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董德懋经验)

2008-10-14 21:19 楼主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李东垣创制的名方,用以甘温除大热,升提中气。历代医家颇为推祟,方论和验案甚多,在此谈谈笔者在临床应用上的一点体会。
脾胃居于中焦.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只有脾胃升降功能正常,才能维持心肺阳降、肝肾阴升的正常局面,达到水火既济、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倘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情志乖变,或久病调养不当,禀赋脾胃虚弱,都可造成脾胃升降失司,特别是长期的脾胃病证,更容易形成中气下陷的病机变化。
在临床上,可见到气短懒言,四肢无力,面色无华,肌肉消瘦,自汗,心烦,虚热时起,食入不化,腹胀,大便溏薄,甚至泄泻,舌质淡,脉象虚弱无力等症状。同时还可见到腹部有下坠感,内脏下垂(包括子宫、直肠等)。妇女还可出现月经量多、漏下不止等。均为中气下陷的表现,可用本方。
东垣书中升阳益胃汤、清暑益气汤、调中益气汤、清燥汤等,均为补中益气汤加减而成。又如腹痛加白芍,腹胀加厚朴,心下痞加黄连,头痛加蔓荆、川芎,身痛加羌活、防风,口渴加葛根等,为本方加减之例,可见临床应用之广泛。
笔者于临床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腹泻、先兆流产、脱肛、内痔出血等疾病而见中气下陷证候者颇验。
如一国际友人,女,40余岁,妊娠1月,**流血,诊为先兆流产,用黄体酮等无效,遂邀笔者诊治。见其面色无华,四肢乏力。气短心悸,腰膝酸痛,少腹下坠,下部见红,舌质淡,脉虚细。询其生育史,曰曾育1女。以后连滑7胎,都是在孕后3月以内滑胎。此次怀孕方月余。又罹是证。用西药保胎无效,某医院嘱住院治疗,患者不允。证属中气下陷,脾不统血,肾不摄纳,胎元不固所致,治以补中益气汤升提中气,加阿胶、艾叶温摄止血,杜仲、续断补肾固胎,生地、白芍凉血止血,温凉并用,脾肾同治,而以升提温摄为主。并嘱卧床休息,10余剂后血止,后间断用药。5月后回国,此后曾来信云:“已足月顺产1男孩。”
而后以本方加减,治愈先兆流产多人,一般10剂血止。常用药物剂量为:黄芪15g,白术6g,党参10g,黑升麻3g,柴胡5g,甘草6g,杜仲10g,续断10g,阿胶12g,艾叶5g,芥穗炭5g,补中益气汤内原有当归、陈皮,因当归动血,陈皮破气而去之,并常以黑升麻、芥穗炭同用,以黑能止血,能升清阳之气耳。
内痔出血亦为本方加味有验病证。如康性患者,男,30余岁,某制刷厂工人。内痔出血8年,贫血,面色晄白,四肢无力,腹部下坠感,大便后带血,色鲜红,淋漓不已。笔者以补中益气汤原方,加槐花6g,地榆6g,侧柏炭6g,5剂而已。方中槐花、地榆、侧柏炭清热凉血,以治其标,补中益气汤原方升提中气,以治其本。标本兼顾,故宿恙可速痊也。又有王性患者,本人亦知医,内痔出血,曾用补中益气汤原方无效,笔者加上述3味药即效,可见中医治疗,妙在方药化裁得法。
补中益气汤用于慢性泄泻,见中气下陷病证,也常有效。如有12年腹泻史的一个病人,迭用中西药物治疗无效,西医诊为慢性结肠炎,笔者用本方加川芎2g,砂仁3g,姜炭3g,4剂症减,15剂病已。方中用川芎,宗尤在泾《金匮翼》芎?丸治泄泻之意,砂仁行气醒脾化湿,姜炭温中止泻,为笔者临床治慢性虚泄必用之药。
又有一小儿,痢疾反复发作5年,造成直肠脱垂。某院嘱其手术,然床位紧张,需要等待,求诊于笔者。辨证为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以补中益气汤,加防风3g、炒枳壳6g,5剂而已。黄芪、防风、枳壳3味,为三奇汤,原治老人气虚便秘,笔者以治脱肛,因思枳壳、防风能收缩内脏平滑肌,竟获速效。可知学无止境,惟有悉诵古今医书,寻求古训,融会新知,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脉诊心诀 老茶馆 金元医学发展的政治嬗变因素 ➡