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天文气象医学的发展

2010-08-02 16:43 楼主
全面而系统地讨论天文气象与医学关系的,是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天文气象医学理论的形成。《黄帝内经》对时间序列的年、季、月、日、时等各种时间节段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后的关系,均有深刻的阐述。举凡五脏之功能,气血之运行,水液之代谢谢,色脉之浮沉,无一不与月相、时序相对应。基于这一道理,《内经》提出“顺应四时以养生”,“必先岁气”以治病的治疗原则。要求医生必须“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先知日之寒温,月之盛衰,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于身”,把天文气象因素置于诊断、治疗的突出位置,初步确立了天文气象治疗学的理论。
尤其可贵的是,《内经》中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和“至真要大论”,即通常所谓的“运气七篇大论”,这就是《内经》中的运气学说。运气学说对天文气象与人体、天文气象与疾病的关系作了初步的理论阐述。天文气象之所以对人体有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因为人与自然界有着共同的物质本源,并遵循着共同的运动规律。运气学说认为,在辽阔无限的太虚之中,充满有生化能力的大气,是一切有形物体之本原。在天之日月星辰,在地之山川草木、鸟兽鱼虫,莫不是太虚大气凝聚所致。太虚大气在天地间永不休止地上下升降运动着,统摄着地上一切生物的生长、化育及衰亡。由于天空诸多恒星之照耀,日月五星之运转,大地乃有昼夜之别,寒暑之序,刚柔之体,也就是阴阳之对峙。太虚大气与地之形质相结合,有寒暑往来,晦明变化的条件下才能产生生命。生命经过无数代的“生生化化”,才能化出千千万万的品类来。在天地万物之中,人是最复杂的生物,《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人的生命是在阴阳消长、四时昼夜的施化作用下产生的,因此,各种生理现象无不打上天文气象的烙印。
天文气象医学理论形成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临床应用方面。自东汉至今的漫长过程中,天文气象医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东汉至五代,也就是汉晋隋唐时期
东汉以后,中医临床迅速发展;辨证论治体系初步确立;病因、病机渐趋详明;方剂、药物日益丰富。相形之下,天文气象医学理论则发展缓慢。托名秦越人所撰《黄帝八十一难经》,实际是后汉著作。此书对《黄帝内经》中的许多问题有重要发明,其中对气血运行之应天度(天文气象)的论述,五俞穴配五行、应四时、合五脏的论述,为后世子午流注学说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被尊为医圣的张 仲景,在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许多应用天文气角诊断疾病、判断病情变化、推断预后的论述。他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和自身经验,提出六经病“欲解时”的具体时间;根据证状出现、加剧或消失的时间判断疾病性质、传变与否、预后好恶等等的方法,至今仍为中医临床医生所尊崇。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黄帝针灸虫段蟆忌》一书问世,该书主要论述“人气”随月相的逐日变化而日在不同位置。是当日针灸禁忌之处。误刺、误灸,均可引起不良后果,并指出日食、月食之日,人体阳气、阴气大逆乱,更不能随意施治。这种强调气血随月相盈亏有逐日变化的理论,无疑对针灸逐日选穴方法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唐代天文气象医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养生方面。伟大医家孙思邈禀承《黄帝内经》脏气法时之旨,详述五脏六腑发病的时间特征和病情“间”、“甚”、“慧”、“死”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顺时养生的具体方法。后世所传《孙真人卫生歌》、《孙真人摄生论》等虽然文字有所变更,但都与孙氏顺应四时调理饮食、起居、导引吐纳方法一脉相承,是天文气象医学理论在养生方面的具体运用。
2、两宋元明时期
北宋中叶以后,运气学说逐渐推广。由于宋朝政府的提倡,运气更被提到医学的首要地位。此时的医家,治病“必先岁气”,把年干支、季气运等作为诊治疾病的首要因素,天文气象医学因之有所发展。李东垣据“天地四时之阴阳,人之十二脏应之”之理创脾胃气机说,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治疗上,李氏对因时用药有突出贡献。李氏所制方剂,后面多有“季节加减法”;并明确提出“春不用白虎,夏不用青龙,春夏不宜桂枝,秋冬不用麻黄”的因时用药方法。
时间对药物性能的影响也受到注意。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卷中,肯定了药物性能与岁时、季节的联系,指出采药需遵“六气岁物”的原则,用药需循“五运六淫用药式”,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并把时间对生物的影响应用到中药理论之中。
北宋中叶以后,运气学说倍受重视,故两宋元明的医家诊病,用药时都较重视年辰、节令、日时,这从明王肯堂医案集可见一斑。王氏医案中首载诊病的年、月、日、时;辨证用药中时时顾及岁时节令。清初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书写病案格式时,要求首标年辰之干支,月份、日期、节令等,以为诊病辨证之凭据。表明此期间天文气象医学理论已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清代至近代
明末清初,社会的动乱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大小疾疫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因而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和研究,于是温病学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在温病学说的形成过程中,天文气象医学,特别是五运六气学说起到了特殊重要作用。所谓“温病”,是指感受四时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病,它因天文气象(季节)的不同而有不同性质,侵犯人体所致的损伤、病证传变、转归亦随之各异。故而温病中又有许多不同类型。有的以发病季节命名,如春温、冬温,有的以四时主气命名,如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都是以运气主气六步及主运五季为依据的。特别是温与暑的区别,《黄帝内经》虽有“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之训,但“先”、“后”各应以多少日为期?何以“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未能给予确切的解释。运用天文气象理论则上述问题可迎刃而解。吴鞠能《温病条辨》认为温病发生与岁时年辰的关系。吴氏明确指出:“叙气运,原温病之始也。每岁之温,在早暮微盛不等,司天在泉,主气客气,相加临而然也。”这就为逐年温病的发生在迟早、轻重不同,提出了客观的、气候方面的原因。因而治疗温病亦必须熟悉气运盛衰规律,才能正确把握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情形,随时裁定方药。雷少逸在其《时病论》一书序言中提出:温病“必按四时五运六气而分治之”,“是为时医必识时令,因时令而治时病,治时病而用时方,且防其何时而变,决其何时而解,随时斟酌。”不少医家就是依据时辰、节令、年辰的性质判断疾病的发生、病情的变化或预断死期的。吴鞠通谓伏暑一病,“子、午、丑、未之年为多”;叶香岩谓“哺时必失血,申酉崩漏至”等,都是天文气象医学理论运用于医疗实践的体现。总之,清代医家运用天文气象医学理论发展发温病学说,创立了温病依时定名,因病立法,据证因时遣药制方的一整套理论原则,为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转自-刘养元博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从《周易》到《内经》的阴阳观念流变 老茶馆 《黄帝内经》是一部天文气象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