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从心论治”举隅

2008-10-22 12:35 楼主
孔令深

笔者近几年来注意到中西医都十分重视“心主”功能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人身中只 有心脏有自主节律。五脏六腑、四肢百赅的血液供给,全赖心搏输出供应;而一切疾病,最终常累及心脏功能。血运不足,则“因虚致瘀”,又“因瘀而虚甚”,引致脏器微循环灌注受阻。特别是疾病后期,往往倒果为因,心 功受累,致血行不畅,血且不行,药何能达病所?笔者有见于此,并受微循环理论启迪及临床验证所得,提出“慢病从心论治”的见解,临床上对常见的多种疑难重病、慢性病,从 温通心阳,改善微循环入手,常获意想不到效果。

咳喘证(慢支、肺气肿)

林某,男性,61岁,1966年5月21日初诊。患者诉咳嗽气短反复5年,稍劳动则气紧喘促,心悸肢重,遇天气转凉时胸部隐痛,伴眠差、纳呆、矢气多。诊见面晦不华,略浮肿,舌质略暗淡微胖,苔厚黄略腻,脉沉缓。动态心电图示心率最高123次/分,最低55次/分。P-P间差>0.12秒 ,MV5 上斜型抬高0.1mv;心脏彩超提示左室顺应性下降,主动脉增宽征。患者久病咳喘,屡治未平,今已累及心主。面晦、舌暗、脉沉当是心阳不布;而脘胀、矢气多则有肾虚失煦之虞。治当温心阳纳肾气。处方:丹参饮合栝蒌薤白桂枝汤加 减:丹参30g、春砂仁10g(打)、檀香10g(后下)、栝蒌皮15g、薤白15g、枳实20g、玉桂心6 g(冲)、红参15g(先煎)、当归10g、熟附子12g、山萸肉15g、蛤蚧1对、法半夏15 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5剂后二诊,患者诉服药后眠食可,精神体力改善,面晦舌暗减退,且觉心胸大畅。唯活动后仍觉气短,脉尚沉弱。药已对证,唯久病初效,元气尚虚,继守上方调治2个月,诸证明显缓解。除食生冷过多及严寒天气略有不适外,随访3年未再发作。

中风后遗症(高血压、脑出血)

吴某,男性,51岁,1996年6月27日初诊。患者诉半年前疲劳紧张后突发中风昏仆,诊为脑 出血, 经治疗好转,但后遗语言不利、右侧肢体乏力,右手书写不能。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年。诊见面色暗红,精神憔悴,形体稍胖,行动蹒跚,右足跨步细碎迟钝,肌力可,肌张力升高,语言欠流利。查右足膝腱反射活跃,右掌颌发射、弹指反射(+),足底反射(±),舌质淡赤微暗,脉稍弦细沉。患者素体肥盛,患高血压病7年,不免“心主”受累,加之疲劳 紧张而 致猝然发病,虽经救治好转,但心情怫郁,遂致久治无效。面赤而暗,脉弦细,与形体之肥盛反差鲜明,良由气郁不布,血无气以帅之,则灌注不利,病损自难修复。治以常规对症处理及针灸理疗之外,尤当鼓舞心阳,平肝化瘀。处方:丹参饮、栝蒌薤白桂枝汤、血府逐瘀汤三方化裁 :丹参30g、砂仁10g(打,后下)、枳实30g、蒌皮15g、薤白15g、天麻12g、钩藤30 g( 后下)、石决明30g(打,先煎)、白芍15g、川芎10g、当归10g、田七10g、红花10g 、桃仁15g、山甲10g(打)、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5剂后走路已较轻松,右足跨步可达50cm,右手书写不能征消失,语言较顺畅,舌质略暗,舌体右侧稍瘦小,脉细。予上方加制马钱子5g,再服7剂而愈。

糖尿病

宗某,女性,55岁,1995年5月23日初诊。患者口干,尿频,引饮时作年余,糖尿病征已具,但未引起重视。近半年家事忧心,遂使病情加重。患者口干、尿频、引饮、消瘦, 经多方诊治效果不佳。诊见面晦、神疲、舌质淡暗,脉细弱。查空腹血糖15.0mmol/L。面晦舌暗,显有阳失温煦之象,而口干、引饮、消瘦、脉细,阴亦亏也。尿频,糖多,当是关门不固,精华漏泄之象。治固当滋阴为本,更当予以温通心阳,固摄渗泄。 处方:生脉散、六味地黄汤、丹参饮合栝蒌薤白桂枝汤化裁:淮山1 5g、山萸肉15g、丹皮10g、泽泻15g、云苓15g、生熟地各20g、洋参8g(先煎)、天麦冬各12g、丹参30g、薤白15g、枳实30g、蒌皮15g、熟附子6g、覆盆子30g、女贞子2 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剂后二诊,称药后精神改善,口干、引饮、多尿均已明显减轻,舌质转淡红,面色稍泽。守前方继续服药1个月,临床告愈,血糖降为5.17mmol/L。予生脉、六味地黄化裁,嘱时时调服,并慎饮食,适寒温,调情志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复发。

咳喘、心悸证

李某,男性,85岁,1995年9月8日初诊。患者咳喘气急,心悸怔忡反复5年,1周前因冠心病、房颤、慢性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前列腺肥大而住院治疗,经对症治疗急性症状改善,但仍喘悸不平。诊见气息浮促,颈动脉怒张,神疲乏力,并诉饮水时感胸中梗阻,痰胶难咳,纳差, 语声 低怯,小便知而不畅;舌暗赤,脉弦紧。查体双肺底可闻湿罗音,心率110次/分,律不整, 心音 强弱不等,双下肢轻度浮肿。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房颤、左心室高电压征;X线片示心脏 扩大、双下肺轻度感染征。患者年事已高,脏真本虚,喘悸多年,心主受损,卫外无权,输布无力,自然变证丛生。今患者有肺部感染征,兼见饮梗,痰胶,为元气大虚之象。治当 温通 心阳,纳气定喘。处方:丹参饮合栝蒌薤白桂枝汤加减:丹参30g、砂仁10g(打,后下)、 檀香8 g(后下)、蒌皮15g、薤白15g、枳实30g、红参10g(先煎)、蛤蚧1对(先煎)、郁金12g 、法夏15g、射干15g、代赭石30g(打,先煎),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剂后诉药后气紧喘悸较缓,咳减,痰易咯出,舌光略绛,脉紧弦,时结代,药已见效,守方再进7剂后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喘促已平,纳可,唯活动后尚有气短。面色转红润,舌淡红,少苔,脉稍弦滑,偶 有间 歇。双肺湿罗音消失,X线片示感染吸收。予上方去赭石、射干,加当归、枣仁、鸡内金 、田 七以加强养血活血,健胃宁神,嘱时时调服。

体会

上述四例,病症各异,均属难治之症,且均缠绵日久,循常规治疗难竞其功,经“从心论治”, 以鼓舞心阳入手,益心气以率血行,遂太阳出而阴霾消,使缠绵顽疾速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8-10-22 16:10 2楼
所谓“正胜邪自去”。治病无效,则可以采取治人,培复病人正气,即“温通心阳,改善微循环”
⬅ 红升丹临证运用举隅 老茶馆 从失败中寻找症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