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成药的配伍变化

2010-08-13 13:01 楼主
翟胜利▲
在古代用药,一般都是用单味药物,随着对药物的认识和治疗疾病的需要,才逐步发展应用多种药物来治疗疾病,即复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和复方组成,逐步产生了一定的组方法则,形成方剂。根据文献记载,在唐代以前方剂使用上还不太普遍,宋代医学发展很快,方剂积累有很大的提高,由政府药局选定了有效品种,编纂成制剂规范,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统一制药,奠定了基础。中成药的处方,多数是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有效方剂,或者是这些方剂经过药物加减,剂型改变或工艺变化而成。所以,中成药的处方组成规律,配伍关系是和方剂学完全一致的。中成药的处方组成,虽然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但仍是根据病情需要,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用适当的药物,按照配伍原则而组成。因此,每一种成药的处方,都不是数味药物的并列和同类药效药物简单的相加,而是有一定的组成原则。处方通过药物的增减,改变其配伍关系,其效用也随之变化。
药物配伍主药不变,辅药不同,其功用、主治可以完全不同。例如,苦寒清热的黄连,配伍辛热降逆的吴茱萸,名左金丸,用以治疗肝郁化热,胃脘胀闷,呕吐吞酸。若将黄连配伍辛温行气的木香,名香连丸,用于湿热下痢,腹痛,里急后重。若将黄连配伍辛热温阳的肉桂,名交泰丸,用于心肾不交,怔忡失眠,可见辅药的变化可直接改变整个成药的功能和主治。
又如补益类的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其功用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身体消瘦、腰酸腿软、头晕目眩、耳鸣、遗精盗汗、口渴等症,为治疗肾阴虚的常用药。
六味地黄丸增加不同的药物,可以起到不同的疗效。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名为“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可以温补肾阳,适用于由肾阳不足引起腰酸腿软,下半身有冷感,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以及痰饮、脚气、消渴等症,是温补肾阳的主要成药,可以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金匮》肾气丸加入车前子、怀牛膝即为济生肾气丸,功效基本相同,但利尿消肿作用较强,对肾炎水肿有效。六味地黄丸加入知母、黄柏,即知柏地黄丸,增加了清降肾火作用,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等症,六味地黄丸加入枸杞子、菊花,即为杞菊地黄丸,增加了养肝明目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目花、视物不清、眼睛涩痛等症。六味地黄丸加入当归、白芍,即为归芍地黄丸,增加了补血养血作用,适用于阴虚血少所致的午后低热、头目眩晕、耳鸣、胁痛等症。六味地黄丸加入五味子,即为都气丸,增加了滋肾纳气作用,适用于肺肾阴虚所致的气喘、咳嗽、呃逆等症。六味地黄丸加入五味子、麦冬,即为麦味地黄丸,增加了养阴敛肺作用,适用于肺肾阴虚所致咳喘、干咳带血、口干舌燥等症。
再如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功效补气益脾。加入陈皮为异功散,功能健脾益气和胃。四君子汤加入陈皮、半夏为六君子汤以补气祛痰和胃止呕为主,再加入木香、砂仁,即成为香砂六君子丸(汤),用于脾虚湿盛,气滞痰多。四君子汤加入四物汤(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即为八珍丸(汤),是补益气血,治疗气血两亏的首选方剂,八珍丸(汤)再加入益母草即为妇科常用的八珍益母丸,可以补养气血,活血调经,治疗气血两虚兼有瘀滞所致的经闭及月经不调等症。八珍丸(汤)加入黄芪、肉桂即为十全大补丸(汤),黄芪有益气作用,肉桂可温阳活血,较八珍丸滋补功效强,但药性偏温,适用于气血两虚偏于虚寒者。十全大补丸(汤)减去川芎,加入五味子、远志、陈皮即为人参养荣丸可补气补血,强心安神,虽与十全大补丸相仿,但偏于补血养心,由于血虚较甚,心失所养,故在虚弱症状中伴有惊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所以方中减去了辛散活血的川芎,加入了酸涩的五味子,用以补心阴,收敛心气,配远志宁心安神,用陈皮疏导气滞,以防过补发生气塞。
综上所述,中成药的配伍变化是为了更好的适应临床辨证的需要。因为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是复杂多变的,有并病,合病,有数病相兼,寒热交错,虚实并见等等,必须把多种药物适当的配合起来,才能适应复杂的病情。中成药通过配伍,往往发生复杂的变化,中成药虽然在适应症方面,各有一定的固定性,但从每种中成药处方配伍来看,也具有灵活性,不同的中成药,疗效各异,临床应用时,必须掌握它的处方组成、药物性能、配伍关系、适应范围,只有掌握了中成药的配伍变化,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翟胜利(北京积水潭医院(100035))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中医祛风解表法治疗痤疮的探索 老茶馆 病毒变强人类是“祸首” 抗生素滥用致抗药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