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病暑证法要

2010-07-11 12:51 楼主
王 勇

暑证习称暑邪,历代医家多认为是夏令独有,纯属外入,而无内暑之说。然民国医家彭子益独具只眼,提出“时病本气”的观点,认为“暑病乃人身的暑气自病,外来暑气不过诱因耳。”体现了夏暑虽有时间性,而受病必因人体质的观点。

1、夏伤于暑大意

暑病又称热病,按《内经》所说,发于夏至以后的称为暑病。 《素问•脉要精微论》:“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夏至后热盛于上而下迫,湿蒸于下而上腾,湿热交蒸,风行其中,人在气交之中感之而病者即为暑病。雷丰在《时病论》中指出:“夫暑邪袭人,有伤暑、冒暑、中暑之分,且有暑风、暑温、暑咳、暑瘵之异。”静而得之为中暑,即所谓“阴暑”;动而得之为中暍,即所谓“阳暑”。暑本热也,阴暑乃暑天贪凉受寒,非暑有阴也。“冒暑者,较伤暑为轻,不过邪冒肌表而已。中暑者,即中也,忽然卒倒,如中风状。暑风者,须臾昏倒,手足遂抽。暑温者,较阳暑略为轻可。暑咳者,暑热袭肺而咳逆。暑瘵者,暑热劫络而吐 血。又有霍乱之证,因暑气夹风、寒、湿、食扰乱于中。痧气之证,因南方体弱,偶犯沙秽之气。秽浊之证, 因暑气夹秽而袭人,即俗称为龌龊也。此皆季夏由暑气所伤之证也。更有春末夏初之疰夏,孟夏之热病,仲夏之霉湿,亦当论治。盖疰夏者,因时令之火为病。热病者,因冬时之伏气为病。霉湿者,入霉之后,梅雨淫淋,感其雨湿之气为病。斯三者,附论于兹,则夏令之病,皆全备矣。”

蒲辅周指出:暑和温各居六气之一,在每年六气用事各主六十日。但春分以后至秋分以前一百八十日是君火、相火、湿土三气错综相为用,所谓热、湿、火混合为一,故夏秋之间发病急,而见症不一。在夏至后至立秋前,所现症状多属热盛湿轻,宜暑湿法治之;若夏至后三伏中多雨,则见热湿并重;立秋后多阴雨,也有属湿重热轻,湿胜必以湿温法治之。但秋季往往少雨、秋阳亢盛,而又多见燥症,须从燥治。在临床必先岁气,重视天候地气。

彭子益在《时病本气篇》则提出:“时病者,因时令之大气变动所发生之病。如中暑、霍乱、痢疾、白喉、疟疾、时行感冒、燥气、痧症、湿热等是也。病虽因于时气,病实成于本气。……认定时令病乃人身本气为病,则用药必以调和人身本气为着落。在《中暑的意义》中说:“大气中的暑气,即太阳直射地面之相火,应往下降,尚未下降之气。人身中的暑气,即胆·经相火,尚未降入中气以下之气。病者,此火气在地面之上,熏蒸燔灼,伤人肺气,所谓从口鼻而入是也。一伤之后,引起本身相火,熏人肺金,即是本身相火的暑气自病。引起之后,外来暑气即不负责。中者,伤也。 外来暑气,既是太阳射到地面的热气。此热气人人都呼吸之,而病暑者不过于百人之一人,可见暑病乃人身的暑气自病,外来暑气,不过诱因耳。少阳暑火,下降则为土气之根,不降则为金气之贼。肺气清降之人,吸入暑气,肺能降之,降则暑化而成生土之火。肺气不能清降之人,吸入暑气,暑气不降,停在上焦,引动本身相火暑气,逆伤肺家,遂成暑病。暑病分轻重两证。”

张介宾说:“阴暑证,或在于表,或在于里,惟富贵安逸之人多有之,总由恣情任性,不慎风寒所致也。阳暑证,惟辛苦劳役之人多有之,由乎触冒暑热,有势所不容已也。然暑热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则犯之者少;阴寒袭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凡有病暑者,阳暑多不见,而阴暑居其八、九。今之人治暑者,但见发热头痛等证,则必曰此中暑也,而所用无非寒凉,其不达也亦甚矣。”江诚亦说:“介宾先生谓阴暑多于阳暑,最为确切。今人治暑不别阴阳,一见发烧,遂投凉药,若此贸贸,则害人匪浅矣。”充分说明了暑气袭人,因人体质不同而临床表现也不同,为辨治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2、暑病辨治法要
治暑证论治虽因时因人,必宜四诊合参。
2.1、暑邪伤气:证见,身热汗出、口渴,少气会力心烦,恶食、尿少、便溏、舌肿而红脉虚而数。治宜清暑益气法,方用清暑益气汤加减。
2.2、暑伤肺络:证见,头微胀痛、目昏眩不清。身热已除,口渴不甚,舌淡红,苔薄白等证。治宜解暑清肺法,方选清络饮加减。
2.3、暑邪挟寒:证见头沉重而痛、胸闷、肢倦、或腹痛、呕吐、腹泻、无汗、舌苔白腻脉浮等证。治宜解表散寒,化湿和中之法,治宜香薷饮加减。
2.4、暑邪挟湿:证见身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呕吐,泄泻等证侯。治宜清暑利湿法,治宜六一散加味。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对“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探讨 老茶馆 慢性前列腺炎萆薢分清散治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