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开窍于舌?舌之证候?

2020-05-16 18:20 楼主
心气通于舌, 舌和则能知五味矣。 《素问》曰:心在窍为耳。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既济。心气通于舌, 舌非窍者,其通于窍者,寄在于耳。故肝气通于目,目和则能视五色矣。 《素问》曰:诸脉者,皆属于目。 《九卷》曰:心藏脉,脉舍神。神明通体,故云属目。脾气通于口, 口和则能别五谷味矣。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能闻五音矣。 《素问》曰:肾在窍为耳。然则肾气上通于耳,下通于阴也。(“《素问》曰:心在窍为耳。”,“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素问•金匮真言论》)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灵枢•经脉第十》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注:本者,根也,根在喉咙?),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灵枢•经脉第十》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顀 [chuí],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灵枢•经脉第十》

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灵枢•经别第十一》

《灵枢•经脉第十》: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

心咳之状,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哽之误)状,甚则咽肿喉痹。《咳论篇第三十八》

舌者,心之官也。心病者,舌卷短,颧赤。《五阅五使第三十七》(注: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灵枢•经脉第十》 (注:心肝“舌卷短”矛盾)
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风论篇第四十二》(注:此指颜色,肝“唇青舌卷”)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淫气忧思,痹聚在心;《痹论篇第四十三》

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厥论篇第四十五》

心脉急甚者为瘛疭;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jiè],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甚为瘖;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以上:心未见舌病。多见喉病。

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灵枢•经脉第十》
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经别第十一》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经脉第十》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经脉第十》
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俞与舌本也。《卫气第五十二》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脉度第十七》
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注:五味与五谷有何区别?)

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藏,分别奈何?
伯高曰: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五味第五十六》
黄帝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
伯高曰:请尽言之。五谷,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shǔ]辛。五果,枣甘,李酸,栗[lì]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huò]咸,薤[xiè]苦,葱辛。《五味第五十六》
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五味论第六十三》

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三十七难》(注:“谷味”与“五味”区别何在?)

五味入于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十二经脉络支别第一下》

舌之症状反应,应为脾之证候?(从此次新寇热湿,寒湿之辩,“负芨从师”之“口腔溃疡针光明”引发的思考)
心开窍于喉?

舌形
舌体颜色
舌苔质形
舌苔白黄灰黑

舌态:与筋相关。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0-05-16 22:16 2楼
我个人经验,舌与心的关系不大,与脾的关系更深。
与此同理,鼻与肺的关系远不及鼻与胃的关系深厚。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2020-05-17 10:37 3楼
本网站编辑上有个缺点,不能如word一样在字体上进行编辑,不能标出要点,如此繁复的文章,不耐心很难看的。
2020-05-31 11:11 4楼
正本_清源 说:
我个人经验,舌与心的关系不大,与脾的关系更深。
与此同理,鼻与肺的关系远不及鼻与胃的关系深厚。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不错,善于观察总结钻研
内经中有不少传抄错误,非明眼人善思考者不能看出
脾与心包相对,脾实则心包虚,心包代心,心亦虚;所以从舌头既可以看脾也可以看心;而喉咙则能看心肾
2020-08-06 10:53 5楼
经络感传研究发现:通舌的经脉是全息的。也就是说几乎所谓有的经脉都通舌。(参见《解密中医绝招》附图5、A、B、C)
2020-08-06 13:14 6楼
中古之人,由于存在公孙龙之流的搅和,逻辑并不清晰,却也不以为意。我们现代人应该怎么看呢?应以“或然”的观点来看。比如:“心有的时候开窍于舌,也有的时候不开窍于舌而开窍于其它地方”,这就行了!
2020-08-06 17:54 7楼
心主神,开窍于舌,主要看舌的神态 也就是舌态,偏舌 弄舌,多见于神志病 也就是心主的神。
⬅ 太阳病治疗议案 老茶馆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校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