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

2010-08-20 15:37 楼主
《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
《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以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为基础,又有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渗透,其中古代哲学发挥了综合整理、理论升华的作用。
1.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
⑴ 人体解剖知识的了解:
我国古代,人们通过对日常生活观察、战争与刑罚中对尸体的解剖和观察及有目的的医疗活动等方法,来了解人体的组织形态结构。如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耳”、“口”、“目”、“鼻”等人体器官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根据人体器官的不同部位,不同形态,不同作用,来确立其不同名称的命名方法。
《内经》对古代解剖活动及脏腑之大小、坚脆、容量,血脉之长短、清浊等作了详细记载。如《灵枢•经水》篇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
《灵枢》的《脉度》和《骨度》等篇还专门讨论了经络的走向及人体骨骼的长短;《肠胃》篇也记载了人体胃肠的大小、长短和容量,其中所指出的食道长度与大小肠长度的比例约为一比三十五,这与现代解剖测量的结果很接近。
同时,还记录了针刺误中重要脏器发生医疗事故的后果。
这些文献都说明《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有坚实的解剖学基础。古人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认识,起初是以解剖学观察为其研究方法的,中医学对脏器组织的命名,多基于形态结构。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对微观现象的认识,古代的解剖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好求助于理性思辨,从而使中医学走上“精于气化,略于形质”的独特发展道路。但无可讳言,古代的解剖知识,已为探索生命的活动规律,创立中医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⑵ 人体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
对人体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包括生理的、病理的、有目的、无目的的治疗反应等等。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距今已两千多年,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人们的知识水平,还不可能运用生物、化学、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知识,以及各种仪器设备来认识人体,探索生命的奥秘,只有从生活在自然变化中的人体生命活动现象上来了解。
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这是很自然的方法。例如“藏象”一词的含义,可以说明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是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基础之一。中医学的这种通过外在现象来推论生命活动规律的方法,主要是以自然变化以及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等作为信息,根据这种信息作用于人体“黑箱”所反馈出来的现象,再通过生理现象和疾病现象的对比、分析,从而推论出生命活动规律和病理变化机制。
正因为《内经》的理论是通过大量生命现象观察的方法而得出的,所以把自然现象与人体的生理病理之象统一起来,把人的精神意志活动与脏腑的功能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应该说,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对活着的生命来讲,是具有独特之处的,这种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来认识生命活动的方法,正是《内经》理论体系所以具有独特性的原因所在。
⑶ 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理论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必然经历着一个长期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反复过程,经过漫长的证实证伪,才能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
例如,反常的气候变化,人体感受风寒,就会出现恶寒发热、鼻塞咳嗽、气逆喘息等病理反应,通过这些病理现象推论到正常情况,可知人体的肺脏与皮毛、鼻等具有内在的生理上的联系。但这一推理是否正确,还必须经实践来验证。临床实践中用发汗的方法,就能使这些病理现象消除,进一步说明肺与皮毛、鼻的内在关系,同时也说明四是气候的反常,可能成为致病的因素,外感病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
又如入房过度,或因某种原因导致的滑精病后出现的头晕、记忆力减退、腰酸腿软等异常现象,通过禁绝房事,或用一些补肾药物,病情便可得到缓解,从而得出肾有藏精的功能,以及肾精与骨、髓之间的内在联系。
又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就是从临床总结出来的有关虚证、实证预后的诊断理论,并提示实证给邪出路,虚证恢复胃气的治疗原则。
2.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总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中医药学在其学术体系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医疗经验上升为医学理论,进而形成学术体系的过程中,总是要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影响。在战国秦汉,代表先进宇宙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哲学思想,自然为医学家们所接受,并作为理性思辨的工具,来整理丰富的医疗经验和医学知识,构建中医的医学体系。
战国秦汉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出现了许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当时哲学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其理论载于诸子,特别是对《周易》的阐发,其中的《易传》“十翼”,阐发对自然、社会普遍规律的认识,除儒家的政治观和伦理观外,还融进道家和阴阳家的天道观。古代哲学对《内经》学说体系形成的影响,主要是思维方式,而《周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 观象明理和思维模式化:
观象是思维过程的起点。
人们运用感官直接感受或体验事物之象,最初直观比照,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出“观象玩辞”、“观象蕴意”,引出道理和原则,并发展为“观象明理”。这个“理”是指事物的功能、作用和运动方式,也就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藏象学说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参与下形成的。思维模型是人们按某种特定目的,对认识对象所做的简化描述,是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周易》思维模式化倾向很明显,有阴阳、三才、四相、河图、洛书、八卦等模型。《内经》在医学理论形成中,受《周易》思维模式的影响,也建立了多种理论模型。如在藏象方面,有阴阳模型以论脏腑、气血、营卫,有三阴三阳模型以论六经,有五行模型以论五脏等。在病机方面,也有疾病部位的表里模型,疾病性质的寒热模型,疾病发展态势的邪正虚实模型等。模式思维是中医进行理论和临床思维的重要方法。
⑵ 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周易》最为系统、丰富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于《内经》理论和学术体系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①整体思维:整体思维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看待世界及一切事物,认为自然万物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部分作为整体的构成要素,其自身也是一个连续、不可割裂的整体,同时又与整体不可分割,因而认为万物同源、同构、同律。如每个卦象同时具有上中下、初中末、天地人之义,反映了《周易》的天人时空整体观。这使当时的医学家们面对有关人体生理、病理与天时气候、地土方宜、社会人事相联系的大量资料,运用整体思维的原理进行阐释和概括,构建《内经》三才合一的整体医学模式,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并以三才为经,五行为纬,详为论述天、地、人诸事物的类属及其相互关系。
《内经》全息医学思想可能也受整体思维的启发。《周易》认为六十四卦贮藏宇宙全部信息,故《系辞》有“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之说,后世医易学家提出“宇宙大天地”、“人身小天地”,《内经》则有脉诊、目诊、耳诊、面诊等察局部而诊全身疾病的全息诊法。
⑵变易思维:《周易》强调事物的变易属性,如通过爻象位置变化实现卦变,反映变化乃自然不易规律,在思维观念上指导《内经》作者,从运动变化角度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如《素问•玉机真藏论》以“神转不回”论生命的有序变化,从变动不息研究疾病过程,病随时空而变,治随病变而施,这是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之一。
⑶相成思维:整体联系、运动变化,都要依赖其内部相互对待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来实现,即相反相成。
首先,相成的前提是相反,而相反之双方是相互依存而不可分离的,而且必须将它们约定在一个统一整体之中,如乾坤、刚柔、动静等,从而使阴阳划分为不同层次。《内经》的阴阳即处于相对独立的整体中,又分为多层次,目的是对人的功能活动依性质不同划列为层次不同的对立面,以便从相反功能的相互作用方式上,分析其相成机制和规律。
其次,相反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相成,和谐是相成的稳态表现。《周易•乾卦》彖曰:“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是事物高度和谐的境界。《素问•上古天真论》以“形与神俱”作为健康标准,《素问•至真要大论》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作为治疗追求的目标。因而,守中贵和成为《内经》掌握生理病理、确定诊断治法及养生方案的基本思路。
(以上内容见于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程士德主编第2版《内经》)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8-20 15:58 2楼
回复 1# 河间金栋

对“人体解剖知识的了解”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内经》教研室主任,已故王洪图先生在其著作《王洪图内经讲稿》说道:

“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其一是解剖学基础。《黄帝内经》理论的产生,学术体系结构的形成,解剖是一个基础。

虽然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解剖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就其最初产生的那个阶段是离不开解剖,或者说离不开形态的,因此强调解剖在《黄帝内经》里有明显的反应,比如《灵枢·经水》篇上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那么从这里看,还是强调了解剖,同时,也认为解剖在医学当中是重要的问题。

同时,大体的解剖还是比较好掌握的,在公元前那样的一个时代,没有也不可能用显微镜,但大体的观察还是很细微的,如说肠道与食管长度之比,是55.8:1.6,也就是说肠道的总长度是55.8尺,食道从咽到胃上口这段,长度是1.6尺,这当然是古代的度量衡,我们是讲的比例问题。它和现代解剖学的比例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按55.8:1.6,近似于35:1,而现在的解剖学这个比例大约是34:1。在《灵枢经》经的《肠胃》篇和《平人绝谷》篇,都有关于这个解剖数字的记载。

《肠胃》篇说,从咽到胃,实际上这是食道,是一尺六寸,说小肠的长度是三丈二尺,回肠是两丈一尺,广肠是两尺八寸,这样小肠、回肠、广肠,整个肠管的长度是55.8尺。中医学直观解剖方法在那种历史条件下,是行不通的,于是乎就求助于理性的思辨,从而使中医学走上了“精于气化,略于形质”这样一个独特的发展道路。确实是,我们中医先生们看病的时候,看没看到解剖?看到了,但他更多想到的是整个功能的问题,人体的气化问题。但是从医学理论产生,从《黄帝内经》学术体系形成来说,解剖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2010-08-20 15:59 3楼
回复 1# 河间金栋


时贤赵洪钧先生在其著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中说道:

“《内经》有无解剖思想呢?当然有。

《素问·举痛论》篇说:‘今余问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
《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故中医的解剖学,不必到后世著作去找。《内经》本身就有相当可观的内容。其中关于人体表面的认识,自然是基本上正确。《灵枢·肠胃》则是关于消化道解剖的专章。《灵枢·平人绝谷》则是百分之百的消化生理。该两篇完全没有阴阳五行字样。

此外,《内经》中还有血管和神经的解剖知识。

总之,《内经》有《灵枢·肠胃》这篇实地人体解剖记录,完全正常。它应该是世界医学世上最早的且完全为了医学目的而做的最认真详细的人体解剖记录。这一工作应该是王莽组织实施的。此次解剖不限于肠胃。

可见,《内经》时代的医学家门,并不满足看不见、摸不着的理论,他们进行人体解剖的勇气,要远远大于现今医界的先生和学生们。据笔者所知,目前西医院校的先生,愿意教大体解剖者也不多,学生对实地解剖也多有恐惧或厌恶情绪。

……王莽这个常常为人不齿的篡权者的工作,他对中国古代解剖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2010-08-20 16:02 4楼
回复 3# 河间金栋
“王莽这个常常为人不齿的篡权者的工作,他对中国古代解剖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为什么?

《汉书·王莽传》:“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始终,云可以治病。”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说道:“这段话的本意是说王莽如何残忍的,却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解剖史料。中国正史正面记载人体解剖,这是唯一的一次,也是价值最大的一次。

古代刑法有所谓凌迟或剐刑,是很野蛮的。除了王清任曾经参观剐刑,企图从中了解人体解剖之外,它对人体解剖学没有促进作用。王莽杀王孙庆,显然不是剐刑。虽然是诛杀异己,却利用这个机会为医学服务,即组织各方面专家进行人体解剖。

‘云可以治病’,就是出于医学目的的人体解剖。

‘量度五脏’,就是仔细地测量内脏的长短、大小和重量。

‘以竹筵导其脉,知所始终’,更可贵。脉而可以用竹筵(即今所谓细竹签或细竹棍)导--穿进去,看通到哪里--足以证明,‘脉’就是血管。”
2010-08-20 16:05 5楼
回复 4# 河间金栋



中国正史正面记载人体解剖,或见于《汉书·王莽传》,“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始终。”

“中医的解剖学,《内经》本身就有相当可观的内容。”
⬅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方 老茶馆 《难经》释《内经》之疑难者乎? 河间金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