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国学教育止步于“经典诵读”

2010-08-03 11:33 楼主
教育部今年将在全国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北京市教委日前透露,昌平区已被确定为试点区,区内中小学、中职学校将在语文、历史、德育等课程中强化经典讲解、诵读内容,高校大学语文及中文、播音主持、影视话剧表演、师范类等专业相关课程中也需训练和考核学生诵读和书写技能。(《北京日报》8月2日)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符号,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和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随着经济的腾飞,文化的复兴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样的时候,高举捍卫传统文化大旗的国学热就是一种必然。近年来,公共社会对传统的兴趣日增,对经典的关注越来越强烈,神州大地,经典诵读蔚然成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精神经典。经典,经过了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我们自然有责任、有理由将之继承发扬传承后世,国学教育责任重大。但问题是,捍卫传统、弘扬国学的教育,不能止步于让中小学生们进行“经典诵读”。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曾经说过,传播中国文化不能一味钻进历史故纸堆,应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应与世界上其他文明接轨。在笔者看来,中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应重在传统人文积极精神理念的传播,而不能总是停留在简单地、机械地经典文本诵读或者文本书写。我认为,应该以传统文化为本、以时代精神为辅,融会提炼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国学教材”,引导和教育学生用新视角去理解传统文化、传承国学。

否则的话,日读经典一千遍,也就是“诵读”而已。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经典的内涵与外延,而传承文化国学,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笔者上小学的儿子最近也在学校里学习《弟子规》,背诵起来滚瓜烂熟、头头是道,我就问理解了多少,他摇头回答不懂,说老师让背就背了,背熟了通过老师的检查就好了。显然,如此局限在固有条条框框中的所谓经典背诵,也就是“背诵”而已,内容一知半解,含义模模糊糊,扔下书本,还能指望学生自觉恪守脱离社会现实的“弟子规”吗?

诵读经典的教育理念,本身是没有错的。但这只是国学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之一,而不能成为全部——国学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文化浸润式教育,不能成为“经典复读机”。笔者建议教育部在大力推进国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国学兴趣为主,多一些趣味性、综合性的引导,而少一些“晨读经典”式的教育强制。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8-03 20:32 2楼
诵读还是要得的
2010-08-07 13:25 3楼
回复 1# 朗塔塔格


内容要比形式重要啊!
⬅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百草居整理版)是谁弄到百度文库的 老茶馆 鲁迅语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