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毒理论借鉴了《内经》的清浊概念

2010-07-09 15:24 楼主
曹东义 李佃贵△ 裴 林 刘启泉1 王彦刚2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关键词:浊毒;浊毒化;化浊毒;中医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R228



浊毒证研究是中医理论创新的一项科学研究[1],它必须符合中医基本理论,正如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所说,只有“根基牢固,才能千年不倒。”那么,浊毒理论在中医的经典著作里的依据是什么呢?浊毒理论首先是借用了《内经》关于清浊的认识。在中医的元典《内经》里,清浊是经常被使用的词语,几乎与寒热、气血、阴阳一样属于基本概念,是含义十分丰富的“元概念”。但是,过去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们为此探讨如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7-09 15:24 2楼
一、用清浊可以表示生理物质的稀稠

清浊的概念,起源于古人对于水的认识,再由这种“本义”不断引申,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含义。

《尚书》说:“天一生水”,是说地上的水来源于天上的云,因此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水曰润下”,云雨落到地上、山上,就形成了千万条河流。千条河流汇大海,证明了水的特性,就是喜欢到低洼的地方去。正是因为大地上千万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整个地球充满了生机,循环往复,永不止歇。人体也是这样,水湿总是喜欢聚在人体的下部,湿浊从下部排出体外也是一种正常状态。如果这个排泄的过程发生障碍,或者淤滞,或者停止,就会形成浊毒,引起人体发病。

尽管都是河流,古人却根据河水的性状,辨别出来哪一个属于清,哪一个应该叫做浊,这只是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理化标准。因此,就有了浊河与清河的不同称谓。屈原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假如是同一盆水,清的时候洗头,浊的时候洗脚,也就体现出了一定的爱憎态度,是一种价值判断。

清水可以净万物,因此代表着洁净,受人爱护、赞扬;浊水不仅不能净物,而且往往迷糊了人们的视线,混淆了黑白。所以司马迁《报任安书》说:“君子恶居下流”。因为“在山泉清,出山泉浊”,下流多谤议。《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以清浊论男女,他“见了女人就清爽,见了男人就觉得浊臭逼人。”

经过不断的引申,客观的清浊,也就增加了很多主观的含义,这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有的谈话被称为清议,有的语言则被称为污蔑;有的人被称为清官,有的则被说成是贪官污吏。

清澈的河流,多是缓慢而平静的,因此也就含着虚弱的意蕴;浑浊的河流,往往激荡而喧嚣,所以能够像征力量的强大。因此,由清淡的基本含义,还引申出清冷、清虚、清静、清贫等含义,由浑浊也可以引申出浑厚、厚重,浊流滚滚则象征着力量无穷。

古人关于清浊的概念,早就被引入到中医学的“元典”《内经》里,有很丰富的内容。《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六腑里的“水谷浊物”就像泥沙俱下的江河一样浑浊不清,与五脏藏精气、储存精微物质明显不同。

《内经》说“浊气出于胃”,胃为六腑之一,主纳五谷、腐熟水谷,然后下输小肠,脾气升清,上归于肺。从胃所出的物质,与五脏所藏的精气相比较而言,应该是浊稠的“初提物”,所以叫“浊气出于胃”。从胃中消化过的水谷,由脾转输于肺,肺朝百脉,而百脉皆由心所主,“心主血脉”,所以《内经》又说“浊气归心” 。这个过程《灵枢·决气》描述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营卫生会》认为,水谷精微注于血脉之中,成为营气的主要来源,因此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来源于胃中的水谷精微,有清浊不同物质混合其中,清浊不一样的物质有不同的运行道路。生理状态下,清者为营,浊者为卫。因此,《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

也就是说,进入人体的水谷精微从胃出发,由于清浊的不同,初步分为在脉之中的营气,在脉外的卫气,开始围绕人体的血脉、经遂运行不息。

进一步说,在经遂之中运行的营气、气血,由于受不同脏腑功能的影响,就会出现不同的清浊状态,这也就决定了十二经脉有清浊不同的属性。《内经》作者认为,血液的清浊是可以通过实验检验的,并不是理论推测。《灵枢·经水》说:“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人体内藏的坚脆,六腑的大小,储存多少水谷,以及“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甚至十二经之中,各条经脉血与气的比例,孰多孰少,“皆有大数”,都是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检测获得。文中提到的“血之清浊”,是《内经》作者经常使用的学术语言[2]。
2010-07-09 15:25 3楼
二、用清浊说明体液的阴阳升降

古人观察自然,发现天气寒冷之后,水就凝结起来,结成薄冰,荀子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寒气生浊”。经过阳光的照射、温暖,就使冰块融化,或者在饮食加热的时候,水经过加热变成了水蒸气,液体变成气体,这就是“热气生清”的过程。清浊之间的互相变化,在体内也是经常发生的。

在开天辟地的时候,混沌的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盘古开天地,也就是见证“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的过程。在形成天地之后,正常的格局是“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空虽然有的时候阴云密布,但经常是晴空万里,与大地的厚重、万物繁茂相比,就是“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开天辟地之后,“盘古生其间”,人乃天地所生之人。《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人生于天地之间,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而且人体生成之后,也必须依赖于天地阴阳的变化,要靠天地四时之气充养身体,才能维持生命。生命的代谢谢过程,往往是升清降浊的过程。

人对于天地自然的依赖,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所有生命的共同特点。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中医主张人与天地通,是要靠这种思想来构建整个学术体系,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假如隔绝了人与天地的联系,也就隔绝了中医学的“地气”,使中医学术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中医基于人与天地四时相通的观点,所以才说肝通于春气,配东方,其色青,其味酸,属木。如果割断了人与天地的联系,中医的脏象学说就无理可讲,变成了毫无根基的浮泛浅论。因此,中医把“人与天地通”看得非常重要,把这种思想贯彻到诊治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

“人与天地通”不仅可以使人体获益,也可能因为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而使人体受制约、受伤害。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四时之气,更伤五脏。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中医治疗疾病的药物,其温热寒凉“四气”,辛酸甘苦咸“五味”,都来源于天地自然之气。

人体与自然相应,也应该升清降浊,“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里把清浊与阴阳相联系,说明清浊是生理代谢谢“升降出入”的动力之一。

人体的清气,如果处在下部,不能通过运动而上升,就会出现泄泻;浊气停留在人体的上部,不能顺利下降,就会出现胀满。这是因为“阳升阴降”受阻而出现的病证。《灵枢·阴阳清浊》论述气的清浊,说“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其中“浊而清”与“清而浊”,指的是清与浊之间的转化,是“由浊转为清”和“由清转为浊”的过程,清浊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不断变动的相对状态。浊转清的过程,可以是一个生理过程,是需要能量的运动;也可以是病理过程之中,由热转寒的寒化过程。清转浊的过程,往往是人体正气、能量、机能不足的外在表现,也可以是病理过程之中寒转热的变化。

清浊与阴阳之中还有阴阳一样,清浊之中也可以再划分清浊,“浊中有清,清中有浊”,二者是相对而存在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多处说“清阳”、“浊阴”,而《灵枢·阴阳清浊》却说“阴清而阳浊”,二者似乎矛盾,其实不然。前者的清浊,是根据精微物质的稀稠、升降而定的,所以说“阳清阴浊”;后者是按照精微物质的运动状态划分的,“阴静阳躁”,因此说“阴清而阳浊”,就是指阴静阳动。运用的标准不一样,形成了不同的概念。
2010-07-09 15:25 4楼
三、用清浊说明病因病证的寒热

清浊的本意是衡量水的清澈程度,经过引申之后,含义更丰富了。《灵枢·百病始生》:“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文中的“清湿”,不是清浊,而是指寒冷潮湿,这就是由水的清澈引申出来寒冷的“引申义”。

我们熟知的病机学说,有很重要的部分出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被概括为“病机十九条”,其中说:“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这是对于体液病理属性的划分。一般说来清稀的体液属寒性,浊稠的体液属于热性,比如清稀的鼻涕,属于寒性病证,而浊稠的、脓性鼻涕,多见于热性的病证。泻下清稀的粪便,一般是虚寒性的,而大便秽浊,多属于热性。妇女带下清稀,也多见于虚寒的病证,带下浊稠,往往属于热性病证。这样的清浊与寒热相关的思想,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辨证。

《素问·气厥论》:“鼻渊者,浊涕不下止也。”鼻渊病就是鼻涕很多,源源不断地流,好像没有清净的时候,所以叫鼻渊。“浊涕不止”正好是鼻渊病的特征,此处的“浊涕”,往往代表热性鼻涕。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肢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其中的“足清”就是脚凉。

《素问·至真要大论》:“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则入脾,食痹而吐。冲阳绝,死不治。”其中的“厥心痛”就是《灵枢·厥病》说的“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日发夕死,夕发旦死。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于腧。”厥心痛、真心痛的命名,前者侧重于患者发病时的手足厥逆,后者侧重于心痛的部位,二者都相当于张仲景所说的胸痹病,其“清厥”、“手足清”的证候,都指的是手脚凉。

《灵枢·杂病》说:“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阴。”厥气病是指“阴阳之气不想顺接”的病证,其“手足清”的证候,也是指手脚发凉。

《素问·脏器法时论》说:“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肾病出现虚损之时,在证候上表现为清厥,也是身体发凉、清冷之意。

《素问·腹中论》说:“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的血枯病人,“出清液”,就是吐清水;“四肢清”,则是四肢凉。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太阴之复,湿度乃举,体重中满,食饮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饮发于中,咳喘有声。大雨时行,鳞见于陆,头顶痛重,而掉瘈尤甚,呕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则入肾窍,泻无度。太溪绝,死不治。”其中所说的“唾吐清液”,是指呕吐、咳吐清稀的粘液。

由此可见,不了解清浊在《内经》之中的含义,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原文,也不能充分吸收古人的智慧[3]。
2010-07-09 15:25 5楼
四、用清浊说明病机

清浊是人体内液体的一个属性,在病理状态下就可以表示病机逆乱的原因。

《灵枢·五乱》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知,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这是生理状态下,人体气血阴阳,营卫之气正常运行的“理想状态”,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各走其道,清气与浊气互不干扰,人体就健康不病。

一旦背离了“清浊不相干”的生理状态,就会产生疾病。所以《灵枢·五乱》又说:“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俛首静伏;乱于肺,则俛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是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文中所说“清气在阴”,是指清气在人体的下部;“浊气在阳”,是说浊气在人体的上部。在生理的情况下,清气随时上升,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人体的下部;浊气随时下降,也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人体的上部。一旦出现了清气停留在下部,浊气在上部的现象,一定是人体的气机运行出现了障碍。

气机运行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营卫的循行。“营气顺脉”,是说营气的运行按照经脉交接的顺序,依然有规律地运动着;“卫气逆行”,则说明营卫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协调,不配合的状态,这就是人体产生疾病的病机。按说营卫之间,应该相伴而行,如影随形,现在分道扬镳,就容易产生乱气。“清浊相干”,也就是营卫互相干涉、互相影响,这样的病理状态一旦发生,可以形成很多疾病。

如果“清浊相干”,影响到心主神明的过程,就会出现心烦不安,或者静默不语,或者蒙头俯卧,一蹶不振的样子。

如果“清浊相干”影响到肺的宣发肃降,病人就会呼吸困难,喘促有声,或者扬手掷足,烦躁不安。

如果“清浊相干”,影响了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就会出现呕吐腹泻,古人称之为挥霍缭乱,病名就叫“霍乱”。

如果“清浊相干”,影响了头部,精明之腑受到这样的气机逆乱干扰,就会出现四肢厥逆,神昏不醒,或者头重脚轻,扑倒在地。

总之,人在患病的时候,只要“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清升而浊降,各顺其道,这样的病证就容易治疗。如果出现清气在阴(下),浊气在阳(上),“清浊相干”,病人就会出现各种病症。由于“清浊相干”的部位不同,如心、肺、胃肠、四肢和头颅等,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因此可见,由“清浊相干”产生的病证是广泛存在的。

《素问·风论》说:“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疠是指严重的病证,结合文中的证候描述,知道此病就是现在说的麻风病。文中把“气不清”当做麻风病的重要原因,可见气不清是本病的病机。《内经》认为,清气停留在下部,就会出现腹泻;浊气停留在上部,不能下降,就会出现胀满的病证。

人在患病的时候,“胃气不清”,就不能输送精微物质[4]。“浊溜于肠胃”时,就会病生于肠胃,也叫“浊气在中”。
2010-07-09 15:26 6楼
五、清浊不同治疗有别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诊断疾病的时候,应该“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这里所说的清浊,是指病人表现出来的色泽浅淡与深滞的异常,并由此推断患病的部位。

《内经》认为,人体的十二经脉,其气血清浊是不相同的,“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人与自然响应,就好像大地上的河流有清有浊一样,十二经气血的清浊也是不一样的,这就直接关系到针刺疗法,也必须与人体气血清浊的情况相一致。也就是说,针刺治疗既要注意气血清浊的生理差异,也要分清因病而致的病理性清浊。

《灵枢·阴阳清浊》说:“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在人体的脏腑分工方面,六腑传化物,所以其气浊;五脏藏精气,所以其气清。

“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血液清的人,他的血脉流动就畅快,出现病症也比较轻浅,治疗就容易奏效,针刺相对轻浅。血浊之人,其气血流动缓慢,涩滞不畅,气滞血瘀,出现病症之后,难以速愈,针刺治疗就必须使用重手法,破瘀行气,活血化瘀。

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气血清浊的不同,可以决定针刺的深浅。《灵枢·顺逆肥瘦》说:“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也就是说,面容灰暗,属于瘀血体质者,针刺治疗一是要深刺,二是要留针的时间加长,三是针刺的部位、穴位要增多。

一般说来,针刺穴位的多少,针刺手法的轻重,都有一定的“常数”,这是针对大多数人而确定的。“黄帝曰:刺常人奈何?岐伯曰:视其白黑,各为调之,其端正敦厚者,其血气和调,刺此者,无失常数也。”“常数”的确定,也就是治疗要有标准、要有规范,不是随心所欲的“以意为之”。

体质健壮的人得病之后,其治疗尽管与一般人不同,也要根据具体病情的轻重,气血的清浊滑涩,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法。“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

相对而言,“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皮薄肉少,血清气滑的人,如果进行针刺,就必须用浅刺的方法,快进针,快出针,以免伤及气血。这种针刺治疗的方法,也适合于婴幼儿的治疗。“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豪刺,浅刺而疾拔针,日再可也。”对于婴幼儿不仅要浅刺,快进快出,而且首先要用很细的毫针治疗。由此可见《内经》作者,绝不是为了追求“标准化”,而千篇一律地“强刺激、重手法”,而是因人而异,辨证施针。

针刺治疗疾病,就好像大禹治水那样,因势利导疏通血脉。黄帝与岐伯在研究针法时,就用了“临深决水”和“循拙决冲”的比喻。“黄帝曰:临深决水,奈何?岐伯曰:血清气浊,疾泻之则气竭焉。黄帝曰:循拙决冲,奈何?岐伯曰:血浊气涩,疾泻之,则经可通也。”

由此可见,气血的清浊,是针刺治疗的重要根据,也是药物治疗、辨证论治的基础。后世药物治疗逐渐丰富,针刺治疗退居次要地位,但其治疗的原则并没有改变。

《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浊气在中,清气在下”的时候,“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所以必须掌握好针刺的尺度。

针刺治疗的过程之中,有的病人“血少黑而浊”,有的“血出清而半为汁”。需要医生认真观察,才能治疗无误。有瘀滞的患者,应该“两泻其血脉,浊气乃避。”其中的“浊气”,就是“滞气”。

《灵枢·经筋》说:“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清阴气,就是清阴部的热气。

后世把“清法”列为中医治疗的常用“八法”之一,清肺止咳、清头明目、清肝泻火、清心安神、清热解毒、清热利湿等等,临床运用很常见。

六、清浊概念的其他用法

《内经》说的“关节清利”,是指关节灵活;要求医生诊病的时候,应该“必清必净”,其中的“清”是指心情平和。《素问·刺法论》说医生针灸之前要“清静斋戒”,是指清心寡欲;《素问·五运行大论》说肺配西方,“其德为清”,是用“清”来概括肺的功能特点;《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肝其畏清”,就是指肝木受肺金的制约;《灵枢·通天》说的“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金形之人“身清廉”,其中的“清”,指的是“清瘦”的样子;《灵枢·阴阳应象大论》说诊脉时“审清浊而知部分”;《灵枢·五色》的“明堂润泽以清”,其中的“清”,都是指肤色的浅淡。

浊毒理论就是建立在《内经》关于清浊的有关认识之上的,是与中医传统理论一脉相承的,有着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5]。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http://www.satcm.gov.cn/file2009/20090525155647.xls.

[2]. 曹东义,李佃贵,裴林,等.清浊是《内经》的基本概念[J].中医药通报,2009,8(6):33-34.

[3]. 裴林,李佃贵,曹东义,等.浊毒浅识[J].河北中医,2010,32(1):24-25.

[4]. 蔡春江,李佃贵,裴林.从“浊”“毒”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J].中国正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1):40-41.

[5].曹东义,李佃贵,裴林,等.浊毒理论的临床指导意义[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卷,2009,26(4):46-48.



(收稿日期:2010-4-6)

△通讯作者: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1 河北省中医院消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2 河北省中医院肝胆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 《内经》膈气呕吐噎隔呕吐症因各别治法不同 老茶馆 《内经》时代的师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