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父妇科医案选录

2010-07-14 16:58 楼主
带下病

案一:脾虚不固

李××,39岁,1972年9月4日。

经行三日而净,经后白带甚多,色赤如赭,腰酸乏力,少腹左侧隐隐作痛。脉细弦,舌苔薄腻,质淡而胖,拟扶脾土而固束带脉。
党参9g,生白术6g,淮山药12g,芡实12g,碎米荠12g,椿根皮12g,乌贼骨12g,煅牡蛎18g,棕榈子12g,赤石脂12g,柴胡9g,制香附9g。七剂。

按:《妇科玉尺》曰:带下原因之一,“因气虚,脾精不能上升而下陷也。”明·吴昆曰:“气陷下焦则白带,血陷下焦则赤带,必涩药止之。”本例经后气血两虚脾气下陷,带脉不固,是以带多而色赤如赭。舌质淡胖,乃气血虚之明证。方用参、术、山药,益气健脾;芡实、椿根皮、乌贼骨、煅牡蛎收涩止带;棕榈子、赤石脂涩敛止血;辅以柴胡、香附疏肝理气止痛,柴胡兼有升阳作用。其中碎米荠能收涩止带,与白术、山药、芡实为伍,治脾虚带多有良效,唐老习用之。

案二:肝火经热

蒋××,30岁,1972年10月8日。

白带多而色黄,阴道内刺刺作痛。脉细数,舌苔薄黄腻,恐系阴道内有炎症。肝经湿热下法,治以泻肝经之火,而清下焦湿热。
龙胆草6g,木通6g,细生地9g,黑山栀6g,炒条芩6g,川柏6g,泽泻6g,车前子18g,赤芍6g,苦参9g。七剂。
按:《妇科玉尺》曰:带下之症,“湿热壅滞,小便赤涩,龙胆泻肝汤”主之。本例带下色黄,阴道刺痛,脉细数,舌苔黄腻,显系肝经湿热下泄,故以龙胆泻肝汤的龙胆草、山栀、木通、黄芩、泽泻、车前子等泻肝经实火,泄下焦湿热为主,佐以黄柏、苦参清下燥湿,复以赤芍、生地,凉血清热,药简御繁,主次分明。西医所谓“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症状,以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而呈灰黄色,阴道有灼热疼痛感。唐老熟谙西医之说,故曰:“恐系阴道内有炎症。”方中苦参一药不仅能清热燥湿,且具有杀虫作用。

案三:热毒壅滞

张××,27岁,1972年9月9日。

周期尚准,经行三日而净,惟经后白带较多,色黄,少腹两侧作痛,显然有“附件炎”,尚在发作之中。脉细数,舌苔微黄,舌质红,尖有刺,拟以清解败毒之剂。

蒲公英12g,紫地丁12g,败酱草12g,红藤12g,野菊花9g,蚤休12g,夏枯草12g,赤芍6g,川楝子6g,玄胡9g。七剂。

按:患者经净之后,带多而色黄,乃湿浊热毒乘虚侵入胞宫,下泄而成带下,其色黄,乃湿热之征。肝经湿毒壅滞,则少腹两侧作痛。脉数舌苔黄,质红有刺,说明湿毒炽盛。此症颇合西医所谓的“急性附件炎”。故唐老曰:“显然有‘附件炎’尚在发作之中。”治疗亟宜大剂清解败毒。方中蒲公英,紫地丁,野菊花系《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的主药,加入败酱草、纯藤、蚤休、赤芍,增强清热解毒,行瘀消肿的作用,控制炎症的发展;夏枯草、川楝子、玄胡则疏肝理气以止痛。经热瘀毒得清,肝气得畅,则带下腹痛自愈。

案四:瘀滞化热

陈××,38岁,1972年9月10日。

经讯将届,白带中杂有赭色,少腹两侧隐隐作痛,自觉按之有条索状物。每次经行,色黑成块并少腹胀痛。平时口渴味苦,脉细弦,舌苔薄而质红有瘀点。瘀滞化热,当去瘀清热,理气消滞。

当归9g,赤芍6g,生地9g,丹皮6g,丹参9g,蒲黄9g,五灵脂9g,山楂肉9g,玄胡6g,制香附6g。七剂。
按:患者经行前后,少腹胀痛且有条索状物,经血色黑成块,且舌质红有瘀点,无疑瘀阻气滞,积聚为患。日久化热,则口渴味苦;热迫瘀血妄行,则带下杂有赭色。脉细弦显系肝气郁结不畅,少腹自感胀痛。方用当归、丹参、蒲黄、五灵脂以活血行瘀;生地、赤芍、丹皮以凉血行血;玄胡、香附、山楂肉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唐老认为山楂能祛瘀生新,另有收缩子宫的作用,当此经讯将行之候,用之尤为当。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7-14 16:58 2楼
妊娠病

案一:早孕反应

刘××,25岁,1972年9月18日。
一诊:经讯逾期,近40天未行。自觉胸闷纳减,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腰脊酸楚,白带甚多,已往月经准,当防早孕。脉细,舌苔薄腻,拟先以平肝和胃观察之。

佩兰6g,苏梗6g,荆芥6g,陈皮6g,茯苓9g,制香附6g,狗脊6g,菟丝子9g,炒竹茹5g,生姜5片。七剂。
二诊:9月29日。经停近50天未行,腰脊酸楚,少腹阵痛。头晕目眩,纳呆反恶,怕风。脉细,舌苔薄质略胖(乳胶试验阳性)。拟抑肝和胃固肾为治。

炒白芍9g,炙甘草5g,佩兰6g,苏梗6g,荆芥6g,陈皮6g,炒竹茹5g,生姜3片,川断9g,狗脊12g,桑寄生9g。
按:患者已往月经周期准,一诊时近40天未行,并出现胸闷纳减,头晕目眩,腰酸乏力等早孕可疑症状。同时白带增多,唐老分析,可能由于妊娠初期,阴道分泌物增多之故,根据经验,颇有妊娠可能,故提示:“当防早孕。”(此时因为期尚早,查尿不一定能出现阳性)。施治用药,甚为慎重,主要以佩兰、苏梗、荆芥、香附芳香化浊,行气调肝;陈皮、竹茹、生姜、茯苓和胃降逆;狗脊、菟丝子益肾,无一涉及活血调经之品。二诊时经仍未行,且又出现泛恶,怕风等明显的早孕症状,加之乳胶试验阳性,已属怀孕无疑。妊娠之后冲任之气较盛,肝木易于横逆,犯土侮脾,故除出现“恶阻”诸症外,往往见有少腹疼痛,须多加注意。故方中着重用“芍药甘草汤”,以抑肝缓急止痛,复以桔皮竹茹汤的竹茹、生姜、陈皮清胃降逆,苏梗、佩兰、荆芥芳香化浊理气以治其“恶阻”,以川断、狗脊、桑寄生补肾安胎。两方均有“荆芥”一味,除取其芳香化浊外,《妇科玉尺》中治疗头痛目眩等胎热之症,引用《和剂局方》的“硝风散”,治以荆芥为主药,在此,抑或取其具有散风而清胎热之意!

案二:妊娠出血

郑××,26岁,1972年9月2日。

一诊:妊娠三个月,据述一个多月时曾有一次阴道流血。此次因腹泻又复见红,脉细滑舌苔薄腻质淡,当防阴道流血增多,自殒而堕。

孩儿参9g,党参9g,炒白术6g,淮山药12g,艾叶6g,阿胶珠9g,炒条芩6g,菟丝子9g,狗脊6g,陈葶根30g,南瓜蒂6枚。七剂。

二诊:1972年9月8日。药后阴道流血见少,但尚未尽净,腹泻已止,大便见结,脉滑数少力,舌苔正常。仍当益气止漏,保胎。
孩儿参9g,党参9g,炒白术6g,阿胶珠9克,炒条芩6g,菟丝子9g,陈葶根30g,南瓜蒂6枚,大生地9g,丝瓜络9g。七剂。
按:怀孕后阴道流血为“胎漏”。临床见证,虚多于实。本例妊娠一个多月,曾阴道流血,可见其素体气血较虚,冲任穴固。此次患腹泻后脾气受损,气血益虚,是以又见漏红。脉细滑,舌苔薄腻质淡,以示虚弱之证。故一诊用太子参、党参、白术、山药益气健脾;艾叶、阿胶珠摄血止漏,胞络系于肾,肾虚则冲任不固,胎失所系,为此以菟丝子、狗脊益肾固胎,黄芩、陈苎根、南瓜蒂有清热凉血、止漏安胎的作用,唐老常三药同用以安胎。复诊时出血已少,大便转实,以脉尚滑中带数,故原方去艾叶,代之以凉血泄热的生地,另以丝瓜络代替狗脊、山药。唐老经验,丝瓜络一药,不仅有安胎作用,且在胎儿脱离子宫时,尚有促其回上摄止的功能。

案三:宫外孕症瘕

秦××,27岁,1972年11月23日。

宫外孕保守疗法后,乳胶试验阴性,少腹左侧痛势明显,按之作痛,且有块状物,但阴道无流血,腰脊酸楚,白带不多,脉细弦,舌苔薄白,质胖有齿痕,两侧有绛刺,积瘀尚未廓清,拟软坚祛瘀,化积调气。

山羊血12g,当归9g,赤芍6g,丹参9g,桃仁6g,红花6g,三棱6g,莪术6g,制南星9g,炙甲片9g。七剂。

按:子宫外孕经非手术治疗后,尿妊娠试验阴性,白带也不多,说明胚胎已经死亡。尽管阴道已无流血,白带也不多,但少腹左侧痛而拒按,并有块状物,脉见细弦,舌两侧有绛刺,显然积瘀未尽,是为“症瘕”之证,治当活血破瘀化症消结,以除后患。方用山羊血、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唐老告称:治宫外孕,以上几味是常用药,特别是“山羊血”有良好的祛瘀活血作用。另以丹参、三棱、莪术逐瘀攻块,南星(本应用山茨菇,因当时药肆缺货,故以类似作用的南星代之),鳖甲软坚消肿散结。
⬅ 陈修园与黄元御异同 老茶馆 临床用药五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