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随想录:中医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摘录某大学医学部的调查与比较分析

2020-12-14 21:31 楼主
最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搞了一个社会大众对中西医态度的调查与比较分析,其通过网上填写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分成5个年龄段的225人。从社会大众对中西医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1.社会大众对中西医的了解状况是对中医的了解程度普遍没有西医高,特别是超半数的比例仅对中医稍有了解;2.社会大众对中西医治疗效果满意度比较是中医明显地逊于西医。从年龄因素对中医医了解程度的影响分析是对西医而言不同年龄的存在明显差异,低年龄人群对西医了解程度普遍较高,而高年龄人群则了解不深,大多数仅知道关于西医的简单知识,然而对中医而言,各年龄段人群则大都处于略微知道的水平上,对中医知识的了解居然与年龄无关!从年龄因素对治疗疾病时中西医信任度的影响看,不同年龄则有着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说明不同年龄对信任中医还是西医的选择不同,低年龄人群更愿意相信西医治疗,在高年龄人群中,虽然选择相信西医的人超过半数,但选择信任中医的人较其它年龄段所占比例明显上升,接近50%。同时年龄因素对患病时是否选择中医就诊的影响是不同年龄段人群对于患病时是否会选择中医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中医治疗人群随年龄增加而相应增加,低年龄人群中虽有一定数量的人会选择中医就诊,但大部分人对选择中医持不确定性态度。

该调查与比较分析认为限制中医发展的可能因素:大多数意见认为限制中医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与现代科技结合不紧密、相关领域人才水平不高、大众了解掌握知识不深、国家支持力度不够等,也有少数人认为与相关领域投入奖金不足有关。其他因素则包括中医治疗缺乏临床经验和科学理论、解剖基础支撑,理论体系创新性不强,社会上诋毁中医的言论较多,相关药材不足或药源受限等。

就当前中西医并行发展时期人们所持的观点是:60%的人支持中西医融合为,28.5%的人支持以发展西医为主、中医为辅,另有少数人认为应着重发展中医,将西医作为辅助手段。

中医发展陷入困境甚至边缘化已是不争之现实,有识之士对这一传统中华文化的未来十分忧虑。他们初步分析了中医发展受限的四个方面:第一是理论创新乏力,目前中医研究基本局限在对“四大经典”的整理与继承,但仅就“四大经典的疾病诊疗理论还有许多东西尚未完全弄清楚,学术创新发展停滞不前,直接造成中医方面人才的学术水平偏低。第二是与科技进步脱节,中医看重的是感知判断和诊疗实践,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作支撑,很难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在治疗的针对性、实效性、快捷性方面无法与西医相媲美,同时,适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研究、评价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制约了中医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第三是临床疗效下降,由于当前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科技发展水平日新月异,并且当前形势下仍是西医在医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出于自身生存需要以及受社会趋势影响,中医西化的情形日渐严重。过度西化最终只能导致中医失去自身治疗特色,使其真实效用无法体现,丢失临床阵地,中医发展也就丧失了活力。第四是政策扶持不足,国家和地方均将大部分精力和奖金投入研发及引进先进医疗器材和西医治疗技术,对中医发展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既缺少政策支持引领,也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致使中医发展停滞不前。

该调查与比较分析还认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的时代,认为“中医药过时”和力图保持“原封不动特色”的认识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它呼吁政府加强中医投入及政策扶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希望业务主管部门正确引导,坚持中西医结合融合,把握中医学正确发展方向;请求文宣部门大力支持中医行业改革创新,广泛宣传、积极推广,扩大中医文化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同时要求中医行业,充分认清自身优势与劣势,探索中医独特的发展规律,坚持中医学方法论变革与提高临床疗效并重,尽快建立起自己的评价标准体系,在发展传承过程中走好实践创新之路,注重用通俗易懂的媒体形式传播中医文化,主动将中医知识拓展到老百姓普遍关注、兴趣浓厚的领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1-05-15 11:10 2楼
中医如果不与现代医疗体系融合,不打破故步自封很可能成为博物馆的展品。幸亏有不少中医人士和支持中医的人还在不懈地努力,如果能够成功,中医将在人类医疗健康中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1-05-15 12:59 3楼
结合也要找到合适的思路 如果是按照西医的标准化来改造中医 我倒是觉得放到博物馆也不错 好歹还能看到点本来面目
2021-05-15 18:09 4楼
中医不会消亡,这一点可以肯定。
而且还会【大】发展。
因为西医的理论拘陷,已发展到自我反省的地位。

而中医在西医的打压下,已打无可打。绝地反弹已是必然。

比如在【癌症】治疗领域等。
⬅ 四逆汤解释 老茶馆 祸不单行的一天,大意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