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杂症诊治一得

2010-07-11 23:59 楼主
1多发性抽动症

小儿慢性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属中医抽搐、痉、惊风等范畴,也是儿科常见病,多见于男孩,年龄在5~15岁,常以头面、颈、肩以及上肢处某些肌肉不自主抽搐,出现如眨眼、翻眼、皱眉、皱额、奴嘴、摇头、耸肩等抽掣动作,甚或喉间发出“吭吭”、“嗯嗯”暴发尖叫声,或重复秽语等。目前对本病病因尚未清楚,西药治疗亦不理想。询问病史,多见患儿常有偏食习惯,喜食辛辣炙?FDAC?燥热食品,或偏爱看电视,玩电脑、电子游戏机等过分紧张刺激活动而引发。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性禀纯阳,恣食辛辣而燥热伤阴,过度紧张刺激活动而损气。气阴不足,易致生热化火,则生痰生风,风痰上扰,经脉受阻而抽动不止。法当益气养阴,平肝熄风,镇惊豁痰为治。自拟宁谧汤,方用北沙参、茯神、麦冬、白芍、炙甘草、僵蚕、蝉蜕、地龙、全蝎、天麻、天竺黄、胆南星、珍珠母等。方中北沙参、茯神、麦冬、白芍以养阴安神,僵蚕、蝉蜕、地龙、全蝎、天麻、珍珠母以平肝熄风,珍珠母、天竺黄、胆南星以镇惊豁痰,白芍、甘草以柔肝解痉。连续服用2~4周,即可获满意疗效。为防复发,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可偏食,不吃辛辣油炸燥热食品,禁玩电子游戏机,少看电视。
例1:瞿某某,男,8岁。1999年8月10日初诊。患儿2年来出现眨眼、挤眉、摇头、皱鼻,间或喉间发出“吭吭”叫声,曾在某大医院诊治过,或诊以“呃逆”、“沙眼”、“小儿多动症”等,服过多种中西药,未能获效,特来我院诊治。诊见发育正常,读书成绩良好。但平日偏食辛香燥热食品,爱玩电子游戏机。夜寐时有梦呓,介齿,性情易怒,大便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患儿素体气阴不足,过食香燥,痰热内积,久郁化火生风,风痰上扰,而致抽搐掣痉。诊为慢性多发性抽动症。治以平肝潜阳,熄风解痉为法,方用自拟宁谧汤。处方:北沙参10g,茯神7g,麦冬7g,白芍7g,僵蚕7g,蝉蜕7g,全蝎3g,地龙5g,生地黄7g,胆南星3g,天竺黄5g,天麻5g,炙甘草3g,龙齿(先煎)7g,珍珠母(先煎)12g。医嘱忌食辛辣香燥之品。服药2周,抽动诸症大减,叠进1月,抽动消失,纳食亦香,气色亦佳。再以黄芪生脉饮善后调补,随访已健康。

2肠痉挛

小儿肠痉挛,属中医腹痛范畴。为儿科常见病,好发年龄在5~15岁,每月发作或每周发作2~3次。一般在早晨起时、空腹或进餐时突然脐周腹痛,呈痉挛性发作,一般半小时左右可自行缓解。目前西医对本病病因尚不明了,也无理想的西药。询问病史,多数患儿都在暑热季节过食冷饮、贪凉露宿空调冷气房间,腹部受凉所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过食生冷,寒邪直中胃肠,寒凝气滞,气血经脉受阻不通而现痉挛性腹痛。治宜温中散寒,行气止痛。自拟乌茴萸蔻芍甘汤,方用乌药、小茴香、吴茱萸、肉豆蔻、木香、香附、枳壳、白芍、炙甘草等。方中乌药、小茴香、吴茱萸、肉豆蔻等温中散寒、消除积冷,白芍、甘草缓急解痉;再以木香、香附、枳壳等行气止痛、消积化滞为佐使,每获卓效。
例2:张某某,男,9岁。1998年2月12日初诊。阵发性脐周腹痛反复发作7个月余。多在空腹或进食时疼痛明显,时痛时止,痛时汗出,面色苍白,约15分钟后自行缓解,曾在某卫生院服过“肠虫清”,未见蛔虫排出。服用过其他西药、中成药等,腹痛依然。并在某医院行B超、胃肠电图及各种化验,未见异常病变,转我院门诊。诊见脐周腹痛,时痛时止,神疲乏力,时有恶心呕吐,纳食不振,大便溏软。舌淡红苔白,脉来细缓。询其病因,自去年暑期后开始腹痛,有过食冷饮史。诊为肠痉挛。治当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处方:乌药6g,小茴香3g,白芍12g,枳壳6g,制香附6g,吴茱萸3g,煨肉豆蔻3g,木香3g,鸡内金6g,炒山楂、神曲各6g。服3剂后,腹痛已除,胃纳亦振。再进3剂而愈。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系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引起,属中医风痧、斑疹范畴,好发于4岁左右小儿,亦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和口舌有红丘疹或疱疹,伴有低热、口痛、厌食等。病情虽轻浅,但目前用抗生素等西药治疗,疗效不佳。中医学认为,系由感染风热病毒,郁于肌表。治当以清热解毒,疏风透疹为法。方用银翘散化裁。
例3:李某某,男,5岁。1999年4月17日初诊。患者手、足红丘疹及口舌有小疱疹溃疡伴低热半月,曾在儿科用过抗生素等西药1周未效,转由中医诊治。诊见低热,体温38.2℃(肛温),手、足皮肤红丘疹、小疱疹相间,舌上和颊粘膜数处疱疹溃疡。咳嗽,精神可,胃纳差,小便黄短,大便可,舌红苔薄,指纹紫浅。诊为手足口病。证属外感风热,郁于肌表。治拟清热解毒,疏风透邪。处方:金银花6g,连翘6g,荆芥6g,防风6g,羌活6g,牛蒡子7g,葛根7g,千里光10g,土茯苓10g,生地黄10g,赤芍6g,牡丹皮5g,蝉蜕6g,僵蚕6g,生甘草3g。服2剂后,低热已退,手、足、口舌红丘疹亦退,原方再进2剂而愈。

4夜惊、梦游症

小儿夜惊、梦游症,亦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夜啼、惊惕范畴,多见于2~10岁小儿。临床所见夜惊症,患儿入睡后,突然坐起惊恐哭叫,所言均是日间嬉玩受惊之事,白天则安然无事。有的患儿除夜惊外,还伴有梦游症,睡后突然下床走动,表情呆钝,做些日间儿童嬉玩动作,然后上床入睡。患儿常伴有多汗、胃纳不香、面色不华等。中医学认为,小儿生理上“稚阴稚阳”,病理上“易虚易实”。患儿多因禀赋虚弱,脾胃娇嫩,胃纳不振,且活泼喜动,抑或遇热病后体虚,抑或过于贪玩疲惫,以致气阴耗伤,心神虚怯,辄在夜间出现惊惕、梦游之症。治法当益气养阴,镇惊安神,方用《幼幼集成》十味安神丸化裁。处方:黄芪、太子参、茯神、山药、麦冬、甘草、朱砂、龙齿、煅牡蛎、寒水石等。方中黄芪、太子参、山药、麦冬、甘草益气补中,甘润养阴,茯神、朱砂、龙齿、牡蛎、寒水石宁心安神,镇惊定志。
例4:叶某某,男,6岁。1999年4月23日初诊。夜间睡时惊坐,梦呓,躁动不安,所言均是日间儿童嬉闹之事;或突然惊起走动,表情呆钝,随处小便后上床,反复发作1周,日间如常。诊见面色不华,形瘦肉弛,汗多,胃纳不香,唇舌色淡,苔白,脉细。诊为夜惊、梦游症。证属气阴不足,心神虚怯。治以益气养阴,安神宁心。方用十味安神丸加减。处方:生黄芪10g,太子参10g,茯神7g,朱麦冬5g,五味子3g,白芍6g,炙甘草3g,山药10g,蝉蜕5g,龙骨(先煎)6g,珍珠母(先煎)7g,寒水石(先煎)7g,煅牡蛎(先煎)7g。服3剂后,即夜眠安静无恙。续服3剂以资巩固。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痹病多因虚邪瘀 论治遵循四原则 老茶馆 生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