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初涉头到尾看完有感

2010-08-05 15:20 楼主
中医初涉头到尾看完了,找到两个好东西,一个就是那长从北京学习回来的贴子,一张就是辨证施治七言决。可惜都不是很完整。初学经验不足,自已没有辨别能力,所以自已是整理不出什么好东东的,我刚学中医的时候就根据成都中医学院一本油印中医内科学编了汤头及加减自背,虽然过了几年对编的歌还记忆犹新。但现在看来那总是不得要领。浪费了精力时间。走了弯路。 所以请过来人多推荐一些完整的(这版块里面尽是些鸡零狗碎的东东,恕我直言)实用的(不要轻易忽弄初学者,这叫误人子弟)本子给初学者。以免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和学医时机.谢谢各位了 另外中医基础理论到处都有,何必往上发 方药中的,秦伯未的,纸的,电子的,到处都有,发点有用的好不好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8-05 20:18 2楼
能从头看到尾的已经算是有心人了
2010-08-06 05:34 3楼
那试试读些经典古籍吧,虽说初学读起来不容易,但真的是字字珠玑,一旦找到感觉会爱不释手的。
2010-08-06 12:50 4楼
一旦找到感觉会爱不释手的。感谢
2010-08-06 13:29 5楼
《汤头歌诀》难记,但是只要背下来对诊断、用药很有帮助的!
辩证那就是用巧记性加基本功!好像没有捷径可走!!
2010-08-06 13:50 6楼
回复 1# yjpl


我也是一个初学者,也知道经典必须得读,但是读来读去,当天似乎能记起一个大概来,而其中的意思不知所以……后来有很长一断时期,在寻寻觅觅中度过。只到有一天读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学说之后,才有一点感觉。而且始终带着这些概念去感悟、去理解。才慢慢有点乐此不彼的状态、喜欢上它了。在这期间最好能浏览一下《周易》,知其大概就可以。这样非一日之功,那么经过一断时间后,读起经典来就会爱不释手了。《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根,也是中医理论的根,古人言:不知易,不可以言医!《黄帝内经》分《灵枢》和《素问》。《伤寒杂病论》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我想有朝一日,你读透了这些经典,你会感觉世上无治不了的疾病!正所谓古人语: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而且读经典,读一百遍有一遍的感觉,每一次感觉都在不断地提升!但愿你心想事成!
2010-08-06 13:56 7楼
先看黄帝内经吧,不然连什么是阴阳都不知道
然后看伤寒论,神农本草经
我刚看完一遍黄帝内经,正在看第二遍,第一遍实在是看不懂啊,第二遍好一点
我估计怎么也要看十遍八遍的
2010-08-06 14:16 8楼
回复 7# haca168168


" 读一百遍有一遍的感觉,每一次感觉都在不断地提升”,至理名言,我有同感。
2010-08-06 15:34 9楼
回复 3# 天际飞虹


正背伤寒论,好象是第4遍已到165条,前面的可能又背不全了。得出一个结论,背伤寒还是要中基扎实,不然不能举一反二,如163条为太阳兼太阴脾寒,中基不扎实,就不知道太阴脾寒还有畏寒肢冷,腹冷痛喜温按,食差,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带多而稀,大便不臭
2010-08-06 15:48 10楼
不临证都是白搭
我觉得最好是读经典和临证相结合
读经典最不重要的就是背
最重要的在于思考,在于结合临床去悟
拙见,欢迎讨论
2010-08-06 18:02 11楼
回复 11# 苍穹jiff
中医是个应用的东西,最后不结合实际,的确是白搭。背诵一定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且也不是一定要原文照搬,记住大意即可。不过有时候发现背诵古文真的很少需要删节,而且翻成白话文以后字数还更多,哈哈哈 所以成了背诵原文反而快捷些。
⬅ 中医闻诊包括哪些? 老茶馆 成药可以代替汤剂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