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辨)名与(辨)物——“当名辨物”与“知名辨物”

2010-07-31 13:42 楼主
“当名辨物”是中国古代先贤辩论的热门话题。孔子、老子等诸子各家几乎都参与过这个话题的讨论。

“当名辨物”语出《周易·系辞下》:“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意为作《易》书者,开释卦爻,撰系文辞;致名当、物辨、言正、辞断,义理完备。此当是说明《周易》卦爻辞的语言特色。孔子是最热衷名、物(实)论的古代思想家之一。他十分看重名分,看重名、物相符的关系,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因此,凡事都要“正名”的主张。用今日观点看,“正名”则含有对事物“定位”、“定性”之要求。

道家也十分重视名、物关系,老子提出“有”和“无”的关系,说:“无名,天地之始”,认为无名无形的道,比有名有形的天下万物更根本,名不过是表达概念的符号,但同时又认为“有名,万物之母”,名、物是不可分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名者,实之宾也。”意思是说“名”是“实”的派生物,名不可脱离物而存在,“名”亦不可与物错位而张冠李戴。

在春秋时代的这场名、物的论辩中,还有荀子、墨子、公孙龙子、杨朱等人亦有妙论,并演变成一场哲学的讨论。随着论辩的深入,人们更加关心“名”、“物”的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首先对语言学产生影响。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便是应“当名辨物”需要而产生,尔后以“雅”字命名的书籍,如《广雅》、《埤雅》、《骈雅》、《通雅》相继问世,形成了中国的“雅学”。

清·汪廷珍在给吴鞠通《温病条辩》所作“叙”中,概述了人们对温病的认识和探索,其中说到有的医家“虽列温病于伤寒之外,而治法则终未离乎伤寒之中”,即对温病的“名”与温病的“实”,未能当名辨物,而导致“轻者以重,重者以死”情况发生。为此作者赞扬了叶天士氏对温病学说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自吴人叶天士氏《温病论》,《温病续论》出,然后当名辨物,好学之士,咸知向方。”可见名实相符在医学发展中多么重要。

当者,对也,要做到“当名”,就要首先“知名”,知物的共名与专名,通名与异名,雅名与俗名,古名与今名,等物的名称之变。而“物”在医籍中,则主要是指医、药、人体的各种名称。只有做到知名,才能辨疾病之差异,药物之真伪。

古人行文,共名与专名并用。何谓共名?共名是指在使用两个意义相近的复合词时,常取其两词的共同点,而忽略它们之间的差异,在训诂学上被称作浑言。相反,辨析它们之间的差别则被称作析言。这就是专名。

段玉裁解释“哯”(音xiàn)字时就是一例。哯,《说文解字》云:“不欧而吐也。”王筠《说文句读》引玄应说:“今谓小儿吐乳为哯也。”段玉裁注曰:“欠部曰:‘欧(今作呕),吐也’;浑言之。此云不欧而吐也者,析言之。”这就是说,“呕”释作“吐”,是从浑言的角度说的,析言说,“呕”和“吐”是有区别的,吐可以不必“呕”。又如《说文解字》段注:“呻者,吟之舒;吟者,呻之急。浑者则不别也。”

唐·孙思邈《大医精诚》中有一段落,充满了大量共名的复合词。“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这一段落中就有“绮罗”、“顾眄”、“丝竹”、“醽醁”等分别表示“丝织品”(喻美色)、“东张西望”、“音乐”、“美酒”等,都是浑言之意。读者只知此是不够的,因为浑言来自于析言的理解。如绮,是一种有花纹的丝织品。颜师古注云:“绮,文缯也,即今之细绫也。”罗,是一种质地较薄,手感滑爽,由经纬纱绞合而成的有规则的横向或纵向排孔的丝织品。显然绮、罗是两种不同质地的丝织品。“醽醁”浑言指美酒,而析言说,“醽醁”是有别的。醽,(音líng)《文选·左思<吴都赋>》有“飞轻轩而酌绿醽”句,李善注引《湘州记》:“湘州临水县有醽湖,取水为酒,名曰醽酒。”醁,(音lù)《文选·七命》:“乃有荆南乌程”,李善注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间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与湘东醽湖酒,年常献之,世称醽渌酒。”可见,醽醁是两种不同产地的贡酒。

古人行文用辞十分考究,绝不随意浪费一字一词,《左·宣公十五年》记载:魏颗在魏武子死后,执行的是魏武子有“疾”时的遗嘱,而不是“疾病”时的遗嘱,因为当时“疾”和“病”的含义有别。魏颗认为“疾病则乱”,他是“从其治也。”即从其有“疾”,头脑清醒之时。而我们今天,“疾病”连用,是取其共名而用之。可见古人用词之时,思维是多么缜密,故孙思邈告诫后人,不可对中医学这样的“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大医精诚》) (罗根海 天津中医药大学)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7-31 22:23 2楼
这是好文章!
⬅ 古籍中的(辨)名与(辨)物——从“痈”“疽”有别说起 老茶馆 口腔异味的中医调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