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话自学中医(原创,伤寒经方为主)

2020-11-19 19:11 12楼
千金里头的脏腑辨证不就是五吗?
2020-11-19 19:13 13楼
自学中医----折衷的经学(七)

在内经脏腑经络辨证思路这个点上,我觉得傅青主和陈士铎,以及叶天士的一些东西是可以好好去学习,有很多东西值得借鉴,这样也能丰富自己的事业,学习伤寒经方目的就是为了大道至简,特别是对于一些努力要自学的,不是学院派出身的人,以伤寒为本,借鉴内经脏腑的资料,可以让自己走的更远,也不容易绕远路。


尊经派新的突破


我们也不能一直怪罪千年的黑暗,就像是欧洲文艺复兴,好像天主教是千年的黑窟,可是文艺复兴不就是在这个黑窟中反思才重新开花的。内经一派两千年下来慢慢的在完善,一个金元四大家不断兼容并包持续发展,另外一个就是横空出世的傅青主和陈士铎。这个突然出现在江湖的门派,你没有看过他的传承,或许隐约觉得是赵献可《医贯》延续,但是又不算是,符陈既尊重伤寒论,又拓宽的内经的视野,直到今天。他们很多方子用起来有效但是却很难总结出其中的原理法则,我们后世的李可老中医,很多大剂量的急救方就是伤寒论和陈士铎方子的融合,效果确实不错。陈士铎的《外经微言》和《石室秘录》《辩证录》都是必读的好书。可以这么说《陈士铎医学全书》是必须备一本的。《傅青主女科》这本也是书架上必备的。个人猜想,傅青主是把千年道藏文化秘密传承的那一部分给公布出来了。同时因为傅青主自己的反清复明的特殊身份,可能很多东西没有办法传承,才把一系列的书籍传给陈士铎,陈士铎在特殊的环境中假借神仙之言编撰出版。陈士铎很多方子你不知道什么原理,但是用起来特别有神效,但是大部分还是有夸张之言,说什么永不再犯,实际上总会有反复的。





到了今天经过后世方不断的融合,已经慢慢成熟并且有些人总结很多经验,我是觉得伤寒派不能独善其身,有时候要去看看这些的进步,做出最伤寒学派的思考。或者我没有那么高的高度像倪海厦来批评他们。我还是举一些书籍让大家作为参考。《历代宫廷秘藏医方全书》《蒲辅周医案》,陈潮祖的《中医治法与方剂》,《陈潮祖医案精解》,还有萧圣扬和皮沙士提出的【虚克实生,阴逆阳正】。


阳虚正克 (肝阳虚克脾,造成脾阳虚,消化功能不及),阴虚倒克 (肝阴虚克肺,造成肺阴虚,肺发炎等),阳实正生 (肝阳旺长心火,造成心阳旺,心烦气躁),阴实逆生 (肝阴实传肾水,肝硬化肝癌造成肾腹水)。
以及台湾的《马光亚医案》。对于蒲辅周的用药法则,对比伤寒论来说,可能是另外一只极端,少用药或者不用药,伤寒论确实用药方面是大炮打蚊子的感觉,或者蒲辅周的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和他同样经历的台湾马光亚也是从《内经》《伤寒》一体,到最后融和温病派,然后走出自己的路子,虽然倪海厦对马光亚总是谴责,可是我觉得这和当时的时代环境有关系,建国前后北京瘟疫和流感极多,才出现北京名医四大家都是擅长温病方子,马光亚面对的是台湾的湿润气候,实际操作上温病方子比伤寒方子有效,这也造就了马光亚时代温病派当家。或许这就也因为喻嘉言提出的伤寒论中有温病方,或者戴九章提出伤寒论中有温病方一直被忽视,造成大家对伤寒的偏见。陈潮祖老先生提出的《中医治法与方剂》,我是觉得伤寒论可以借鉴脏腑辨证,虽然现在陈潮祖被神化,《中医治法与方剂》也提高到极高的地位,我认可这是内经派的成熟,但是伤寒论学者如何去学习他的东西是另外一回事。同时伴随的就是今天台湾的新生代萧圣扬他们也在不断完善内经派的东西,以后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至于医案,我觉得陈潮祖,蒲辅周,马光亚的都可以借鉴学习,或许作为伤寒学派的可以得到不一样的思考。如果参考医案的话。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一百二十人左右的中医临床家医案。大家是可以去看看,里面的医案八九成都是内经温病的思路。



内经体系的不完整,是可以上工治未病,可是作为人总有惰性,所以就如华佗三兄弟个故事,我们需要菩萨心肠,但是必须有金刚手段。所以期许这个体系不短成长。然后伤寒学派也可以在成长中不断借鉴有益的东西。

�8rxJa
2020-11-19 19:48 14楼
就现今的所有古医书来看,黄帝内经的龙头地位还是不可动摇。
中医现在可以看的医书也只有,内经,本经,伤寒,金匮,难经,这几本书了。但这几本书初学者看来又如同天书。中医缺的是基于内经思路为基础的白话文的入门书,但遗憾的是,没有。内经这本书,其实不是基础类的书,书文的黄帝,岐伯都是医术有一定造诣的,高手之间的过招,交谈都是点到为止,因为在他们看最基础的东西是每个医者必须掌握的,所以也没有重点繁锁的叙述。其篇章的非连续更说明了这点。
内经的重要在于"战略"上,像伤寒的方证属于"战术"上的。内经在于让医者明理,指明正确方向。
战术上的多大成就,都无法弥补战略上的失误!
2020-11-19 20:54 15楼
第十三刀 说:
就现今的所有古医书来看,黄帝内经的龙头地位还是不可动摇。
中医现在可以看的医书也只有,内经,本经,伤寒,金匮,难经,这几本书了。但这几本书初学者看来又如同天书。中医缺的是基于内经思路为基础的白话文的入门书,但遗憾的是,没有。内经这本书,其实不是基础类的书,书文的黄帝,岐伯都是医术有一定造诣的,高手之间的过招,交谈都是点到为止,因为在他们看最基础的东西是每个医者必须掌握的,所以也没有重点繁锁的叙述。其篇章的非连续更说明了这点。
内经的重要在于"战略"上,像伤寒的方证属于"战术"上的。内经在于让医者明理,指明正确方向。
战术上的多大成就,都无法弥补战略上的失误!
确实,就如《孙子兵法》从不会教人怎么偷袭,怎么布阵之类,讲的都是高层次的东西。而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没有在军队待过,也没打过仗,但是他们一出山就会这些。中国的学问从来都是从大道上来讲的,西方则是反过来,从微观认识宏观。
2020-11-19 20:58 16楼
阴虚倒克这个不敢苟同,比如肾阴虚岂不导致脾阴虚?现实中的情况恰恰是肝阴虚导致肾阴虚,肾阴虚导致肺阴虚。
2020-11-22 10:32 17楼
中医自学 --伤寒实战力提升干货篇(八)


学伤寒杂病论是一件苦差事,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好的感悟力,更要有极强的实战力,这种实战力就是病人在描述其病症的时候,你会很快感知用那个经方,而不是经过分析思考,如果你还在脑中停顿区分是那几个要方有什么区别,那证明自己实战力绝对有问题。你看浅田宗伯日常操作是三百病人(这种操作已经超级夸张了),一年十万次病人,这就是感知力,是真实的战斗力,前面论述那本多医理的书籍,那接下来就是要介绍实战力是怎么炼成的。

这实战力是通过经络学,本草学,医案,各种脉证的诊断形成。很多人读书都是从读实战开始的,好多营销的书籍推荐都是如何快速开方。如果真的这么容易那伤寒论干嘛还要读,伤寒论不是书摊上摆放的营养学或者做菜模板,买回去照着做就可以,是要你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经络理念的辅助


前面都是大量的理论书籍,每个人可能更多是从实战开始,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懵懵懂懂给自己或者家人开了几幅中药,竟然神奇的起作用了,然后突然就觉得中医无所不能,然后觉得可以拯救天下苍生,然后变成中医狂,到处去宣传中医,可是随着两三年走下来,会变得失望,因为中医没有那么简单,学医三年,自谓天下无不治之症。行医三年,始信世间无可用之方。这句话才是真实的现实,可能很多人因为仅仅只是偶尔读书,然后试之不效,最后彻底的放弃,或者变成中医黑。

现状是大部分人读不到有效或者有正确思路的书,最后被误导,中医被黑责任本来就是中医自身,因为对大部分医生来说,行医是谋生之事,并不是要逆天改命,所以会点常规的就可以。或许以下说的方法不一定绝对,但是可能是对我们实际操作时候有效的辅助,但是也不能沉迷其中,因为懂奇门技巧的诊断,并不代表你可以有效的使用治疗方法,况且一般发展出来的诊断方法往往都和经方思路是隔离或者无法有效嫁接的。

个人认知,学伤寒不可不懂针灸,但是懂了针灸要做到针灸和伤寒两条腿走路,同时用伤寒和针灸的时候,做到用伤寒忘记针灸,用针灸忘记伤寒,看着好像是矛盾的,但是其实不矛盾,针灸治内经的产物,而伤寒操作是背离内经的产物,所以我们在用的时候是真的同时用,分开思考。

读《黄帝内经》大家一般都习惯性的放掉《灵枢》九卷,确实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几乎是不怎么用的。但是我觉得至少手边有本《灵枢》,偶尔翻翻,至于实操性的书籍就是《针灸大成》。不管你用不用针灸,这本书最好备一本,作为历代针灸的集成,真的对的起他的名字。针灸向来是秘传,有自己的口诀,也是作为家传维持生计和江湖地位的根本,真的就是家族最大的秘诀,而杨继洲能把各家的经典汇集,还能把这个藏书阁给大众公开,实在是侠之大者,关于这本书的讲解,完全可以去看倪海厦的针灸讲解,倪海厦讲人纪针灸篇时候,是他最善擅长和最有灵气的时候。同时他师父周左宇的书籍都可以涉猎看看,真的现存的国宝级的针灸大师。
2020-11-22 21:45 18楼
如先生所言,当你能用针灸来治愈几乎所有疾病的时候,你还会用方药去治病吗?检验医学理论和方法的最终标准是疗效。针刺和艾灸能在半小时内治愈急性荨麻疹,能在十分钟内治愈不明原因呕吐,能在一小时内治愈急性阑尾炎,能在半小时内治愈急性尿潴留,能在十天内让中风病人下地行走,能在两个月内让癌肿缩小并消除症状,能在一个月内治愈帕金森症,能在十分钟内缓解哮喘,在半年内治愈哮喘,能在一小时内消除痈肿引起的高烧。这样的疗效是方药达不到的。方药的接受者大概主要是不相信或者不接受针刺和艾灸的那些患者。方药的提供者大概主要是不懂针灸和不相信针灸的中医师。针灸的源头在黄帝内经,方药的源头在伤寒论,这两个源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先生终于把这个真相揭开了,为先生点赞。
2020-11-23 07:43 19楼
很偏颇的言论
刘李和戎 说:
如先生所言,当你能用针灸来治愈几乎所有疾病的时候,你还会用方药去治病吗?检验医学理论和方法的最终标准是疗效。针刺和艾灸能在半小时内治愈急性荨麻疹,能在十分钟内治愈不明原因呕吐,能在一小时内治愈急性阑尾炎,能在半小时内治愈急性尿潴留,能在十天内让中风病人下地行走,能在两个月内让癌肿缩小并消除症状,能在一个月内治愈帕金森症,能在十分钟内缓解哮喘,在半年内治愈哮喘,能在一小时内消除痈肿引起的高烧。这样的疗效是方药达不到的。方药的接受者大概主要是不相信或者不接受针刺和艾灸的那些患者。方药的提供者大概主要是不懂针灸和不相信针灸的中医师。针灸的源头在黄帝内经,方药的源头在伤寒论,这两个源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先生终于把这个真相揭开了,为先生点赞。
2020-11-23 16:06 20楼
万物回春 说:
很偏颇的言论
宋朝窦材在扁鹊心书的序和奏玉帝青辞中,说:余初学医,尽博六子之书,以为医之理尽矣。然调治小疾,百发百中,临大病百无一二,每怅己术之不精也。后遇关中老医,叩余所学,笑曰:汝学非是岐黄正派,特小技耳,只能调小疴,俟其自愈,岂能起大病哉!余即从而师之三年,师以法授我,反复参详,遂与内经合旨。由兹问世,百发百中。再观六子之书,真儿戏耳。……臣因母病,用仲景之法不救,痛心疾首。精究内经,又得皇天默授,经历十年方得灵验。凡一切大病小疾,只以此法,效如影响。
窦材贬低伤寒论流派,推崇黄帝内经流派。我只不过是学了窦材的思想和方法,就把那些疑难杂症治愈了。在扁鹊心书的启示下,西医现在还在攻关的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有了中医的有效的无副作用的治愈方法。中医无需现代化,中医无需与西医结合,中医无需用科学来解释。中医人要做的是发掘,应用和推广这些中医理论和中医方法。
⬅ 医经与经方小识 老茶馆 如何理解“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