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若干辞句浅识

2010-07-25 16:40 楼主
《道德经》若干辞句浅识
黄立新
一.
一. 道本说中的“独立不改”与“精”和“信”

《老子•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仔细研读这段话,很明显,这是老子对他的道本原的自注,也是老子对世界本原的回答。老子的回答是什麽呢?“有物。”物,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物质。因为不知道它的存在形式,老子只得用“混成”(浑然一体)、“寂兮寥兮”、(寂寞空虚,即无音无形)来形容它。紧跟着,老子用“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进一步肯定了这物质的存在。《辞海》释独立:不依赖外力,不受外界束缚。外力,外界,自然包括人的意识,意志。释改:更改。不更改,引伸为长期存在。我的理解是,独立不改,与今天的哲学术语客观存在同义,是老子对客观存在的表述。周行而不殆,则是循环往复、运动不息。客观存在,运动不息是老子给道本这一物质下的定义。对照列宁给物质下的定义:“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我认为,道不是什么宇宙的精神的本原。令人遗憾的是,独立不改这一哲学术语,竟成了千古绝唱。
老子还天才地猜测到了信息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老子•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从老子对“精”的真实、实在和“信”自古及今客观存在的强调来看,他所谓的精和信的涵义,与今天我们说的物质、信息的涵义相暗合。

二.关于“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有、无

《老子、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段话,就总义而言,是讲道的运动法则和道产生万物的作用一说,少见分歧。句中的“反”字,有理解为“相反”之意的,亦有理解为“返”义的。从 《老子、二十五章》“周行而不殆•••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看,释义为“返”应是老子本意。句中的弱字,一般解释为弱小、细微。按照“反”释“返”的思路,取义细微。译成白话就是:反复循环的运动,是道运动的特点;细微无形的存在,是道体为用的原因。老子在这里强调道具有运动和细微的特点,是为了说明道体之用的。即:这是道能生成万物的原因。接下来说的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了。有无所指应该是同一对象。所以,一般都将此句中的“有”“无”解释为有形质、无形质。并据此认为,老子在这里是以天下万物的生成,讲万物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的辩证法。此说言之成理,认同者颇多。拙见认为:以形质为有无所指对象,没有根据,而且与上文不相联系。要看到,这句话是紧承上文的。这里的有无所指,围绕的是名。实际上就是《老子•第一章》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二者同出而异名。都是说的“道”。有无在这里代指名实,是《老子•第一章》中就明确了的。有无与“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相联系,指道的名实,与“常”相联系,指普遍事物的名实。弄清了这一点,“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就容易理解了。译成白话:所以,事物的实,要看它的奥妙;事物的名,要看它的内涵。徼:边界。引伸为内涵。常无解释为无名的普遍事物,可与《老子•三十四章》“大道泛兮•••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合勘。解释为无名的普遍事物,与道相对应,意义明了。如不这样断句解释,则文理不通。 据此,我认为:《老子•四十章》,是老子以天下万物的产生机制为例,从道的“体”“用”“名”“实”着眼讲辩证法。如果对有无究竟何所指,不作任何分析。“有生于无”也就成了无中生有。“道”,也就成了“物质乌有”的“虚无 ”了。

三.关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冲气

《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段话历来多解,至今仍不断有新解,难有定论。“冲气以为和”后面的文字,人多怀疑不是这一章的内容。但很少有人怀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是否老子所说。《老子》八十一章中提到阴阳的仅此一处。提到气的有两处。另一处是五十五章中的“心使气曰强”。那句话中的气指精神情绪。所以,说气物质的也仅此一处。这使我对老子的这句话产生了怀疑。但仔细研读这段话后,发现此句不但紧承上文,而且与上文共同构成完整的内容。因为“道生一•••三生万物”的解,如果没有新发现的,能确切说明一、二、三代表什么的证据,就只能作数字不断递增解。即:道陆陆续续生出万物来。但仅说道不断地产生可见之物,生成了万物,没有下文的补充,内容是不完整的。而且,阴阳的初始概念,早于老子出现。从《庄子•天运》记载孔子向老子请教阴阳度数的亊跡看,老子对阴阳是有研究的。因此,不能依据提到阴阳和气的仅此一处,而推论这句话非老子所言。
这句话应该是老子说的。但“冲气”一词,是否老子所说呢;《辞海》释冲:空虚。“《老子》大盈若冲”。冲气的冲字,与大盈若冲的冲字同义。虚无形是气的特性,“冲气以为和”解释为气的盈虚相替以维系万物的和谐统一完全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老子只有道产生万物的概念,而没有气产生万物的概念。只有道维系万物和谐的概念,而没有气维系万物和谐的概念。如果老子认为气维系万物的和谐,那么,在老子就已经是气道同一。老子怎么会在这里使用“冲气”呢?合理的解释是,老子在这里使用的词被篡改了。
《老子•四章》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虚无形是道的特性,道以虚为用。此句中的“冲气以为和”,应是“道冲以为和”,或“冲道以为和,”这才与老子对道的论述相一致。老子根本没有说到气。气虚无形是后来的认识。即:黄老学派认为,道就是他们这个时代说的气。至于“道冲” 何时被篡改为“冲气”的,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道冲”被篡改为“冲气”,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分析。例如,“道生气”的说法,就是这样产生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如果我在错误的时间遇见对的你 老茶馆 我国灵芝类保健品市场发展势头迅猛 产能严重过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