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云治疗皮肤病学术思想介绍

2010-08-08 15:53 楼主
陈彤云,1921年出生于北京中医世家,其父陈树人为擅长治疗温病的名医,公公哈锐川、丈夫哈玉民是名满京城的中医外科大家。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陈彤云开始执业行医,1966年后至北京中医医院从事中医皮外科临床工作至今。2003年,陈彤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

在半个多世纪的悬壶生涯中,陈彤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疾病谱的变化,逐步形成了自己以治疗损容性皮肤病为主的临床特色,尤其擅长治疗痤疮、黄褐斑、酒渣鼻、颜面激素依赖性皮炎、扁平疣、脂溢性皮炎、斑秃、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等皮肤病。

■辨证:强调中医整体观

在辨证时,陈彤云强调中医的整体观,重视人与自然、气候、环境、四时的协调统一关系,重视皮肤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内在联系,认为皮肤病不仅仅是皮毛之疾,更是脏腑、气血的生理、病理在皮肤上的反映。

痤疮等颜面炎症性皮肤病多由热邪作祟。陈彤云认为,气候变暖,可使六淫之中的热邪更多地侵袭人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肥甘厚味和腥热香辛食物摄入增加,也使人容易受到热邪的侵袭。另外,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导致的精神紧张、压抑等,按照中医“五志皆可化火”的理论,均可化生火热之邪而成为颜面炎症性皮肤病的主要致病邪气。

她根据《内经》脏象理论中的脾主黄,肾主黑,肝主青,认为黄褐斑等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在脏主要与肝、脾、肾三脏有关;精生血,脾统血,肝藏血,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均会导致气血悖逆、气血瘀滞,或气虚血亏、运行滞涩的病理表现。气血不能上荣于面,颜面失于荣养是病机的关键。因此认为黄褐斑等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无论病在何脏,多有气滞血瘀,提出“无瘀不成斑,有斑必有瘀”、“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的中医病机学说。

■治疗:推崇外病内治

在损容性皮肤病的治疗中,陈彤云从整体观出发,十分推崇外病内治。在对痤疮等皮肤病的治疗中,她借鉴中医温病学说,采用以清热解毒药为主,佐以凉血、除湿、理气、软坚药物的方法,如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疏风、清热利湿等。常用方剂有银翘散、泻心汤、黄连解毒汤、龙胆泻肝汤、枇杷清肺饮等;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土茯苓、虎杖、白花蛇舌草、草河车、夏枯草、白茅根、紫草、地骨皮、生石膏、丹皮、栀子、白蒺藜、茵陈、龙胆草、黄芩、黄连、黄柏、车前草、生大黄等。

在黄褐斑等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她根据脏腑辨证以滋补肝肾、舒肝解郁、健脾益气为主要治法。常用的方剂有:逍遥散、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归肾丸、二至丸、二仙汤、当归四逆汤、归脾汤、桃红四物汤、失笑散、通窍活血汤等。在脏腑辨证、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强调治斑不离血,常用当归、川芎、红花、桃仁、赤芍、泽兰、坤草、丹参、莪术、香附、郁金等行气活血、化瘀消斑的中药。

另外,陈彤云十分重视对肾精肾气的填补和对胃气的保护,认为虽然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但其中更重要的两脏是肾、脾。肾主藏精,主骨,生髓,是五脏六腑精气之所在,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脾主运化,运化功能关系到人的饮食水谷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输布,是气血化生之源,对面部气血起着决定性作用。故中医素有阳明胃脉荣于面的论述。她根据辨证选用女贞子、菟丝子、枸杞子、旱莲草、山萸肉、山药、鹿角霜、仙茅、仙灵脾等填补肾精、肾气,选用白术、茯苓、焦三仙、谷稻芽、厚朴、陈皮、枳壳、砂仁等培补脾土、顾护胃气。

■临证:中西合璧遣方用药

虽已界耄耋之年,陈彤云却很乐意接受新事物,并不排斥现代西医学的有效手段。在对皮肤病辨证的同时,她常根据西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调整治疗用药。例如,近代研究证实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她在临证时注意选用经现代研究证实具有抗痤疮丙酸杆菌作用的药物,如丹参、连翘、虎杖、黄柏、山豆根、大黄、黄连和茵陈等。

又如,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黄褐斑的色素沉着与酪氨酸酶活性增强有关,她就在黄褐斑的内服、外用药物中选择经过研究证实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的药物,如当归、白芷、白附子、白及、僵蚕、茯苓、丹参、蔓荆子、山茱萸、夏枯草、川芎、柴胡等。

陈彤云在继承哈家在中医外科传统外用药物制剂的经验基础上,又根据现代日用化学工业的进展和美容皮肤病治疗的需要,吸取现代技术,大胆进行剂型改革和研究。她研制的许多药物如“祛斑增白面膜”、“祛斑霜”、“痤疮面膜”、“痤疮霜”以及“陈彤云消痤嫩肤全效组合精华”等,使传统中药外用制剂既改变了粗糙、油污、色深、味重的缺点,又保持了中药特有的疗效。

(本文两位作者均为陈彤云学术继承人,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临床体会 老茶馆 田玉美治疗气虚便秘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