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禅七开示

2010-07-24 20:17 楼主
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

圣严法师于一九九一年
一月二十五日至二月一日主七开示
林其贤•郭惠芯居士整理

报到日开示
放松、数息观(晚坐)
现在,我们已正式进入禅七了。
不论诸位以前是否打过禅七,也不管你是否有过修行的经验;既然来了,就是与禅修有缘,就要死心塌地、全心投入、认真修行。不要怀疑自己的因缘福报,也不要怀疑禅七的环境。
各位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禅七本身就是修行,修行相当于修理、修整、修正我们身、心、观念等各方面的偏差和问题,它的功能和目的,就是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心理更健全、观念更正确。修行就是训练,所以必须付出代价,除了时间的付出,还得忍受种种折磨;这些折磨不来自他人,而是自己在身、心、观念上,本来就有许多不正确、不健全、不健康的部分。
修行不是休息,更不是享受。绝不能天真地以为来了就会开悟,否则,禅七就是魔术而不是修行了。
接下来讲方法。
第一是“全身放松”。从头部起,眼球不用力,脸部不用力,两肩不用力,两臂两手不用力,然后摸摸看,小腹是紧的还是松的?你们之中,多半人的小腹,现在是紧张的,怎么放松呢?就是不用力,不用力就会放松。如果小腹不能放松,到最后,会呼吸困难。
第二是“坐姿正确”。双盘、单盘都可以,散盘也无妨,以坐得舒服为主。腰挺直,涵胸而不要挺胸,两肩摆正放松,两手放在腿上交叠,左手掌在上,右手掌在下,两个拇指轻轻相抵,不要管手臂。头不要仰也不要低,颈拉直,下巴内收、眼皮垂八分,两眼视线向前下方四十五度,但不要注视任何东西,嘴唇轻轻合拢,上下齿轻叩,舌尖抵住上颚(上排牙齿与牙龈交接处),抵住后就不必注意它了;如果口水很多,就不抵上颚,如果觉得干、渴,就稍稍用力。
第三是“数息”与“数数念佛”。清楚、自然,不要控制它,也不要管呼吸是在小腹或肺部,平常怎么呼吸就那样呼吸。接著数呼吸,呼出一次数一,呼出第二次数二……数到十,再周而复始,从一数起。注意力放在数目上而不在呼吸。可以注意数目的发音,不要想像数字的形相。
数错了没有关系,有妄念也很正常;数错了、数乱了、数忘了,就从头开始,不要著急,修行就是磨耐心。要是一柱香坐下来还都只数到三,这也没关系,就象婴儿在地上爬,走一步两步便跌倒了,再走一两步又跌倒,这绝对是正常的,只要继续练习走,长大了就可以短跑一百公尺,甚至长跑马拉松了。数错了不必自责,也不要难过,不要以为自己没有修行;就因为知道数错了,才表示正在修行。
如果不习惯数呼吸,可用念佛数佛号的方法,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数一个数字,“南无阿弥陀佛——一”、“南无阿弥陀佛——二”……也是数到十再从一开始,念其他佛菩萨圣号也可,不要贪多念快,不要同时念许多不同的佛菩萨圣号,主要还是调心要紧。如果觉得数息很困难,甚至数得呼吸都不会了,这才改数念佛;若数息法没问题,数息最好,因为计数念佛的方法,较不易觉察妄念;数息则一有妄念,便很快发现。
补充说明:眼皮放松下垂,不要用力紧闭,应当若有若无地看前下方四十五度,不是要看清任何东西,只是让视线自然投放,这样才不会眼花,也才不会产生幻象,眼珠也不用力,这样头上便没有压力。
打坐时,你的心里要想象着很舒服、很轻松、很自在,感觉很欢喜、很幸福、很高兴。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7-24 20:24 2楼
第一天开示
信心(晨坐)
用功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意义和要领。合掌的时候,眼睛轻轻地看着中指指尖,头脑什么也不要想;操手的时候,重心和注意力是在双手手掌,有意无意地好象捧着一尊佛,这可以使我们集中注意力,又有稳定落实的感觉和效果。
有了方法之后,同时要有信心。没有信心就无法修行。
第一要相信自己,是有善根的。因为佛说“人身难得”,你已经得了;“佛法难闻”,你也已经听到佛法;“正法难修”,你现在也已经开始修行;“明师难遇”,现在已有一位老师正在指导你。相信诸佛已经成佛,我们自己将来也一定能够成佛。同时要相信佛说的法是真语、实语、不会骗人。禅七一开始便讲方法及观念,全是根据佛法来说,这些都是从佛以来,由僧代代传承,所以要相信“佛法僧”三宝。为了信法修法,也必须相信佛宝、僧宝。相信佛宝是因为接受了法宝,法宝由佛所说,再经历代祖师相传,现在又从老师传给了我们。
“明师”,是指知见正确、心地光明而又兼有善巧方便,能够指导他人修学佛法的人。你愿意听他的话,接受他的指导,他便是你的明师;如果你不接受他的指导,也不相信他的话,则虽是“明师”,对你来讲,等于是没有用。僧宝,包括了历代祖师和现在所有修法学法弘法利生住持三宝的出家人,指导你修行的老师,就代表了三宝与僧宝。
“人无信不立”,若不相信自己,什么事都做不成,相信自己才能取信于人,也才能从自信而信三宝。法由佛说,若不信佛宝则无法可学,既不能学法又如何修行?法由僧传并且要跟师学,若不信师僧又如何依师僧所教的佛法去修行呢?故须相信自己,相信三宝,才能开始修行,由上故可知信心是修行的根本。
再提醒各位,应当要有心理准备:禅的修行是非常艰苦的事,是主动地接受苦的磨炼,任何事都没有修行来得苦。唯有吃了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虽然现代人福报大,禅七的修行环境、方法、生活所需,全有人照顾、提供,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可是,尽管福报再大,炼身调心的修行,还是要靠自己。禅七之中,会有各种痛苦的感受和经验,腿痛、脚痛、背痛,也可能有麻、酸、痒的经验发生;整天打坐也会感觉不自在、困顿、失望、怀疑……而且这些痛苦不只发生一天,可能两天、三天,甚至到第四天还存在,也许要到禅七快进入尾声,身心都已习惯,日子才会比较好过。
但是,各位也不要提心吊胆,以为会发生什么不得了的祸事。只要“把身体交给蒲团,把心念交给方法”,不管妄念或其他任何事,你就会很平安,就会很快放下身心的问题,当然也不会老是在痛、苦、烦恼中挣扎了。
现在,我们礼佛三拜,再向自己坐垫一拜,然后开始打坐。礼佛三拜,是为顶戴受持佛的正法;礼敬坐垫,因为这是助你修道和成就道业的道场。
脚踏实地,修戒定慧(晚坐)
禅就是释迦牟尼传下来的佛法。佛教虽然重视信心,信了以后,还得由信起修的如法而“行”。
修行的内容不出戒、定、慧的三无漏学。
戒是“不该做的事不做,该做的事不得不做”。从因果上说,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就要负责任,以后会有果报;从当下修行的观点来讲,做了不该做的事,心会乱,心乱便不能得智慧。既然心乱又无智慧,岂不就是无明烦恼的众生吗?当然也就无法获得无我无私的解脱慧了。所以,持戒是得到心里平衡与安定的基础,也是求得悟境或解脱的必备条件。
在禅七中,第一不讲话,这就没机会打妄语了。第二吃素食,也不会杀生了。第三男女分开,邪淫也没机会了。第四不准看别人,甚至不去想别人,也不会偷盗了。凡是恶业,禅七中都不犯;但是,禅七中该做的、该遵守的,若不做、不守,也是犯戒;该打坐、该聆听而没照做,也算犯戒。由此说来,戒的意思,也是规律、规则、规矩,不守规矩就是犯戒。若在禅七中几次不守规矩,就会请你离开。
所以,精进的修行本身,就具备了持戒的涵意。早上请各位“把身体交给蒲团,把心念交给方法”。这项要求今天做到了吗?没做到也是犯规矩。这当然不容易,但是,一天天地练习,最后自会成功。一般常用“心猿意马”来形容我们的心,因为心很难收服。禅七中各位把“心眼”“收”起来,也把视线收起来,把心念一次又一次地从妄想中收到方法上,心念由集中凝聚而渐渐地安定下来,练成了安定的工夫以后,才有悟境现前的可能。
许多人在报名表上填写打禅七的目的是“开悟”,说来容易,得来却很不容易。有人要求我:“师父请你帮忙开一下悟嘛!”如果我真替你开悟,请问这是我开悟还是你开悟?开示佛法在于师父的指导,悟佛知见在于弟子的修证。
歇了颠倒的狂心妄念,粉碎了自私自利身、心、世界的自我中心,才有希望开启智慧之眼的所谓与三世诸佛同一鼻孔出气的悟境。有的人但知打禅七可以开悟,有人仅从书中知道修行可以开悟,却根本不知什么叫开悟,也不知如何可开悟。我现在告诉诸位:一般人开悟,要通过持戒、修定的过程。有人又说了:“从持戒修定着手是渐悟,我要的是顿悟!”我从指导禅七以来,遇过太多急求开悟的人了。问他为什么要开悟,答说烦恼多、困难多、问题多,认为一开悟问题就没有了,我说这得慢慢来。越是急着求开悟,就跟悟境离得越远。有人追问我:“你自己到底开悟了没有?”“是顿悟还是渐悟?”“是自己开的还是别人帮你开的?”对这些问题,我都是以不回答为回答。我若说没开悟,你会问我拿什么指导人;我若说已开悟了,又无法说给你听,更无法拿给你看。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是:禅宗的祖师,一直追溯到释迦牟尼佛,都不是不须修行就能顿悟的。释迦牟尼佛出家后修行多年,二祖慧可、六祖慧能看起来却好象没有修行就开悟了,其实就好象大家只看到肉摊上的猪肉,却没看到养猪人家把猪一天天养大的辛苦。
有个一百二十岁的须跋陀罗,在佛涅槃前听了一段开示,便证了阿罗汉果,这似乎很便宜。但要知道须跋陀罗是大婆罗门,早已是个大修行人,只是在某一点上观念未通,经佛点破,障碍顿除,这才证果,这是几十年的修行人哪!六祖看来也似乎未修,其实,他从小时候心就很安定,工作那么单纯,也并不是莫名其妙就开悟了的。
诸位必须在观念上确信:佛法的修行,没有占便宜的事,否则就与“因果”不相应。除了修行非因计因的常见外道及无因无果的断见外道;在正法的中道行中,必是付出了多少就得多少,所以六度之中的精进一项也极重要。
禅修者,不能做假,不能掺水,完全是硬碰硬的;付出多少努力就得多少结果,菩提道上绝无投机取巧事。可能有人以为净土宗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是条捷径。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好,但日前有人到此求出家,我问他何以不去净土念佛的道场?他说:“因为不敢去极乐世界,去了不知多少时间才能回来”我问他说:“难道你就这么贪恋这个世界?”他回答说:“不是,只因不忍众生之苦。以时间计算,到极乐世界修成不退转位,再倒驾慈航之时,地球世界已经不知坏了好多次了。”这样的悲心,实在令人感动!不过自力修行者的信心,如果不够坚强的话,念阿弥陀佛先求往生西方净土世界,也是非常踏实的。
因此,我们接触到的,修净土法门的人,若其信愿正确,往往也会比修行所谓禅法的人更积极、更慈悲、更能付出、更懂得广结善缘;修禅的人,反而比较自私小气又逃避现实,这全是被坊间禅书的错误观念所害,被“开悟”两字所误,只求早日开悟,忘了发菩提心。我的徒弟之中就有求我护持他早日开悟的人,说是等他开了悟必来护持我,这种自私自利的心态,与放下自我才能开悟的原则,恰巧相违。连小乘都不够格,哪里还是大乘的禅法呢?所以,禅七中一定要建立正确的观念:脚踏实地,努力于戒定慧三学的增上修学。
“戒”在基础佛教,便是五戒;在大乘佛教,则是菩萨戒。发了菩提心而不去度众生,这是犯了菩萨戒。有人去戒场受戒回来,就自以为是菩萨了,开口闭口“我是受了菩萨戒的菩萨”;事实上,受菩萨戒,就是发菩提心,持菩萨戒,要以利益众生为要务。
“定”在基础佛法,就是九次第定,离欲不动,入寂灭境。大乘佛教的定,则是以心不受内境外境所动摇,虽接应万物,面对万境,而心不受其左右,若无其事。如果只有入定时无烦恼,出了定还是有烦恼,那便不是大乘的定,也未得解脱。大乘定是随时随地心都平静安定,如止水如明镜,有映现的功能,无波动的烦恼,这就须要精勤练习了。禅七中的练习,虽以打坐为主,但生活中的种种,也都是藉境练心的方法。
若能持戒习定,日久功深,无我的智慧必然现前,那便是开悟。诸位来参加禅七,绝对要有大死一番的决心,把散乱心、企求心等,统统搁下,要把一个个的妄想,一次次地摆下。发现有妄念时,千万不要难过,不要讨厌,立即回到方法就好。
2010-07-24 20:26 3楼
第二天开示
数息的方法和层次(晨坐)
诸位进入禅堂以来,我就提示方法和观念。方法是用来修行的工具,观念则能让我们看清目标,把自我中心放下。但在未能放下自我以前,须先用观念来疏导,用方法来实践。
我们所用主要的基本方法是数息,而数息有许多层次:
第一步,就是把散乱的心集中在方法上。一发现胡思乱想的散乱心,就要“把心念交给方法”。但要把散乱的心集中也不容易,开始用方法时,就像是一只猴子被关在笼子里,常常想往外面跑。虽然出不去,但它的耳朵及眼睛,时时在向笼外攀缘;身体被关在笼中,心念还在笼外。
第二步,就像把猴子的眼睛蒙起来,耳朵捂起来。虽然心还在想,但是眼不见,耳不闻,装瞎作聋,便减少许多外缘的纷扰。
第三步,不但是把猴子关起来,把猴子的眼耳遮掩起来,还把猴子捆绑在像柱子样的方法上。不仅看不到听不到,也不能乱闯乱跑,只好乖乖地紧贴在像柱子一样的方法上。
第四步,不仅不缘外境,对其自心的内境也放弃了。内外一时空却,便是无我智慧的出现。没有内外也不取中间,才是悟境。
各位想想看,现在的你,是属于哪个阶段的猴子?是在笼子外吗?已在笼子内?已被栓紧在柱上?等到正在用链子拴起来,可能仍然在挣扎。必得等到放弃挣扎、放下万念时,统一的定境才会显现,身心的负荷才会减轻乃至消失。
所以,若要把数息的方法数得妄念愈来愈少,就先得关闭我们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眼睛不看、耳朵不听、身体等各种官能的感觉不管。因为我们心中的妄念杂想,都是从六根引进来的种种消息,六根关闭之后,内在的种种妄念便会沉淀下来,浮动的妄想便会逐渐减少,心境才会渐渐安定。心安定了,才真能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性格与方向,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愈能真切地了解自己,愈能渐渐地健全自己的品格和品德。
现在请各位注意练习运用数息的方法,了解并配合刚才所作的比喻。
第一阶段,把散乱的心放到方法上去,让散乱心渐渐减少。但要注意的是,须得自然减少,不能希望它少。因为“希望”的本身就是妄念。要一次又一次、很有耐心地用方法。如果光是希望妄念愈来愈少,那妄念反而会愈来愈多,愈来愈烦躁。只要觉察到自己没有在方法上,赶快回来,再从数目重新开始就好。不要以为那是失败、不必后悔、不用责备自己。发现自己有妄念,那表示自己已经在修行了,应该感到很欢喜。
第二阶段,虽然还有妄念,但已不多了,呼吸在、数目在,妄念虽来打扰,但数目没断,并且知道正在数呼吸。
第三阶段,数目不断、妄念好像有一点,但是一闪即过,也不知道那妄念究竟想的是什么。
第四阶段,杂念完全没有了,心念专注在方法上。数呼吸的数目连绵不断,丝丝入扣。到这层次,会觉得很舒服、很欢喜,心理没有负担、身体也可能感觉不到了。
第五阶段,呼吸还在,数呼吸的我也还在,但是没办法数了。不是故意不数,而是呼吸微细没什么好数,还是在用功,只是少了数目。到这时候,知道呼吸就好,不必数了。
第六阶段,已不知道是否有呼吸,也不知是否有自己,更不知道要数呼吸的数目。这时,身体和心理,内在的自己和外在的环境都还在,但不是分开的,而是统一的。身心统一、内外统一、前念后念统一,已是入了定境。而前念后念的统一,也有两个层次:一、前念后念,念念都在同样的一个念头上,仍有念头起灭,但却不离相同的内容。二、念头不起不灭,无前无后,也无时间与空间的感觉。事实上,此时尚有自我意识,也有空间时间,只是时空的感受没有了。
这些都是数息的层次。但是正在用方法的时候,不要想到自己是在哪一个阶段的什么层次,否则的话,你永远都是在第一及第二个阶段。
只顾耕耘(早斋)
绝不能用企图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诸位怀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参加禅七,这种有所为而来的态度毋宁说是正确的;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却应该把所有期求、期盼的目的,暂时忘掉。
工作时应该只顾耕耘,不管收成;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地努力工作,不能守株待兔,也不可揠苗助长。以种田为例,风灾、雨灾、旱灾、地震、战争等,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我们自己只管尽力而为,却不能期待一定可以得什么果。“尽人事”是自己能掌握的,“听天命”则看因缘了。因缘福报好就会丰收,否则可能欠收甚至荒年。农夫除了尽心尽力耕作之外,没有别的可以选择,不过,那些辛苦耕种的经验确是最宝贵的。
因此,要以修行的过程作为我们的目标,才是最牢靠的。
吃饭时,不以贪心吃,不以嗔心吃;打坐时没有贪求心,不起厌烦心;工作时不可老在念着每一分钟能赚多少工资,做了多少功德。吃饭时只管吃、打坐时只管坐、工作时只管工作、用方法时只管用方法,心无旁顾,这就是禅法的修行。若是个自私鬼来参加禅七,要他出坡工作,他却说“不行!我还未开悟,打坐要紧。”让他打坐时,却又不用方法而老想着早点开悟。像那种人,我对他便没有办法了。要晓得,如果能以专心去砍柴、扫地、打水、切菜、煮饭等,便无一样不是禅的修行;只要心是平坦、平实、平衡、平常的,就是最好的修行。当以修行的过程为目的,即便是察觉到妄想,感觉到不自在,也全是修行的成果。因为当你不贪取成果而只管修行之后,好的成果才会出现。
这次的禅七道场中共有一百六十二人,其间难免有人会哭、笑、病、倒、出怪声、有异行,这发生的一切,全与你无干。任何时间,任何现象,你是你,他是他,绝对不要受外境的影响和牵动。
今天是第二天,也许你已比较习惯了,但打坐过程中的疼痛也许更麻烦,更难适应。痛的时候由他痛,随他痛,神经放松,不要动它也不要忍痛,痛得很难受时,不必数息,但注意痛点,渐渐地痛感就会消失。
打坐时的昏沉有两个原因,一是缺氧,一是疲累。
若系缺氧,当把腰挺直,头、颈与脊椎成一直线,收下巴,放松小腹。调整好了,呼吸自然畅通,便会清醒过来。
若因体能一时补充不及而引起的疲累昏沉,依情况轻重,可用下述方法对治:
轻昏沉时,瞪大眼睛平视前方,不眨眼直到泪出为止;或把注意力集中在眉心(鼻梁上端、双眉之间),观想它放光发亮,昏沉也会慢慢消失。若是头脑因为血液不上升而糊涂了,便转转头、低低头、摇摇头。或是跪在垫子、地板上,因双膝直接触到硬地面,促进血液循环向上,产生新能源,昏沉便会减轻、消失。
如果重昏沉已经到了头疼的地步,便把身子坐直坐正,让头脑完全休息,放任它一片空白。五到十分钟后,体力便会恢复。
今天开始有小参,也就是个别谈话。有话就谈,无话就不说,我不管你过去的历史,不和你谈未来的展望,不要问我理论上及佛学上的诸般问题,我只回答你“现在”修行上的困难。入室、问讯、顶礼、离开,动作宜舒缓但要俐落,切忌拖泥带水。进出小参室的门也深有禅意,不要用力推、拉、抬,禅的精神是绝对不能用蛮力的。
行住坐卧都是禅(午斋)
举凡语默动静、行住坐卧,无一不是修行。
禅堂中打坐、经行、拜佛、课诵是修行,斋堂用餐、饮水、寝室睡觉、起床、饭后出坡劳作等,每一处每一时,都是修行的地方和修行的时间。当你从事不用头脑思考的工作时,依旧可以持名念佛、或者随息数息,在做需要分神的工作时,应该心手一致。出坡时,你的手在哪里、身在哪里,心也就在哪里;比如,洗碗时要洗得干干净净,切菜时要切得整整齐齐,劈柴、烧水、扫地也一样,尽心尽力,全心全力,把事情做得妥妥贴贴、干净俐落,便是修行。吃饭时细嚼快嚼消化好,正正常常不要紧张,当他是一桩修行的功德,专心一意地吃,不要胡思乱想;睡觉时不得思前想后,就只管放下四大五蕴,好好睡觉。
禅七已过了一天半,有些人在身体上有了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呼吸的问题。因为控制呼吸,故而引起胸闷腹胀,这时候暂时不数息,改为记数念佛。要数不急不缓,数得急了,气就促;数缓了,妄念就多。待恢复正常了就改回数呼吸。另一个引起胸闷的原因是小腹紧张。把腰挺直通常连带引起小腹紧缩,但一定要练会把两者分开,练成了挺腰,仍能放松小腹,呼吸自然深长舒缓。
第二类是气动,每个人身上都有气、脉,气在脉中,气随脉走,气若阻塞,血液循环就不正常。打坐的时候,循环系统会有正常的调整,气也会跟着调整。若曾有身体伤害或病痛,打坐时就容易引起全身性的反应,最难过的反应在头、胸部的疼痛、胀闷,这种时候,应该把注意力摆在脚掌心,将数目丢到脚掌涌泉穴上,这样,气的压力就可以减轻了。
无常、苦、空、无我(晚坐)
无常即苦,无常是空,无常即无我,这是佛法的基本观念,也就是禅法的基本观念。
今天小参时,有人问我:九次第定的最高层次是灭受想定,如何修法?灭受想定是灭了第六意识一切心、心所法,又名灭尽定,是小乘四果的圣者,息灭妄识,故入此定。禅,则是大乘菩萨道,不是小乘禅定。更何况,**、无**的四禅八定都还未修成,如何只修第九?这就好象盖房子,只要盖第五层,底下四层的不要,这如何盖得起来!诸位都是很聪明、很有善根的人,但希望不要不切实际,要脚踏实地,从基本佛法先了解起。
昨夜已经讲过,修行道上没有取巧的事。学佛,一定要从基本佛法的无常观讲起。
什么叫无常?生灭无常、生死无常,我们的身无常、心无常、环境无常。因为没有一样事物是恒常不变的。
有人说“化刹那为永恒”,那是诗人的感性,不是佛法。世间法没有永恒的,认为永恒的是“常见”的外道。佛法所见,不论是心法(心理活动),色法(生理现象及物质环境),任何现象都是无常的。无常就是刹那变化,生灭不已。我们要能了知无常,才能够真正修行。
这次禅七中,有位居士近来才学佛。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学佛?他说因为去年一年之中,他的母亲及大哥相继过世,感觉到少什么,所以学佛。这也就是“无常”触发到他那生命中的最痛点了。如果没有无常的感觉和反省,生命是不踏实的,因为不知道生命是怎么一回事;没有死亡的体验或是未从死亡的边缘经过一番,没有向鬼门关里探头望过的人,就会觉得自己是可以活了又活,一直活下去似地。
我小时候看到老法师们,一则羡慕他们,再又可怜他们。羡慕他们有修有德,好不容易成为老法师了;可怜他们什么呢?他们离开无常也不远了!现在轮到我了!有的年轻的法师会说:“圣严法师,已经不错啦!”我听了这话,就想:“是不错了,但也快了”。
这次禅七的禅众之中,最年轻的人是十九岁,和九十岁也只不过是两个数字掉换一下而已,十九的不会保证一定可活到九十,也别以为年纪大的永远长寿。无常所以苦:要追求的追求不到,已经有的要想保存也很难办到。
有一个叫做某某机构的企业团体,七年之间,发、发、发,膨胀得比什么都快。唉!最近一下子就倒闭了。发的时候要努力经营,已经很苦,一旦倒了下来,经营者的心理和身体,备受苦楚。他们机构里有个部门是“保全公司”,结果连自己的公司都保不全。岂非无常是苦的真实写照!
三国时代,曹孟德(操)有首诗:“人生在世,为权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并没有信佛,但他的人生体验和佛法是相应的。
无常所以苦,无常所以空,这是有连带性的。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无常的,所以一切现象都是暂有的,如空中的花、水中的月,只是虚幻的假相而已。空是无常的意思,若不觉察无常及空,就起执着,就会受苦。
如能了知而且已经体验到世间是无常、是苦、是空的话,那问题便没有这么困难,也就能对“无我”略知一二了。今天小参时,有人告诉我:“以前没学佛,觉得许多问题没法解决,很苦恼。学佛以后,许多问题就用佛法来疏导。该来的就是逃避也没用;不来的,就是追求也追不到。可以得到的就去努力,能解决的就去解决,不能得到的就放弃,放弃不了的就只好接受!这样一来,心中就舒坦多了。”此人虽未开悟,学佛已有受用了。
所谓无我,《金刚经》讲“无相”,是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其实这四相,都是我相。你我相对;众生和你我相对;寿者则是你、我、众生在空间里的移动,时间里的过程。这些都是从“我”来的。如能无我,就能够实证无相,那就能够见性开悟了。
诸位不要迷信,以为打一个禅七,就能见性、开悟。开悟、见性,确有其事,但当你的“自我”相还是那么强大,自私心还是那么坚固,怎么可能开悟见性?有人想:“我本来自私、我执很重,但是一打禅七,只要挨师父恰到好处地吼一声或打一板,就帮我把自私拿掉而开悟了!”我圣严可没有这个本事。要知道,“我执”是根深蒂固和生命连结在一起的。要除我执,必得自己用功才行,师父只是指导你如何用功,当水到渠成时,只消轻轻一点,“我执”即可顿除。
然而,若要去掉我执,实证无相,须先“无住”。住是停留,停留在所见所闻所觉所知,就叫住。见、闻、觉、知四个字,其实就包括了一切知识世界、精神世界、心理生活世界、生理生活世界;这一切都不能执着,有执着就是有住。凡是有我及我所有的观念,便算有住,便是有相,便不是无我。
如何才能达到无住的程度?先要“无念”。
“念”就是一种分别作用,有念就是有分别,无念就是无分别。能够无分别就是无念,能够无念就能无住,能够无住就能无相,能够无相就见无我的自性。
“无常、苦、空、无我”,是佛说的;“无相、无住、无念”是六祖《坛经》里说的。也许有人认为禅宗是讲“顿悟”的。是的,不过,叫你当下无念、无住、无相,做得到吗?如果能,你便顿悟。否则举心动念都是分别执着。悟了的人,如果仍旧是在烦恼执着之中生活,悟与未悟又有何差别?
我曾教诫一位弟子,要他不要这么执着!他却说:“师父,我还是凡夫啊!我没有办法不执着!”这是原谅自己,自甘堕落的态度。他应该这般想:“我不是圣人,所以尚有执着。如今既然学了佛,师父也讲了道理、教了方法,我就要学着不执着,就是勉强的,哪怕是假装的,也要学一学!”
今天也有人告诉我说:“我的心量很小,发愿发不出来,也不敢发愿,怕发了愿,就真得去做,那可不是好玩的!”众生无边誓愿度,发了愿就要度众生,确实不容易。我告诉他:“发暂时做不到的愿,也没关系,不妨发个空愿,先从假的做起,然后才会渐渐地真做,如此一来,总算是有个开始了。”
各位若想真正地从佛法得到益处,没有别途选择,唯有脚踏实地,从基本处下功夫,在“无念”上下功夫。
我们现在教各位每天练习的方法,就是为使各位一步一步的达到“无念”层次的训练过程。我们的心头,时时都有念;散乱心强的时候,念念都是妄念、都是烦恼心。用上方法以后,渐渐地便能从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心理,脱离开来。
也许有人以为,用方法也是执着。是的,但却不是烦恼的执着;方法不会带动更多的烦恼,而且可以除烦恼。方法就是“道”。昨天讲戒定慧三无漏学,就是“道”,就是六波罗蜜及八万四千法门的总纲。
数息的方法,简单地说,可以归纳成三个层次:集中心、统一心、无心。集中的阶段是将散心慢慢地集中到方法的专一。进一步是身心统一,前念与后念统一,内外统一,统一心的时候是定境,这和外道的定是相通的,关键在于观念的正不正确。如果是以佛法的正知见为修行方法,那便可超越外道的世间定而得解脱,因为正知见能引导我们产生无漏的智慧。如果仅仅修定,怎么样也无法证解脱果,必得有佛法知见的帮助才行。所以佛对利根人说法,往往便能使闻者开悟、得解脱。禅宗的修行也是如此,若得到统一心的经验之后,听开示,用话头、公案的方法来生疑情、破疑团,那就有见性的可能。
若要进入悟境,不能仅凭空想,要付出做工夫的耐心。从禅宗历史如《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的记载来看,不假修行而大彻大悟的例子并不多见。故有“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的警句。你们进来禅堂几天,就想能够由一条毛毛虫蜕变成花蝴蝶飞舞出去,是不切实际的。我要教各位:不论观念及方法,要从基础开始。否则,你就可能以未得谓得的慢心,去引导他人跟你学习,那是自害又害人了。求升反堕,是大不幸的事。
2010-07-24 20:28 4楼
第三天开示
孤立(晨坐)
今天起,要请各位练习“孤立自己”。
“孤立”,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要把进入道场以前,打完禅七以后的事都丢开,要把禅七的时段孤立起来。所以要求各位不看书、不看报、不讲话、不写信、不打电话……,和道场以外的所有人、事、物都隔绝。在禅七这个阶段,对这世界来讲,过去没有你,未来也没有你。
你像活在一个孤岛上,没有文明、没有历史、没有这个岛以外的知识和观念。
禅七以前的事、禅七以后的事、禅七以外的事,跟你完全没有关系。否则你便拖着一条大尾巴、背了一个大包袱进来,就太辛苦了,那就不是来打七,而是来打妄想。若有禅七以外的任何念头出现,你都要告诉自己:“这和现在无关,我自出生之后就在蛮荒的孤岛上,怎可能有这样的念头出现!”
第二、在禅七道场中,把自己和其他的人孤立起来。“把心念交给方法、把身体交给蒲团”,而蒲团上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禅七里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桩事,都跟你没有关系。
人家走你前面也好,坐你旁边也好,跟你都没有关系,如果有人发生古怪的现象,或者是外面有人跑进来转一大圈、在你面前晃了又晃,你也一样:“这和我没有关系!”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如果心念不受外面影响,天下事不会干扰到你。
地震了,跟你无关!飞机摔下来,跟你无关!房子失火了,跟你无关!,连身体上发生了痛痒等触受,也要告诉自己:“跟我无关。”
第三,从前念后念把自己孤立起来。不管前念后念,只有现前一念用在方法上。前念是好是坏,后念将会如何,都不管他,只有现在这一念,系在方法上最重要。
过去的已过去,未来的还没来,懊恼、得意、担心、期待,都是妄想。
无相礼拜(上午禅堂)
这柱香,我们要以礼拜来作为修行的方法。
礼拜时,不要去想你是向着哪个方向,也不去想你是礼拜哪一尊佛,只顾全心注意你身体的每一个动作。
动作要慢,就像电影上的慢镜头一样,慢慢地、慢慢地拜下去。合掌时,眼睛看手指尖,然后拜下去时把注意力放在手掌上。注意手的动作、腿的动作、脚的动作。
拜下去的时候,头不要低,头部和上身保持打坐时的姿势;弯腰而不弯背;腿屈蹲下去而不是用头栽下去。头部与背部保持直线水平地拜下去。以前额贴地,不是头顶着地,否则头会晕痛。
注意身上每一个关节、每一根筋骨,每一寸皮肤的动作和感触。专注、轻松、自然,任何部位都不要有紧张的现象,身体柔软、呼吸舒畅、肌肉松驰、神经舒缓地拜下去。不要像根木头或钢条那样往地上倒下去,而要像一朵棉花、一片雪花那样轻飘飘地落到地面。起来的时候,好像海绵一样,慢慢地弹起来。地上虽然是水泥砖或木板块,但要感觉像是在波斯地毯上那么柔软、舒畅。自己的身体,轻巧自在得犹如一片浮空的白云。
礼拜有三个层次:
第一、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拜,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一个动作。第二、自己指挥身体在拜,那个身体不是“我”,好像自己看着、指挥着另一个人在拜。就像开车一样,汽车不是“我”,但它听“我”指挥。第三、指挥到纯熟自如,仅以心看着这个人在拜,而不必用心指挥身体。清楚地看着身体拜,身体虽在拜,而自己的心却没有动;好像自己没有在开车,但车子自己在开动。到了这程度,就会非常地轻安舒畅,已没有身心的负担。
这样的礼拜方法,没有拜的对象,不为求得什么,只为调顺身心,结果便将身心忘失于礼拜的动作之中。
放松(午斋)
禅七之中教给各位许多方法,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使诸位学会放松身心,二是让你们随时都能安定身心。这两者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只要能放松就能够安定,能够安定就会放松。但是,首先要练的是放松,安定可以说是放松的结果。
能够放松身心,烦恼必然减少,压力、负担也才得以减轻,心智才会明朗。练会了身心放松,注意力自然集中,身体的机能也得到平衡,心情才能够宁静。
学会放松,不只对自己身心健康有用,对日常生活有用,对自己的家属、亲戚、朋友也都有益。一般人认为自己念几句佛号,把功德回向给人,就是对众生结善缘,其实,回向固然有用,但是作用不够直接。我们若能放松身心,则言行、举止、观念、气质,都产生了变化,于己于人才更直接、更有“用”。
如何把心放松?简单地说,好事不强求,坏事不拒绝。一切现象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要平心静气地接受它、处理它、完成它,这就容易放松了。
猫捕鼠、揭茅坑(晚坐)
问:数息时觉得头痛。
答:头会痛是因为数息的时候,用脑子去想。注意力应该放在垫子上,而不要放到头上;重心要放在臀部和垫子之间。
问:觉得胸部闷、呼吸困难!
答: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气动,气卡在脖子或胸部;请把注意力的重心感,置于脚掌涌泉穴,气动现象即可能消失。另一个原因,则是小腹紧张,就把小腹放松!若在小腹放松后,还是没法数息,那就不要数;可以念佛,也可以看念头的出入,或者只看呼吸进进出出而不要数次数。
问:如果是呼吸微弱,找不到呼吸呢?
答:呼吸弱有两个原因。一种是懒,呼吸愈来愈弱,觉得有气无力!这样的话,就把下颚往内收,把腰部挺直,然后做几个深呼吸,这就好了。第二种是方法用得绵密时,呼吸愈来愈细、愈深、愈长,一分钟可能只有两三次;如果还知道有呼吸,就跟着呼吸观其出入,吸到哪里,你就看到哪里,有时吸到小腹,有时到手指脚尖,呼气的时候,则是感觉全身毛孔都像开了窗户,从全身出入;这样的话,就不要数息了。
问:打坐时,觉得身体似乎往后倾。
答:你闭着眼了,是不是?眼睛闭着打坐,容易发生幻觉,有的人会看到房子失火了、地震了、猛兽来了等,这都是由于感觉神经不平衡,才产生的错觉,睁开眼就好。
问:妄想太多,方法用不上力怎么办?
答:就好像满池抓鳗鱼,是不是?感觉上,似乎抓到一点就溜了,才看到就不见了。这时,若用数息,则倒过来数,先数双数,再数单数:“二十、十八、十六……六、四、二”;然后“十九、十七、十五……五、三、一”。如果还有妄念,则在数数目以前,加一问句:“下一个是几呢”?例如“二十”数完,就想:“下一个是几呢?”“是十八!”“下一个是几呢?”“喔!十六!”……这样子一忙,就没时间打妄想。这个方法既有用又好玩,但却不是打妄想。
另一种方法,则是在妄想出来时,把它编号列管:
妄念一出来,看它是哪一类,是贪还是嗔还是痴。妄念一起,则“贪字第一号”;“另一个妄念来了,嗔字第三号”……就这样一个一个给它编号。同样的念头出现就给它同样的编号,并且注明次数。这样,就不怕妄念起来。妄念起来,就把它编号归档。说来也很奇怪,不编号它就常出现,一编号它却不太敢出来了,就像流氓怕被列管一样,妄念也怕被登记。
问:先前觉得胸闷,现在觉得胃闷!
答:因为你把气吞下去了。你不是在数息,而是在“吞气”。你现在先不要数息,可以数数目字、或计数念佛:“南无阿弥陀佛——一”、“南无阿弥陀佛——二”、……也是数到十。不管肚里的气,做三次提肩深呼吸,然后顶多打几个嗝,或者放几次屁就好了。
问:如果是胃痛呢?
答:如果原来没有胃炎、胃溃疡等胃疾的话,胃痛的原因之一是痉挛;太紧张了。坐的时候不但小腹紧张,连胃也紧张了。请把小腹放松,并且心里默想:“我的肚子好大!”会有帮助。
问:已经打坐好几天了,腿还是会痛。
答:我坐了五十年了,腿也都还会痛。痛是必然的,不注意它就不痛。
问:坐久时,腰挺不起来!
答:挺不起来就弯下去,休息一下。弯下去容易昏沉、想睡、那就挺起来。能挺就挺,挺不起来就弯下去,自行调整,只要心念保持在方法上就行。坐到气通脉舒,背也自然挺直。
※※※※※
打坐时,身心都可能会有反应。有的是令人舒服,有些却令人苦恼,就像爬山一样,有时顺利,有时困扰,这是必经的过程。翻山越岭,上上下下,总是需要的。因此,坐了一柱香不错,坐了一天也不错,之后又不好了,这都是正常的。我们的体力和心力,就是如此。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再平顺仍然要消耗汽油;同样地,坐得好,也仍然会消耗体力,就会感觉疲倦。所以坐了一柱好香,不要贪求一直好下去。当然,老修行者的状况就不同了。
所谓老修行者,是指修行的时间久,修行经验老到而丰富的人,他们不会拼命用功,却能细水长流、绵绵不绝。长途旅行的人,都知道如何保持体力,随时都在养精蓄锐。会打拳、会用剑的人,出招之时,一定不会把招势用老,不会把力道出尽。老修行者,是在平常心的状态下用方法,经常保持在稳定的、蓄势待发的状态中,绝不会让心念起伏不定。
更明确地说,老修行者,并非从修行时间的长短上来衡量,而是指能够揣摩到修行方法,能够做到不费体力和心力、又能够绵绵不绝的不离方法,才是高手。懂得用方法,根本不费力,大慧宗杲禅师称之为“省力处”。
会用功的人是系念用功,不会用功的人是妄想用功。系念用功,乃是我意识到我在用功,若有意若无意。妄想用功,则是紧抓住方法不放,紧张兮兮、出大力气,唯恐前后念之间有妄念插进来。这样子,不必多久就累倒了!系念用功则是虽然在用方法,心里却是轻闲舒缓地,脑筋不紧张,身、心都放松。
聪明的猫,在抓到老鼠后,不会怕老鼠跑掉。老鼠要跑,让它跑,然后看准去路,把它截回来,若无其事地,好像是在跟老鼠逗着玩,而不是紧追不舍。只有小猫抓老鼠,才会紧张兮兮,拼命跟在后面穷追。会抓鼠的猫是不会累的。
各位在用方法时,不要费力,不要拚命;要以逸待劳,从容不迫;要四两拨千金,不要硬闯硬碰。几天以来,教各位要孤立、要放松、要自然,就是这个道理。
各位要学老猫抓小老鼠,不要学小猫抓大老鼠,这才是禅的修行。
禅的修行,目的在开发我们的智慧。而智慧要在烦恼脱落时,才能显现。智慧就是觉、就是菩提,而烦恼和菩提是同体相对的。自私心的人、烦恼重的人不容易发明智慧,情绪化的人、神经质的人不容易证得菩提。
人的烦恼愈重,气质就愈浑浊。禅的训练,就是要改变人类的气质及品质。
有人希望得智慧,希望开悟,却没有想到,得先改变自己的气质。满心以为,只要师父给他一个开悟的方法,就可以得智慧、断烦恼了。这种人心里老这样想:“烦恼是因为愚痴,愚痴是因为没有智慧,没有智慧是因为没有开悟;所以只要开悟了就有智慧,就不愚痴、就没有烦恼了!”这种想法,是倒果为因。一定要由因而果,先改变气质,先把我们的浊气减少,才能得智慧,才能开悟。
以前农村里使用的厕所叫作茅坑,夏天时大太阳一晒,茅坑里的上层,会结一层厚厚的屎皮,就把臭气盖住了,冬天时下雪冰封,茅坑也不会臭。除非是把冰打破,把屎皮打穿,臭气才泄出来。
打禅七,就像掏茅坑一样。茅坑一捣当然会臭,如果把它封盖起来,表面看来似乎是不臭了,但却是臭味深藏、毒气更重;因此得要翻了又翻、翻了再翻,多翻几次,把臭味全部蒸发掉了,以后就永不会臭了。因此,禅七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妄想是好事。当你知道自己的缺点愈多,你的人格才愈能健全。
今天中午已说过,你在禅修后,若能把气质改变一点、人格健全一点,才能对你家人对你朋友有所助益。曾有人为了来打禅七,跟妈妈说:“请你让我去打禅七,我把打禅七的功德都回向给你!”然在打完禅七回去以后,妈妈说他两句,他就顶撞三句,本来曾把打七的功德回向给她,结果这么顶撞一下,功德回向又有何用处?
要使气质转浊为清,一定要将自己情绪的烦恼,转化为慈悲及智慧。情绪的烦恼愈淡,心理就愈健康,环境周遭的人也会跟着受益。否则,就算打了十个禅七回去,用处还是不大。要能带着慈悲心回去,带了智慧心回去,那才真正对人对己有用。要做到这,便先得把自己的烦恼减少。如何减少烦恼?不外先减少企求心、自私心、急功好利心。
2010-07-24 20:28 5楼
第四天开示
心浮气躁•惭愧忏悔(晨坐)
昨天讲到:老修行者是用系念修行,不是用妄想修行。妄想和念头,两个都是飘动不定的,前念飘、后念动,用动的去追逐动的,怎么会不累?须知正确地用方法时,前念和后念,就像扇子和羽毛一样。前念的方法要像扇子,横在那里不可动;后念的妄想则像羽毛,让它自然地慢慢地从空中飘落下来。若扇子一动,羽毛就会立即飞掉。要知道,心浮气躁的妄相很消耗体力,不会用功也很消耗体力,因此就容易昏沉。
打从禅七的第一天起,就教各位要把重心、重量感往下放,放在脚底、放在臀部,这是修行上非常重要的观念。练气习武学艺的人,常有“气沉丹田”之说。若能经常保持重心在下半身,便能上轻下重像个不倒翁,才会轻松稳定。平常人都是头重脚轻,脑袋里装了很多东西而又料理不来,所以烦恼、痛苦,以致自害害人、自伤伤人。
我们听过骂人“轻骨头”、“全身没有四两重”的毒话,就是说人浮躁、不踏实,所以“轻”,所以不稳定。为什么会轻浮不踏实?就是因为没有惭愧心、没有忏悔心。对不起人家、对不起自己,自己却还不知道,这就是无知、就是不知道惭愧。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修道成道的。如果知惭愧了,就要忏悔:我知道过去错、我知道现在错,我希望从此以后不再错;这也叫发愿:我承认错,我愿从此以后不再错。再错,再忏悔;一次又一次,便能增强信愿,如法修行了。
忏悔礼拜(上午禅堂)
打坐时,方法用不上,心头妄想多,身体情况多,这些都是无始以来的因果障碍。
本来师父的话,是为你们脱困解缚,可是你们听到耳里、进入头脑一转,反成了障碍、变成了烦恼。本来我把方法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被你一用,就是用力不上。你的心、你的头脑,好像被鬼筑的墙挡住了眼前的视线与出路,门前明明是条宽敞大路,当你跨步出去,脚下踩的偏偏就是狗屎、牛粪。这些都是无始的心障。这一生没做什么大恶,但就是障碍重重。要知道:这些东西都不在心外,而且不修行时不会发觉,反而愈是修行,烦恼愈重,障碍愈多。不过,不要担心,这是好现象,是修行用上力的征象。这时该用忏悔的方法。
佛法的修行中,有种忏悔的方法,称做拜忏。拜忏时,如果只是像鸡吃米一样叩头、嘴巴里咿咿唔唔,而心理却不相应,那样的拜法,不能说完全没用,实际上功效不大,忏悔时,心中要坦诚,不隐藏自己应面对的丑恶。
经过几天的修行,大家应当已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丑恶面了。
从外表看,每一个人都很好,但这是假的。装假也很好。对别人假,表示知忏悔、知羞耻。平常对自己假也很好,否则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但在修行的过程中,不能再装假了;要赤裸裸地,就怕自己揭露得不够彻底,鞭策得不够痛快。
忏悔,就是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昨天讲了,修行就像掏千年陈茅坑,要把陈年茅坑里的臭气翻搅出来,让你自己嗅茅坑里的臭气。臭气发散得愈多,就愈干净。就怕你舍不得掀自己的陈年茅坑,狠不下心来面对自己,那就真的很可怜了!
现在,一面礼拜,一面注意自己的缺点。注意力不在身体动作,而是专注自己的缺点。对不起人的、对不起自己的,那就是缺点。有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对不起人的,可能吗?是人,就有人的业报和习气,就不会说没有缺点,每个人都是满心的创伤、满身的疮疤,你要舍得忍得,把疮疤一个一个揭开来。否则便不知道自己有多丑陋。
不必讲给师父听,师父不需要知道,你应该面对你自己,痛下针砭,恳切忏悔。
现在开始,拜下去!慢慢地拜。
打开心胸,面对自己,痛加鞭策,你才有希望心得安宁。
我们经常是眼睛看人,说这个不对、责那个不好。很少能想到,自己比他人更差。经常原谅自己而埋怨他人,这就是可恶的一面。
想想看,自己对得起谁?对得起父母?孩子?老师?朋友?长辈?同事?
对得起自己吗?有没有糟蹋了自己。父母生了我这块材料,有没有好好用它?还是把它糟蹋了!
自私!自大!自欺欺人!这么荒唐的人,不愿先悔过就想开悟吗?
※※※※※
现在,大家起来,把眼泪擦掉!
把刚才的惭愧和忏悔摆下,不要再去想刚才的事。我们要能够随时随地检讨,也要能随时随地说放下就放下。知惭愧、知忏悔之后,马上要用方法。因为惭愧心生起之后,心情就容易稳定,心气没那么浮躁,也就比较容易用功了。身体交给坐垫,心念交给方法。
出离心•菩提心(晚坐)
修行不能没有出离心,没有出离心而想开悟,那一定是外道。目前有人自以为在教禅,自命为禅师,但是不离五欲,认为释迦牟尼佛也不离欲,并且主张在欲中才能真正地修行。那是外道,不是佛法。
有出离心才能出三界,才能在生死之中自在,才能不被五欲勾引、不受尘境动摇。
有人会以为出离心是小乘,禅是大乘,两者无关。不对!人间的伦理道德、小乘的出离心、菩萨的菩提心,这三样具备了才是大乘的禅。
若没有以出离心作基础,那便是恋世的心、贪着的心,或者是含藏慢心、狂心的一种英雄主义。所以,没有出离之念,就不能称作是菩提心。
“人欲横流”的时代,物质文明的诱惑太多。所以要出离很难。因为出离心,必得离五欲。如不离五欲,则梵天都生不了,何况要证大小乘的圣果。既想开悟证果,又想不离五欲,则是绝不可能。
出离心实在难发;正在五欲中打滚的人,要他生起出离的意愿,非常不容易。现在的台湾,学佛学法的人好像很多,而且似乎也很用功。但其中有人,只是想从师父这里学点东西,然后出去逢人贩卖而已,甚至自己也当禅师主持禅七;真地要他发出离心就不容易了。可是,必须先有出离心才有可能了生死。想得虎子,必得有入虎穴的勇气,有此勇气、努力愈大、信心愈强,修行才能得力。
有了出离心,才会死心塌地好好用功,为佛法作干城,不贪恋世间所有,只以清净的佛法做依归。
至于发菩提心,一定是舍己而利人,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真正的菩提心是要“为众生做床座”、“为众生做牛马”。“做牛”、“做马”,听起来好像很可怜,但是,牛马是驮着人走的,别人到了目的地,牛马自己也一样到了。“为众生做舟航”,把众生从此岸运到彼岸去,众生上岸了,舟航也靠岸了;若能于彼岸此岸来去自由,根本无所谓彼岸此岸、亦无所谓岸上水上。所以发菩提心绝对划算。
已经有家有业不太可能出家的人,仍然要有出离心,才不会受到世间人事的诱惑和影响而烦恼不已。有出离心,才能了知苦空无常,并且体验到世界是苦空无常的。
许多人误解,以为有出离心就是不要世间、不要父母、不要儿女、……统统都不要了,那叫逃避现实。出离并不是厌离、不是逃避。若父母健在而不尽子女的责任,这就不对。释迦世尊出家时,父母有人奉养,生活无虞。六祖慧能大师当初要去求法,也是先安顿好了老母。
所以在家也好、出家也好,发出离心,并不表示不负责任。出离是不占有,权利可以不要,责任一定要负。父母遗产可以不要,父母若无人奉养,托钵也要奉养。
若想学得深厚,深入佛法的受用,这两个心不可或缺。发出离心就没有执着,发菩提心就不会自私。
2010-07-24 20:28 6楼
第五天开示
发大悲愿心(晨坐)
慈悲可分三等:①有亲疏之分的,②有主客对象的,③平等普济而三轮体空的。
真慈悲一定要从真智慧产生。没有无我的智慧为指导,慈悲便是不清净的。清净无私的爱,也可算是慈悲,凡是有我的、自私的、带有情绪情感的慈悲,便是所谓“有情众生”的爱。有情,所以有烦恼;自己有烦恼、也会带给别人烦恼,岂能名为真正的慈悲。在凡夫的阶段,当从初等学起,然后登二望三。
真正的慈悲是没有亲疏远近等条件的,《法华经》的一雨普润,便是平等的慈悲。只要有条件,便是以自我为中心,便都会有烦恼。若不断除烦恼,慈悲便不真切。是故若知众生苦厄,而起慈悲愿心,必当以大勇猛心,修精进行,断惑证真。至于如何修行?不外以正知正见的观念作方向的指导,以安全可靠的方法为实践的锻炼。这也就是我们在禅七之中,必须要练习的功课。
禅法即是最上乘的佛法。佛法的基础,不离因果。当以大菩提心为因,大悲愿心为根,禅修始能有方向及重心。否则便是盲修瞎炼,或被讥为“脚不点地”的无主幽魂,岂能真的明心见性。
没有出离心者是凡夫,未发菩提心者是外道,不发大悲愿者是小乘;唯有具足三心,方是大修行人。世上有很多人修道,以为道的最高层次是万物同归,故也认为任何修行,皆与佛道同源。究其实际,若不知有出离心、菩提心、大悲心者,当然不是禅道及佛道,乃是佛法以外的外道。
若发大悲愿心,便得对心系苦恼的众生,随时给予协助、关怀、救济。众生在哪里?就在我们家里,以及每天接触到的每一个人。古来禅门祖师教诫禅修者,当在平常待人接物中摄心安心,若能经常练习着以慈悲心待人,必能以智慧心待己,那就是最上乘的禅者工夫了。
如果你对众生,常怀占有心、征服心、控制心、而没有包容心及关爱心,便是不慈悲,便不是在修行。
慈悲不能有条件,例如你对人好是指望人家也对你好,或是担心你不对他好可能会惹麻烦;这好似农夫养猪、饲牛、喂马、畜羊,为的是吃它的肉,要它的毛,或是要它工作;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真正的慈悲。
发大悲愿,是愿众生都得究竟安乐,那就必得用佛法的开导才能完成。现在社会上大家知道要做福利事业,确实很好。但只做福利事业,并不是最好,那只是治标;要以佛法来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方是标本兼治,使人得真安乐,这才是根本之道。
诸位来打禅七,便是来修学佛法的精义良方,以备用之于日常生活中。处处示现慈悲,时时运用智慧,方算没有白来一趟。
随时随地,举心动念是为众生得安乐,不为自己求利益。若能如此,自我中心的烦恼执着,才会愈来愈少,明心见性的时日,才会越来越近。
大多数人都知道爱心是美德、慈悲是善行。不过,当亲生的孩子病了会难过,希望他快点好;至于邻居的孩子病了,便没有那么迫切;陌生人的孩子病了就没什么痛痒;异类众生遭到屠杀,那就更因事不关己,可以隔岸观火了。禅修的人,岂能如此?不仅要关怀夫妻儿女等家人亲人,也当随时随地以慈悲心关怀所有的人,乃至一个微小的生命。
有些人说:“等我成佛之后,再来广度众生。”这是颠倒本末。释迦世尊出世时代,是因为世间尚没有佛法,所以必须自己先去发现佛法,然后来度众生,我们现在已有佛法,故在自己受用佛法的同时,也就要把佛法传扬给人,这才是有慈悲心。
但我们的情绪经常在波动,我们的信心不够坚定,所以要来打禅七,要来听闻佛法,由听闻佛法而信受奉行。打禅七能使我们增长信心、坚固正见,确立正确的信行。希望各位发出离心、发菩提心、发大悲愿心。这样才能心中无私,这样才能把方法用得着力;不为自己利益,才能得大利益。
内外之分(早斋)
各位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来参加禅七,抱着这种心态很正常。进入禅七之后,我却要告诉你们,唯有彻底放下自私的自我利益,才可以得大利益。别人也能因我而得利益,这便是自他两利的菩萨行。
这些观念,我必须一再地提醒你,因为怕你不清楚。就好像生客进饭店,只见到五花八门的菜单和菜色,却分辨不出餐点的好坏和营养成分。我就像是餐馆的跑堂,正在为你服务,告诉你何者好吃、有营养、可以吃出健康;这是我的责任,如果不说的话,于心不安;听与不听,由你自己决定。
从禅七开始到现在,你们经常听到我在批评别人,骂那个是外道,骂这个是邪门,甚至连佛门中的人也被我骂了进去。佛门不是广大、包容,而最有涵融的吧?
我必须慎重地告诉诸位,这就是“内外之分、邪正之辨”。其中岐异绝对要弄得清清楚楚,才能有智慧的抉择。好像我跟你同去赴宴吃饭,结果你分辨不出何者有毒,何者有残留的农药,何者有非法的添加物,虽然乍看全是食物,但吃了会中毒。我既与你同桌共餐,而且我已明知如何选择食物,当然要一一向你指明,否则便是我不慈悲了。
佛法名为内学,佛法的修学是向内求的。但是,修行不一定就是内学。一般人讲修行,不出三个层次:①是为身体健康,②是使心理平衡,③是使精神升华。这三个层次,一个比一个高。通常人会三个全要。首先,身体健康,可以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也可以多帮助别人;其次心理平衡,情绪稳定,就不会怨天尤人,不致把大家弄得鸡飞狗跳。而精神升华,则更好一层,能够发觉到:小我是无所谓的,大我比个人还重要,有民胞物与的认知,我与宇宙同在,也与唯一的真神同体。
各种哲学、宗教、艺术都不超过这三个层次。但我要告诉诸位,如果停留在这三个层次,就是外道,既然入了佛门,既然学了禅法,就一定得超越这些。其中第三个层次,尤其危险,一不自觉,便会以为自己是最完善、最伟大、至高无上、神我合一的实证者了,便会出现“我是神,神是我”的权威心态,会产生强烈的支配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可以帮助你,也可以毁灭你。”这种宗教狂热的后遗症和副作用,非常可怕,可能造成人类的大灾难。所以说“神与魔难分”,是因为精神升华也可能产生傲心、慢心,自以为悲天悯人,可以救人救世,而为了完成他救人救世的目的,所以要操纵、征服、控制,抹煞人性,结果弄成个人崇拜、执着更深。这是外道,而非佛法。
所以,我们一定要超越这三个层次,才能真正解脱自在,才能真正见到佛性。
但是,尽管一再强调外道和佛法的区别,却不是要各位去攻击外道。有些人的因缘,只能接触到外道,它的存在是事实,我们不得认同外道,却要用佛法的包容、涵融去超越外道,努力宣扬佛的正法,便等于破除外道。
知恩报恩(午斋)
儒家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其中就有报恩的思想。现今高倡环保意识,正迫切需要实践这两句话。不能一边追求物质享受,一边口头空唱环保;一方面要求享用便利,一方面又骂他人忽视环保,这就言行矛盾了!
禅的修行者,生活原来就力求简单朴实。我常告诉弟子们,冬天只要冻不死,平常只要饿不死,物质生活就算够了。
我们除了要知福惜福,也要植福培福,不能老是享福。但是每一个人,多少都怀有占点便宜、享点现成、图些方便的心态。
善根深一点的人,比较有良心,会想到回馈,便是知恩报恩的行为。
禅修者,不仅要知回馈,而且更要知道布施结缘。不论他人对自己是否有利,自己到了那里,就当让那个地方得到利益。这样就是发菩提心,发慈悲心。
布施不必要有原因,也不须谈何条件。从世法来说,“回馈”是对的,但从佛法而言则是错的。布施的给予,不谈条件,不是交换,才能避免从“我”的角度来考量,也才可能减少自我中心的执着。
真正的“知恩报恩”,不是“回馈”。譬如你这次来打禅七之后,想要报师父的恩,结果拿了一大堆米、一筐子菜来回馈我,这岂不要胀死我啦?报一切恩,莫过于度众生,不要只讲狭隘的回馈。报师父的恩,要能理会师父的心志。我做的是度众生的事业,你们从我这里得到了佛法的好处,便应当从修持佛法而来护持弘法的事业,让更多的人也能得到佛法的好处,这才叫做知恩报恩。
诸位知福,所以来打禅七,惜福所以尽量节俭,懂得培养福报,所以要用世、出世法,尽心尽力、广结善缘。
禅与悟(晚坐)
许多人羡慕开悟,以为一悟,佛法就能不修而得。像六祖慧能,没读什么书,开悟之后,一切经教,都是他自心中物,六祖《坛经》里引用了法华经、维摩经、般若三昧经等;六祖大师一开悟,那些经典就从天上像用漏斗灌油瓶似地源源不断灌到他脑子里了。有这样的事吗?如果有,那是神话小说,或者是外道的幻术。
佛法,一定是要自修自证的。
禅是顿悟,亦不离渐修。渐渐地修,突然间悟;也有突然间悟,然后渐渐地修。有的人是因过去善根深、根性利,很快就悟了,不一定要有打坐的过程,即能于言下大悟,像慧能大师,听商人念金刚经他就悟了。
马祖有个弟子叫石巩慧藏,原来是个猎人,专门猎射麋鹿。有一天他追逐一只鹿,正巧鹿逃跑到马祖那里去,马祖就把鹿藏起来。猎人一路追到马祖这里,质问马祖:“鹿跑哪里去了?”马祖不回答他,反而跟他比射箭,问他:“你会射箭吗?你一箭射几只鹿?”猎人很得意地回答:“我当然会射!我每发一箭,就一定能射到一只!”马祖语带轻蔑地说:“一箭才只能射一只啊?”“你呢?”“我一箭能射一群!”“一箭射一群?!你怎么这么残忍,忍心杀害这么多的鹿!”猎人很气忿地责怪。马祖也不生气,慢条斯理地反问他:“喔!一箭射一群是残忍,一箭射一只就不残忍?同样是命,怎么忍心!”一句话,打动了石巩的心,当下回心转意,把箭、弓都折了,立即出家,成了马祖的入室弟子。
还有一位神赞禅师,他到百丈禅师那儿去参学开悟后,回到剃度他出家的寺院。有一天,见他的剃度师在看经。正好旁边有苍蝇正在纸窗上闯,一次一次地撞在纸上,找不到出路飞不出去。他就对着苍蝇,似有心若无意、又像指桑骂槐地说:“像你这样在纸堆里钻!钻个八辈子也别想钻出头去!”他师父听了回头看他!看是怎么回事;他故意装没事,眼睛就只盯着苍蝇看。
又有一天,他的剃度师在洗澡,他就替他师父擦背。一边擦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可惜啊!可惜!这么好一座佛殿,可惜佛像没开光!”他师父回头看看,问他说谁;“没有!只可惜佛像没开光就是了!”这师父洗好澡,愈想愈不对劲,这徒弟出去几年,怎么回事,说话怪怪的。于是把徒弟请了来,恭敬地礼拜他。拜过两拜要拜第三拜时,徒弟说:“不要拜了啦!你究竟要问什么?”师父就问:“你这几年在外面,遇到谁了?”“没遇到谁,就遇到个百丈禅师!”于是他师父就敲钟把全寺住众集合来听这位徒弟开示。后来经徒弟证明,这师父是听了他的两句话开悟的。
你们之中,在座有的人来打禅七,是为了要我证明他开悟,或者是要我给他一个见性成佛的方法。这未免太心急了!六祖慧能大师开悟之后,并没有紧追着五祖问:“我开悟了没有?”也没有问:“什么时候传法给我。”六祖见五祖的时候,五祖已经知道:这是一匹千里马。但五祖还是把他放到大寮米仓去舂米。六祖也没想到自己开悟了没,也没有想到传法接法问题,他更不会想:“怎么五祖不知道我的程度呢!”
你们不要急。我每天都在海里撒网捞鱼!你们都是大鱼,只不过尚未闯进网里而已。
禅的悟境当然是有的,但是不能急着想求悟境。至于什么时候见性、见道、开悟,那没有关系,因为不管开悟不开悟,都还是要这么用功,并不是开悟以后就不必用功了。就像开车,只要注意车况如何、路走对了没,而不要老是问:“到了没有?”只要方法对、方向对,持续地用功下去,到了的时候自然就会到。
开悟又名证验,禅与证的关系和条件是什么呢?不妨顺便谈谈。
所谓“证”,是指经验,也可说,禅七的过程就是你的经验,这也是证。过程就是结果,所以打禅七的事实也可名为“证果”。但在禅宗,从唐到宋,祖师语录里从没讲几果几果,也从没讲开悟有什么层次,只说“有省”。有省就是悟。有的人悟很多次,有的人只悟一次。日本的道元禅师称这叫“桶底脱落”。也就是自我中心没有了,自我的痕迹没有了。这就叫悟境现前。悟了以后呢?更平凡,更像个普通人。
在我受戒期间,供十师斋的那天,发现少了一位尊证和尚;就是我的师父灵源老和尚。供斋时间已到,照说灵老是一定不会迟到的;但就是不见他的人影。大家四处寻找。突然有人说:“厨房里有老和尚在吃东西,是不是就是灵老啊?”大家赶快跑去看,果然是。“灵老!您怎么跑到厨房里来吃了呢?大家等你供斋啊!”“我也不知道啊!我在大门口说是来应供的,人家就带我来这里吃了呀!”因为他穿的是一袭破破烂烂的罗汉中挂,也没穿海青,提着个破布包,怎么也看不出像个大和尚。人家带他到厨房吃东西,他还吃得津津有味,他没有想,也没有说:“我是戒师,怎么可能在这厨房应供。”
所以开了悟的人,不会想到自己高人一等,不会在乎自己是开了悟或未开悟,倒是比普通人更普通。
2010-07-24 20:29 7楼
第六天开示
学耍无赖(早斋)
小参时,发现有些人仍然很紧张,觉得时间只剩一天半,方法却还用不好。也有的虽然偶而也坐了几支好香,但好的感觉一下子又不见了,找都找不回来。眼看时间匆迫,心里越来越急。
我曾用许多比喻来说明“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许多人却还在那儿庸人自扰、自讨苦吃。我每天都告诉你们,修行就是磨炼耐性、锻炼毅力的。要求心得平安,心早就不平安了。
对付这些妄念烦恼,当用釜底抽薪的办法,那便是满不在乎,若无其事,不妨学做无赖。我曾说,禅七的过程就是结果,只要坐上七天,好是结果,坏也是结果,全都是宝贵的经验。不要一心求好,但求把心放在方法上面。昏沉、散乱,不必懊恼。痛、麻、酸、痒,全由它去,天塌下来,也不管它。
再提醒各位:绝对不可紧张。放松之后,至少可让身体健康、心绪稳定,否则急急忙忙地修行,便会惹出一肚子气。
刚才有人告诉我说:有一支香坐得真好,心好像开了。非常舒服,以后每回坐下后,就等待心开,左等右等,心就是不开。身心放松,舒畅感便会出现,你若紧紧张张地希望心开,却早已把心门紧紧地关起来了。实在愚蠢!
禅七的修行,没有竞赛,不打分数,不颁奖牌,只管练习放松就是。
如法修行(晚间心得总结)
禅七中我很忙,所以对大家的照顾不够周到。我的身体也不够健康,对于这回这么大型的禅七,居然能够平安地过来,都是各位自己的福报,加上护七人员,辛苦细心的照顾。各位同道同学善知识,也都非常自爱,没有让师父操太多的心。
这次禅七,我对诸位是满意的。虽然反应各人不同,总是很顺利地圆满了。
打完禅七,每个人的感受有别。有的感觉是误上贼船,以后再不来了,甚至有人打完禅七以后,回头过来骂我的山门。但是绝对的多数,都有不虚此行,没有来错的感受。
各位打完禅七回去,是禅修生活的真正起点。禅七里所学到的,都可以带回去用。
依法修行,不会走火入魔,否则,是因为贪图便宜、执着反应、企求感应。在修行的过程中,身心都会有反应,这是必然的,也是好现象,你只要把它当作幻境、幻象、幻觉来看就好。若是发现自己有了神通,也不必管它是真是假,把它当作幻境、幻象、幻觉来看,那就很安全。如果觉得有神通,你便表演神通、或者倚赖神通,那你会有大麻烦,真的走火入魔了。
处处安心(最后一柱香)
这是禅七的最后一支香,要把全部的心力和体力投放到方法上,看看这一星期以来,学得怎么样,把学到的方法,再复习一下。
当然,打妄想的人还是会打妄想,昏沉的人还是会昏沉。人们常常自以为了不起,以为想做的就可以做到、不想做的就可以不做。其实,从修行中便可明白,自己的心,经常和自己对立,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人。白天作不了主,梦中更不用说:活时做不了主,死后当然更糟;这一生做不了主,来生还做得了主吗?
平常不修行,以为什么问题都没有,其实问题才多呢!不该讲的话讲了,不该做的事做了,该讲的就是不知道怎样讲,该做的就是不知道如何做。这就是佛说的可怜悯者。
可怜的是,掩饰自己、袒护自己的短处,夸张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这就是烦恼的根源。相反地,便是没有自信,自卑自贱,自甘堕落,也是烦恼的根源。故从第一天起,就不断地告诉各位,要用禅修的方法,首先认清自己,便能肯定自己,建立自信心;最初阶段,信心实在不容易建立,因为自己的心,随时都在三心二意、得陇望蜀,古人形容多变者如朝秦暮楚,禅修时的妄心,简直是前念秦后念楚,就像墙头草,东风吹西边倒、西风吹向东倒。又像在空中飘浮的游魂,不知道何处是归宿。
经过七天的禅修,已有人说:“我原来飘飘荡荡地,不知何处是归宿;打完禅七以后,才知道这里就是归宿,今后希望随处都是归宿。”这使我听了,几乎要流泪。可怜,飘泊了这么多时日,才发现了归宿处。但愿诸位中的每一个人,也都能有这样的受用。
其实,处处无住处处住,何处不是安心处。但愿大家不要老像无头的苍蝇,只知狂飞乱窜,须知歇下狂心,当下即是。可惜许多人都像愚痴的幼鼠,虽然身在米缸里,却不知道这些米是可以吃的,还要撒一堆屎在里头,然后跳出米缸,到别的地方去找米吃。明明立脚处就是归宿,却还自甘飘零地到处找归宿。
搁下一切妄想心,省力地坐这一柱好香罢。

禅七圆满日
三皈五戒
打完一次禅七,就像洗了一次澡,连身带心,都像被漂洗了一次。在这七天里,时时都在打扫清理身、口、意三种行为,虽然尚未清净,但已正在向着清净的方向努力。就像餐具洗净后,装盛食物,不会中毒染污;在打完禅七之后,来受三皈五戒,要比平常更有受用。
诸位之中,有的已受三皈,有的尚未;也有人已受三皈,还未禀受五戒。所以,先得把受三皈五戒的意义及其内容,向诸位说明。
有的人不敢受戒,是怕犯戒;他们以为:“不受戒可保自由,受了戒就不自由了”。那等于是说,受戒后不可以造恶业,不受戒便可以造恶业了。
其实,不论受戒不受戒,做错了事,便要负责。这是因果。若不受戒,做坏事的可能性较多,若受了戒,就会生起防止犯错的作用。纵然犯了戒,赶快忏悔,及时回头,以免越陷越深。所以,戒是修习定慧的防护网,是修道生活中的护城河。
受了戒虽会偶而犯戒,总比不受戒而经常作恶要好。因为受戒,便有持戒的功德;受一戒有一戒的功德、受一天有一天的功德、受一分钟有一分钟的功德。犯戒仅对某一时段特定的对象有害;持戒则尽形寿对一切众生有功德。
在佛法中,三皈五戒,是戒的基础。先说三皈:佛法僧三宝,是我们修行的依据、人生的指标、生命的归宿。要想悟入佛性,端靠佛法指引,有一种人希望开悟见性,所以妄称归依自性三宝,却不接受有相的住持三宝。然而,若无有相的住持三宝,何能凭空见到无相的自性三宝?既然希望得到佛法僧三宝的利益,却又傲慢地不接受三宝,真是矛盾之极的事。
诸位在禅七中依据我的开示,运用禅修的观念和禅修的方法,都是佛法,用这些佛法去继续修行。
佛法,是由佛发现的,由僧修持,代代传承的,故这三宝,是以僧为住持的代表,可尊可贵,因为僧宝传承佛法,僧人离俗度众,则又象征了清净的出离心和救世的菩提心。
可知,修学佛法,必须认同三宝,接受三宝、归依三宝。然后跟着的是禀受五戒:
第一、不杀生。主要是不杀人,其次是不故意杀动物。并不一定要求吃素,能素食当然好,万一不便也无妨。但望不再以杀生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第二、不偷盗。凡是财物,不论是私人的或公共的,明知非分之财,依然不与而取,皆名偷盗。若在无意中占了他人的小便宜,忏悔之后,还复清净。
第三、不邪淫。不是配偶而发生同床而眠的性行为,名为邪淫,这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健康、家庭的安定、子女的幸福、社会的和谐。现今有同居而不结婚的男女关系,如果持久稳定单纯者,也可不算邪淫。不过这不是戒律的条文而是衡量现实社会的情况。
第四、不妄语。主要是指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的大妄语。犯大妄语的人,目的为博取恭敬、供养,但却造成知见错乱,以凡滥圣、是非颠倒,因而造成断人慧命的因果责任。
若是撒谎反而使人得利,则不算说谎,可以是一种方便。但也要十分谨慎,非生命交关,情不得已,不要经常以说谎来达到弘法的目的。
商场人士,常以为做生意就非说谎不可,其实不对。现代的商品展售,都讲究信实可靠,何用说谎。
第五、不饮酒。这不是根本重戒,而是外围的遮戒,是为防范腐蚀前面的四戒而设。因为饮酒过量,便易违犯前四条戒。有人以为饮不及醉没有关系,但在人多场合喝拼酒,或是独自一人喝闷酒,小则有损健康,大则可能犯罪。为了防微杜渐,最好还是戒酒。现代社会亦应戒除麻醉药物。
以上这五戒,都是很容易遵守的。若不能五条全受,也可选择其中一条乃至四条来受。不接受的,在仪式进行时,就不必跟着我念;能受几戒就跟随我复诵几则。但是,在今天这么清净的因缘条件之时不受戒,多么可惜。切不要怕受戒,犯了戒可以忏悔清净,如果发现自己实在难守难持之时,也可以当着一人之面宣布说:“我要舍某某戒!”就算舍了,便不算破戒。各位应发心受戒,受了戒,持守一分钟便有一分钟的功德,更何况,受戒所引生的防护功能,能使身心容易清净,容易安定,容易明心见性。何乐而不为呢!
2010-07-24 20:30 8楼
东初禅寺第五十七期禅七

圣严法师于一九九二年
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二日主七开示
郑素珠居士整理
第一天开示
放松•方法•不计成果(晨坐)
首先希望大家在这几天之中,能够不用耳朵,除了听师父开示;不用嘴巴,除了吃饭、喝水和请教师父有关你用的禅修方法;不用眼睛,除了走路和工作。眼睛要随时保持着像在打坐的样子,而打坐时若眼睛睁开是为了保持清醒,而不是为了要看什么。
对禅修者,我有三个原则奉告:第一,要放松身心;第二,要认定方法;第三,要不计好坏。
打坐时,身体一定要放轻松,从头到手到小腹。心里不要急躁,经常保持有耐心。打坐时,若有昏沉、散乱、或方法用得不顺畅,还是要把身心放轻松。否则,紧张的身心只会徒增麻烦,并且浪费了时间。练习放松身心的本身就是修行,不是休息。身心放松而且内心了然确知身心之放松,是修行的基础,是修行的第一步。
放松身心的要点是先把姿势坐正,然后要若无其事的安然直坐下去。如果发觉自己在紧张,要能随时改进。
我们这里通常用的禅修方法,有三种:第一是数呼吸,第二是念佛号,第三是参话头。依你们各人的情况,总归要选择其中之一来用功。同一个方法,虽然用得不好,用了十年、二十年,还是值得,不要轻易改换。
修行过程的本身,就是目的,修得好固然好,修得不好也不能懊恼;只要确知自己是在依法修行,对修行状况的好坏与否,都不要心生喜欢或讨厌。
从今天早上开始,要求大家在上座之前先对你的垫子问讯礼拜,那是你的道场。坐下之后,把姿势坐正,并以坐得全身舒适为准,不一定要盘双腿,盘单腿也可以,两腿交叉坐也无妨。确定姿势已坐端正之后,不要再管你的身体,也不管你邻座的人,只管用心如何用好你的方法。

第二天开示
数息•参话头(晨坐)
我们教的东西很多,诸如坐的姿势、运动、经行、礼拜的动作,以及观念上和精神上的指导等,都是为了调和身体、收摄妄心。
这里所教初级打坐用的方法是数息观。是在自然呼吸时,把注意力放在呼吸的数目上,而不在意呼吸的本身;呼吸的粗、细、深、浅、快、慢,都不要管。呼气时感觉鼻尖有气呼出去,就数一个数目,通常只数出息,不数入息。吐气时不要把肺里的气全部吐掉,只要吐百分之六十到八十就好。吸气时不得吸得太满,否则身内的气体会愈来愈多,而产生胸腹闷胀之感。一旦发觉是在控制呼吸或觉得呼吸困难,就要停止数息,只要注意呼吸的一出一入就好,或者暂时不注意呼吸。
所谓控制呼吸,是先数数字,然后再呼吸,呼吸的速度因此会变得或快或慢,很不自然。有少数人无法用数呼吸来修行,他们一注意到呼吸进出之时,就会觉得呼吸困难。遇到这样的情况,可用计数念阿弥陀佛圣号或计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作为禅修的初步方法,念一句数一个数字,从一到十,反覆地数下去。到了妄念较少,心情稍安之时,也可以用参话头的方法,不断的在像‘我是谁?’、‘什么是无?’、‘念佛是谁?’之中的一个话头上用功。
用话头时不单是念话头,还要希望知道那话头是什么意思。在用话头时,很可能常常得到答案,这答案或是自己给它的,或是从书本上看来的,或是从别处听到的,其实这些都是你头脑内的妄想杂念,不是正确的答案,任何一个答案出来,你都要告诉自己:“这不是我要的,我还要追问;这不是我要的,我还是要追问。”要一次又一次的把已得的答案推拨掉。要继续不断的追问、继续不断的推拨,才会产生疑情,才会进入疑团,才可能有拨云见日的悟境现前。
用方法的时候,不要希望很快得到结果,也不要期待把方法用得很好,只要老老实实的把心用在方法上,你就是在修行了。
禅修者要建立对三宝的“信心”,和对自己的“信心”。我们现在学习使用的观念和方法,是由师父教导的,师父是僧人;僧宝是修行佛法、传播佛法、传承佛法、住持佛法的团体。我们是向僧人来学法的,而佛法是由佛陀证悟的、宣说的。没有佛宝就没有法宝,没有僧宝就无人住持佛法和传承佛法。所以对此三宝的信心,具足之后,才能够进入禅修的天地。
除了深信三宝,还要相信自己,有禅修的能力、有禅修的善根,有修学佛法的需要和必要。不要小看自己,不可怀疑自己。你要相信,你自己一定应该修行,一定能够修行,一定是可以修成的人,所以会来参加禅七。若对自己和对三宝生疑,就难以保证你在遇到困境时仍不会放弃修行的努力了。

第三天开示
欢喜心•菩提心(晨坐)
修学佛法要有欢喜心,还要发菩提心。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不但得到了人身,还听到了佛法,又有因缘亲近善知识,指导自己,如法的修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们这个世界有佛法的地方不多,真正接触到佛法的人很少,就佛教徒来说,能接触正信的佛法并如法修行的,更是少之又少。
有些地方的物质条件非常丰富,但是没有佛法。我们这个地球有五十亿人口,美国有两亿二千多万人口,纽约市有一千万人口,全美佛教徒总人数是一百七十万,其中有多少人能听到佛法?又有多少人能修行佛法呢?像我们的人,实在是少数里的少数,能有闻法、修法的因缘,实在应该感到非常欢喜。
今天是禅七的第三天,在很多情况下,虽然身体并不是像平时那么舒适,也不可能有是来受罪的想法,但要告诉自己:能参加禅七是非常难得的,要生起大欢喜心。
学习佛法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发起修学佛法、成就佛道、广度众生、断除烦恼的宏愿。众生生命的本身就是苦的结果,我们的心,经常不受自己的指挥控制,这是很烦恼很痛苦的事,但是当你想到还有很多众生跟自己一样,甚或比自己更烦恼、更痛苦时,我们不忍以自度了事。发菩提心就是要用佛法来度众生的烦恼痛苦。发菩提心是以利他为目标的。为了利他,自己一定要修学修法;修习佛法的目的是为成佛,成佛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学到多少就用多少去济度众生。
释迦牟尼佛出家之前就已发了菩提心,他是观察到众生的苦难之时,便希望找到一个方法帮助众生脱离苦难,他才出家的。
因为诸位尚不是佛,来参加禅七,抱有自私的目标,希望从禅七得到些什么,这不是菩提心,但这也很平常。当他自私心转变成菩提心,才真有力断除烦恼。在修习佛法的过程中,若不发菩提心,所得利益,非常有限;若发了菩提心,所得利益,便是无限。
解行并重•发菩提心(午斋)
能正确的了解佛法是相当不容易的;听到佛法、了解佛法,并且有善知识指导如何照着佛法去修行,那就更加不容易了。
佛法分成两部分,一种是按理论讲说的,一种是要身体力行的。仅仅知道理论是不够的。知道理论而不照着去实践,即非真的,是解信而不是经验证信。因为三宝跟你的生命没有同根连体的感受。诸位在听到了佛法之后,能用佛法来修行、来体验,才真的是把佛法跟自己的生命结合在一起,才真的是对自己有用、对众生有用。否则听闻或讲说佛法,对自己只是一种知识的交流,对别人只是一种消息的传播。
中国有句成语说:“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踏实地走一步路,胜过说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话。知道一句话就照那句话去做,那句话就对你有用。即发觉对你有用,一定要使它对别人也有用,因为学佛的初步,即是发菩提心。我们学佛是要学习佛的观念、心向、行动,一切要照佛的标准去做,佛有菩提心,我们也要发菩提心。在起步之时,不可能达到佛的标准,所以要一点一滴的学习,日积月累的修行。

第四天开示
忍辱•精进(晨坐)
已是第四天开始,困难应该已经少多了,但也要看诸位的心态如何而定。如果能够接受修行的事实,并有修行的认识,那便能够顺利,如果心理状态矛盾,还是会困难重重。
今天要提供诸位的两个观念,便是忍辱心和精进心。
“忍辱”不是咬紧牙关,而是以平常心接受事实、面对事实。在修行过程中,身心有反应,不论好坏,都是正常的。在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环境下,禅修者会发生不同的现象,当思惟如何应对处理。除头痛、心痛、发冷、发烧,都不是病,能善于处理,你就能够接受,那才叫做忍辱。
禅七从开始到最后一天,都是苦多乐少而回味无穷,其实,修行人的一生一世都应该是这个样的。我今年六十三岁,修行的时间已算不短了,经常修习三学增上,享受法喜禅悦,同时也经常接受逆增上缘。面对困难而消化困难,便是修行者的正常生活。
诸位也许听到过,修行直到成了阿罗汉,照样会遇到困难,纵然到了快要成佛之时,魔障还会一个接着一个。这表示,在修行的路上一定要有忍辱的准备并要练就忍辱的能力,才能平安地过了一关又一关。如果在禅七中能接受这个观念,练就这个习惯,到了日常生活中,就没有一样事不顺利的了。因为你的心是平衡的,所以就没有一样事会使你困扰的了。
“精进”的意思是继续不断、锲而不舍。抓着它不放下,咬着它不丢掉,粘着它不离开,禅宗有一位祖师曾经形容,精进用功看话头时,就像咬着一个滚烫的蜜馅糯米团子,因为味美,进了嘴就舍不得放口,又因太烫,故无法马上吞下肚去,糯米团就随着舌头在嘴巴内不断地滚来动去,不敢疏忽休息,否则便会烫伤了嘴。在那样的紧要关头,心念贯注,绝不会散乱。
这个比喻,不是顶好,因为糯米团终究会凉下来,会被吞下去。真正的精进,是继续的用方法,好像那糯米团永远滚烫,永远吞不下去一样。
用方法时,若能觉得这个方法真好,就像蜜馅糯米团的滋味一样的美,这时候用起方法来不会紧张,而会有一种享受它、舍不得丢掉它的体会。这样,你才能真正不断的精进努力。
“精进”不等于拼命,而是努力不懈。不可像山洪暴泻,要像细水长流。精进是不急不缓、不断的用方法。精进不是猛冲直闯,弄到筋疲力尽。如像山洪暴发,则一冲而下,造成水灾,过后又会带来旱祓。若能像长流的细水不断,对人对己都是有益而无害。
昏沈•散乱(午斋)
到今天下午,禅七已进行到后半阶段了。头上几天,诸位的双腿很难适应整天打坐,现在可能腿还会痛,但已能接受这个事实,所以也就不是问题了。不过,仍有人还无法驱除昏沉以及散乱的现象,以致内心有些烦躁。
禅七的头两天,昏沉的原因,多半是由于禅七以前的生活步调太紧,弄得身体很累,来到禅七中,需要恢复体力,所以会打瞌睡,如果你们能照我第一天指示的,以像细水长流的原则来修行的话,应该不会有大量消耗体能的情况发生。
若已在用正确的态度,精进用功,依旧瞌睡昏沉,则可能有另外三种原因:①坐姿不准确,例如垂颈低头、弯腰弓背,懒洋洋地、有气无力地呼吸,会导致氧气不足而引起昏沉的现象。正确的姿势是将腰挺直而不是把胸挺出,脊椎、头颈与头顶,要挺直成一条线;头的姿势,不仰不低,下巴收起。若能这样,就不会发生缺氧的情况了。②久坐枯坐而未见好境现前,心情发生厌倦。就像母鸡孵蛋,一直还是一窝冷蛋,好像根本没有希望孵出小鸡来,所以有些失望。③对禅修的理念不够清楚,对禅修的方法没有信心,对自己的目标捉摸不定,因此产生懈怠,接着便是昏沉。
如果找不出昏沉的原因,就是出于不自觉的懒惰了。这时候最好不要打坐,改用双膝跪地、两手合掌、两眼睁大、平视正前方,继续用方法。换一换姿势,会觉得新鲜一点,同时跪在地上几分钟之后,膝盖有点痛感,就能保持头脑的清醒了。
“昏沉”是心力不济,“散乱”是心情浮动。散乱之际,方法用不上力,原因很多,可能是心理的因素,也可能是身体的关系。如果散乱而至烦躁到不能打坐的时候,就不要坐了,到禅堂外面经行,也可以到佛前拜佛。经行或拜佛的动作要缓慢,清清楚楚注意身体的动作、过程、触感,对心念的起落也要了了分明。等到身体的气脉渐渐舒畅,烦躁的情况自会减轻,这时候又可以打坐了。

第五天开示
摄心•安心(晨坐)
禅修者要练习到随时都能够做自己的主人。既不受外面好坏环境影响,也不受内在烦恼起伏困扰。
现在,给诸位介绍两个名词:①摄心,②安心。摄心乃随处把攀缘的心从外境收回来;安心则随时把浮动的心用观照稳下来。
禅七,在日本称作“摄心”。这有两层意思,一是收摄起来,二是连接不断。禅修的基本作用,就是要把向外攀缘的妄想心收回来,使前念心与后念心,念念不断的用在方法上。如果方法不能用得连贯,妄心不能向内心收摄,那便永远是个随波逐流的无主幽魂。
“安心”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把内在浮动的烦恼安定下来,二是无心可安。烦恼安定之时,可得轻安,可得定境;无心可安之时,可得自在,可见佛性,就是发现了无我无住的无念心。
通常的凡人,都有恐惧、忧虑、悲伤、失望等情绪,都是不能安心的原因。禅修就在于练习着将这些忽起忽落的虚妄心,随时能用禅修的观念和禅修的方法,达成摄心、安心的目的。
无心可安即是无我,若知无常即见无我,所以,若用无常观,也能安心。任何现象,不论在心内或心外,都在刹那生灭,瞬息变化,无非幻起幻灭的虚妄境界,此即无常。不论是非善恶,时过则境迁,无有实法,无须心随境转。若能知道并接受这种无常的观念,就不会被境风所动,不用安心,心已自安了。
用修行的观念可以安心,用修行的方法可以安心,而此安心之法,有直接和间接的两种。
直接的安心法是无心可安。所有的妄想心,都是偷心,只要提起正念、反省、观照,那个偷心就会消失,就像小偷仅在暗中活动,遇到光明便不敢行动了。
间接的是使用禅修的方法。心在烦乱不安之时,赶快用方法:数息、念佛、参话头等,把不安的心,转移到方法上,久而久之,也能发现无心可安的境界。
心在浮动的时候,要提起正念,要使用方法,就像空中飘动的柳絮,只要遇到任何可以依附粘着之物,就粘贴了上去,浮动的心也就安下来了。
方法•原则•观念(午斋)
禅修不能天真,必须切乎实际,要实学、实修、实用。不要急着开悟,不可等待开悟,首先把心安定下来最紧。心若随时随处,都能不受外境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心,若能不被外境影响,也不扰乱别人,就是已在享受法喜及禅悦了。
今天早上,讲了两个名词,摄心与安心。
开于摄心和安心,在佛经里有个比喻说是“守护六根,如龟藏六”。守护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不要被境界影响和打扰,要学得像乌龟那样,遇险时,把头、尾、四支脚,藏在壳里,才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禅七第一天,我就要求大众,在禅七里不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便不会产生妄想。内六根缘外六尘,生起六识的妄心。若将外缘的妄心,摄归不动的自性,便是安心。
打坐时,念念不离心所系缘的,就是禅修的方法。放松身心,认定方法、不计成败,都是禅修的原则。无常、无我、无念、无住、无相、无得等,都是禅修的观念。请将此“方法”、“原则”、“观念”,牢牢记住,不断练习。
这些都非常简单,也极深奥。若不修习,便不知其何以深奥?若不实修,便不明其简单何在。不是因为简单,所以很快就学得会,反而是愈简单的事愈难登其堂奥。

第六天开示
别计较•要发愿(晨坐)
今天是禅七的最后一天,也是最重要的一天。要像参加千米或百米赛跑一样,到离终点只差十米时,总要冲刺一番。
禅修中切忌思前想后,比来比去,诸位不要跟禅七以前的你比好坏,不要跟禅七中其他的人比高低。一比较就会产生两种结果:比得更好,会产生骄傲心;比得不好,就会失去自信心。最可靠、安全、要紧的,是让自己确确实实地努力于现在的方法。在禅七中如此,在日常生活里也当如此。
禅修者不要怕失败,走过失败,就是得到一种经验。人在一生中每件事情都做成功,是不可能的事,把每件事都做失败,倒有可能。如果你觉得这次的禅七修行,到现在为止都是失败的,那么你在剩下的最后一天,也将是失败定了。如果你能不管好坏,只要把握眼前的一念心,珍惜眼前的一秒钟,也就念念都在用功,时时都是良辰了。
我们的身心不受控制,梦想很难成真,然对于禅修者而言,若肯痛下决心,发弘誓愿,便能有愿必成了。常常发愿,便可时时提起愿心,逐步走向目标,发了弘愿,虽然不能立即如愿,若是抱着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的心态,便会日积月累,水到渠成。对于初发心的禅修者来说,乍看之下,发愿似乎没有什么用处,但发愿确能使禅修者朝向既定的目标前进。发愿就有了依归的方向,虽不是立即到家,确已老家在望。
发愿,可大可小,必将成佛是大愿,必能安心是小愿。你在坐上蒲团之后,要对自己发愿:“心若不安不起此座。”虽是小愿,恰与成佛的大愿相应。若能每次发愿,便能坚定意志,落实信心,每次落座都会坐得很久很好。
感恩•报恩•熏修(午斋)
禅七开始那天,大家还不习惯,所以不易感到心在禅修。到了第六天,有人就可能已在开始计划禅七结束以后的事了。如果真是那样,那就可怜极了。禅七中若不能将心放在禅堂修行,离开禅七道场之后,你们的心就要经常生活于尘劳翻滚之中,很难安宁了,所以要珍惜剩下的最后一天。不管前面的五天,是怎么过的,或好或坏,反正已成过去,是好别得意,是坏勿气馁。尽力把握仅剩的光阴,便等于担起了如来的家业。
禅修者,既然要有难遭遇想,也当要有感恩之心。事实则不然,①通常的人总认为自己付出的要比得到的多,很难体会到别人对自己也帮了不少忙。②有的人得到别人的帮助之后,却不会想到感谢,甚至认为即使他不帮忙也有其他的人会帮忙,纵然无人相助,也不致于没有办法。③有的是在受到帮助时,会在礼貌上表示感谢,不过,话是讲给对方听的,跟自己的心没有关系。以上三种态度,都不是学佛禅修者所应有的。这都是骄傲、自私和虚伪的表现,与感恩之心不相应。
禅修者们受人粒米一滴水之施,也当感恩图报,而且要有实际上的回馈,不是说句谢谢就算了。不过,回报不易,就像要使水往上流、火向下烧那样的困难。因此,报恩的方法,不定要直接的回馈,禅修者若能时时看住妄想心,使它更正常、更平衡,不烦于己,不恼于人,进而有利于己,有益于人,那也算是回报。
这种回报的方式,要靠修行观照才做得到。“观”是观我们正在做什么,“照”是很清楚的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如能修习观照,便会发现自己常常讲错话、做错事、动错念头。
禅修者在观照中,发觉了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有缺点时,则当以惭愧心纠正自己。
尝听禅者们说:“宁可在丛林里睡觉,不要在小庙里办道。”因为住在大海般的丛林寺院里,虽只是跟着大众,光知睡觉,也有规则,该睡即睡,该起即起;纵然当大众在禅堂打坐时,他也一味地昏睡,但他至少也是跟着大家一起坐在那里,总比一个人在小庙里,做着没有定时、定规、定法的修行来得好。因此,诸位善知识,能来参加禅七,跟很多人一起共修,于作息时间、生活方式、修行观念、修行方法,都在熏习再熏习,即使自己没有修行,总该也被熏到一些禅修的味道。正像自己虽不抽烟,若在供人抽烟的房间内停留久了,也会被薰得满身烟味的了。
2010-07-24 20:31 9楼
东初禅寺第五十八期禅七

圣严法师于一九九二年
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四日主七开示
李友琴居士整理

第一天开示
心理准备(晨坐)
这是第一个早上,有些人可能没有睡好觉,但是不要担心。
诸位要有心理准备:头一、两天乃至第三天,你的腿、背、身体、会觉得累、痛、麻、酸。但也有人从第一天起,就习惯了;也有人头一天感受蛮好,到了第二天就可能觉得已下了地狱。多半的人,则如倒吃甘蔗,越往后越有味道。
放下过去与未来
禅修中,要学着把自己的过去、未来暂时摆下。你要告诉自己“我打完禅七再说”。头脑里边要不断地注意方法。也就是说,你的身体在禅堂,你的心也在禅堂,不想过去,不想未来;到后来,即使现在的一念,也能放下之时,才算真工夫。
放下妄念
如果知道有妄念,是正常的,只要不跟妄念走,就可以了。在你发现妄念时,妄念已经不在了。所以,不用担心有妄念,不要后悔有妄念。
放松身心
如何使自己的身体放松,头脑放松?只要不管身体在感觉什么,头脑在想着什么?只管将身体交给蒲团,把心交给方法,就好了。如能这样,则一柱香又一柱香的,将会过得非常之快。否则的话,你就会有苦头吃了。
不求利益与目标
诸位来参加禅七,应该是有目标,并且希望得到利益的。但是,你能进入禅七,这就是你的目标和利益;不得老在指望目标期待利益,否则,你会更加紧张不舒服。这就好像你们做工,是为了赚钱,为了得到钟点费,但是,钱是你做完工之后,老板才给的。如果,你一面工作,一面老想着:“奇怪,钱怎样还没到手?”你就无法把工作做好,工钱大概也拿不到了。
坐下之后,确定坐的姿势是不是很舒服,然后,把身体落实于垫子,念头安住于方法,就不要再动了。每一柱香三十分钟。但请不要看手表,不要希望三十分钟赶快到。时间到了,自然有人会打引磬,请你出定。
修行四原则(午斋)
禅修者要有四个生活的原则:①整齐,②清洁,③宁静,④和谐。
在禅堂、寝堂、斋堂乃至浴厕,任何一个地方,经常保持整齐、清洁。
在禅七中,首先要练习把自己的生活照顾好。照顾自己住的地方、睡的地方和坐的地方。然后,你一定会把你的家庭环境及工作的地方照顾好。不会照顾自己而说照顾他人,一定是自害害人。
在禅堂,每次打完坐,站起来以前,要把盖腿的毛巾折好;站起来以后,把毛巾和垫子都摆整齐。穿的衣服和随身戴的东西,包括眼镜和手表,打坐时不要放在坐垫前边或后面,要放在你和旁边另一个人垫子的中间。因为,放在身前身后都会妨碍自己也障碍他人。当你经过任何地方,若看到纸屑等垃圾,要随手捡起来,丢到垃圾筒。
在斋堂用餐,餐桌上,盘子、碗、筷子和刀叉等都摆在距离桌沿三横指的地方。把碗放在盘子上,水果皮和用过的餐巾纸放在碗里;把汤匙和刀叉放在碗的右边盘子上。吃完东西,要先用一点水,把碗、盘的食物屑洗一下,然后把水喝了。才算这一餐吃完了。
餐巾纸有两种用处:①擦嘴,②清洁坐位前的桌面。餐后,桌面要保持干净,连一滴水也没有。如果,桌上有食物屑,假如不脏,就把它吃了,如果脏就把它和果皮一起放在碗里。要让你前面的桌面,保持非常干净,就像没用过一样。
若能照顾到环境的整齐清洁,才能照顾到你的心。要得心的清净,并不容易,但在耐心地把环境照顾得整洁之后,心也比较能够清净与平静了。
所谓“宁静”是指;①口不讲话;②身不粗暴。不论任何动作,都要安祥宁静。口不出声;身体的行动也尽量轻巧、轻声。数十人乃至数千人在一起行动,也要鸦雀无声,如处于无人之境。
所谓“和谐”,有两个层面:①是自我内心的和谐,自己的前念不要跟后念冲突。②跟外境接触的和谐,与任何相对的人、事、物之间,不要敌对相抗,而要沟通协调。
禅修者,要先把自己做好,对内不起矛盾,对外定能和谐,如果时时抱怨环境指摘他人,一定是内心失衡,所以古德要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敌对互斗不是办法,疏导化解才是良方。
对治瞌睡
饱餐之后,通常容易瞌睡。所以,这次禅七中午餐后工作完了,可以躺下休息二十分钟左右。
若是午睡后,还是昏沉,请用三种方法对治:①请求打香板;②把眼睛睁大;③跪在硬地板上,两手合掌。如果并不是因为身体累,而是自己懒,跪是有用的。如果是懒,则将腰椎挺直;如果腰不挺直,呼吸不畅,将会氧气不足,以致头脑昏沉。
如何数息
数息是数平常自然的呼吸,不一定要注意呼吸的长短,也不一定要注意小腹。有人注意小腹蠕动的感觉,但不得用心意去控制它。这种方法即使用久了,只有静坐的舒服感、稳定感,却不能使人放下四大五蕴的假我。而且注意小腹,不易觉察妄念,若数呼吸,则可知道妄念出没。
数息通常是数出息,每呼一口气,数一个数目,从“一”数到“十”。但是也有人数入息,那是看个人呼吸习惯。一般人呼气长,吸气短,但也有些人习惯吸的时候慢,呼的时候快。我们要数慢的,出息慢就数出息,入息慢就数入息。
数呼吸时,发现妄念不管它,马上回到方法最重要。如果你根本不可能数到“十”,有时数过头,这种情形,倒数比较好。倒数能让你有更多的工作做,注意力便比较能够集中了。从“二十”数双数,一直数到“二”,再从“十九”数单数,一直数到“一”。这样子,妄念就会渐渐减少。

第二天开示
禅是定慧相应(晨坐)
禅法的修行,必需具备三个条件:
①身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要做到整齐、清洁、宁静、和谐。实际上,这与“戒”的精神相应。
②用禅修的方法,摄心安心。六祖坛经说:“即定即慧”,离心无定亦无慧。摄心安心的方法,便是用来得禅定开智慧的工具。
③重视无相的智慧。世间定不离烦恼,世间慧未得解脱,禅法的定出离烦恼,禅法的慧即证解脱。离烦恼证解脱,是一体的两名,所以定慧相应,即一即二,不二不一。禅的智慧是什么呢?明察诸行无常,所以实证诸法无我。禅修生活中,若观身体动作,即见无常,若观念头起灭,亦无常。身心无常,即知无我,即证空性。此乃由观生慧,而知身心世界,皆非永恒。所以无我的智慧,是出于离烦恼的大定。
中国禅宗所讲的定,并不是心中没有念头。但在经验上和观念上,都知道念头是无常无我的,本身没有永恒相,故能不住于相,如如不动。常人心随境动,念随相转,禅悟者心不随境转亦不为相动,但却仍能“无住而生其心”,不住分别烦恼相,但有清净智慧心,应对万物,适如其分。那便是安慧相应的悟者心境。
很多人认为顿悟是突然发生的,这没有错。若无预备的工夫,要产生顿悟,也不容易。若无实修的功夫,空想顿悟的成果,那是过份天真的想法。
以智慧用方法(早斋)
禅修须用方法,用方法必须要有智慧。否则,不落于盲修瞎练,便落于邪知邪见。
“智慧”是什么呢?在佛法中,有世间智出世间智,以及诸佛的一切种智,对于上上乘的禅者而言,当然是无漏无相的佛智。故在没有开悟的禅者,是用佛的智慧,以及祖师们的开示来指导我们,禅修的原则和禅修的方法。当选用禅修方法时,需要依据佛言祖语为准则。把佛言祖语的经教开示,当作龟鉴,也就是借用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的智慧,将修行的方法,用得非常安全可靠,并可因此检点自我,化解问题。
练习的观念
禅修者学到的方法,不管是跟老师学的,或者是自己从书本上看到的,都只是个原则,用了以后,还要揣摩如何把它用到最好的程度。有一些问题,你可请教高明的老师,如果老师也帮不上忙的时候,只有你自己才能调整心态,揣摩方法了。英语的打坐叫做Practice,就是练习,从生疏练到熟悉。并不是样样都要靠老师来告诉你。开始练习的时候,你的方法不会很纯熟。等到练习久了,依据前人的智慧,加上自己的练习,就能纯熟自如,得心应手了。
对治散乱(午斋)
师父只能给你消息和方向,至于用功解决问题,还是要靠各人自己。
禅修过程中,最难克服的两样事,即是昏沉和散乱。昨天已讲过如何对治昏沉。
至于“散乱”,原则上是相同的。如果非常散乱,暂时把头脑和身体放松,不用方法,休息一下。
散乱的原因也有很多种类:①不会用方法。②方法用累了。身体并没有疲倦,可是对那个方法已厌倦。③是懒散,因为不觉得有烦恼,并且满舒服的。就让杂念头一个接一个地幻起幻灭。
对治之方法是“不怕念起,只愁觉迟。”如果发觉散乱时,那已离开了散乱,立即回到方法去,便是正念分明。不用担心散乱,提起方法来就好。
方法三要诀——观、照、提
“观”、“照”、“提”三字诀,可以对治昏沉与散乱。
“观”是正在用方法。
“照”是知道自己正在用方法。
“提”是发觉自己失去了方法时,赶快再把方法提起来。
当用“观”的工夫时,同时也要不离“照”的工夫;“观”如走路,“照”如知道自己正在走着正路,没有失去正确方向;“提”如不小心停下了脚步(昏沉),或者走错了叉路迷失了方向(散乱),发觉之时,立即修正了方向,走上正路。
不论用何种方法,均可运用观照提三字诀,若用参话头,功效更显著。

第三天开示
心向内看(晨坐)
“心向内看”就是“照”的意思,随时知道自己的念头在做什么:①用方法,②打妄想,③不明朗。如能对这三种情况了如指掌,就可算是已在禅修。
若能不注意身体而注意心念,不注意外境而注意念头的活动,你就会很快得到忘了时空的经验。当你注意内在的念头,念头就会少,时间就会短,空间就会大,身心的负担也就轻了。
如果你是数息,一面数(观),而且很清楚自己在数(照)。你自己要不断地有意无意的“意识”到,你不能离开数息(提)。如果是参话头或用其他方法也可比照着做。
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好像是你自己看到另外一个人在做什么;或者是另外一个人在看自己做什么。这个时候,你的头脑保持清楚,但不是紧张;抱住方法,但不是拼命。一般不会用功的人,用功之时,是用很大的体力和心力来控制自已。
快•慢•好•坏(早斋)
禅修时如果没有放松身心,在坐了一、二柱香以后,便会觉得好累。放松不是懈怠,还是要以绵密的意志力来用方法。
在用方法时,你会觉得好像没进步;或者方法用的很熟,也像没有产生什么结果。这就好像长程开车,由于公路两边的景致是相同的,因而并不觉得在前进。有一次,我在美国中西部乘车旅行,感觉上车子开得很慢,再看车速表,原来好快喔!为什么会那样呢?因为高速路面两边景色相似,所以虽开快车,还是觉得好慢。
打坐的过程中,如果用方法用得蛮好时,你可能觉得无聊,就不想继续打坐;若觉得兴奋,就已经离开了方法。

第四天开示
但念无常•努力用功(晨坐)
记得童年时代,时间过得很快,增加一岁,总要等待好久。但一过中年,就是二十年,也似乎很快地过了,我今年虚度六十三岁,过得愈来愈快。佛说“无常”,祖云“迅速”。若不学佛,不知“无常”,若不修行,不解“迅速”。
释迦牟尼佛在鹿苑开始说法,就告诉弟子们“无常”的观念。到他涅槃之时,也告诉弟子们“有生必有灭”。生灭无常乃是世间相,“生灭灭已”才是解脱境。若不实修实证,永远难逃无常杀鬼的魔网。
禅七期中,每天晚课唱诵的普贤警众偈,有云“是日已过,命亦随灭”;“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这是告诉我们,生命太短了,时间太快了,如果不能珍惜时间,好好努力,就要没机会了。如能警惕到“生命无常”,“时间短促”,就不会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等烦恼之中了。平常时若能提起无常,并且真正感受到无常,将会努力地来做有益于自己和别人的事。禅修中,每当念头生起时,若能警惕到生命无常,便会转杂乱妄想,为正念的方法。
本期禅七中,有几位禅修者的禅修年资,已达二十多载,真是难能可贵,二十多年尚未退心,其中必有原因。但是他们在这二十多年之间,是否天天修行,那就大有问题了。顶多在某些寺院道场住过若干时段,顶多一年打一两次或三四次禅七。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顶多坐一柱香。其他的时间,都在忙着生活、家属、事业、忙着妄想、烦恼、无聊之中过去了,这怎能算是已经修行二十多年了呢?
就算在禅七里边,虽然从早到晚都在禅堂,可是,请你清点一下,妄想昏沉的时间占了多少?夜间睡眠用了多久?全心用功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如果你能体认到修行的时间真的不多,你就一定会精进不懈了。
所以,请诸位每次打坐以前,要向自己的垫子顶礼。一拜或三拜,同时发愿:“愿我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方法上。”坐下以后,再发一个愿:“这次坐下去,不是等待着敲引磬放腿,而要把我全部生命放在我的方法上。”
禅修与意志(早斋)
要将“无常”的体验,跟生命结合,的确很难,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我正活在无常之中,我即是无常的本身。若要将此警觉,持之以恒,须靠意志的力量。
曾有一位年轻人来参加禅修并且发心出家,结果由于修行不得力,出家很烦恼,就认为自己的准备工夫还不够,所以又放弃禅修,回家去了。其实,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可解释为只要意志坚定,任何难事都可办成。意志力薄弱的人,对他们要做的任何事,都没有坚持做下去的决心。学佛成佛是多生多劫的事,出家不是演戏,禅修不是时髦,乃为终身以赴的弘愿,岂容浅尝即止,半途而废?要在大风大浪冰天雪地中长途跋涉历练之后,始能透露出灵山的一线光芒。若有心理准备,便有坚强的意志;若已知路途多艰险,遇到艰险乃为预料中事,便不会被艰险的情况阻止了前进的努力。
我有一个弟子,并不特别聪明。只因他做任何事,都能全力以赴,所以学任何东西,虽不比其他的人学得更好,但他不会放弃,他有“要学就把它学会;要做就把它做完”的意志力,这是他的长处。禅修者,更当付出类此的意志力,方能大有所成。

第五天开示
忏悔(晨坐)
《六祖坛经》虽云禅者宜修“无相忏悔”。对初发心的禅者,仍宜从有相开始。如果开始修行,就讲无相,那就不需要有禅修的名称和禅修的方便了。实际上,当我们还有我执的阶段,必须要用“有相”的忏悔方法来修行,达到实证空性之时,自然即是“无相”的境界。
惭愧与忏悔
忏悔和惭愧都是反省的作用,惭愧是发觉自己的错误;忏悔是在承认自己的过失之后,愿意承担责任,并着手修正改进自己的错误。所以,忏悔的行动,要从惭愧心生起之后开始。
惭愧是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种行为。从注意自己行为;进而了解自己行为;然后反省自己行为,结果是改善修正自己的行为。便是惭愧与忏悔的功能。一次又一次地起惭愧、修忏悔之后,身口意的三种行为,便会愈来愈清净,那也正是离烦恼证智慧的禅修目标。
可见有相忏悔是禅修的辅助方法,无相忏悔是禅修的最高目的。初学禅者,想要解脱烦恼,必须从反省及忏悔的工夫做起。
惭愧心与忏悔心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有真惭愧必也能真忏悔。没有惭愧心不会有忏悔心。同样的,若无惭愧心与忏悔心,禅修就不易得力。为什么?因为自私自慢的自我心重,便不能得无我的空慧,也无从获得解脱。要从自私的我相,获得解脱,才能实证无相。
什么是自私的我相?贪、嗔、骄慢、自卑、嫉妒等全是。自私的自我相,须用惭愧心及忏悔行来清理,否则的话,纵然勤修禅坐,也很难开悟。
自我障碍(早斋)
早上我们讲惭愧。如果惭愧心不容易产生,忏悔就得不到;忏愧做不到,业障就不能消,修行也不得力。禅修不得力,原因很多,且举三种:
①没有很好的老师。
②有老师,但你不知要亲近他。
③有老师,但他不知道你有什么问题,无从帮助你。
这三种原因,看起来似乎有一半以上是没有好的老师,其实,都是出于自我的障碍。石中的璞玉,固然须待明眼的巧匠,才能成器,如果本是顽石一块,纵遇巧匠,也是徒然。禅修者本身的身心状况以及善根福德的条件,便能决定他的际遇。如果具备了学法的基础,求法的热忱,弘法的悲愿,即使遇不到一流的老师指点,也能瓜熟蒂落,一触即悟,剩下的仅是求得一位过来人的印证。故在明师与高徒之间,并不需要耳提面命的关系,只有对于质地较差的弟子,才用得着细心的教导;特别需要老师长期照顾的学生,也得要有谦恭、诚信、精勤的条件,才能获得老师的倾囊相授,就像黄口的乳燕在巢,当母燕回来喂食之时,乳燕若不知自动张嘴,母燕便爱莫能助了。
因此,对于一个业障很少的学生,老师不需要花太多心力与时间的,只需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帮上大忙。老师就像握有金库大门的锁匙,只需交一把锁匙给学生,就等于给了全部的金库,学生获益之后,他会感激不尽,认为这是来自老师的教导。相反的,有的学生要花老师很多的时间和心力去帮他,结果学生所得仍是很少,甚至还骂老师藏私,没有好好教导,其实这都是他自己的问题,不能怪老师。
障碍是什么?
障碍,虽跟宿世的果报有关,但也不是不能改变的,例如多疑、自慢、骄傲、自卑、贪欲、嗔恚、邪见等心障,对于禅修者而言,应该已是耳熟能详的名词,只要愿意经常反观自省,便可逐日改善,心障逐日减轻,用功也就可以得力了。
这些心障,即是烦恼,即是自我膨胀、自我保护、自我炫耀、自我陶醉、自我菲薄的自我中心,若能有为法忘己,舍己求法的心愿,心障便会不成障碍了。
除障的最好方法,便是,惭愧与忏悔、发愿与精勤。惭愧心能够产生忏悔心,忏悔心可以修正我们自己,自己的观念一改变,业障就会减轻,加上求法弘法的悲愿,学法修法的精勤,便会遇到好的老师,老师也容易来指导你。用功得到窍门,进步就快了,到这地步,障碍可能还有,但已不会阻挡你了。
四种礼拜(上午禅堂)
现在,介绍四种礼拜的方法:
①感应礼拜。希望用礼拜求得佛菩萨或护法神的感应。例如,求健康长寿、家庭和谐、官运亨通、财源滚滚、子女聪明、子孙繁荣、出门平安、万事如意等。
②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感恩,或为崇信,这种礼拜是从行为者内心自发产生的,对于受拜的对象没有一定的受授关系,他不会因你礼拜而多了什么或得到什么,得到利益的乃是行为者自己。
③忏悔礼拜。也就是从惭愧而忏悔。如果是一个非常骄傲,我慢心很重的人,不容易向任何人低头,更不容易叫他趴在地上礼拜。
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者正在学着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为诚实、温和、谦冲。
有错误能够承认,真诚忏悔,就相当于衣服脏了,用肥皂水洗了再穿,脏了再洗,那衣服还是保持干净。如果根本不洗,那衣服永远是脏了,还以为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凡夫犯错,是正常,自己认错,是美德。人非圣贤,岂能无过,闻过则喜,知过即改,便是贤者,也是禅者的心行。
④无相礼拜。无相需从有相开始。观身、受、心、法的四念住,观四大、五蕴的和合身心,如能观成不净、苦、无常、无我,那就是实证无相。无相忏为什么要从有相开始?因为凡夫的心,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无我、无相,一定要从有我人慢慢体会到什么是无我。
无相礼拜的层次
无相的礼拜,有三个阶段:
①知道自己在拜,而指挥自己礼拜。拜的时候,全身任何一个部分的动作和感觉,都清清楚楚。在这个情况下,你的心一定要很细,很有耐心。
②知道自己在拜,感觉到自己在拜,但是不需要用心指挥。而你看得清楚你的身体在礼拜。这时候你不用想:“我在拜。”因为你已经不再指挥他了。你是个旁观者,知道有人在拜就好。
③你自己在拜,人家也看到你在拜,非常正确地在动作,可是你自己已经没想到自己在拜,也没有想到有一个人在礼拜。这时已进入到与无相相应的阶段。但尚不是开悟。是你的心已经非常宁静、稳定,不受内外境界所感染。
正在这时,如果机缘成熟,惊天动地的悟境,就可能突然在你面前出现。
自省与自信(午斋)
惭愧、忏悔、就是要自己看自己的过失和弱点,发现的愈多,信心愈强。知过而改,善莫大焉,就是不能立即全改,自己也会建立信心,此即有了自知之明。若不自省自知,易流于轻举妄动,不断地遭受挫败,便会对自己丧失信心。所以禅修者当从不断地自省中建立坚固的信心。
禅修者要时时向内观照,觉察到妄念纷飞,便是用功;觉察到烦恼起伏,便是修行。如果得少为足自以为是已入圣域,倒是危险的情况了。如果老是想着自己的好处而沾沾自喜,那会变成傲慢,是烦恼而不是智慧。禅者察觉到自己的缺失,并不会变成自卑,有了改过修正的决心,便是回头的浪子,弃刀的屠夫。

第六天开示
发菩提心(晨坐)
禅修者无不希望早日开悟,开悟即有智慧,得智慧便能从烦恼得解脱,摆下自我执着之时就会开悟。摆下贪、嗔、痴、慢、疑等烦恼心时,便是舍我执而见佛性。空去烦恼的我执,便能明心见性。去我执的初步,必须发菩提心,菩提心即是佛心,佛心的内容有两部分:①智慧断烦恼,②慈悲度众生。禅修者若仅求智慧,不管慈悲,乃是小乘行,必须悲智双修,始为佛道。禅者悟后固然利益众生,悟前也要发愿利生,始能真的明白心中的佛心,见自心中的佛性,度自心中的众生。
发菩提心是希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如何能得无上的菩提果位?先要有成佛的因行,那就是要行菩萨道。菩萨道的考量是只为利益众生,不为利益自己。把自私的我,变成慈悲的我,才与无我无私的解脱慧相应。
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成佛,乃是看到众生都有生、老、病、死的苦难,弱肉强食的可怜。为了寻求解救苦难的方法,他便是出家学道、修道、而成道。这就是先有慈悲再有智慧的例子。
我们的禅七中,每天至少念四次一共四句的“四弘誓愿”文。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第四句“佛道无上誓愿成。”这表示度众生是第一件事,成佛是最后的事。
诸位禅者若想开悟,禅修的打坐工夫,当然要紧,发菩提心则更要紧。如果不发菩提心,纵然坐破一百打蒲团,也等于守株待兔,不得亲见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
谁能开悟(早斋)
禅宗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相当令人向往,也常被人误会。许多人仅看了几则禅宗公案,读了若干祖师语录,便设想着开悟见性,人人有份。其实,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一切众生均有成佛的可能,固是大乘佛法的通说,而真能达成顿悟成佛的目的者,禅宗史上尚不多见,开悟弟子最多的马祖道一禅师,门下也只一百三十九位成为能坐道场的入室弟子。
在中国禅宗史书上有记录的,开悟者是可以数得出来的,修行禅法的人数则是无法计算的。故在正确的禅修观念,开悟当然重要,就是不能开悟,也能得大利益。
一般人误认为禅的修行,一定要开悟才有利益,故在未开悟时,躲入山林潜修,要求他人成就;等他开悟以后,才来普度众生。有了这样的误解,便使得禅修者变成了自私鬼。正因为自私心重,更不容易开悟,也就不愿来做弘法利生的工作。像这样的禅修者,不仅是佛教法门的累赘,也是人间社会的负担。中国佛教的衰微,原因很多,禅者的自私,不能不说也是主要的原因。
多久开悟(午斋)
开悟没有一定的时间表。同样是一个人,有的一个小时可以做出常人两天的工作;也有人在两天之中做不到能干者一个小时的工作。有的人一句话可以救千万人,但也有的人,一辈子救不来一个人。所以无法用时间来计算修行的旅程,要看修行过程中的勤惰情况和业障的多少等因素来决定。
业障何在
业障是什么呢?
①是我们从无始以来,将无量生中所造的种种业缘,带到了现在。使得自己无法自在,故名业障。它是跟着我们的现前一念心跑的,一个接一个的心念连续,业障也如影随形般的跟着来了。我们的果报身体到哪里,业障就跟到哪里。
②业障是在这一生当中,心里和身体的行为,所构成的事实,障碍我们修行佛法。很多人希望修行佛法,可是身不由己,心不由己,环境的因缘也不许可。
③业障跟人的年龄、身份、贫富、性别,多少有点关系,但却未必定有关连。有人出家始能修行禅法,有人做官也能修得不错。
障碍不在心外的环境,乃是出于各自的内心,外在环境的障碍虽然不好,内在的心障才更严重。如果有了惭愧心,到处可作大修行;如果发了菩提心,时时好修菩萨道。

日间禅堂开示
默照禅
有人使用“只管打坐”的方法,但是对此方法不了解不会用,就会变成“冷水泡石头”或者是躲在黑山鬼窟里做无事梦。
这似乌龟在古井中被埋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没有吃喝,动弹不得,一旦被挖出土来,依旧活着,只不过龟还是龟,并没有因埋了千年而化成凤凰。可知被埋的龟,并未修行,“只管打坐”也不是“没有事做”。初有此法,是专注于坐禅的身姿,然后专注于坐禅的心态,心中并非无事,而是如药山惟俨所说:“思量个不思量底。”
“默照”禅的用功方法,正如宏智正觉的《默照铭》说:“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默唯至言,照唯普应”,“照中失默,便见侵凌”,“默中失照,浑成剩法”。其实默照的功用,就同坛经中所说“即定之时慧在定,即慧之时定在慧”。默是定,照是慧。定慧不二,便是默照。
经典中有“如龟藏六”的比喻,那是“都摄六根”的意思,并不是无所用心。因为经云“四大和合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内六根缘外六尘,生六识的妄想心,如果把六根从六尘收摄回来,妄心也就无缘可攀了。此正是禅修用的好方法。但也并不等于废除六根的作用,譬如说,眼看美色,不起贪心,见恶色不起嗔心,诸根对境而不起妄念。不因为六根和六尘相接触而起执着、分别、烦恼。这便是默照工夫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情况。
“默”是不受影响,“照”是清楚了知。绝对不是不用六根、无所用心。
疑情
疑情不是怀疑,乃是确信某一问题,是跟自己性命相关的,是对自己有大用大益的,只是不知道,其原因何在?其内容如何?所以抱住不放,一直参问下去:“那是什么?我立即要知道,我一定要知道,我不能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这便是疑情。
假如参的是“无”字公案而问“什么是无”。便可用个比喻来解释“疑情”的意思:好像拿到一个坚固无比的铁球,它没有开口处,你根本不知从哪里开启。人家说这里边有一个“无”,它对任何人都极重要,谁能打开它,谁就能得到终身的平安,永恒的富贵,绝对的自在,一切的方便,随心所欲,享受不尽。相反地,如果得不到它,就将大祸临头,死路一条。你还能不想急着把这装着“无”的铁球设法打开吗?因你无人可以请教,如何打开这个铁球,只得不断地追问:“无是什么?”“如何打开铁球?”“什么是那球内的无呢?”明知铁球是打不开的,明知也没有“无”那样东西,但它对自己确有大用,所以要抱住这个“无”字,日以继夜,想到就问,不断地问,这便是疑情。
有一天,你在突然间,发觉这个铁球本身,就是毫无意味的一个“无”,打开与不打开,都是一样,疑情消失时,你也开悟了。
这里有个问题:如果开头就晓得,反正是无,丢掉算了。因为不起疑情,那就不能开悟,由此可知,疑情的功能,在于促成开悟契机。
一句话头参到底
古来的祖师教人抱住一个本参话头,终身参究,悟前参它,悟后参它。时时提起,参问再参问,一直参下去。终其一生,不改本参话头,可以参脱烦恼网,也能参破生死关;一句话头平安无事,一句话头纤尘不染。随时随处都能提起话头,照顾话头,故又名为“看话头”。
究问话头称作参话头,而信口重复是念话头,参话头者多半带有疑情,念话头者可能附着妄想。抱定一句话头戮力参究,必有拨云见日之效;专念一句话头日复一日,也有静心摄心之功。会用功者,当是参话头不是念话头。唯有参究能生起疑情,禅修者的经验,有“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之说,所以最好不要将参话头的工夫用成念话头去。















东初禅寺第五十九期禅七

圣严法师于一九九二年
十二月二十六日至三十一日主七开示
刘德如居士整理

第一天开示
禅修的观念与方法(晨坐)
修行有两大要点:一是“观念”,二是“方法”。若能清楚掌握,修行必能得力。故请依照师父的开示,纠正自己的观念,练习自己的方法。
①首先解释修行的观念,有三要则:放下自己、放下目的、放下过去与未来。所谓自己,是指自我的身心;所谓目的,是指禅修的利益;所谓过去未来,是指回顾及推想。这三个项目是构成自我中心,自我价值的要素,也正是给自我带来烦恼与束缚的祸根,若不能放下,便无以获得禅修的最大成果开悟的经验。至少学着暂时放下,才能够体验到若干禅修的利益。
②其次说明修行的方法,也有两大要则:
第一是重心在下。身体的重心,当在腰部以下。如果以头部为重心,会招致头脑胀痛及发热的障碍,如果以胸部为重心,会引起胸闷胃塞的反应。若将重量感置于臀部与座垫之间。便没有任何副作用产生了。
第二是身心放松。先练习把身体的肌肉及神经放松,然后将头脑及心情放松。所谓身体放松,是把通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放轻松,由脸部、眼球、肩、臀、手、小腹、腿、脚,凡是能用意志指挥的每一寸神经所到之处,都让它们放松。至于头脑与心情放松,是指没有焦虑、急躁、烦乱、困惑、恐慌、疑惧等,若能放下一切不安的心绪,专念于禅修的方法,自然就会轻松。先练肌肉放松,神经自然放松,头脑与心情也会跟着放松。最重要的是小腹一定要放松,否则在打坐时,会发生胸闷、胃胀、头晕、气塞等的反应,因而无法持久用功。
修行要则(早斋)
修行要则有二:①在观念上是奉献;②在方法上是修正。观念与方法应相互配合运用。
“奉献”,是将自己的身心奉献给修行生活。以奉献的观念来修行,就是不自私。若以自私的心态来修行,不仅会伤害他人,也为自己徒增许多烦恼。以自私的观念来修行,无论如何追求,只能以烦恼作为结果。禅的修行,舍去自私自利,才能涤除烦恼。
“修正”,是用禅修方法,对身、口、意三种行为,作全面的规范匡正。平时当以五戒及八正道来修正身口意三种行为,在禅七期中,以打坐、经行、礼拜,作务等导正身业,以禁语、做课诵等修正口业,以数息、念佛、参话头等修正意业。
此三业之中,意业最细,也最难修正,先用正知见,再用正念、正定、正精进,来作修正。日复一日,时时检点,念念觉照,念头起处,念头灭处,正或不正,均当知道,若起时疏忽,灭后亦当警觉,刚才想的什么?如此持之以恒,便能经常保持正念分明了。
守心之法很多,若在平常生活中,应当练习:身在那儿心亦在那儿,手在做什么心亦知道在做什么,口在说什么心亦知道在说什么。身口意三业不相离,正是禅修的要领。
团体共修
禅修的方式可分为个人及团体的两种。
个人禅修的优点在于非常自由,可依照各人当时的身心情况和需要,而作适量地调整安排。缺点是对于不具自修能力和自制心力的人,容易失去规律的约束。
团体共修,也可有两种:有老师指导,没有老师指导。他们的共同点是均需有团体修行的规则。老师的作用有三:①依据佛法的正知正见及其本人的禅修经验,主动地给禅众们作适当的个别指导及纠正;②被动地接受个别的禅众请求处理问题,并协助他们解决困难。③对禅众们集体开示禅修的观念及方法。是为协助全体修行人,解决共同的问题。通常正在修行的时候,修行者可能察觉自己的问题,但多数是不自知的,故需透过老师的开示,来发现自己的问题而改正之。此乃禅七期间内,需要开示的目的。
由于每一次参加共修的人员不会相同,每一位禅修者的身心情况亦常不同,故开示的内容也不能相同,若每次禅七,老师所开示的内容相同,对修行者虽仍有帮助,但此种指导,类似录影带或书面文章,毕竟不够灵活,无法给当时现场个别的问题,对症下药。

第二天开示
身体的重心(晨坐)
禅修者于站立时,宜将双手交叠,左掌在下右掌在上,置于小腹丹田的位置,此能使心念集中、安定,并使身体的重心感,自然而然的随着双手的位置,落实于丹田。不仅在佛殿及禅堂,平时听人讲话或与人交谈,均可如此;此能使你心不散乱,气不浮动。
禅修者身体的重心,不可在头上,当视情况而分置在腰部以下的三个部位。站立时,重心感宜在小腹,或在两脚脚掌。打坐时,若觉得心气浮动,宜把重心感置于臀部与垫子之间。若觉得头胀与胸塞,则宜置重心感于双脚脚掌的涌泉穴。
请注意:一定要放松重心感位置的肌肉。
禅修的“信心”(午斋)
对于禅修多年的人而言,不会有信心的问题,否则不会持续多年的习禅打坐。但对于刚接触禅修或第一次参加禅七的人而言,对佛法、对自己、对师父,都可能缺乏深厚的信心。
禅修者必须相信所用的观念及方法,是最实际、正确、人人能用、并且该用、而绝对有用的佛法,如果也确定指导你禅修的师父,在其本身的背景方面相当可信可靠,你就可以具备对于禅修的信心,根据师父所讲的原则与方法,努力用功,可获得禅修的利益了。
信心可有四个层次:①迷信,乃是不知所以的盲目崇拜,②仰信,知其可用有用却又高不可及。③解信,从理论逻辑上,能够令你接受。④证信,依据理论及方法,通过实际的练习,所得的经验。
禅修,亦如训练各种技艺,必须通过无数次的磨练,始能马到功成。若能抱有“不怕失败”及“勇往直前”的心理准备,自然就会建立起坚固的信心。

第三天开示
念念生灭(晨坐)
禅修者使用方法修行时,大略可分三个层次:①是杂念很多,而竟不知有念头起灭,此时尚没有用心在方法上;②是知道念头起灭,此时已在用方法;③是真的不见念头生灭,此时的方法用得很好。
练习方法,当然是希望达到第三个层次,但其机率毕竟不多。若在妄念生起时,不必讨厌它,只要立即回到方法上就好,所谓“念念生灭”,既然产生了,自然会消灭。对产生后又消灭了的妄念,亦无须在乎。重新开始,才最重要。
所谓重新开始,是指每次从发觉妄念后又回到方法上;因为刚才的妄念已灭,现在的妄念未生,正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所以每一个“现在”,都是一个新开始。好像登山者正在通过峻险的悬崖峭壁,不得瞻前顾后,否则,便会于现在造成脚底失控的结果。一旦失脚落空,只要手上还握有已钉妥的绳索,马上沿索再回到落脚之处,继续向上攀登。步步为营,步步都是一个重新开始。
每一个念头的起灭,就是一个进步的历程,每一个新的开始,就是一段成功的过程。初用功时,念头常会离开方法,渐渐地到了善用方法时,便会觉得念念生灭,却未离方法,第一个念头在方法上,第二、第三乃至一千个念头仍在相同的方法上。如此持续不断,便称为“工夫绵密”。若到没有念头,只有方法,甚至连方法都没有了,便是进入了“工夫融豁”的层次。
无常是新生(早斋)
“无常”是指世间现象,都在不断地生生灭灭。若能懂得一切现象都是无常,便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对世间充满希望;对美好的抱持感谢,对不好的感到乐观。因此,禅宗的云门禅师要说“日日是好日”,没有任何时间令人失望,也没有任何努力永远失败,自然天天都是大好的日子了。
若能细心体验,不仅日日是好日,而且念念都是好念头,虽然并非念念清净,甚至许多念头都是不很好,只要知道,马上回到方法,便是一个新的开始。是故,每当发现一个不好的念头,立即会有一个新的开始,内心自然欢喜,在此身心轻松的状态下,便会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此种观念,亦可运用于日常生活,每遇到不好的情况,不会马上引起烦恼,并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己的将来,一定会比现在好。
可见,若能善用“无常”的观念,便能生活在念念新生、时时平安、精进不懈的喜悦中。

第四天开示
放下“自我”(晨坐)
所谓“自我”,可大可小,包括个人自私的小我,亦包括全体、整体、所谓真理及上帝的大我。以禅修者的立场,这些都应放下。然在理论上的了解比较容易,若要亲自体验相当的难,因此才需要用种种方法,试举二项:
①呼吸观:此法可使我们了解,自我的生活只存在于呼吸之间。自我的执着,则是存在于一个接一个念头的连贯。当呼吸停止,生命就结束;当念头消失,执着即无依。由数息之中体验到,自我的存在,乃是一种妄境。
然而,当呼吸停止、生命结束之时,是否即等于无我的解脱境界现前?不,只要自我中心的执着还在,虽入四无色定,“自我”还会存在。反之,若生命存在,而没有执着,那就是无我,就是解脱。所以要藉着这个生命来修行,藉着修行各种方法,来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假的,才能体验到“我”是不存在的。
②惭愧与忏悔:骄慢、自卑、猜忌、嫉妒、嗔恨、怨忿等,也都是自我。此种自我的习性,除了用各种禅观的方法来化解,尚得用惭愧或忏悔等的方法来辅助。禅修者若不兼修惭愧及忏悔,易落于得少为足的自大,或久修不成的自卑,起惭愧心则会精进道业,修忏悔行则会勤苦献身,以此二法,便能起修六波罗密。发为布施、持戒、礼拜、供养、持诵、习定等种种行。
用来放下自我的修行方法很多,正所谓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通向涅槃大城。禅宗所用则以数息等观行为基础,惭愧与忏悔为辅助,发菩提心为动力,参究话头及默照等法为金钥。
供养(早斋)
临斋时念的供养偈:“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世众生。”可说是修行禅法的灵魂,亦可说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供养佛法僧三宝,是为感恩;供养众生,是为报恩。平常供养三宝,亦同时为了广度众生。三宝接受供养之后,即可以此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这便是将自我的所有,转变成为一切众生共享的利益。然后再把自己所供养的功德回向给三宝及众生,所剩的便只有无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了。简言之:我们先以物品供养,再将功德回向,即是淡化自我,消融自我的灵药良方。
诸位来此缴费打禅七,不是用来买师父的时间、租场地、购饭菜的,那是净财,是供养三宝的捐款,是作的功德;我也藉着这样的因缘,感恩报恩,以奉献给诸位,来报三宝之恩。同时感谢你们的来到,为我提供了供养及奉献的机会。
结斋时,念的四句偈是“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意为:当我吃完饭时,祝愿一切众生,也都修行供养,具足一切佛法,将来必定成佛。祈愿众生成佛,表示不为自我私利。所以,禅修者,着手修行之初,便要训练自己:先从有求而升为无求,再从无求而广修供养。

第五天开示
时间不短(晨坐)
禅七已接近尾声,这是第五天了。后天早上,就要圆满,时间过得好快!
不过对禅修者而言,时间是可长可短的。你若很会用功,虽仅一分钟,甚至一个念头,便能倒转乾坤,天崩地碎,倾见万里无云,一尘不染,《楞严经》称之为“狂心顿歇”。禅宗称之为“明心见性”。如果不会用功,经经营营,纵至驴年,也别想摸到鼻孔。
杂毒不入
《博山参禅警语》里讲的“杂毒入心”,可称之为妄念干扰。对此可有三个层次:①当在用方法时,便无杂毒入心,妄念被方法所驱,暂不现形。②由参禅而悟境现前,杂毒中断,妄念不起。③大悟彻底,从此狂乱心歇,杂毒再也不会干扰此心。
方法是命根
禅修的方法,是禅修的命根,离开方法,就有丧失生命的危险。所以古来的祖师们,教人要终身抱住一句本参话头,庶可安全保命。应当想像自己是失落入海中的人,抓到一支救生浮圈,哪里还敢把它放掉。不过,当时间一久,倦怠心生,虽非故意,却是无奈,此时禅修者必须奋起大毅力、大决心、大信心,重新抓回救命的方法,才能救你一命。
当你丢掉了方法时,要生大惭愧,痛彻忏悔,发大悲愿,便能增强意志,驱除昏沉散乱,一心练习方法。
初发心(早斋)
最初发起“无上菩提心”,称为“初发心”,又名“初发意”及“新发意”。也就是初闻正知正见的佛法,向往佛道的伟大崇高,故也发起成佛的大愿,在心中初发菩提嫩苗,开始迈向成佛之道。虽仅是一个起点,确是成佛的动力所在。
晋译《华严经》卷五十九云:“菩提心则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
《大智度论》卷四十一云:“菩萨初发心,缘于无上道,我必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卷九十三云:“为初发心者,说诸法有为;为久学人著善法者,说诸法空无所有。”
《菩萨地持经》卷一《发菩提心品》,对于初发心的说明,甚为详细:“菩萨初发心,是一切正愿始。”“菩萨初发心,而作是言:我当求无上菩提,安立一切众生,令究竟无余涅槃及如来大智。”“初发心菩萨名为度,大乘菩提诸菩萨数。”“发是心已,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初发心是菩提根本,发是心已,见诸众生受无量苦,而起悲心,却度脱之,是故初发心是大悲所依。”“初发心坚固,有二门善法所入:一者自利方便,发菩提心;二者利他方便,灭除众苦。”
诸位善知识,来此参加禅七,当知禅堂所在,名为“选佛场”,一进禅堂,即被入选,预诸佛位,不仅明心见性,必当顿悟成佛。可是,若不先发菩提心,便无成佛之望,如无因而有果,乃不可能事。
禅宗的修证,目的即在悟入诸佛智海,开展广大慈悲,是故诸善知识,必须发起菩提心来。最初发心,最珍最贵。持之以恒,必定成佛。故当发现自己有懈怠、放逸、退惰、贪嗔等烦恼起时,于身于口,现恶行时,立即回到初发心点,重新做起。
时时不忘初发心,念念住于初发心,处处保护初发心,便能不离修道依准,并能日进又进,永不退心。有一位禅者,每次来参加禅七,圆满时,都会说:“我又重新开始了,”“这一次总算真的开始了,”“从现在起我走上菩提道的起点了。”粗听起来,此人似乎老是在原地踏步。事实上,这就是初发心菩萨应有的体验,经常发觉自己是在新发意阶段,便是正在进步中的凡夫呀!不离本参而日新又新。
马上风光,雾团及疑团(午斋)
有人问我:数息数到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呼吸,数目也没有了,突然发觉又有呼吸时,已过了十数分钟乃至数十分钟,这是不是入定?是否还是正在方法上?或已离开了方法?又有人参话头,用了全部身心,甚至用了全宇宙,投入话头之中,结果觉得好像处身于雾团里面,这能算是疑团吗?
这两种情形,均可能是好的,亦可能有问题。
一、以数息而言:呼吸很慢,甚至念头已经非常单纯之时,很清楚已没有念头,当然已无法找出数目来数。此种情形,是你正在方法上,正如你骑在一匹马上奔驰,如果你骑术熟练,又是骑的一匹好马,便会使你浑然忘我,人马合一,你忘了马,马也忘了你,这当然是好情况。我曾提过,修行方法之要点在于“观、照、提”。此时,“照”的力量非常强,你已不需“观”及“提”,因其三者,已在同时进行了。
但也可能是懒散、偷安或者氧气不足,也可能是体力不济,以致数息时,数着、数着就后继无力了。此时头脑内并没有感觉到妄念,呼吸也很微弱,无法计数,头脑则似一片茫然的灰白,或如处于浓雾之中,这不是入定,而是昏暗;虽未深眠,却在浅睡,当然不是在用功。
不过,不必管它是好是坏,发觉之时,立即回到你用的方法上,此时,你又可以数息了。当你从懒散昏暗的情况醒来后,应赶快轻轻地活动几下你的眼睛、头颈、双肩,甚至再做三次深呼吸,就可以抖擞精神,重新数息了。
二、就参话头的问题来说:雾团和疑团有别,雾团,是茫然不知所以、不知所在,也不知所做的对或不对,只觉得有东西蒙蔽住了自己的心眼,不知何去何从。至于疑团,不是怀疑,而是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问一个极严肃极重大的问题,希望得到答案,却又像是碰到了银山铁壁,无人回应,无下手处,但你确信,答案就在所参究的话头之中,此时你的全部身心,乃至全宇宙都已被你投入你所参究的话头之中,已无身心世界的内外主客之分,这就称为疑团。疑团粉碎,便是悟境现前;疑团消失,乃是工夫不继。这种情况,适合精进禅修的时段使用,常人的生活环境,则不宜也。
若是另一种状况,参话头时,感觉到自己的头脑或心,如同一支苍蝇被浆糊糊住了头,像是苍蝇落入浆糊缸里,它的双眼都被浆糊蒙住了,而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感到一片糊涂,此时,并不在用功,而是昏沉与幻觉混合在一起,变成一团雾。当你觉察之时,赶快按摩颈部以及两眼肌肉,做柔软的运动,睁大了眼睛看个清楚,又可以把方法提起来了。

第六天开示
最精彩的一天(晨坐)
禅七到明天上午就要结束,所以今天在禅七中是最精彩、最扎实、最有味道的一天。因为经过前面数天的努力,你们对禅修的观念与方法均已清楚,身心亦已能够适应。
在禅七中,如已发现自己有昏沉、散乱、妄想、执着、自私、愚蠢等问题,这便是已知惭愧,这便是修行的成果。因你已比不能自觉的人好得多了,至少你已变得更诚实,而且已有能力面对自己了。
时间只剩一天,必须非常地珍惜。若能好好用功,每一秒钟贵于黄金钻石,否则,瞬息即过,纵有百年,尤贱于粪土。
我在禅七期间的开示,听得多少算多少,能用多少算多少。总结来说,大约有如下数点:放松身心、认定方法、不计成败;以过程为目标,以放下为收获;用惭愧的镜子,反照自己,以忏悔的净水,洗涤自己;以菩提心的力量关怀众生,以精进心的力量成就自己;为了自求成佛,必先利益众生。故要悲智双运,才是禅者的本色。
认识自己(早斋)
一次禅七的结果,又是另一个新的开始。
在打禅七的修行过程中,如倒吃甘蔗,愈来愈熟悉、愈来愈顺利。七天之后,告一段落,若再有七天,最好也要休息一下。若是长期修行,如三个月、半年、一年、三年,则无需每七天休息一天,对于无法长期修行的人,七天一期,最为恰当。
禅七的修行,虽能使人开悟,但也未必能使几人开悟,却对人人都很有用。是在修正我们身、口、意的三种行为。发现缺失、改善缺失,从外在形像及仪表的修正,到内在性格和心态的陶冶,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转变自己,便是禅七的有用之处。在最后一天当中,纵然还是用不上禅定工夫,多检查、多觉察、多肯定一点自己的身心行为,也是非常有用。
练心(午斋)
“说法不在于嘴,禅修不在于腿。”这是佛教的丛林寺院中,人人都知的道理。然在前来参加禅七的人,如果不能盘腿,倒也相当麻烦。
禅七将过六天,诸位善知识的双腿,大概已能适应坐禅的姿势了。其实,禅修的目的,练心重于练腿。
因在生活中的情况,是以心为主宰,内心混乱,也会影响到环境混乱;内心不安宁,则感受到被环境干扰。相反地,便如《维摩经》说:自心清净,则众生清净、国土清净。平常人只希望如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去改善环境,由于每一个人所期待的环境均不相同,所以无论环境如何改善,还是无法满足每一个人的心。因此,改善环境固有必要,改善每一个人的自心则更需要。先将烦恼的妄想改善成为与佛心相应的智慧与慈悲,转而影响环境,才是标本兼治的好办法。
同样的事,发生在两个人身上,其反应就可能绝然不同:第一个人可能会暴跳如雷、大发脾气、无法忍受;第二个人则可能见怪不怪,觉得平常无事。修行禅法的人,应该要学第二个人,虽然很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知道如何处理就好,不必心随境转,不用气浮意动;面对事实,能做的尽量把它做好,做不好的以后再说,何必烦恼。禅修的好处,当在日常生活之中得力,祝福诸善知识,万事如意,身心平安。
⬅ 这世间,太少的相濡以沫,太多的相忘江湖 老茶馆 石指甲草的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