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医生取信之道

2010-08-18 14:41 楼主
同样的诊所,同样的职称,为什么有的诊所前车水马龙。有的诊所前门可罗雀。是技术问题吗?不是,这种现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医生的“成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来的。因此,初学者要保持一定的工作热忱,努力钻研医疗技术。这是第一步。
接诊也是有学问的,简单说说:对第一次找你看病的病人,要主动打招呼,如果病人来了招呼都不打,病人会觉得不被关注、不受重视、不被尊重。但不必太客气,寒暄几句就行。毕竟病人不是来享受什么,而是不得不来。病人坐定后要主动询问患者的哪里不舒服,少说多听。一些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老年人喜欢让医生“猜”病,把手伸出来让医者“号脉”。(西医)千万不要说不会,要学会察言观色,细心观察,这时你只要问对一句:“你感觉XX地方怎么样”。患者就会把病情全盘托出,看完病,她会认为她的病是你“号脉”好出来的,而不是他说出来的,这样的病人会很相信你,会帮你传名。医生接诊不要总是微笑,医生在感情或情绪上应该与病人共鸣,病人高兴,医生也高兴。病人痛苦,医生也应该表现出严肃和同情。学会聆听,不要过多打断病人的叙述,这样他会认为你很关心他。
体格检查也很重要,在日常门诊工作中,好多病经病人叙述后,疾病基本确定,此时你不要忽略体格检查。只问病情不做检查,会使病人反感,会认为你对他不重视,看病不认真,草率。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无论病情轻重,都要做检查,看看,听听,摸摸。哪怕只是装装样子;对小儿患者,都要听诊,看嗓子,摸肚子。看完病后,患儿家长多会问嗓子,肚子的情况。这样会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
向病人交代病情时,不要总说医学术语,要把一些病人不容易理解的词汇,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翻译”成家乡“土话”,这样患者容易理解你所说话的意思,听起来不费劲,患者认为你容易接近,有病是就喜欢让你看。耐心回答患者的提问,不要显出不耐烦的样子来。对疾病发展过程的交代也很重要,比如:一个扁桃体发炎,发热的小孩,你给他打完针,你还要告诉家长,小孩扁桃体发炎了,发热是由于扁桃体发炎引起的,打完针热虽然退了,但他的病并未完全好,XX时间还需要打针。如果孩子再次发热,家长就容易接受。这样,家长就不会埋怨你的技术不好,能配合医生的治疗。
现代人的就医观念是:小病去药店,大病去医院。农村诊所在这种夹缝中很难生存,因此,医生开处方时,尽量少开或不开成药,贵药。认真学习,掌握药性,钻研,总结,遴选一些效果好,价格便宜的药品,作为自己的处方药品。临症开方,熟练掌握。使病人觉得你开的药,不仅效果好,而且价格便宜,病人自然会相信你的技术,他会介绍给他的家人,朋友,去你处就诊。
总之,患者的诊治应该是因人而异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针对不同的病人,应该采用不同的技巧。人们就医的心理和吃饭下馆子心理一样,那家人多就往哪家去。作为医生只要认真的去做,慢慢的会好起来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8-18 17:27 2楼
说得有道理
2010-09-22 22:25 3楼
楼主所言极是,莫不是楼主也个体行医?
⬅ 接诊技巧 老茶馆 抽烟伤肺,不抽伤心---对话,AA制与一根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