类,手术后仍然复发即是未能祛除病因。有形之结之重者,手术化疗虽欲治本,然也愈之不易,愈后复发是为未能治本,即未能治其病因故也。说明中西结合,取长补短是中华最佳医学之理。说明用西医之长治标,中医之长治本是为标本同治之理。说明何病该用西医法,何病该用中医法。用西医法治疗的预后是什么,中医治疗的结果是什么,中西医结合的结果又是如何,是现代中医之任也!


第一节治法特点
小儿疾病的治疗大法,与成人基本相同。但由于儿童这一具体对象和儿科疾病的特点,在治法选用、给药剂量、给药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现代由于某种原因于西药、中成药制剂的普及,现代小儿的娇生惯养等,导致服药困难的事实确实存在。因此,临证需询问家长,告知家长必需要有耐心,或者选项用不太苦的药来组方。不然,再对证的方药,服不下也是枉然。故有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之说。作者在临证每注意之事,首先与家长沟通之。临证辨证后,组方时每选药味较淡之药,是为要点。

(一)治法选用
各种治法在儿科应用时,都要注意到其临床应用的特点。中药内服是儿科应用最多的治法,其中汤剂因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药物加减运用灵活等优点而最为常用;中成药,尤其是新型中成药制剂,贮存、运输方便,便于小儿服用,研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药物外治使用简便,易为患儿接受,用于辅治或主治部分病症有良好的效果。推拿疗法、艾灸疗法不受条件限制,无痛苦无损伤,受到患儿欢迎。针刺疗法用于儿科,应用适合小儿的针刺手法,特别是用于急证,如高热、惊厥、痉厥、休克、疼痛等证,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更为便捷。现代又推广腕踝针、头针、激光穴位照射等方法,增加了治疗手段。临床应根据病证特点及患儿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法。

(二)治疗原则
小儿体属稚阴稚阳,发病容易,变化迅速,故小儿一旦患病,必须做到及时诊断、正确治疗、用药适当、剂量准确,若是失治、误治,极易造成轻病转重、重病转危。儿科用药,一定要随时注意到小儿的体质特点,使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腻滞,洞悉病情发展变化规律,勿留邪、不损正,固护胃气,维护生机。如《温病条辨?解儿难》所说:“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捉风捕影,转救转剧,转去转远。”对大苦、大寒、大辛、大热,特别是有毒之药物、有损伤之治法,一定要审慎应用,必须使用时也当中病即止。就是说,儿科治疗与成人相比,更要强调及时、正确和谨慎。用药轻灵、平淡,性味平和之药组方,无疑是小儿与病家皆易接受的。
因此,从衡通理念出发,找出偏差,纠而正之,宁简勿繁,用对证之方或对证之药一二味病以攻病,佐以补药,是为立于不败之地之兼备法,即衡则需通,通之则衡之衡通法也。

(三)中药用法
儿科应用中药,要因人、因病、因时,选择内服汤剂、不同剂型中成药、药物外治法,或单用、或合用,择优选用。例如,发热患儿的治疗,一般以汤剂疗效最好,若患儿呕吐而无法服药可改为直肠给药,如需应急或当同时补液可用静脉给药,伴昏迷者可鼻饲给药等等。
小儿汤剂的煎服方法,一般与成人相同。但小儿服药量需比成人小。汤剂处方用药总量,一般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幼儿及幼童用成人量的2/3或用成人量,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用药总量的减少,可以通过减少药味和每味药的药量来达到。故本书方论中皆用小儿酌情量量以明之。
汤剂煎煮前放水不要太多,一般以浸透后水能淹没药物为适宜。煎出的药液总量,要根据年龄大小来掌握,一般婴儿60-1OOmL,幼儿及学龄前儿童150-200ml,学龄儿童200-250ml每日服药次数,按照患儿每次服药量和病情特点灵活掌握,可分3-5次不等。
小儿服药方法也要符合小儿特点与病情需要。服用汤药,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尽量讲清道理,争取他们主动配合。对婴幼儿畏服苦味汤药者,可在汤药中加少量白糖类矫味。若患儿拒服汤药,则只能灌服,固定患儿头手,待小儿张口时,将药匙送人其舌根部,倾倒药液后,听到患儿咽下声再退出药匙。不可捏鼻强灌,免得呛入气管,造成危险。服用丸剂、片剂,必须先研成细末,再加水或米汤调服。合剂、口服液可直接灌服。各种药物服人后,都可以再服几匙温开水或糖水,去除口中苦味。
因此,首先需与家长沟通,家长要有耐心。现代人因用西药多,故对小儿服用中药多有畏难情绪,每诊小儿病,多为屡用西医法不能效,或效不佳者,故需向家长说明中医中药之长处,说明中医中药治病,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的,与西医对证治疗不同。说明西医理论不能调和人体脏腑阴阳气血之理,说明西医药之抗菌素消炎药类久用必然导致气机瘀滞之理,气化功能失调则病生之理。说明抗菌素消炎类药皆属凉性,血得凉则凝,得温则行,故治病需疏通气血之理。说明同为发热,西医是对证处理,中医是找偏求因,用药为逐邪外出之理,说明病去则人安之理,说明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平衡则无病之理。说明小儿病如扁桃体炎,西医需用消炎药与手术方能消除,中医则清热活血,化痰散其瘀结即可消散之理。说明西医与鼻窦炎每需手术仍然复发,慢性咽炎治疗用抗菌素为何效不佳?是病因未除,是为治标未能治本之理。
向病家说明现代人之病,皆属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致气血瘀滞兼挟诸证,即中医之外感六淫为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皆可致气血瘀滞,抗菌素只能抑菌消炎不能治气血瘀滞,用久则更令气血瘀滞之理。说明西医理论辨病虽然明察秋毫,然其与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不能辨出,故不能治之之理。说明西医理论能辨出贫血,不能辨出贫气,而且气虚、气滞、气结、气郁、气脱、气陷、气散皆属无形,故不能辨出之理,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结则血结,气脱则血脱,气陷则血陷,气散则血散之理。说明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则病生,是为失衡,衡则需通,通之则衡之理。而用中医之理论找出病因,祛除病因是为标本同治,是为令其衡之理。说明西医辨病是其长处,中医辨病再加辨证是中医之长处之理。说明病属气血瘀滞之理,说明有因虚致瘀者,有因瘀致虚之理。
向其说明久病必有瘀结,故有有形之结与无形之结,而病有轻重不同之理。西医能查出之病多属有形之结,查不出者多为无形之结。无形之结多属气滞血瘀,有形之结多属血瘀气滞。无形之结者,如精神病、神经性头痛、失眠、过敏性疾病等。有形之结者,轻者为囊肿类、鼻窦炎、慢性咽炎、痔疮等。重者为肝硬化、肿瘤癌症类。无形之结之轻者中医用疏通气血法愈之也易,是为通之则衡。无形之结之重者愈之也难,是为衡则需通。因瘀致虚者愈之也速,是为体未虚故宜衡,是为通之则衡。因虚致瘀者,愈之也缓,是为体已虚,需补之,方可令其通乃可衡。有形之结之轻者西医法治之多为治标,如囊肿类、鼻窦炎类,手术后仍然复发即是未能祛除病因。有形之结之重者,手术化疗虽欲治本,然也愈之不易,愈后复发是为未能治本,即未能治其病因故也。说明中西结合,取长补短是中华最佳医学之理。说明用西医之长治标,中医之长治本是为标本同治之理。说明何病该用西医法,何病该用中医法。用西医法治疗的预后是什么,中医治疗的结果是什么,中西医结合的结果又是如何,是现代中医之任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儿科论断八步法 老茶馆 脾胃不佳 宝宝“花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